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闡發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擬人的道德品質,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斷進取,自強不息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 創作年代:戰國
  • 作品出處:《孟子》
  • 文學體裁:語錄體散文
  • 作者:孟子及其學生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讀解,作品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徐子①曰:“仲尼亟②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③?”
孟子曰:“源泉混混④,不捨晝夜,盈科而後進⑤,放⑥乎四海。 有本者⑦如是,是之取爾⑧。苟為無本,七八月之問雨集,溝澮⑨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⑩過情,君子恥之。”

作品注釋

1、徐子:孟子的學生徐辟。
2、亟:急迫地。
3、舍:放過。
4、何取於水也:對於水取哪一點呢?何取,取什麼。
5、源泉混混:有源頭的活水滾滾而來。混,通“滾滾”, 水勢盛大的樣子。
6、盈科而後進:水填滿了低凹不平的地方才繼續向前流。科,坎。
7、放:這裡是奔流的意思。
8、有本者:指有本有源的活水。
9、是之取爾;“取是爾”的倒裝句,(孔子就是)取這點罷了。
10、溝澮(huì ):澮,田間水溝。泛指一切溝渠。
11、聲聞:名聲,名譽。
12、情:實,這裡指實際才德。
13、舍:停
14、是:此
15、和:乾涸
16、過:超過

作品譯文

徐子說:“孔子曾多次讚嘆水,說:‘水啊!水啊!’他到底對於水取哪一點呢?”孟子說:“水從源泉里滾滾湧出,日夜不停地流著,水填滿了低凹不平的地方才繼續向前流,一直流向大海。它是如此水不枯竭,奔流不息。孔子所取的,就是它的這種特性啊。試想,如果水沒有這種永不枯竭的本源,就會像那七八月間的暴雨一樣,雖然也可以一下子灌滿大小溝渠,但也會一下子就枯竭。所以,聲望名譽超過了實際才德,君子就會感到羞恥。”

作品讀解

孟子一方面祖述仲尼之意,闡發水的特性;另一方面用水比擬人的道德品質,強調務本求實,反對一個人的名譽聲望與自己的實際情況不符。要求大家像水一樣,有永不枯竭的安身立命之本,不斷進取,自強不息。
其實,我們在《韓詩外傳》里發現了孔子自己對於為什麼要 “亟稱於水”這個問題的詳細回答。
問題是由子貢提出的。子貢說:“君子看見大水總是要觀察,這是為什麼呢?”
孔子回答說:“君子是用水來比擬人的道德啊!水到處給予而無私,這不是像很有德行嗎?所到之處萬物生長,這不是像很有仁愛嗎?流向總是循著一定的道理,這不是像很有正義嗎?淺處 流淌,深處莫測高深,這不是像很有智慧嗎?奔赴深淵大谷而毫 無疑懼,這不是像很有勇氣嗎?任何細微之處也不放過,這不是像很明察嗎?遇到險惡地勢也不避讓,這不是像很容忍大度嗎?髒東西進去,乾乾淨淨出來,這不是像很善於化育嗎?水面永遠是平的,這不是像很公正嗎?不求一概滿盈,這不是像很有節度嗎? 無論經過多少曲折,始終向東流,這不是像意志很堅毅嗎?正因為水有這些特性,所以君子看見大水就一定要觀察。”
這簡直就是一首水的讚美詩啊!生動而深刻。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觀水去呢?

作品出處

《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出自《孟子》的《離婁章句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再傳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週遊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

作者簡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戰國時期魯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即“人之初,性本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