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村民委員會

距 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城132公里。轄 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314戶,有鄉村人口1173人,其中農業人口 1173 人,勞動力 76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763 人。海拔 2590 米,年平均氣溫 12 ℃,年降水量 1011.6毫米,適合種植馬鈴薯、蕎子、燕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745.01 畝,人均耕地 2.36 畝,林地 12319 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06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 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45.01畝全部為旱地,人均耕地 2.36 畝,主要種植 馬鈴薯、蕎子、燕麥 等作物;擁有林地 12319 畝,水面面積 284.4 畝,其他面積9551.59 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 省內。2010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30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41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優質脫毒馬鈴薯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聯合村民委員會
  • 所屬地區: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聯合鄉
  • 面積: 16.6 平方公里
  • 人口: 1173人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未通自來有 272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86.6 %)。有31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8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8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86戶(分別占總數91.8%)。
該村到鄉政府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否 ;距離最近的車站10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 10 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 89 輛。
到2010年底,裝有太陽能農戶 123 戶;部份自然村未通路和電視。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2 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45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19 萬元,占總收入的 49 %;畜牧業收入98萬元,占總收入的 40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680 頭,肉牛198 頭,肉羊 630 頭);林業收入 6萬元,占總收入的 2.4 %;第二、三產業收入 13 萬元,占總收入的 5.3 %;工資性收入 9 萬元,占總收入的 3.6%。農民人均純收入812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8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51 人,在省內務工 117人,到省外務工 34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14 戶,男性628人,女性 545 人。其中農業人口 1173人,勞動力 763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889人, 彝族275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 人,占人口總數的0.17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1013 人,參合率 87%;享受低保 90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3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1 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 10 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 50 戶,占農戶總數的 18.38 %。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2441 平方米,擁有教師 3人,在校學生179人,距離鄉中學10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9人,其中小學生138人,中學生41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1 個,下設 7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6人,少數民族黨員 16 人,其中男黨員53 人、女黨員7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7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 7 個,共有團員68 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0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3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42.50萬元,有固定資產12.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本村基礎設施落後,路況差,醫療衛生條件不建全,制約經濟發展。。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計畫完成人均2畝的茶葉種植面積、200畝烤菸種植及2.5公里社道路硬化。。 該村到2010年底,有2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