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甘州等處捷報有喜是明代抗蒙民族英雄于謙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聞甘州等處捷報有喜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注釋,
作品全文
露布星馳上玉京,三邊戰氣一時平。人間玉石銘勳業,天上銀河洗甲兵。
羆虎有勞鹹進秩,烽煙無警可安生。從今海宇風塵靜,廟算應知出聖明。
注釋
捷報
(1).報告戰爭勝利的文書。 唐 杜牧 《少年行》:“捷報 雲台 賀,公卿拜壽卮。”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上:“﹝ 河陽 守﹞親問之曰:‘君視丈人得成否?’ 永德 曰:‘殆必然。’以 柴三禮 夢所見為驗。未幾而捷報至。” 清 昭槤 《嘯亭續錄·稗事數則》:“﹝ 成王 ﹞自言直樞庭時,嘗召見,上適閱 明 參政 亮 捷報,命王閱之。” 柳亞子 《車中感賦》詩:“指日新都傳捷報,犁庭掃穴縛元兇。”
(2).泛指各條戰線的勝利訊息。 徐遲 《地質之光》六:“在六十年代, 華北 大平原上捷報頻傳,以後大港油田,勝利油田,其它油田相繼建成。” 王德祥 《咱是光榮的煉鋼工》詩:“看!一張張高產捷報,正展翅飛翔!”
(3).舊時指科舉得中或加官晉爵的喜報。 清 李漁 《奈何天·形變》:“[旦念介]捷報:貴府老爺 闕 ,以助餉有功,蒙經略 袁 特本題敘,奉聖旨高封尚義君,位列公侯下。”
露布
不緘封的文書。亦謂公布文書。《東觀漢記·李雲傳》:“ 白馬 令 李雲 素剛,憂國,乃露布上書。”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人有勸 術 ( 袁術 )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 宋 法常 《漁父詞》詞:“此事《楞嚴》嘗露布,梅華雪月交光處。”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查如龍 ﹞為血書一通上 平西 ( 平西王 吳三桂 )……令一童子於王府上之。其意欲露布此書於人,脅王以不得不從之勢。”
星馳
(1).如流星飛奔。 晉 潘岳 《世祖武皇帝誄》:“羽檄星馳,鉦鼓日戒。”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宴諸將祈晴感應靈寶齋詞》:“萬馬星馳,戈甲曜晶熒之色。” 清 黃遵憲 《和鐘西耘庶常津門感懷詩》:“雷動星馳入貢車,舌人環列護爻閭。”
(2).連夜奔走。 晉 葛洪 《抱朴子·安貧》:“駑蹇星馳以兼路,豺狼奮口而交爭。”
(3).猶競爭。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為等第後久方及第》:“若乃大者科級,小者等列,當其角逐文場,星馳解試,品第潛方於十哲,春闈斷在於一鳴;奈何取捨之源,殆不踵此!”
玉京
(1).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晉 葛洪 《枕中書》引《真記》:“元都玉京, 七寶山 ,周回九萬里,在 大羅 之上。”《魏書·釋老志》:“道家之原,出於 老子 。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 唐 白居易 《夢仙》詩:“須臾群仙來,相引朝玉京。” 金 元好問 《步虛詞》之二:“萬神朝罷出 通明 ,和氣歡聲滿玉京。”
(2).泛指仙都。 宋 陸游 《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戲作》詩:“斥仙豈復塵中戀,便擬騎鯨返玉京。” 清 龔自珍 《行路易》詩:“浩浩蕩蕩,仙都玉京。蟠桃之花萬丈明, 淮南 之犬彳亍行。”
(3).指帝都。 唐 孟郊 《長安旅情》詩:“玉京十二樓,峨峨倚青翠。”《宣和遺事》後集:“玉京曾憶舊繁華,萬里帝王家。” 清 趙翼 《因邸報秦楚蜀三省同時奏捷喜作凱歌》:“露布星馳到玉京,鐃簫大凱溢歡聲。”
三邊
(1). 漢 時指 匈奴 、 南越 、 朝鮮 。《史記·律書》:“ 高祖 有天下,三邊外畔。”
(2).指東、西、北邊陲。《後漢書·楊震傳》:“ 羌 虜鈔掠,三邊震擾。”《資治通鑑·漢安帝延光二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三邊,東、西、北也。”
(3). 明 時指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地區。《明史·憲宗紀一》:“﹝ 成化 十年正月﹞癸卯, 王越 總制 延綏 、 甘肅 、 寧夏 三邊,駐 固原 。”
(4).原 安邊 及 定邊 、 靖邊 三縣的合稱。抗日戰爭時期為 陝 甘 寧 邊區的行政分區,簡稱 三邊 。 毛澤東《組織起來》:“我希望你們回到 關中 去,回到 隴東 去,回到 三邊 去……領導人民,領導民眾,把工作做得更好。”
(5).泛指邊境,邊疆。 唐 辛常伯《軍中行路難》詩:“但令一被君王知,誰憚三邊征戰苦。” 宋劉克莊《漢宮春·丞相生日乙丑》詞:“但管取,三邊無警,活他百萬生靈。” 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可憐死戰三邊上,不得生封萬戶侯。”
戰氣
戰鬥意氣;鬥志。《舊唐書·武宗紀》:“戰氣方酣,再回 魯陽 之日;鼓音不息,三周 不注 之山。” 王闓運《李仁元傳》:“ 仁元 軍不滿三百,屯府城,戰氣十倍。”
一時
(1).一個季度。《國語·周語上》:“三時務農而一時講武。” 韋昭 註:“三時,春夏秋;一時,冬也。”《淮南子·天文訓》:“三月而為一時,三十日為一月。”《魏書·刑罰志》:“ 崔纂 可免郎,都坐尚書,悉奪祿一時。” 宋 曾鞏 《請西北擇將東南益兵札子》:“臣聞古者兵出於農,故三時耕稼,一時閱武。”
(2).一個時期。《孟子·公孫丑下》:“彼一時也,此一時也。”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故強毅之國,不能擅一時之勢。”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一:“同時 王在晉 作《浮梅檻賦》, 湯臨川 亦有《浮梅檻》詩,足見其傾倒一時矣。”
(3).一代;當代。《後漢書·班超梁慬傳論》:“ 祭肜 , 耿秉 啟 匈奴 之權, 班超 、 梁慬 奮西域之略,卒能成功立名,享受爵位,薦功祖廟,勒勛於後,亦一時之志士也。”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諸子但為未及古人,自一時之雋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 宋 蘇軾 《應制舉上兩制書》:“伏惟明公才略之宏偉,度量之寬厚,學術之廣博,聲名之煒燁,冠於一時而振於百世。”
(4).一個時辰。 晉 葛洪 《抱朴子·雜應》:“或服符精思,若欲行千里,則以一時思之。若晝夜十二時思之,則可以一日一夕行萬二千里。”《朱子語類》卷一:“天地統是一個大陰陽,一年又有一年之陰陽,一月又有一月之陰陽,一日,一時,皆然。”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象數一》:“一時謂之一辰。”按,舊分一日為十二時,一時合今兩小時。
(5).暫時;一會兒。《荀子·正名》:“其累百年之欲,易一時之嫌,然且為之,不明其數也。” 晉 陶潛 《擬古詩》:“明明雲間月,灼灼葉中花,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 元 無名氏 《氣英布》第一折:“ 齊王 田廣 本 項王 所惡,他雖一時歸順 項王 ,到底終不和好。” 楊朔 《泰山極頂》:“山上的氣候一時晴,一時陰,變化大得很。” 沙汀 《航線》:“他們站在艇子的中部,乾嚎,一時手指指天,一時又拍拍屁股。”
人間
(1).人類社會。《韓非子·解老》:“聾則不能知雷霆之害,狂則不能免人間法令之禍。”《後漢書·卓茂傳》:“凡人之生,群居雜處,故有經紀禮義以相交接。汝獨不欲修之,寧能高飛遠走,不在人閑邪?” 宋蘇軾《魚蠻子》詩:“人間行路難,踏地出賦租。” 清鄭燮《寄許生雪江》詩之二:“金紫人間事,縹緗我輩需。”毛澤東《念奴嬌·崑崙》詞:“橫空出世,莽 崑崙 ,閱盡人間春色。”
(2).塵世;世俗社會。《史記·留侯世家》:“願棄人閒事,欲從 赤松子 游耳。” 晉陶潛《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於規林》詩之二:“靜念園林好,人間良可辭。” 宋趙令畤《侯鯖錄》卷五:“麗質仙娥生月殿。謫向人間,未免凡情亂。” 清 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十二月·稽善惡》:“廿三日送灶上天,奏人間一年之善惡。”《紅樓夢》第五回:“司人間之風情月債,掌塵世之女怨男痴。” 巴金《春天裡的秋天》十九:“難道在天上也和在人間一樣,愛情也是不自由的嗎?”
玉石
(1).玉與石頭。比喻好與壞、賢與愚。 唐楊炯《和劉長史答十九兄》:“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宋王禹稱《次韻和仲鹹感懷貽道友》:“如今玉石休分別,免被無辜刖 卞和 。”參見“ 玉石俱焚 ”。
(2).未經雕琢之玉。《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 涇 汭 ,其浸 渭 洛 ,其利玉石。”《漢書·西域傳上·于闐》:“ 于闐國 ……多玉石。” 顏師古 註:“玉石,玉之璞也。” 清朱彝尊《贈許容》詩:“故人衰病遠莫致,縱饒玉石何人攻。”
(3).指玉。《漢書·楊王孫傳》:“口含玉石,欲化不得。” 老舍《駱駝祥子》十四:“ 祥子 在棚里坐著呢,人模狗樣的,臉上的疤被燈光照得象塊玉石。”
(4).美石。 晉葛洪《抱朴子·嘉遁》:“抑輕則鴻羽沉於弱水,抗重則玉石漂于飛波。” 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廟成之後,將求玉石,仍刻舊文。” 郭沫若《脫離蔣介石以後》八:“﹝ 蘇州 城裡﹞一些玉石鑿成的女子都是天上的可兒。”
銘勛
銘功。《文選·張衡〈東京賦〉》:“銘勛彝器,歷世彌光。” 張銑 註:“彝器,鐘鼎,祖宗之器,以銘紀功勳也。” 唐李德裕《幽州紀聖功碑銘》:“往年修獻捷之禮,今年有銘勛之請。”
銀河
(1).晴天夜晚,天空呈現的銀白色的光帶。銀河由大量恆星構成。古亦稱雲漢,又名天河、天漢、星河、銀漢。 隋江總《內殿賦新詩》:“織女今夕渡銀河,當見新秋停玉梭。”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明 孫仁孺《東郭記·鑽穴隙》:“到而今可是難依傍,只落得一水銀河隔兩廂。” 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三章:“夏夜,天上綴滿了閃閃發光的星星,像細碎的流沙鋪成的銀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
(2).道教稱眼睛為銀河。 宋 趙崇絢《雞肋·銀河》:“道家以目為銀河。”一本作“ 銀海 ”。
(3).古代一種容量很大的銀質飲器。
洗甲
洗淨甲兵,以便收藏。謂停止戰事。《宋史·樂志十六》:“覆盂連瀚海,洗甲挽天河。”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疏表傑作》:“波澄海國,看王師洗甲而還。”《花月痕》第四八回:“ 劍秋 、 小岑 原是銳意洗甲 長江 ,無奈 金陵 氣數未盡,卻鑽出五個妖婦來。”
羆虎
喻勇士。《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梁程虔墓誌》:“驅率六戎,鎮翼羆虎。” 元陳基《發吳門》詩:“顧余麋鹿姿,辱參羆虎群。”
有勞
(1).有功勞。《左傳·昭公十二年》:“昔諸侯遠我而畏 晉 ,今我大城 陳 、 蔡 、 不羹 ,賦皆千乘,子與有勞焉,諸侯其畏我乎!”
(2).猶麻煩。用於請別人做事的客套話。《水滸傳》第三三回:“ 花榮 如何敢欺罔 劉高 ,他又是個正知寨。只是本人累累要尋 花榮 的過失,不想驚動知府,有勞都監下臨草寨, 花榮 將何以報!”《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包龍圖公案斷歪烏盆傳》:“ 楊公 含淚將言說,便交賞賜眾公人,每人賞錢三百貫,有勞連喚二三聲。”滇劇《闖宮》:“有勞 張伯伯 與我通稟。”
進秩
進升官職;增加俸祿。《藝文類聚》卷四五引 晉 李重《雜奏議》:“其有殊勛者,輒璽書勉勵,或賜爵進秩,禮遇豐厚。”《宋史·食貨志下四》:“ 政和 六年,鹽課通及四千萬緡,官吏皆進秩。” 清鈕琇《觚剩·雪遘》:“﹝ 吳六奇 ﹞遂心喜自負,獲以奮跡行伍,進秩元戎。”
烽煙
亦作“ 烽煙 ”。 烽火台報警之煙。亦借指戰爭。 南朝 陳徐陵《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 廣陵 京口 ,烽煙相望。” 唐姚合《送李廓侍御赴西川行營》詩:“從今 雟州 路,無復有烽煙。” 宋歐陽修《寄王仲儀龍圖》詩:“威行四境烽煙斷,響入青山號令傳。” 魯迅《集外集拾遺·好東西歌》:“南邊整天開大會,北邊忽地起烽煙。”
安生
(1).生活安定。 宋蘇軾《論積欠六事並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 明李東陽《雜記·孟子直解》:“橫徵暴斂,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無以安生。”
(2).謂安定民生。 嚴復《救亡決論》:“惟西人謂修身事帝,必以安生利用為基。”
(3).安寧;安靜。《西遊記》第三三回:“我們若吃了他師父,他肯甘心?來那門前吵鬧,莫想能得安生。”《紅樓夢》第二九回:“明兒初五,大節下的,你們兩個再這么仇人似的,老太太越發要生氣了,一定弄的大家都不安生。” 康濯《春種秋收·一同前進》:“鬧了一陣,他粗拉拉地嚷道:‘安生些!’有幾個青年說別的去了,又有幾個參加進來混鬧,直到會開了才罷。”
(4).安分。 清李漁《奈何天·計左》:“若還吵吵鬧,不肯安生,將來也與 周氏 一般是個樑上之鬼。”《紅樓夢》第九八回:“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陰司。” 高爾品《“細胞”閒傳》:“告訴你,放回來得安生點兒,要是誰家的鍋碗瓢盞又沒了,我就拿你是問。”
從今
從現在起。《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先生之壽,從今以往者四十三歲。” 宋郭應祥《玉樓春》詞:“從今對酒與當歌,空惹離情千萬緒。”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 杜鵬程《延安人》:“從今向後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處長,是什麼模樣?”
海宇
(1).猶海內、宇內。謂國境以內之地。《梁書·武帝紀上》:“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稟朔。” 宋蘇轍《皇弟偲加恩制》:“罄海宇之人孰非付託之重。” 明 陳汝元《金蓮記·捷報》:“丈夫與叔叔文空海宇,洪然高掇,不必過憂。”《說唐》第三回:“舉鼎千斤,名振海宇。”
(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顏延之《家傳銘》:“曠彼 琅邪 ,實唯海宇。”
(2).近海之地。 南朝 宋 顏延之《家傳銘》:“曠彼 琅邪 ,實唯海宇。”
風塵
(1).被風揚起的塵土。 漢 焦贛《易林·坎之鹹》:“風塵暝迷,不見南北,行人失路,復反其室。” 唐王昌齡《從軍行》之五:“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八章:“遠望 終南山 ,黑黝黝的。近看 渭河平原 ,蒼蒼茫茫,風塵瀰漫。”
(2).比喻戰亂;戎事。《後漢書·班固傳下》:“設後北虜稍彊,能為風塵,方復求為交通,將何所及?” 唐李端《代村中老人答》詩:“ 京洛 風塵後,村鄉煙火稀。” 王闓運《陳夷務疏》:“臣竊觀古今史籍所紀,及近歲自庚子至於庚申二十年中,每有邊竟風塵之憂。”參見“ 風塵之警 ”。
(3).塵世,紛擾的現實生活境界。 晉郭璞《遊仙詩》:“高蹈風塵外,長揖謝 夷 齊 。” 唐皇甫冉《送朱逸人》詩:“雖在風塵里, 陶潛 身自閒。” 清王源《劉處士墓表》:“落落攝敝衣冠,躑躅風塵中。”
(4).宦途,官場。 晉葛洪《抱朴子·交際》:“馳騁風塵者,不懋建德業,務本求己。” 宋 沉遘《五言送劉泌歸建州》:“東都宦遊客,風塵厭已久。” 明唐順之《題東石草堂圖贈黃松江》詩:“ 松江 太守好靜者,跡在風塵心在野。”
(5).塵事,平庸的世俗之事。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而為執政所患,隨而伺察。既以利得,必以利治,微染風塵,便乖肅正。” 唐戴叔倫《贈殷亮》詩:“山中舊宅無人住,來往風塵共白頭。”《紅樓夢》第一回:“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我之上。”
(6).謂行旅辛苦勞頓。《藝文類聚》卷三二引 漢 秦嘉《與妻書》:“當涉遠路,趨走風塵。” 唐方乾《送喻坦之下第還江東》詩:“風塵辭帝里,舟楫到家林。” 何其芳《樹陰下的默想》:“他更加瘦弱而我則帶著風塵之色。”
(7).高風清塵。比喻品格清正崇高。《文選·夏侯湛〈東方朔畫贊〉》:“天秩有禮,神監孔明。彷佛風塵,用垂頌聲。” 劉良 註:“言髣髴聞其高風清塵,故此用垂頌聲也。” 唐劉得仁《哭翰林丁侍郎》詩:“平生任公直,愛弟尚風塵。”
廟算
亦作“ 廟算 ”。 朝廷或帝王對戰事進行的謀劃。《孫子·計》:“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張預 註:“古者興師命將,必致齋於朝,授以成算,然後遣之,故謂之廟算。” 南朝 梁任昉《奏彈曹景宗》:“伏惟聖武英挺,略不世出,料敵制變,萬里無差,奉而行之,實弘廟算。”《舊唐書·李絳傳》:“朝有正人,時稱令德,入參廟算,出總師乾。” 明劉基《感興》詩之三:“神謀不是閭閻識,廟算誰聞黼扆思。” 清秦松齡《雜感》詩:“授鉞親賢廟算強,旌旗萬里作岩疆。”
聖明
(1).英明聖哲,無所不知。封建時代稱頌帝、後之詞。《漢書·晁錯傳》:“利施後世,名稱聖明。” 漢 荀悅《漢紀·平帝紀》:“聞太后聖明, 安漢公 至仁,天下太平。”《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莫不嘆服,以為聖明。” 唐韓愈《論淮西事宜狀》:“而陛下以聖明英武之姿,用四海九州之力,除此小寇,難易可知。” 明 陳大聲《畫眉序·元夜》套曲:“托賴著吾皇聖明,歲歲年年賀太平。”《平山冷燕》第一回:“臣夜觀乾象,見祥雲瑞靄,拱護紫微,喜曜吉星,照臨黃道,主天子聖明,朝廷有道。”
(2).皇帝的代稱。 晉劉琨《勸進表》:“或多難以固邦國,或殷憂以啟聖明。” 唐李翱《再請停率修寺觀錢狀》:“閣下去年考制策,其論釋氏之害於人者,尚列為高等,冀感悟聖明。” 宋林逋《舒城僧舍呈贈李仲宣文學》詩:“莫為無辜惜才術,聖明求治正焦勞。” 明劉基《樵漁子對》:“方今聖明在上,旁搜俊賢。” 清 龔煒《巢林筆談續編》卷上:“先生理學經濟,無日不在聖明眷注之中。”
(3).封建時代對所謂“治世”、“明時”的頌詞。 唐孟浩然《臨洞庭》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敦煌曲子詞·感皇恩》:“休將 舜 日被 堯 年,人安泰,爭似聖明天。”《花月痕》第四六回:“聖明之世,臣不敢謂然。”
(4).舊時用於頌詞。謂明白事理。《紅樓夢》第五一回:“誰似奶奶這樣聖明!在上體貼太太,在下又疼顧下人。” 老舍《龍鬚溝》第二幕:“您聖明,自從一解放,您就說準得修溝,您猜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