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80後

聚焦80後

《聚焦80後(插畫版)》是作者傾注心力打造的全國第一部全面、系統解讀“80後”的力作,適合與“80後”相關的各類讀者閱讀,尤其是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師、家長和社會工作者閱讀。“80後”是當今社會眾說紛紜的高頻詞。“80後”怎么了?他們為什麼被社會所關注?郭敬明、洪戰輝、章子怡、張怡寧、劉翔、李雲迪等“80後”才俊有著怎樣的社會影響?“80後”的財富英雄是如何產生的?“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為什麼火爆?“80後作家”為何惹爭議?“80後”的群體特徵、成長背景、理想追求、情感世界如何?他們顛覆了什麼?他們又將怎樣成長?《聚焦80後(插畫版)》給了讀者全面系統的解讀。

基本介紹

  • 書名:聚焦80後
  • 出版社:湖北教育
  • 頁數:80頁
  • 品牌:湖北教育出版社
  • 作者:趙豐
  • 出版日期:2008年2月1日
  • ISBN:7535150098, 9787535150097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聚焦80後(插畫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趙豐,多年以共青團和青年工作為業,擔任過團幹部,青年報刊編輯,青年政治學院教師。20多年間應邀為全國各地舉辦專題講座1500餘場次,撰寫相關專業文章500餘萬字。現為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聯合會理事、北京青年研究會理事、中央團校客座教授等。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當代中國政治建設及青年的現狀與發展。

圖書目錄

序言 新人總會被關注
第1章 眾說紛紜的群體
“80年代下的蛋”
背負期待的大學生
奔忙的城市青年
農村青年的生活動力
邊緣化的進城務工青年

第2章 在變化最大的國家中長大
搭乘社會轉型列車
在喧囂的市場中長大
通吃多元文化快餐
“e網情深”
自由呼吸社會空氣

第3章 超強青春陣容
誰能代表“80後”?
創富英雄出少年
只有學習才能生存
考試是證明自己的方式
才華是通行證

第4章 他們顛覆了什麼?
追求流行元素
消費主義者
不見面的交友
職場不求從一而終
親情糾纏兩代人
愛就愛了,做就做了
“我的地盤,我做主”
時尚亞群體
新話語時代

第5章 少年識得愁滋味
青春的有效期
成長的困惑
焦慮:成功的壓力
遭遇就業恐慌
自殺的N個理由

第6章 從“超級女聲”到“快樂男聲”
生活世界成功神話的召喚
群體參與意識大釋放
從文化消費到文化養成
“娛樂”與“責任”的討論
我“快樂”你也快樂

第7章 用文字拼盤的寫手
挑戰傳統中國義壇
明星化寫作群
作品還是商品
“走紅”≠“優秀”
兩代作家的衝突

第8章 辯護,以年輕的名義
“批評精神”不要代代相傳
不是“憤青”是“悶青”
新“青春飯”更難吃
跳槽,是對職業的敬重
“沒有底線的一代?”
“誰說我們沒有社會責任感?”

第9章 “今天我們怎樣成長?”
“青春痘”們與“和平崛起”
危機感的表達方式
一封“辛酸父親的信”
與國際接軌了嗎?
人群中走來“90後”
即將登場的新主角

序言

當今中國,“80後”是個高頻詞,常被人提,也常被人議論,且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80後”最早的定義,是指一批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正在嘗試寫作的文學愛好者,他
們代表著中國當代文學最年輕的力量。這批年輕人由於生活環境和人生經歷相同或相近,寫作手法先鋒、前衛,頗受同輩人的歡迎,擁有眾多的讀者群,已被歸納為一種“現象”,於是便有了“80後”作家、“80後”詩人、“80後”寫手等稱謂。由這一群體逐漸沿用到整個社會人群,由“80後”開始,接著便出現了“60後”、“70後”等。就在作者撰寫這篇序言時,《中國青年報》又在顯眼的位置刊登了醒目的標題:《“50後”現象浮出水面》。如今,“××後”已成為描述某一特定人群的代名詞。
其實,類似的人群在日本、美國等已開發國家也都存在,如日本的“新人類”,是指在經濟大國里誕生的“遺傳因子發生了變化的年輕一代”。他們在享受這個社會為他們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時,表現出非凡的才能。但是,對這個社會還應承擔的責任,他們全然不知。這些新人類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之後,他們沒有經歷戰爭、飢餓和瘟疫;他們以不同於父母的方式成長,以自己的方式影響社會。在美匡I也有“新人類”之說,他們通常將1963年至1973年間出生的人稱為“×世代”,將1974年至1989年間出生的人稱為“Y一代”,將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稱為“Z世代”。為了區別“X世代”,他們將“Y一代”和“Z世代”,即當時20歲以下的一群,又稱為“新新人類”。
一、作為與渴求
雖然“80後”在很多人眼中是“問題青年”的代表,但中華英才網一項最新調查顯示,“80後”比起“70後”、“60後”,學歷平均水準有明顯提高,“80後”已日漸成為職場上不可忽略的生力軍,人數比例顯著上升。無論是商界後起之秀還是文壇上的青年翹楚,無論是學界默默研讀的青年學子還是科技界漸成領軍人物的才俊,“80後”正邁著青春的步伐,腳踏實地地前行著。
中華英才網調查的受訪者由來自全國,平均分布於IT、金融、製造業等20個行業的1500餘名企事業職員構成,年齡分布主要集中在22—27歲之間。由於就業壓力,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學非所用”,在校所學專業與現在所從事的職業沒有直接關聯,他們更渴望得到專業知識培訓。眾多的“80後”職業人表示要拋棄以前的專業,從頭再學,以適應職業的發展。同時,受訪者普遍認為“知識就是力量”,自身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這也體現出了“80後”群體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和上進心。
當被問及“您所在公司80年代出生的員工比例是多少”時,有40%受訪者表示自己周圍有40%以上的員工是80年代後生人。由此可以看出,“80後”正成為職場上不可忽略的生力軍。今後幾年,隨著更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相繼畢業進入就業市場,高學歷的“80後”群體將會在職場上有更多的作為。從人才階梯化的戰略考慮,公司的人力資源部門需要開始為“80後”制定更為詳盡的培訓計畫和有效的激勵政策,重點培養儲存後備力量。
從職業規劃角度來說,從來沒有所謂的一次到位的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沒有天花板,它是根據科學規律不斷調整個人職業走向的完整系統。從這個層面上來說,“80後”的年輕人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職業發展現狀有針對性地學習充電,不斷提高。
而來自目前很多培訓I機構的訊息,在北大青鳥的課堂里,就有不少是“80後”的職場人士,他們原來的專業並非都是計算機,絕大部分都是在工作後,再度接受新的培訓。
二、困惑與心聲
近些年,一種聲調風生水起,“80後”是垮掉的—代,是未“斷奶”的一代,是有致命缺陷的一代,是無法肩負重任的一代。比如,有人對“80後”如此痛心疾首道:他們既缺乏上個世紀50年代人與祖國共命運的偉大情懷,也缺乏60年代人追求精神解放的覺悟,同樣缺乏70年代人善於自省的精神。他們是精神缺鈣的一代,是靈魂沒有歸宿的一代,也是缺乏自我內省和對世界承擔責任的一代。
面對種種社會輿論的壓力,“80後”們也難掩內心的鬱悶和口臉的無奈。也讓我們聽聽他們的心聲吧,儘管不一定準確,甚至有些偏激:
“我們是怎樣不幸的一代人:
當我們讀國小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
當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國小不要錢。
我們還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們可以工作的時候,撞得頭破血流才勉強找份餓不死人的工作做。
當我們不能掙錢的時候,房子是分配的;
當我們能掙錢的時候,卻發現房子已經買不起了。
當我們沒有進入股市的時候,傻瓜都在賺錢;
當我們興沖沖地闖進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成了傻瓜。”
“小時候,他們說,要聽話、要懂事,長大做個好孩子;
我乖乖地長大了,他們說,好孩子循規蹈矩沒出息,競爭社會需要小淘氣。
國小時,他們說,小樹就要經常修剪,將來才能長得直;
我被剪直了,他們說,紀律毀了這代人,完全失去創造力。
中學時,他們說,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就有好工作,不用起早貪黑做小販;
我考上大學了,他們說,經濟發展大學生就業困難,大學生賣豬肉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成長的歷程中,或許聽到的挖苦多於安慰,或許見到的蹙眉多於笑容;
面對著後生熟悉的青春、熟悉的叛逆,該不要再強加給他們成長的痛了吧!
用疼愛代替斥責,用輕吻代替唾沫;我們試著做個好的前輩吧,讓後生們少一些我們忍耐過的忍耐,我們負擔過的負擔。
或許有那么一天,晚輩們來為我們翻案:‘80後’們是可愛的一代。”
當被問及從個人發展來看,“你最關心的問題”時,“80後”們在網上的踴躍回答是:
“我最關心自己什麼時候有足夠的錢,孝敬爸媽,買個漂亮的房子,有空閒去旅遊!
我自己最關心的是家人過得幸福,自己可以找份好工作,掙很多很多的錢……
有空去西藏看看,或是在山區生活一個月。
相對關心來說,我更擔憂虛擬人生、虛擬世界、虛擬的你和我,因為人與人之間太缺乏真誠交流了。
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有錢,永遠不要老去,永遠像個公主一樣美美的,享受愛情。
追逐精神的自由和物質的享受。
最實質的應該是嫁個好老公,當然,家人健康幸福更重要。
我最關心家人和自己的身體健康,最希望自己2008年可以順利出國,想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人,想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想讓家人過好的生活。
找份理想的工作啊,養活老婆和孩子啊。
我的家人平安,我自由幸福,世道不亂。
我最想知道的是《哈利·波特》的結局是什麼?買到書才能知曉啊!……”
三、情感與選擇
來自廣州一家律師所的數字顯示,“80後”委託離婚或諮詢離婚的案例明顯增多。目前,婚姻瀕臨破裂而走進婚姻諮詢室的人群比例中,有一半是20多歲的年輕人。
於是乎,便有了“80後”不會管理感情的評估判斷。社會對“80後”的婚姻問題表示出擔憂。
有觀點認為,“80後”多是獨生子女,他們自私、驕縱、不懂得忍讓、害怕負責任等弱點與婚姻所需要的妥協、涵養、勤勞、責任、扶持、寬容是完全矛盾的。這很可能導致這一代人將來婚姻的危機。全國婦聯婚姻指導師項目督導員胡慎之教授分析,“80後”獨生子女成為離婚高發人群,跟父母從小過分溺愛,凡事幫孩子拿主意,養成孩子缺少忍讓性、寬容度有直接關係。
這些其實並不是他們獨有的,而是獨生子女身上存在的普遍問題。“獨”是最根本的原因——一方面性格相當獨立,另一方面獨立生活能力又相當差。結婚之後,一個家庭忽然出現了兩個“核心”,為生活瑣事爭執,互不相讓的情況時有發生,甚至最終導致夫妻感情的破裂。為什麼家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和心態往往要比獨生子女好呢?因為他們從小一塊兒長大,大的自然而然就知道關照弟弟妹妹;玩的過程中也會打架,但在打鬧中也在學著如何既打鬧又相處。所以,孩子成長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但現在的獨生子女的成長中缺失了這一環。獨生子女往往比較任性,生活中比較以自我為中心。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相比,“80後”在婚姻生活中忍讓性、寬容度都不夠,導致婚姻穩定性下降。同時,隨著時代發展,這一代人對感情質量要求更高了。對平淡生活的不滿,使得他們不願意“湊合”,一些由生活瑣事引發的“婚姻死亡”就越來越多了。
和從前愛講國家、集體相比,“80後”這一代人比較實際,他們更強調和看重自我發展。就“80後”的婚姻來講,一方面我們從現代的價值觀和我們這代人的視角看,覺得他們可能缺乏責任心,生活能力差;但換一個角度,他們可能正在努力追求婚姻中那種真實的感覺,正在努力適應未來那種情感因素在整個婚姻中更具突出作用的新婚姻形式。
當看到“80後”和我們現實的價值相違背的日寸候,大可不必擔憂,因為任何一代都是創造力、生命力和破壞力並存的。當我們恪守傳統,憂慮於“80後”的不夠寬容、不負責任時,我們也要注意到,他們中有些東西在指向未來。看一看他們的本質,想一想他們的未來,我們要相信他們也會在實踐中不斷學會怎樣去相處。因此,對於“80後”來說,他們更需要的也許不是擔心,而是寬容、換位思考。
四、信賴與期待
不論我們同意不同意,未來早晚要交給“80後”,我們國家將來的領導人肯定要從“80後”的大學生群體中產生,他們的風貌代表了未來,他們也必將引領一個時代,如果我們把自己對後輩的擔心形成陰影,在社會上擴大,是對未來不負責任!
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大都是不放心的,現在美國的諾貝爾獲獎得者、科技帶頭人就是當年“垮掉的一代”。在社會輿論對“80後”的集體“圍剿”中,我們不禁要發出這樣的疑問:當年的“60後”在看“70後”的時候,是不是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和階段?
時代在快速地變化,如果前面的“代人”站在他們的“道德觀念、人生態度、語言風格”等方面去審視和挑剔,總能找到這樣那樣的不合規矩的、出格的毛病和缺點來。很顯然,站在自身或者某個群體固有的立場和觀點上看問題,難免要落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窠臼。
“80後”儘管存在各種各樣的缺點和毛病(哪一代人沒有缺點和毛病呢),但隨著他們長大成人和正式進入社會擔當主流角色,他們這一代人身上的問題,或者說是公眾關注青少年成長問題的群體落腳點,遲早要轉移到“90後”等更年輕的群體上來。
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是,“80後”也很可能成為指責和問詰下一代人缺點和毛病的主要討伐力量——時代就是在這樣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不滿與期待的共存中、這樣磕磕絆絆的變化發展中一步步前進的。僅僅從這個角度而言,社會輿論還是慎言“80後”是“垮掉的代”,多點建設性地指導和導引,少點“個體性”上升為“群體性”的群體否定。
“說代不如一代,是九斤老太!”在談到最近一些輿論認為“80後”是垮掉的一代這個問題時,教育部部長周濟如是說。
從2006年12月到2007年3月,中國青年報推出了“80後’是不是垮掉的一代”的系列報導和討論。其中,既有社會各界、大學老師、學生對“80後”的批評與建議,也有大學生自己的申辯和反思;既有尖銳的言論,也有理性的分析。
周濟指出,中國青年報進行的這次大討論很有意義,引起了當代大學生對自身價值和行為的反思,也引導了社會輿論關注青年、愛護青年,呼籲全社會都來幫助青年健康成長。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認為‘80後’不但不是垮掉的代,而且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一代,肩負歷史重任的一代。”周濟強調,“我們的大學校長是最了解年輕學生的,他們談起‘80後’都充滿了感情。誰沒有少年輕狂的時候,誰沒有逐漸成熟的過程?這些都不影響‘80後’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積極健康、蓬勃向上的主旋律。當然,問題也很多,挑戰很嚴峻,相信年青的一代能夠加強學習和修養,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鍛鍊成長,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勇敢地擔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周濟最後說:“我總是記得毛主席對青年講的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經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圍繞著“80後”話題寫了以上文字,是為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