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鎮

聚奎鎮

聚奎鎮隸屬於重慶市梁平縣,位於梁平縣中西部,距梁平縣城21千米。東臨仁賢鎮,南接和林鎮,西界屏錦鎮竹山鎮,北連禮讓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59′,北緯30°39′,總面積57平方千米。

2014年,聚奎鎮轄12個行政村,1個居民社區、10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3479萬戶,總人口4.2533萬人。318國道、省道渝巫路過境。

2014年,聚奎鎮財政總收入1850萬元,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81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聚奎鎮
  • 外文名稱:JuKu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重慶市梁平縣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1個社區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5213
  • 地理位置:重慶市梁平縣中西部
  • 面積:57平方千米
  • 人口:4.2533萬人(2014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渝F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行政區劃,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人口民族,社會事業,文化體育,教育,醫療衛生,基礎建設,社會保障,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建制沿革

據縣誌載,西晉始置梁山縣於此,歷經500年。
聚奎鎮
清末民初才子輩出,修建八角聚星樓,聚奎以此得名。
民國初置聚奎鎮,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聚奎鄉。
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
1997年,轄青龍、東橋、望場、清晏、玉岩、海龍、千峰、流水、安壽、雙石、新石、坪河、愛和、高堂、順安、席帽、沙嶺、古鞍、橋鋪、翠坪、方橋、江河、長嶺、長坪、大來25個行政村和聚奎街1個社區。
2014年,聚奎鎮轄聚奎、青龍、海峰、安壽、高碑、愛和、席帽、橋鋪、石牛、長嶺、大來、順安等12個行政村和聚奎街道1個社區,109個村民小組和5個居民小組。
聚奎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聚奎鎮位於梁平縣中西部,距梁平縣城21千米,東臨仁賢鎮,南接和林鎮,西界屏錦鎮、竹山鎮,北連禮讓鎮,中心位置約在東經107°59′,北緯30°39′。幅員面積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聚奎鎮境內地勢平坦,最高點貓兒石海拔843米,最低點黃土坎海拔438米。

氣候特點

聚奎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春溫不穩定,初夏多陰雨,盛夏炎熱,常年伏旱20-40天等特點,年降雨量1100毫米,年平均溫度16°C。

水文

聚奎鎮內海峰村建有海龍水庫,還有一條龍溪河支流自北向南貫穿全鎮,流域面積40多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聚奎鎮主要自然災害旱災、洪澇、風災、低溫、霜凍、冰雹、雷擊等。

自然資源

聚奎鎮蘊藏有豐富的煤礦、石灰石和陰沉木資源。

行政區劃

2014年,聚奎鎮轄聚奎、青龍、海峰、安壽、高碑、愛和、席帽、橋鋪、石牛、長嶺、大來、順安等12個行政村和聚奎街道1個社區,109個村民小組和5個居民小組。鎮政府駐聚奎街道。
聚奎鎮

經濟概況

綜述

2014年,聚奎鎮財政總收入1850萬元,比2013年增長3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850萬元,同比增長34%。2014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81億元。

第一產業

2014年,聚奎鎮農業總產值1.47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1%。全鎮生產糧食2.2萬噸,人均520千克。
聚奎鎮
2014年,聚奎鎮耕地面積4.78萬畝,人均1.13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是蔬菜,全鎮蔬菜種植面積6300畝,產量7000噸。共栽佛手2.1萬株,加上2013年種植的3萬株,栽植數量達5.1萬株,面積達1100畝。鮮果產量達1500噸,產值600萬元,畝產值6000元,帶動周邊300戶農民穩步致富。成功創建萬畝高產糧油示範片;聯合西南大學,在大來村建成千畝魔芋種植基地;在石牛村、愛和村建成千萬隻鴨—柚循環養殖現代農業園;在橋鋪村建成200畝生薑原種種植基地;在高碑、青龍、聚奎村建成年產100萬袋食用菌種植基地。建成“四園兩基地”,即:“生態農業種植園、食用菌種植園、香椿種植園、中藥材種植園”和“萬畝糧油基地、農副產品加工基地”。萬畝香椿基地已種植優質香椿145萬餘株,面積10000畝。年香椿生產量達到2500噸,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以上。
2014年,生豬飼養量3.26萬頭,年末存欄2.01萬頭,家禽年飼養量70萬羽。
2015年,抓好1萬畝香椿基地建設,1千畝特色鱔魚養殖。統一調回育秧盤30000多個、播種機具4台、壯秧劑、種子、消毒藥劑、薄膜等3400公斤,供應給村民及種糧大戶,並調劑好後續需要使用的插秧機17台。機插秧育苗面積已達2100餘畝。

第二產業

2014年,聚奎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7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億元,完成各項稅收1030萬元。有炮筒工業園區1個,煙花爆竹企業9個、年產6萬噸煤礦公司1個、糧食加工廠、磚廠、建材廠、紙製品廠、紙筒工藝廠等骨幹企業80餘家,工業產值2000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有7個,其中煙花爆竹企業是該鎮的特色產業,年產值達4.5億元,企業年利稅近600萬元。
聚奎鎮

第三產業

2014年,聚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44億元。共有商業網點85個,職工1582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81億元,比2013年增長35.5%;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5億元。主要產品有煙花爆竹,銷往四川、雲南、湖南、貴州等地。打造 “愛河花谷”旅遊景區、生態旅遊觀光休閒景區,成功舉辦了愛河花谷鄉村旅遊文化活動,接待遊客2.5萬人次。
2014年,聚奎鎮席帽村觀音寨入圍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第三批傳統村落保護名單,傳統村落建設將獲得國家住建部約600萬元的保護資金。

人口民族

2014年,聚奎鎮總戶數13479戶,總人口42533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萬餘人,城鎮化率25.8%。總人口中,男性22907,占53.86%。人口出生率8.3‰,死亡率6.1‰,人口自然增長率2.2‰。漢族為主。

社會事業

文化體育

2014年末,聚奎鎮有鎮文化服務中心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2處,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3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15人。
聚奎鎮
2014年末,鎮內有學校體育場3個,各村、社區已安裝桌球台、籃球架或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教育

2014年末,聚奎鎮有幼稚園15所,在園幼兒550人,專任教師35人;國小2所,在校學生2378人,專任教師97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932人,專任教師74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4年,聚奎鎮有鄉級醫療衛生機構 1個,村衛生室11個;有床位4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10張,固定資產總值26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40名。村民積極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超過95%。建好7個合併村標準化衛生室。

基礎建設

2014年,聚奎鎮有1個鄉文化服務中心,有線電視用戶9515戶,無線電視用戶3964戶,兩者的總入戶率100%。郵政支局1處,電信企業1家,中國移動服務網點23個。固定電話用戶3000戶,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網際網路用戶100戶,電話普及率達100%。
聚奎鎮
2014年,聚奎鎮實施了9個村的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1個村的土地整治項目;整治山坪塘46口;完成3.2千米的河道整治項目;硬化人行便道3.2千米。聘請環衛保潔員21名,發放宣傳資料5000餘份,購買垃圾箱25個、垃圾轉運車1輛,定時定點對場鎮垃圾進行清掃清運。投入24萬餘元補裝場鎮內各條道路路燈59盞,實現場鎮街道亮燈率100%。補植補栽了行道樹和公共綠地花草苗木1000餘株,不定期對行道樹、公共綠地植物進行病蟲害防治。規劃停車場1個,設立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停放點35個;投入10萬元,對4處交叉口實施補爛。整治河道3.2千米、硬化鄉村道路28千米,整治土地2000畝;改善農村環境衛生,規劃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池24個;打造宜居宜業新農村,完成農民新村建設4個。

社會保障

2014年,聚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65戶102人,支出26.0009萬元,年人均255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884戶1761人,支出159.7172萬元,年人均907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6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5萬餘元。幫助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房7戶,補助資金4.9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6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5人,農村散居人員45人。村級服務中心 12個,稻草援助服務中心1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3.9706萬人,參保基金合計198.53萬元,參保率超過95%;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5575萬人,60歲以上參保率100%;新增富餘勞動力就業再就業380人次,辦理社保補貼21人。發放各項民政資金389萬餘元;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16323人,發放養老金695萬元;合作醫療參保3.9636萬人;辦理小額擔保貼息貸款143萬元;完成D級危房改造33戶。
2015年,聚奎鎮投入資金5.544萬元,用於對貧困戶的節日慰問;投入2.838萬元資助109戶貧困戶(258人)合作醫療參保;部分幫扶人自籌資金3萬元解決貧困戶困難。著力產業帶動脫貧,購買香椿27萬株,向80戶建卡貧困戶免費發放香椿苗進行集中栽種,扶持香椿產業發展。

交通運輸

國道318線公路縱貫聚奎鎮全境,省道渝巫路橫穿而過,村村通水泥路,農村公路里程170千米,其中水泥硬化道路130千米。境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構成交通網路,實現半小時鎮到縣城,兩小時鎮到重慶。

歷史文化

2014年,聚奎鎮有縣級非遺傳承基地1處,市級非遺傳承人3人,縣級非遺傳承人3人。
聚奎鎮梁平癩子鑼鼓傳承人胡世學聚奎鎮梁平癩子鑼鼓傳承人胡世學
癩子鑼鼓誕生於唐朝,興盛於清朝,以鼓為主,用馬鑼起頭,演奏靈活,可以齊奏,也可以輪流演奏,常見於各大紅事、白事、開業慶典以及搶彩等節日活動。2006年5月20日,梁平癩子鑼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