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聖路易斯奧運會)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

聖路易斯奧運會一般指本詞條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是歷史上第3屆夏季奧林匹克奧運會。令人遺憾的是,本屆奧運會重複了上屆運動會的所有錯誤,比賽時間從1904年7月1日持續至11月23日,耗時5個半月,是奧運史上又一次曠日持久的運動會。在開、閉幕式上美國總統羅斯福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因故未參加,二者同時缺席也是奧運會歷史上唯一的一次。這對奧運會的氣氛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參賽國家僅有12個,是迄今奧運會參賽國家和地區最少的一屆。在本屆奧運會上共產生277枚獎牌,但獎牌仍延用上屆的設計。最終,美國以70枚金牌、75枚銀牌、65枚銅牌問鼎本屆奧運會,古巴第二,德國第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04年聖路易斯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外文名:The 1904 St. Louis Olympic Games
  • 舉辦地: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
  • 參賽國家地區:12
  • 參賽人數:681
  • 舉辦時間:1904年7月1日-11月23日
  • 奧運之最:參賽國家地區最少
  • 屆數:第3屆
  • 上一屆1900年巴黎奧運會
  • 下一屆1908年倫敦奧運會
  • 特殊意義:首次由美洲國家舉辦
  • 主會場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運動場
  • 參賽項目:17個大項
基本情況,申辦籌備,開幕式,奧運標誌,獎牌,正面,背面,奧運門票,比賽項目,比賽場館,比賽情況,參賽國家,獲獎情況,獲獎運動員,獎牌榜,重大事件,奧運紀錄,“人類學日”,搭車鬧劇,興奮劑事件,英雄人物,阿爾齊·哈恩,費利克斯·卡哈爾,經典回憶,

基本情況

第三屆奧運會於1904年7月2日在美國聖路易斯舉辦,賽期延續了四個多月,是奧運史上又一次“馬拉松奧運會”,也是奧運會第一次來到美國。此屆奧運會僅有12個國家參賽。由於遠渡重洋,旅費昂貴,許多國家都未出席。歐洲僅有英國、德國等7個國家參賽。除歐洲外,另5個隊是東道主美國、古巴、加拿大、澳大利亞和首次參加的南非。參賽運動員共689人,其中女子8人,全由美國派出。全部參賽運動員中,美國占了533人。位居第二的加拿大隊僅41人。由於外國選手總共還不到100人,以致某些項目的比賽,如拳擊、自由式摔跤、射箭、網球、水球等,參賽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國人,無怪乎人們把這屆奧運會稱之為美國運動會。
本屆比賽項目略有變化。上屆舉行了的馬術、帆船、腳踏車、射擊等比賽這次未列入,但新增加了拳擊、曲棍球等,並恢復了第一屆列入的摔跤、舉重項目。女子僅有一項射箭,首次舉行了籃球表演賽。
聖路易斯奧運會同1900年巴黎奧運會的很多相似之處,比賽場地、運動設施等都是非常簡陋和難以令人滿意的;聖路易斯市民的興趣也主要在世界博覽會上,奧運會比賽的觀眾很少,即使是最精彩的比賽,場內觀眾也從未超過兩千人。奧運會再次受到博覽會的衝擊,變成了它的陪襯,變成了它推銷商品的宣傳工具。不過,聖路易斯在這方面的失敗,還只是巴黎奧運會的重複,還能得到人們的諒解。它最大的失敗是組織委員會搞的一個“人類學日”——讓運動員扮演非洲矮人、菲律賓莫洛人、美國印第安人,進行爬桿、打泥巴仗等類比賽。這種種族歧視的活動,引起一切有正義感的人們的強烈不滿, 它不僅是聖路易斯留在奧運會史上難以洗去的污點,而且更嚴重的是,它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打擊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顧拜旦得知這一訊息後,憤怒地斥責說:搞所謂“人類學日”,是我們大家的恥辱。在今後的奧運會中絕不允許有類似情況發生。

申辦籌備

鑒於美國運動員在雅典巴黎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並根據奧林匹克運動必須國際化的目標,國際奧委會於1901年5月21日在第4次全會上,將第3屆奧運會的主辦權授予美國的芝加哥市。從法國巴黎傳來的喜訊,令芝加哥市民欣喜若狂,首次募捐就獲得12萬美元贊助。但沒等他們為此熱烈慶祝一番,情況又有了變化:美國的另一城市聖路易斯想舉辦第3屆奧運會。兩市為取得第三屆奧運會的主辦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在相持不下的情況下,最後只好求助於美國總統、美國奧委會名譽主席西奧多·羅斯福裁決。羅斯福在了解情況、徵詢有關人士意見後,傾向於由聖路易斯承辦。
聖路易斯是美國第八大城市,位於密西西比河右岸,交通方便,工業發達。18世紀時,該市尚屬法國管轄,曾是皮毛交易市場。1803年歸還美國。它在人口、經濟實力上都遠遜於芝加哥。它之所以能從芝加哥手中奪取勝利,主要是原定於1903年舉辦的慶祝該市開市100周年紀念的世界博覽會改在1904年。主辦者想使博覽會、運動會同時舉行,互增光彩。為此,他們通過羅斯福總統致電國際奧委會,要求將第3屆奧運會的舉辦權改授聖路易斯,並保證吸取巴黎奧運會的教訓,辦一屆令人滿意的奧運會。此前,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訪美時拜會過羅斯福,對這位總統非常崇敬。因此,當1902年國際奧委會討論這一議題時,顧拜旦力主尊重羅斯福的意見。國際奧委會經過反覆討論之後,於1902年的巴黎年會中,同意了這個要求。
就這樣,聖路易斯成了第3屆奧林匹克城。而20世紀初歐美兩大洲之間的交通工具只有輪船,且不說船價昂貴,單是耗時10天左右的旅程就足以令歐洲各國選手望而卻步。結果,雖然聖路易斯興高采烈地將第3屆奧運會的舉辦權爭到手,但參賽的國家和選手人數之少,卻是其始料不及的。

開幕式

1904年7月1日在美國聖路易斯市舉行開幕式。
宣布開幕者:大衛·弗蘭西斯,路易斯安娜展覽會主席
顧拜旦對聖路易斯奧運會並不感興趣,何況又是和世界博覽會的商展混在一起。他曾在回憶錄中寫到:“聖路易斯奧運會沒有什麼吸引力,我沒有興趣去那裡觀看比賽。”因此,他雖身為國際奧委會主席,但並未赴美與會,國際奧委會僅派了匈牙利及德國籍的兩位委員代表前往。美國總統羅斯福雖然贊同運動會在聖路易斯舉行,但未出席開幕式。按慣例,一國首腦和國際奧委會主席都應參加運動會的開、閉幕式,二者同時缺席也是奧運會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無疑,這對奧運會的氣氛會產生一定影響。

奧運標誌

獎牌

第3屆夏季奧運會(1904年)
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獎牌正面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獎牌正面
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獎牌背面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獎牌背面

正面

獎牌正面為一名運動員站在台階上,右手拿著一簇月桂花冠,背景圖案為淺浮雕,展示古代體育競賽,浮雕後面是一座希臘神廟

背面

運動員圖像上面印有“奧林匹亞”字樣,右下角注有年份“1904”。

奧運門票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門票。
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第3屆聖路易斯奧運會

比賽項目

本屆比賽項目略有變化。上屆舉行了的馬術帆船腳踏車射擊等比賽。這次未列入,但新增加了拳擊,第曲棍球、克球,田徑中首次設立了十項全能;並恢復了第一屆列入了的摔跤舉重項目。女子僅有一項射箭籃球作為表演項目第一次進入奧運會。

比賽場館

聖路易斯奧運會的主會場設在華盛頓大學的田徑場,有較好的跑道,周長為536.45米,直道為22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直跑道。看台可容納4萬人,且有頂篷設備。但場館內設施異常簡陋,可供更衣的地方只有一個大廳,有時幾百個運動員擠在一起。同時,跳高、跳遠的比賽場地也較差。聖路易斯當局把主要精力花在博覽會上,並沒有修建專門的體育場。相反地,他們倒是極費苦心於怎樣使運動會辦得更加滑稽可笑,便於博覽會推銷商品。聖路易斯市民們也將興趣集中在博覽會上,奧運會比賽場上觀眾寥若晨星,即使是最精彩的田徑比賽項目,觀眾也不過2000來人。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聖路易斯奧運會)

比賽情況

為了避免重蹈巴黎世界博覽會將奧運會變成國際錦標賽的覆轍,聖路易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把所有在聖路易斯博覽會期間舉行的體育比賽和表演,都稱作“奧林匹克”,甚至連密蘇里州各級學校的校內比賽、基督教青年會的錦標賽、博覽會的示範與表演賽,都納入奧運會的範疇。因此大大小小統計出來390個“奧林匹克冠軍”(一說400個),雖然大家都知道了“奧林匹克”一詞,達到了宣傳的目的,卻又顯得泛濫。後來國際奧委會只承認其中89個項目,其餘的均視為奧運會以外的表演賽。
由於外國選手總共還不到100人,以致某些項目的比賽,如拳擊、自由式摔跤、射箭、網球、水球等,參賽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美國人。美國運動員在田徑比賽中大顯身手:白人運動員哈恩奪得60米、100米、200米3項第一,成為著名的短跑明星;在上屆奧運會榮獲“橡皮人”稱號的雷·尤里,這次又蟬聯了立定三跳冠軍,其中立定跳遠的成績比上屆提高了26厘米;詹姆斯·萊特博迪在800米、1500米、2500米障礙賽中奪得冠軍;哈里·希爾曼獲得200米欄、400米、400米欄3枚金牌;其他如跨欄、中長跑、投擲、跳遠等,也幾乎是美國選手的天下。在總共25個項目中,美國選手得了其中的23項冠軍。
巴黎奧運會跳遠比賽中因日程安排問題只得亞軍,而向冠軍克倫茨萊因揮以老拳的美國選手邁爾·普林斯頓這次如願以償,獲得了跳遠金牌,並蟬聯三級跳遠冠軍。
美國黑人大學生喬治·波格在200米、400米兩項跨欄賽中各獲1枚銅牌,這是黑人田徑運動員首次在奧運會上獲獎。
游泳比賽在博覽會旁邊的一個人工水池中進行,雖較首屆的冰涼海水和第二屆的湍急河流遠為理想,但也不是一切都完美無缺。美國查爾斯·丹尼爾斯成績最佳,共獲得3枚金牌。匈牙利的佐爾坦·馮哈爾邁和德國的埃米爾·勞施也各獲取了兩枚金牌。

參賽國家

運動會於1904年7月1日至11月23日舉行,延續了5個多月,是奧運會史上又一次曠日持久的運動會。參賽國家僅12個,是迄今奧運會參賽單位最少的一次。東道主曾提出派船接送歐洲選手,但最後只是空頭支票。由於遠隔重洋,旅費昂貴,加之憂心遠東日俄海戰事態發 展,包括法國在內的許多歐洲國家均未出席,僅有英國1人,德國17人、希臘14人、挪威2人、奧地利2人、匈牙利4人、瑞士1人7個國家,派出了總共只有41人的歐洲隊伍參加,而其中有些國家的選手還是客居美國的僑民或留學生。除歐洲外,另5個隊是東道主、古巴加拿大、澳大利 亞和首次參加的南非

獲獎情況

田徑賽共25個項目,美國奪得了其中23項冠軍,只有兩項丟給了他國選手。在擲壺鈴賽中,加拿大一位來自蒙特婁的警察埃蒂安·德斯馬托,戰勝了所有美國對手,奪取了勝利,這是美國在本次田徑賽中嘗到的第一次失敗滋味。德斯馬托因擅離職守參賽而被警察局解職,但是,當他獲冠軍後,這項命令立即被撤消了。擲壺鈴項目除這次外,以後只在1920年安特衛普奧運會被再列入過一次。
跳高冠軍瓊斯跳高冠軍瓊斯
美國丟掉的第二枚金牌是十項全能賽。這個項目是本屆首次列入,當時比賽日程只有一天,項目有:100碼(91.44米)跑、推鉛球跳高、880碼(804.66米)競走擲鏈球撐竿跳高、120碼(118.87米)跨欄跳遠、擲壺鈴和一英里(1609.34米)跑。這與今天的項目有較大的區別。同擲壺鈴一樣,參賽的6名選手中有5名是美國人。最後,英國的愛爾蘭人托馬斯·凱利從東道主手中奪去了金牌。

獲獎運動員

大項
小項
金牌獲得者
銀牌獲得者
銅牌獲得者
美式門球
男子
傑克伯斯(美國)
斯垂特(美國)
查爾斯·布朗
賽艇
男子四人無舵手
戴爾特茲/埃特/納斯/斯格特豪弗(美國)
阿曼/白格萊/弗羅納克/蘇埃里格(美國)
杜里莫斯/弗萊里特格/海姆/沃埃格(美國)
賽艇
男子雙人雙槳
馬爾卡里/華萊(美國)
赫本/馬克伯萊林(美國)
拉瓦納克/韋爾斯(美國)
賽艇
男子八人單槳有舵手
美國隊
加拿大隊
賽艇
男子單人雙槳
格里爾(美國)
喬芬納(美國)
泰特斯(美國)
射箭
男子美國式雙輪
布萊恩特(美國)
威廉士(美國)
威廉·湯普森(美國)
射箭
女子美國式雙輪
豪厄爾(美國)
愛瑪·庫克(美國)
傑西·波洛克(美國)
射箭
男子雙輪團體(3人)
美國隊一隊
美國二隊
美國三隊
射箭
女子雙輪團體(2人)
美國一隊
美國二隊
美國三隊
射箭
男子約克式雙輪
布萊恩特(美國)
亨利·理查森(美國)
威廉·湯普森(美國)
射箭
女子哥倫比亞式雙輪
豪厄爾(美國)
愛瑪·庫克(美國)
傑西·波洛克(美國)
拳擊
男子71.67公斤以上級
塞廖爾·伯傑(美國)
查爾斯·邁耶(美國)
拳擊
男子47.63公斤以下級
喬治·芬尼根(美國)
邁克斯·伯克(美國)
拳擊
男子47.63-52.16公斤級
奧利弗·柯克(美國)
喬治·芬尼根(美國)
拳擊
男子52.16-56.7公斤級
奧利弗·柯克(美國)
弗蘭克·豪爾(美國)
吉摩爾(美國)
拳擊
男子56.7-61.24公斤級
哈里·斯潘格(美國)
詹姆士·伊根(美國)
范霍恩(美國)
拳擊
男子61.24-65.77公斤級
艾伯特·楊(美國)
哈里·斯潘格(美國)
詹姆士·伊根(美國)
約瑟夫·林頓(美國)
拳擊
男子65.77-71.67公斤級
查爾斯·邁耶(美國)
斯普拉利德(美國)
田徑
男子100米跑
阿奇·哈恩(美國)
卡特梅爾(美國)
威廉·霍根森(美國)
田徑
男子110米跨欄
弗雷德里克(美國)
薩迪厄斯(美國)
阿什伯納(美國)
田徑
男子1500米跑
萊特博迪(美國)
威廉·弗納(美國)
雷斯·赫恩(美國)
田徑
男子200米跑
阿奇·哈恩(美國)
卡特梅爾(美國)
威廉·霍根森(美國)
田徑
男子200米跨欄
哈里·希爾曼(美國)
卡斯爾曼(美國)
喬治·伯格(美國)
田徑
男子3000米障礙
萊特博迪(美國)
約翰·戴利(英國)
亞瑟·牛頓(美國)
田徑
男子400米跑
哈里·希爾曼(美國)
弗蘭克·沃勒(美國)
格羅曼(美國)
田徑
男子400米跨欄
哈里·希爾曼(美國)
弗蘭克·沃勒(美國)
喬治·伯格(美國)
田徑
男子4英里團體
美國隊
多國聯合(5人)
田徑
男子60米跑
阿奇·哈恩(美國)
威廉·霍根森(美國)
費·莫爾頓(美國)
田徑
男子800米跑
萊特博迪(美國)
瓦倫迪納(美國)
布萊特克洛伊(美國)
田徑
男子馬拉松
希克斯(美國)
艾伯特·克雷(美國)
亞瑟·牛頓(美國)
田徑
男子立定三級跳遠
雷·尤里(美國)
查爾斯·金(美國)
斯塔德勒(美國)
田徑
男子立定跳遠
雷·尤里(美國)
查爾斯·金(美國)
約翰·比勒(美國)
田徑
男子立定跳高
雷·尤里(美國)
斯塔德勒(美國)
勞森·羅伯遜(美國)
田徑
男子鏈球
弗拉納根(美國)
約翰·德威特(美國)
拉爾夫·羅斯(美國)
田徑
男子鉛球
拉爾夫·羅斯(美國)
威廉·科(美國)
福伊爾巴赫(美國)
田徑
男子三項全能
埃里奇(美國)
約翰·格里博(美國)
威廉·梅爾茨(美國)
田徑
男子三級跳遠
普林斯坦(美國)
恩格爾哈特(美國)
斯坦格蘭德(美國)
田徑
男子十項全能
托馬斯·凱利(英國)
亞當·岡恩(美國)
托馬斯·黑爾(美國)
田徑
男子鐵餅
馬丁·謝里登(美國)
拉爾夫·羅斯(美國)
蓋奧爾乾塔斯(希臘)
田徑
男子跳遠
普林斯坦(美國)
弗蘭克(美國)
斯坦格蘭德(美國)
田徑
男子跳高
塞廖爾·瓊斯(美國)
塞維斯(美國)
魏因施泰因(德國)
田徑
男子擲鈴壺
德斯馬托(加拿大)
弗拉納根(美國)
米切爾(美國)
田徑
男子撐桿跳高
德沃拉克(美國)
萊雷·薩姆斯(美國)
威爾金斯(美國)
體操
男子三項全能
阿道夫(瑞士)
倫哈特(美國)
威廉·維布爾(德國)
體操
男子四項全能
海達·安東(美國)
喬治·艾塞爾(美國)
威廉·梅爾茨(美國)
體操
男子雙槓
喬治·艾塞爾(美國)
海達·安東(美國)
杜哈·約翰(美國)
體操
男子團體
美國一隊
美國二隊
美國三隊
體操
男子跳馬
喬治·艾塞爾(美國)
海達·安東(美國)
威廉·梅爾茨(美國)
體操
男子爬繩
海達·安東(美國)
喬治·艾塞爾(美國)
威廉·梅爾茨(美國)
體操
男子吊環
赫爾曼(美國)
威廉·梅爾茨(美國)
沃伊特(美國)
體操
男子單槓
海達·安東(美國)
愛德華·亨寧(美國)
喬治·艾塞爾(美國)
體操
男子六項全能
倫哈特(美國)
威廉·維布爾(美國)
施平琴(瑞士)
體操
男子火棒繩
愛德華·亨寧(美國)
沃伊特(美國)
威爾遜(美國)
網球
男子雙打
倫納德/萊特(美國)
貝爾/雷羅伊(美國)
格博/A.威爾(美國)
J.威爾/韋斯特(美國)
網球
男子單打
科爾曼·萊特(美國)
雷羅伊(美國)
愛德華·貝爾(美國)
倫納德(美國)
跳水
男子十米跳台
喬治·謝爾登(美國)
喬治·霍夫曼(美國)
布勞恩斯維格(德國

弗蘭克·凱歐(美國)
跳水
跳水跳遠
威廉·迪基(美國)
亞當斯(美國)
古德溫(美國)
游泳
男子100米仰泳
布拉克(德國)
喬治·霍夫曼(德國)
扎哈里亞斯(德國)
游泳
男子100米自由式
哈爾邁(匈牙利)
丹尼爾斯(美國)
斯科特·利里(美國)
游泳
男子1500米自由式
埃米爾·勞施(德國)
格扎·基什(匈牙利)
蓋利(美國)
游泳
男子200米自由式
丹尼爾斯(美國)
蓋利(美國)
埃米爾·勞施(德國)
游泳
男子400米蛙泳
扎哈里亞斯(德國)
布拉克(德國)
傑米森·漢迪(美國)
游泳
男子400米自由式
丹尼爾斯(美國)
蓋利(美國)
奧托·瓦勒(奧地利)
游泳
男子4

50碼自由式接力
美國一隊
美國二隊
美國三隊
游泳
男子50碼自由式
哈爾邁(匈牙利)
斯科特·利里(美國)
丹尼爾斯(美國)
游泳
男子880碼自由式
埃米爾·勞施(德國)
蓋利(美國)
格扎·基什(美國)
拔河
男子
美國一隊
美國二隊
美國三隊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1英里賽
馬庫斯·赫斯(美國)
伯頓·道林(美國)
比爾林格頓(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25英里賽
伯頓·道林(美國)
安德魯斯(美國)
喬治·威利(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5英里賽
斯科里(美國)
喬治·威利(美國)
安德魯斯(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2英里賽
伯頓·道林(美國)
奧斯卡·格科(美國)
馬庫斯·赫利(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三分之一英里賽
馬庫斯·赫利(美國)
伯頓·道林(美國)
比爾林格頓(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四分之一英里賽
馬庫斯·赫利(美國)
伯頓·道林(美國)
比爾林格頓(美國)
腳踏車
男子場地腳踏車半英里賽
馬庫斯·赫利(美國)
比爾林格頓(美國)
伯頓·道林(美國)
兜網球
男子
加拿大隊
美國隊
高爾夫球
男子團體
美國一隊
美國二隊
高爾夫球
男子個人
喬治·利昂(加拿大)
亨利·阿甘(美國)
牛頓(美國)
擊劍
男子佩劍個人
迪亞茲(古巴)
威廉·格里布(美國)
范索波斯特(古巴)
擊劍
男子重劍個人
羅曼·豐斯特(古巴)
塔塔姆(古巴)
范索波斯特(古巴)
擊劍
男子棍劍個人
范索波斯特(古巴)
威廉·奧康納(美國)
威廉·格里布(美國)
擊劍
男子花劍團體
古巴隊
美國隊
擊劍
男子花劍個人
羅曼·豐斯特(古巴)
范索波斯特(古巴)
塔塔姆(古巴)
舉重
男子雙手舉
卡庫尤西斯(希臘)
奧斯托弗(美國)
庫格勒(美國)
舉重
男子啞鈴全能
奧斯托弗(美國)
維恩斯特(美國)
庫格勒(美國)
足球
男子
加拿大隊
美國隊
自由式摔跤
男子71.67公斤以上級
伯哈夫·漢森(美國)
庫格勒(美國)
瓦梅博爾德(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47.6公斤以下級
羅伯特·庫里(美國)
約翰·海因(美國)
瑟芬薩勒(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47.6-52.16公斤級
喬治·梅內特(美國)
鮑爾(美國)
威廉·納爾遜(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52.16-56.7公斤級
尼夫洛特(美國)
韋斯特(美國)
斯特雷布勒(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56.7-61.23公斤級
布雷德肖(美國)
邁克利爾(美國)
克拉珀(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61.23-65.77公斤級
奧托·羅姆(美國)
特辛(美國)
澤克爾(美國)
自由式摔跤
男子65.77-71.67公斤級
埃里克森(美國)
威廉·貝克曼(美國)
溫霍爾茨(美國)

獎牌榜

國家或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美國
70
75
64
209
古巴
5
2
3
10
德國
4
4
5
13
加拿大
4
1
0
5
匈牙利
2
1
1
4
奧地利
1
1
1
3
英國
1
1
0
2
希臘
1
0
1
2
瑞士
1
0
1
2
總計
89
85
76
250

重大事件

奧運紀錄

田徑共破16項奧運會記錄,其中兩項超過世界最高成績。有密爾沃基流星之稱的美短跑手阿爾齊·哈恩在200米跑中創下了21秒6的奧運會紀錄,該紀錄整整保持了28年,直到1932年才被突破。

“人類學日”

奧運會期間,世界博覽會主管民族事務負責人別出心裁地想出新花招:在奧運會期間,搞一個“人類學日”,讓一些被白人稱為“落後民族”或“原始民族”的“野蠻”人,如美國印第安人、非洲矮人、日本埃諾斯人、菲律賓莫洛人等和奧運選手進行打鬥、爬竿及射箭等比賽,據說是為了顯示人類不同種族的優劣和運動能力的差別。結果可想而知,選手們大獲全勝,“野蠻”人慘遭失敗。這種有意羞辱落後民族的做法,引起了許多正義人士的嚴正抗議,因為它是嚴重違反《奧林匹克憲章》的種族歧視事件!顧拜旦得知此事後,憤怒地斥責說:搞所謂“人類學日”,是我們大家的恥辱,類似情況在今後的奧運會中絕不允許再發生。

搭車鬧劇

本屆奧運會首次出現了謊騙行為,事情發生在8月30日的馬拉松比賽中。這次馬拉松全程40公里,行進路線既有丘陵地帶,又有平原地區。比賽當時天氣炎熱,路面滿是塵土。開賽後,人群、車輛,加上參賽的31名選手幾乎擠滿了跑道。悶熱的天氣,飛揚的塵土,使人喘不過氣來。美國弗雷德·洛茨一馬當先,跑在了前面。當他跑完12公里後,身體忽感不適,兩腳抽筋。他只好停了下來休息,隨後搭上一輛過路汽車。汽車拉他走了17公里後,他自我感覺好些,要求下車繼續向前跑。到運動場的最後8公里,他基本是走步前進的,但他還是第一個到達終點。全場2000名觀眾對他報以熱烈的掌聲,樂隊奏起了美國國歌,觀眾記者擁向這位勝利者的身旁。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女兒愛麗絲·羅斯福授給他一枚金燦燦的獎牌,並親自給他拍照,作為“冠軍影集”的紀念品。但是時隔不久,跑在洛茨後面的美國另一名選手托馬斯·希克斯進入了運動場。後來他又說,我沒有想拿金牌,這一切不過是逢場作戲。洛茨被取消資格,並受到美國田聯的懲處,被判從美國代表隊中除名和終身不得參加美國奧運會代表團。不過,美國田聯不久就收回了成命。次年,洛茨在1905年波士頓馬拉松賽中獲得了冠軍,這次憑的是他的真實本事。
1904年聖路易斯奧運會(聖路易斯奧運會)

興奮劑事件

聖路易斯奧運會馬拉松冠軍最後為希克斯獲得。但是這位選手也不是“清白人”,事後也被揭露在那次比賽中弄虛作假,而披露實事真相的正是他的教練。這位教練說:“離終點還有7英里時,希克斯已經精疲力盡跑不動了,很想退出比賽,我勸住了他,給他注射了兩針,喝了杯法國白蘭地,藥力和酒精使他處於高度興奮狀態,他跑到了終點”。時過境遷,虛假成績已無法更改,希克斯以“五十步笑百步”撿了一個便宜。
本次馬拉松比賽中,美國選手洛茨(Fred Lorz)的搭車鬧劇和希克斯(Thomas Hicks)靠服用興奮劑獲得金牌,被希臘人認為是對本民族視為永恆驕傲的馬拉松的一種羞辱。

英雄人物

阿爾齊·哈恩

美國短跑選手,有密爾沃基流星之稱。在本屆奧運會上,他在男子200米跑中創下了21秒6的奧運會紀錄,該紀錄整整保持了28年,直到1932年才被打破。他還在男子60米、100米比賽中獲勝,包攬了從60米至200米3個短跑項目的全部金牌,人們將這屆奧運會譽之為密爾沃基流星大放異彩的運動會。
哈恩撞線一刻哈恩撞線一刻

費利克斯·卡哈爾

這次馬拉松賽中,還有一位新聞人物。他是來自古巴費利克斯·卡哈爾。這位哈瓦那郵差,未受過任何正規訓練,但有一股子衝勁,他依靠他人資助,從哈瓦那來到聖路易斯,抵達目的地後已一文莫名。8月30日馬拉松賽時,他身著長袖衫、長褲子和笨重的皮靴出現在起跑線上。好心的人們臨時給他剪短了衫袖和褲管,並借來一雙輕便的鞋子。比賽開始他一直跑在較前面,途中因饑渴難耐,他便跑進一家果園,吃了幾個青蘋果,因此與他人落下了距離,最後仍跑了個第四名。雖不是冠軍人物,但他那些不平常的事情,卻在聖路易斯傳為佳話。
菲利克斯 卡哈爾菲利克斯 卡哈爾

經典回憶

1.本次奧運會只有12個國家參賽,是迄今奧運會參賽單位最少的一次。
2.本屆奧運會持續了5個多月,可謂曠日持久。
3.本屆奧運會被稱為美國奧運會,歐洲共派出了41人參加本次大會。
4.美國黑人大學生喬治·波格在男子200米、400米兩項跨欄賽中各獲1枚銅牌,這是黑人田徑運動員首次在奧運會上獲獎。
5.田徑賽共25個項目,美國奪得了其中23項冠軍。
6.游泳比賽在博覽會旁邊的一個人工水池中進行,出發台為放在水中的一塊浮排,因承受不了6-8人壓力,運動員站在上面時,池水蓋過了膝面。首次列入的跳水項目,除跳台跳水外,還有一項奇特的跳遠賽,運動員跳入水中,不準做任何動作,看誰跳的距離最遠。美國威廉·迪基最後取勝。游泳比賽全部用碼或英里為距離單位,因為是以碼或英里計算成績,不同於其他各屆以米為距離單位,所以本屆游泳成績無奧運會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