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村(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駱市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聖水村地處駱市鎮西北部,距離駱市場鎮12公里、營山縣城24公里,全村轄區面積4.7平方公里,轄6個社,總人口1212人,常住人口395人,耕地面積1434.3畝,其中水田320畝,退耕還林地335畝。聖水村學習借鑑“有人護、管得住、水清亮、產業旺”的“解放模式”先進經驗,不斷完善村級河湖管護體系,增強基層管護隊伍力量,推動農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綜合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水村
  • 外文名:Shengshui village
  • 行政區劃代碼:511322103217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駱市鎮
  • 地理位置:駱市鎮西北部 
  • 面積:4.7 km 
  • 電話區號:0817
  • 人口數量:1212 人(2023年總人口) 
  • 車牌代碼:川R
建制沿革,桂山聖水,融合發展,

建制沿革

2021年8月18日,被四川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為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

桂山聖水

聖水村以“有人護、管得住”為目標,成立了村級河湖管護“解放模式”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村級河長工作室、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組建了黨員志願巡護隊、河湖保潔隊、巾幗志願宣傳隊等“三支隊伍”。開展了一系列的河道管護工作。
一是負責轄區內的營山河、流江河、響水灘河、雙溪河等河流的巡河、保潔工作。
二是廣泛宣傳新時代生態環境理念,探索出有聖水特色的“縣級主治、鄉鎮主管、村居主巡”的村級河湖管護“解放模式”,總結出了村民河湖管護“三不四要”(不亂扔、不亂排、不亂占,要自覺、要勸導、要反映、要共享)等制度。
三是創新積分獎勵模式。在居民中定期開展環境衛生、護河管河等方面的評比積分,通過用評比積分在生態文明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用品等形式,對積極參與河湖管護治理的農戶進行獎勵。

融合發展

一是創新形式,推動河湖管護新成效。聖水村結合自身特點,在成立“三支隊伍”基礎上,又在全省率先組建了“大學生河長先鋒隊”,聘請了河長顧問,創新了河湖長制新模式。
二是整合力量,形成齊抓共管新局面。積極發動民間河長、義務監督員等社會力量參與管河護河,與“三支隊伍”共同形成全民參與保護河湖,建設美麗家園的良好氛圍。
三是共享資源,探索鄉村發展新亮點。借力鄉村振興,聖水村開發了水上竹筏旅遊項目,各支巡河力量義務向遊客宣傳新時代生態環境理念和河湖長制工作,介紹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遊客既遊覽了風光,又能買到李子、桃、梨、柑橘等時令水果和土雞、大米、蔬菜等新鮮優質農產品,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下一步,駱市鎮聖水村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巡河護河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引導民眾人人都做愛河、護河的宣傳者、踐行者、監督者,全方位營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水環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