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寺(淅川聖水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聖水寺位於淅川縣上集鎮(向陽社區) 梁窪村金燈山凹黑龍泉、白龍泉兩水匯集處,在上集鎮西南2.5公里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水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 
名字來源,寺廟歷史,自然環境,地理位置,

名字來源

聖水寺名稱源於寺內兩眼乳泉,相傳唐貞觀年間,觀世音普薩手持聖水玉瓶前往西安,為點化李世民選玄藏為唐僧攜徒弟三人去西天取經,返回途中,發現金燈山前樣光環繞,瑞氣蒸騰,觀音菩薩按落雲頭蓮座就地,但見蒼松古柏、翠竹欲滴,百花爭艷,千鳥齊鳴,鹿飲河畔,鶴翔山頂,欲晝耕夜讀,陶醉人間,忽一道重光使她心震手擅,玉瓶傾斜,濺出兩點聖水金燈山凹,頓時湧出兩眼乳泉,泉水叮呼,清澈透明,爽咽甘甜,醫治百病,方圓民眾熙熙攘攘前來朝拜,爭帶聖水預防疾病。
聖水寺
聖水寺
唐宣宗年間玄藏真傳弟子惠智和尚在聖水乳泉旁建寺。前中後三殿兩院,高低錯落,別具風韻,五脊六獸,形象逼真,房檐高築,璀璨壯觀,紫煙裊裊香火,源源聖水嘩嘩飛流,成練,故命名 聖水寺。

寺廟歷史

聖水寺歷經滄桑,屢衰屢興,史事更迭年久失修,文爭武鬥,樹毀廟拆。最後一個和尚叫法明,於一九五四年結髮還俗。歐陽修在聖水寺的撰文石刻等碑用做灌河路古墓溝橋墩。寺內現存明清石碑六塊,為現在古寺風貌。現已經出家的釋妙基法師,俗名侯有墓,出家前是上集鎮北塘村山區農民,侯有基、李德華夫婦發揚愚公精神,攜全家投資二十餘萬元復興聖水寺,鞠躬盡瘁,嘔心瀝血,以寺為有,日夜操勞,風餐露宿,大搞建設,得到村、多、縣、市各級政府和領導關懷,支持古剎逢春,必將為浙川縣佛文化傳播和旅遊業發展譜寫嶄新的一頁。
聖水寺
聖水寺
前幾年重修聖水寺挖地基時發現一尊元代石佛。佛像總高約1.80米,整塊黑色大理石雕鑿而成。石佛像分三個部分,最底層厚約20公分,刻蓮花瓣,中層為長方形素座,高約60公分,最上層為如來佛坐像。二層長方形石座背後刻有“元至正二年四月八日造”字樣,元至正二年即公元1342年,這尊石佛已經歷經669個春秋了。聖水寺現存有自明景泰年間以來的各種石碑多塊。明景泰年間的“重修聖水寺碑”上說,陝西涇陽惠果寺智恩禪師,幼年出家,侍佛有成。他原籍浙川,後回到故土見到這尊石佛,肅然起敬,決計留下來重修聖水寺,經過他的努力,終於使聖水寺舊貌變新顏。除了殿宇以外,還建有鐘鼓樓、倉庫、廚房等。寺里還設有首座、提點、都管、點坐等職分,碑上有名僧人14人。按照一般常識,大量的沙彌是不會上碑的,寺里應該還有伙頭、菜頭、廚役,雜役等各種服務人員,這就是個規模不小的寺院了,可見這座石佛的魅力之大。
在元代那種生產工具和文化都比較落後的情況下能有這么好的石佛像實在不易,浙川千年以上古寺至今還留有好幾處,但石雕佛像這還是第一尊。可借不知何時石佛遭到破壞,頭部和右臂都沒有了,看著使人非常痛心!

自然環境

浙川聖水寺因為有兩眼泉水而得名。這裡,群山環擁,一水回包,茂林修竹,松柏森森,遠離塵囂,空氣清新。在寺院的不遠處還有一眼黑龍泉,水量很大,上世紀八十年代曾經到鄭州化驗,屬於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的礦泉水,可借因地辟山遠,至今未能開發利用,白白地流淌至今。
聖水寺
聖水寺

地理位置

聖水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