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書體(或稱碑銘體,正規體,俗稱埃及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使用的一種文字型系,由圖形文字,音節文字和字母構成。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書寫正規,圖畫性強,使用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詞源,歷史和演化,文字,基本知識,表音文字,象形文字,埃及文的“部首”,
基本信息
聖書體(或稱碑銘體,正規體)
類型 意音文字
語言 埃及語
使用時期 約西元前3000年~西元後1世紀
母書寫系統 不明
它是最早的文字形式之一,書寫正規,圖畫性強,使用時間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4世紀。
詞源
“聖書”一詞來源於希臘語(ιερογλύφος)“神聖的雕刻”,“聖書”一詞的使用反映了希臘人對古埃及文字的最初認識,即這種文字一般刻寫在神廟和各種紀念性建築物上,而且只有少數祭司通曉;而埃及人自己也稱之為“神的文字”,即古埃及的原稱mdw nṯr。
在早期,聖書體用於書寫各種文獻,出現在各種書寫材料上,如紙草紙、石碑、陶片等等。隨著新的書寫體的出現,它的使用範圍才逐漸局限於神廟和紀念性的建築物上,成為裝飾性很強的一種字型。這種字型刻畫精緻,有時還被塗上亮麗的色彩,書寫方向非常自由(閱讀時以人或動物面朝的方向為起點),而且還可以根據畫面空隙的大小安排行文,決定詞語的繁簡。相比之下,寫在紙草紙上的聖書體文字要相對簡單粗獷一些。
歷史和演化
1890年代在Hierconopolis發掘時發現的納爾邁石板(公元前3000年)多年來被認為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最早文獻。然而,在1987年德國考古隊在阿比多斯(現在地名為Umm el-Qa'ab)發現了前王朝的一個統治者的U-j墳塋,復原了幾百塊骨片,從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規模的埃及象形文字。這一墳塋的年代為公元前3150年。
埃及象形文字包含3種字元:音符,包含單音素文字,還有許多單音節文字和多音節文字;意符,表示一個單詞;限定符,加在單詞的最後以限定語意的範圍。商博良對這一文字系統作了如下說明:
當文字發展並在埃及普及時,對文字的簡化也就發展了。這就導致出現了僧侶體和世俗體字型。這些字型適合於在紙草上書寫。但是聖書體並沒有因此而衰落,而是與這些字型共存。羅塞塔石碑就包含了聖書體和世俗體。
在波斯人的統治期間(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其中有間斷),在亞歷山大征服埃及之後,在馬其頓和羅馬統治時期,聖書體繼續被使用。晚期埃及象形文字的地位有點複雜。一種說法是埃及象形文字區分了“正真的埃及人”和外國統治者(以及埃及的僕從),這可能歸因於希臘和羅馬的作家對於埃及象形文字的偏見。另一個原因是出對自己的文化的自尊心,希臘羅馬時期的作家不願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對方的文化。由於埃及象形文字是神聖的,那個時代的作家門把它想像成寓言式的,甚至是魔術式的,秘傳的,神秘的知識。這種自尊心導致的不是好奇心,而是無視。雖然這種文字系統儘管複雜但卻合理。埃及象形文字之所以衰落的原因即有外部原因也有內部原因,是一個饒有興味的研究課題。前面引用的是英文作者的看法,可供參考。
公元4世紀左右,只有很少的埃及人還能夠讀出這些埃及象形文字,此後逐漸就真的成了一個“謎”。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在公元391年發布敕令,關閉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從此就再也沒有建造過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者神殿。最後寫下的埃及象形文字是在391年不久後,在遙遠南方的一座神殿里發現的。
公元4世紀出現了Horapollo的《象形文字集》,對將近200個象形文字作了解釋。到底誰是作者至今還不清楚,這部著作長期以來成為解讀埃及象形文字的障礙物。早期研究者認為它源出於希臘文,近期的研究則傾向於它含有真正的知識的殘片,把它定性為埃及知識階層試圖挽救瀕於失傳的文化的一次“絕望”的嘗試。《象形文字集》對文藝復興時期的符號主義起了主要的影響,特別是安德烈·阿爾齊亞特的《圖形的寓意》,還有弗朗切斯克·科羅納的《波利菲爾之夢》。
幾百年來,有許多近代學者對解讀這些象形文字進行了嘗試,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7世紀的Athanasius Kircher。然而這些嘗試不是失敗,就是漫無邊際的想像力的虛幻。對解讀埃及象形文字最有成就的是托馬斯·揚和讓-弗朗索瓦·商博良,在1800年的初始。拿破崙軍隊遠征埃及時,在羅塞塔城附近發現了一塊用三種文字(聖書體、世俗體和古希臘文)寫成的黑色玄武石碑,被稱為“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這塊石碑給解讀帶來了關鍵性的資料。商博良藉助自己豐富的語言知識,從國王托勒密的名字入手,在1830年代幾乎完全破譯了埃及象形文字。這對當時誕生不久的埃及學來說是一個重大的進展。
文字
基本知識
聖書體文字有固定的縮寫詞組,其中還有一些拼合文字。為達到美觀、勻稱或表示對神與國王的尊敬,詞語位置有時會發生變化,如“國王”、“神”等詞通常都在短語詞組的最前面。
埃及象形文字有30個單音字,80個雙音字,和50個三音字,也有直接能夠表示意義的圖形字元。
真正的表形文字不多,多數是借數個表形文字的讀音來表示其它的概念。類似於漢語的借音用法。限定符則類似於漢語中的偏旁部首的作用。埃及象形文字中表形、表意和表音相結合,其意符和聲符都來源於象形的圖形。與漢語所不同的則是它們依然保持單獨的圖形字元。
有趣的是,這種文字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可以向右寫也可以向左寫,到底是什麼方向則看動物字元頭部的指向來判斷;至於在單詞單元上則怎么勻稱美觀怎么寫,只要不影響意思,上下左右天地自由。這可以說是埃及象形文字的書法特徵之一。
表音文字
古埃及文的書寫中元音被忽略,這一點類似於阿拉伯文。當時的單詞是加了什麼樣的元音發音的已經不很清楚,現代的人們在輔音之間加上中性的“e”予以補上。比如說:“nfr” -> “nefer” = 美麗的,好的。
托勒密寫成聖書體就是:
p
t wA l
M i i s
以上王名圖章中的字母就是:
P
T
O L
M E E S
其中的“EE”是一個字,可寫成“I”或者“Y”。
有一些字具有幾個不同的讀音,例如“權仗”
Q1
在不同的環境裡可以讀作 st、 ws 或者ḥtm。必須加其他表音符號來消除歧義:
st:
s.t (寫法為st+t,第二個符號t用來消除歧義,不能單獨讀出來,最後一個字是“房子”的表形文字) “寶座”
s.t. (寫法為st+t,最後一個字是女性的表形文字),《Isis》
ḥtm:
ḥtm.t (寫法為 ḥ+ḥtm+m+t,這裡ḥ和m有助於消除歧義,不能單獨讀出來,最後加野獸的表形文字) “一種野獸”。
象形文字
埃及文的一些表形文字和漢語的象形文字完全相同。這些字可以單獨使用,不需要添加任何表音文字。例如:
r3.w “太陽”
pr
Z1
pr.w “房子”
sw t
Z1
sw.t “植物”
Dw
Z1
ḏw “山”
有時候,文字及其所表達的概念只有間接的語義關係:
nTr Z1
nṯr “神”(這個字表示的是神殿的旗幟)
G53 Z1
b3, “靈魂” (這個字表示人頭鳥,因為在埃及的宗教里,靈魂像人頭鳥)
G27 Z1
dšr, “紅色” (這個字表示的是火烈鳥,在埃及人心目中,這種鳥的顏色是紅色的典範)
埃及文的“部首”
紙莎草紙的符號表示抽象的概念
Y1
表形文字一般放在表音文字的後面。在古埃及文里,有許多單詞發音十分相似,例如:有113個詞讀作nfr。可能元音不同,我們無法知道。我們舉例說明表形文字的用法:
nfr w A17 Z3
nfr.w (.w 是複數後綴):“英俊青年”,就是說年輕的新戰士,這個字具有兩個表形文字:
A17和Z3,第一個是孩子和青年的符號,第二是複數。
nfr f&r&t B1
nfr.t (.t 是陰性後綴): “達到生育年齡的女孩子” 有“女性”的表形文字
B1
nfr nfr nfr pr
nfr.w (重複三次表示複數.w後綴也表示複數):“房基”有“房子”的表形文字
pr
nfr f
r S28
nfr :“衣服”有“布料”的表形文字
S28
nfr W22
Z2
nfr :“酒”有“飲料”的表形文字
W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