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有“江北水城”之稱的山東聊城市東關京杭古運河河畔,原護國隆興寺內東南角。塔始建年代無文字記載,據塔座石雕風格和修葺時發現的石碑推斷,建築年代當在南宋或遼金。
解放前年久失修,大部傾圮,僅存底部五層。1973年,政府撥款重修,從地下挖出歷年墜毀的塔身及塔頂,整修復原。施工期間,在五層塔身和基座發現石函,石函外陳列有銅菩薩、瓷瓶、宋元古錢多枚。函內有小型銀棺,內有僧人骨灰及舍利子。石函外側有石刻銘文,說明原有的鐵塔在明代永樂年間倒塌,天順年間由東昌府僧綱司都、綱性深及隆興寺住持祖崇僧德寧募捐重修。塔為生鐵鑄造13層,高約15.8米。塔下基座占地16平方米,上有石刻佛教浮雕孔雀、麒麟、龍鳳及樂舞人物等各類圖飾。塔四面有門窗、斗拱、瓦攏、房檐等,只供觀瞻,不能攀登。1977年,鐵塔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鐵塔被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代為宋。
聊城流傳著一首家喻戶曉的民謠:“東昌府,有三寶,鐵塔,古樓、玉皇皋。”被人們譽為三寶之一的鐵塔,位於聊城東關運河西岸、原護國隆興寺東南角,鐵塔本身沒有銘記,地方文獻中亦無記載,從塔的形制與浮雕風格上分析比較,初建年代在北宋早期,是本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城鐵塔
- 外文名:liaocheng Iron tower
- 地理位置:山東聊城市東關京杭古運河河畔
- 塔高:15.8米
- 始建年代:南宋或遼金
- 塔身材質:鐵質
- 塔體占地: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