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古廟

聊古廟

聊古廟是春秋北魏聊城故城。聊古廟,又名“聊崮廟”在山東省聊城東昌府區閻寺鎮申李莊東。春秋後期,今聊城一帶為聊攝國。齊國滅聊國後,始稱“聊城”,為齊國西部的重要城邑。聊城城址聊古廟的時間約為一千餘年,距今已2500餘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聊古廟
  • 定義春秋北魏聊城故城
  • 又名:聊崮廟
  • 距今:2500餘年
史料記載,名字由來,發展歷史,

史料記載

《聊城縣誌》記載:“聊城為高陽氏(即黃帝之孫顓頊)蒞臨之地。”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給他修了衣冠冢,冢旁蓋了廟,人稱“聊古廟”。明萬曆年間在此建有廟宇。清宣統二年修纂的《聊城縣誌》記載:“聊城城西北二十里有高陽氏陵,俗稱聊古廟”。其位置在東昌府區城西北7.5公里之閻寺村申李莊東西新河左岸。《續山東考古錄》載:“聊城縣故城在城西北十五里,今聊古廟,是後人於其地立廟名耳。”。北魏人酈道元記錄其當時的風貌說:“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台秀出”,即魯仲連射書台。
聊古廟聊古廟

名字由來

“聊古廟”,又名“聊王廟”、“顓頊廟”。顓頊乃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顓頊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顓頊的廟宇,清康熙年間,聊城人狀元鄧鐘岳到此,書寫“聊古廟”匾額1方,懸於廟門,遂將“聊古廟”之名稱沿襲至今。

發展歷史

過去該廟的規模宏大,遠近聞名。廟內有鐘樓、彭樓、大殿、廊房、後樓等建築。大殿內供一高約7尺的顓頊帝執圭坐像。大殿後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后妃神像。1945年廟毀,現僅存遺址。顓頊廟計畫重建,為東昌府區重點開發建設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