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嘉明經濟開發區系1997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經經濟開發區,是以食品、化工、建材、機械、輕工、電子、倉儲為主體產業。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嘉明經濟開發區
- 總部地點:聊城市西北郊,處在京九鐵路、濟邯鐵路、濟聊館高速公路三條交通幹線交匯的三角地帶
- 成立時間:1997年
- 經營範圍:以食品、化工、建材、機械、輕工、電子、倉儲為主體產業
- 批准機構:山東省人民政府
- 正式啟動:2002年
簡介
歷史
聊城春秋時代為齊國西境。春秋後期,今聊城一帶為聊攝國。戰國時,為齊、燕爭戰之地,也是齊國築城屯兵的軍事要地。齊國滅聊國後,始稱“聊城”,成為齊國西部的重要城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漯水又經聊城故城西,城內有金城,周匝有水,南門有馳道,絕水南出,自外泛舟而行矣!東門側有層台,秀出雲表。”魯仲連射書退燕兵的義舉就發生在這座古城。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聊古廟遂為縣治所,至晉代未變。聊古廟聊城城址前後時間1000餘年。現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顓頊墓位於聊古廟遺址西北角,傳為顓頊衣冠冢或泥塑像葬處。顓頊乃上古帝王,系黃帝之孫,“初國於高陽,故號高陽氏,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一統志》載:“帝顓頊高陽氏陵有二:一在開州,一在東郡城西北二十里。……在東郡者有廟,民間稱‘聊古廟’者是也。”。原顓頊墓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顓頊廟,又名“聊古廟”“聊王廟”“顓頊廟”,系祭祀顓頊的廟宇。該廟規模宏大,廟內有鐘樓、鼓樓、大殿、廊房、後樓等建築。大殿內供一高約7尺的顓頊帝執圭坐像。大殿後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后妃神像。二是顓頊墓,在顓頊廟後,傳為顓頊帝之冢,為長方形高台地。三是聖水井,井水甘冽清澈,傳說此井“頗著靈異,逢旱祈禱,輒降甘霖”,古為聊城八景之一,稱為“聖泉攜雨”。1945年廟毀,現僅存遺址。清康熙年間,聊城人狀元鄧鐘岳到此,書寫“聊古廟”匾額,懸於廟門,遂將“聊古廟”之名稱沿襲至今。
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周赧王四十年(前275年),齊、燕兩國在聊城發生衝突。燕軍侵占聊城,齊將田單率兵前來收復失地,將聊城團團圍住。城外,田單猛攻;城內,燕將堅守,雙方相持一年之久。燕軍因長期困守,糧盡柴絕,而“食人炊骨”;齊軍因屢攻受挫而“殺戮甚眾”,黎民百姓災難深重,苦不堪言。這時,齊國義士魯仲連,目睹聊城戰事持久,雙方損兵折將,生靈塗炭之慘狀,毅然晉見田單,請他暫停攻城,並親筆書信一封,拴在箭上,由東門射入城中,對負隅困戰的燕將陳述利害,規勸他不要再作無謂的犧牲。信寫得情真意切,譬喻透徹,短短805字,字字千鈞。“燕將見魯仲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於齊甚眾,恐已降而後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殺。”軍中無將,城內大亂,田單遂收復聊城。魯仲連因射書有功,齊王“欲爵之”,他堅辭不受,逃隱於海上。這就是聊城歷史上著名的魯仲連射書喻燕將的故事。唐代詩人李白曾賦《詠魯仲連》詩:
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
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未照。
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
吾亦澹蕩人,拂衣可同調。
為紀念這位“其餘烈猶足振儒激頑”,令人慨慕的古人,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東昌知府陸夢履於古聊城城中建“魯仲連台”,亦名“高士台”,為魯仲連射書喻燕將處。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縣令黃汝銓修葺“高士台”,“為樓於其上,大書曰:‘射書處’,其高與城等。”嘉慶二年(1797年),知府畢亨再重修高台,且撰《魯仲連射書台記》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