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酥復活教堂 也叫滴血大教堂或喋血教堂。巴爾蘭德1883-1907年建造,是為紀念亞歷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進分子殺害而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耶酥復活教堂
- 別名:滴血大教堂或喋血教堂
- 建造者:巴爾蘭德
- 建築結構:俄國風格
耶酥復活教堂簡介
建築結構
按當時的設計要求,它必須充分體現俄國風格,所以建築師巴爾蘭德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為藍本,建造了這座教堂。教堂外貌的藝術設計靈感,主要來源自莫斯科雅拉斯拉夫斯基火車站的建築風格及紅場上的瓦西里升天教堂。而教堂整體之具體建築結構,則來自於修道院院長大司祭伊格納奇依的構想。據傳說大司祭伊格納奇依在睡夢中顯現出這座未來教堂的設計藍圖。1883年9月14日舉行了奠基典禮。歷經24年的興建工程,直到1907年8月19日正式完工,並由尼古拉二世舉行隆重地開幕儀式,國家政要及皇親國戚均應邀觀禮。耶酥復活教堂內部嵌滿了以舊約聖經故事為體裁的鑲嵌畫。與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比,它的外貌更加美麗、更加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