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順

耳順

耳順是六十歲的代稱。是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是聽得進逆耳之言,詈罵之聲也無所謂,無所違礙於心。六十歲也可稱“花甲”、“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順
  • 拼音:er shun
  • 解釋:六十歲的代稱
  • 出處:《論語·為政》
出處,相關語錄,

出處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六十而耳順’。”
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於自己在6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態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生活理想狀態。

相關語錄

鄭玄注曰:“耳聞其言,而知其微旨。”是說聽人所言,能懂得隱涵於言辭之內微妙的意旨,言辭之外尚未說出的深意。鄭玄注義可說是最早的解釋了,具有相當的權威性。
南北朝皇侃論語義疏》引李充云:“耳順者,聽先王之法言,則知先王之德行,從帝之則,莫逆於心。心與耳相從,故曰耳順也。”其說同鄭玄義。
劉寶楠論語正義》曰:“聞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則知言之學,可知人也。”概括三家言,解釋的意義相同。俗話所說,聽人聽聲,鑼鼓聽音,能知曉話語之間的深刻涵義,不少聰明人都可以做得到,未必需要到六十了才修養達致這樣的境界。
焦循論語補疏》曰:“耳順即舜之察邇言,所謂善與人同,樂取於人以為善也。順者,不違也。捨己從人,故言入於耳,隱其惡,揚其善,無所違也。學者自是其學,聞他人之言,多違於耳。聖人之道,一以貫之,故耳順也。”以舜之察邇言具體事例說孔子此句。舜帝能明了淺近的言辭中所蘊涵的深義。所謂善與人同,說的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確意見不排斥他人的正確意見,能以公認為正確的意見為標準,求取他人意見中符合標準的正確意見。順,就是通達不違礙,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異義,能採納他人的意見,那么無論什麼話聽來就不違於心、不逆於耳,能夠從他人的意見中分辨出正確的看法予以表揚,又能從他人的意見中分辨出不正確的看法,甚至十分錯誤的說法不予計較,不斤斤縈懷於心,這樣就能順利通達,入耳入心。
有的學者很看重自己所學,堅持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聽到他人的言論,既不能善與人同,又不能擇其善而揚之,更不能見其錯誤而隱蔽之就會逆耳違心,聽不進去。而聖人所持的道理,是普遍性的規則,要一以貫之,無論什麼話都能聽進去,隱惡揚善,曉暢通貫,這就是耳順。焦循這樣解釋,自然與鄭玄所說不同。
劉寶楠論語正義》曰:“焦此義與鄭異,亦通。”我以為是為知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