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蕈病,中醫病名。見於《瘡瘍經驗全書》。此症生於外耳竅,大小不等,表面高低不平,呈粉紅色,質硬,自覺耳內堵塞作癢,聽力減退,可有耳膿史。相當於西醫的“外耳道乳頭狀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耳蕈病
- 發病部位:耳部
- 相關西醫疾病:外耳道乳頭狀瘤
- 主要病因:痰濕氣血凝聚
- 其他名稱:耳痔
- 多發群體:所有人
- 疾病分類:耳鼻喉科-耳部疾病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診斷依據,病證鑑別,相關檢查,辯證論治,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
名詞解釋
耳蕈病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乳頭狀贅生物。又名耳痔。其特徵為耳竅內有小肉突出,櫻桃到棗核大小,不痛。逐漸長大,可影響聽力。相當於西醫的“外耳道乳頭狀瘤”。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外耳道乳頭狀瘤”。
病因
本病由痰濕氣血凝聚而成。
病機
1、肝氣鬱結,疏泄失常,氣機滯阻不暢,久則氣滯血瘀,阻塞脈絡,日積月累,漸成腫塊。肝鬱氣滯,往往犯及脾胃,脾失健運,濕濁停聚,以致氣血痰濁互結而成。
2、肺經受熱,肺陰耗傷,氣機不利,失去肅降功能,以致水液內停,痰濁內生,營衛氣血運行受阻,痰濁久滯經絡,逐漸積累成瘤。
3、飲食勞倦傷脾,脾失健運,運化水濕功能障礙,久聚成痰,痰濁阻滯,兼遇外感邪熱或火熱內生,火挾痰濕循經流注,凝結而成包塊。
診查要點
診斷依據
1、瘤體局限性增大,速度緩慢,境界清楚,推之可動。
2、少有潰爛及疼痛症狀,一般不會向遠處轉移。
3、宜作活組織檢查,以作確診。
病證鑑別
耳菌呈結節狀,疼痛明顯,或潰瘍出血,流膿污穢腥臭,隨著耳菌漸大,併發症也嚴重,如張口困難,眩暈。面癱,頭痛劇烈等症狀。本病與耳菌形態相近,但症狀、預後有良惡之不同,臨證宜加區別。
相關檢查
耳內有腫物,色紅或淡紅或灰白,形狀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狀或如磨菇、棗核、櫻桃,甚至腫物向外生長至耳門外,堵塞整個外耳道。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氣血凝滯或痰濕結聚,阻滯經脈,久則積結成塊;肝氣鬱結,肝火上炎,或肺陰受傷,肺火上爍,則瘤體色紅,上有紅絲,甚者傷肌敗膜,損及絡脈,發生衄血;瘤體長大,堵於耳竅則聽力減退,耳內癢痛。如為痰濕流注,積聚成塊,其色黃而透明,質軟,破後流出粘液;因痰濕繼續流注,故反覆發作。按不同病因,分別出現肝氣鬱結,肺陰耗傷,脾失健運等全身症狀。
治療原則
清肝解郁,疏肺散結;內外治結合。
證治分類
(一) 肝氣鬱結,氣滯血瘀
症狀:多見口苦咽乾,頭暈目眩,胸悶不舒,噯氣,脘腹脹痛,脅痛,耳鳴,舌紅,舌邊或有瘀點,苔黃,脈弦數或細數。
治法:疏肝解郁,養血瀉火。
方藥:丹梔逍遙散加減。
常用藥:香附、烏藥、當歸、白芍、白朮、甘草、柴胡、薄荷、生薑、丹皮、梔子。
(二) 肺經受熱,痰濕凝滯
症狀:多見頭痛,疲乏,胸脅滿悶,氣短,或有咽癢咳嗽,咯痰,苔白或微黃而膩,脈緩或弦滑。
治法:清熱潤燥,疏肺散結。
方藥:益氣清金湯加減。
常用藥:貝母、陳皮、桔梗、薄荷、紫蘇、牛蒡子、梔子、黃芩、人參、茯苓、甘草。
(三) 脾失健運,濕濁流注
症狀:多見頭重,四肢怠倦,咳嗽,痰稀白,量多,胃納差,脘腹脹滿,舌體胖,苔白膩,若兼熱邪,則舌質紅,苔黃膩,小便黃等。
治法:健脾燥濕,化痰散結,兼以清熱。
方藥:加味二陳湯加減。
常用藥:黨參、茯苓、甘草、法半夏、陳皮、薄荷、黃連、黃芩。
其他療法
1、可用鴉膽子油塗擦,以促進腫瘤的消散。
2、手術摘除。
轉歸預後
生於外耳道的耳痔多由外耳道炎,挖耳損傷繼發或膿耳長期受膿液刺激而患,生於耳道深部的耳痔多由膿耳而致。治療除了消除腫物以外,主要應治療原有的疾病,以免復發。若原發症已治癒,一般消除腫物後,不再復發。若長期患外耳道炎,而繼發耳蕈,又未及時處理,也有誘發膿耳的可能。
預防調護
1、注意飲食調節,避免過食辛辣炙煿之品,節制菸酒,忌食發霉食品。
2、改善生產工藝,避免有害物質外溢,加強個人防護。
3、開展腫瘤普查,爭取早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