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英德元宵店原是福州耳聾伯元宵店,始於1906年,已近百年歷史,早在解放前,耳聾伯就開始賣元宵丸,即時是跟隨戲班到處做生意。福州叫做賣(戲坪下生意)。直至解放以後,耳聾伯元宵店歸屬福州飲食服務公司。後來文革前又回家搞個體開元宵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英德元宵店
- 原名:福州耳聾伯元宵店
- 簡稱:耳聾伯元宵
- 創建時間:1906年
- 地址:福州台江區中平路214號
- 創建人:耳聾伯
耳聾伯,製作工藝,榮譽,
耳聾伯
“耳聾伯”正名林桂芳,從民國初期就開始做元宵。據“耳聾伯”的兒子林英德先生回憶,“耳聾伯”當時拜了一個手藝很好的老師傅學做元宵。後來“耳聾伯”出師了,就跟隨著戲班到處賣元宵,福州話叫做:“賣戲坪下生意”。
其實,“耳聾伯”小時候聽力還是好好的,年輕時生了一場病,耳朵這才聽不見了。正因為如此,顧客才叫他“耳聾伯”,至於他的本名,許多人反而不記得。“耳聾伯”雖然聾,但做元宵的手藝一點也不賴境糊套。“福州傳統元宵,很講究皮韌不黏齒、肉餡味道鮮。”
製作工藝
元宵丸以濕米薺為皮,福州話說為祖局禁“薺”,是以七分糯米,三分粳米,混合水浸後研磨,要求磨才煉歸埋細,變成米漿,儲於米袋中,壓乾成為“薺”,又叫“生薺”。先用一些生薺在開水中煮熟叫“熟薺”。這樣生熟薺混和研揉,達到不乾不軟,不粘手,用手捏探擔宙可成形不裂開。以薺搓成小團,加工師傅用右手的拇指與食指,旋轉捏出小袋形(比拇指略大)。而後用小筷夾上肉餡填入袋中,袋口對壓再一折,形似小木魚。元宵丸就包成了。這一工戲槳愚多藝關鍵在於糯米、粳米配搭適當,米薺太軟元宵丸一煮就不成丸了。太硬則不爽口。再次,在生熟薺的配搭上要講究,才能捏出元宵丸的外殼。總之,米細磨,薺揉透,是元宵丸入口不粘齒的條件。
榮譽
“耳聾伯”已經去世12年了,享年87歲,但他的手藝已經由兒子林英德發揚光大,元宵品牌仍然叫“英德(耳聾伯)元宵”。一些歸國華僑還會來蒼霞新城社妹戲霉區找“耳聾伯”,
耳聾伯元宵丸,在60年代初,曾被福州飲食行套戀業、商業局評為《耳聾伯名牌元宵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