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疳

耳疳,中醫病名。是指一種耳內漫腫,流黑色臭膿的耳病,多由濕熱內蘊和肝火上擾所致。相當於西醫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耳疳 
  • 相關西醫疾病: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 其他名稱:沍耳
  • 疾病分類:外科
  • 發病部位:耳部
  • 主要病因:濕熱、肝火
  • 多發群體:青壯年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歷史沿革,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查要點,一、診斷依據,二、病證鑑別,辨證論治,一、辨證要點,二、治療原則,三、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是指一種耳內漫腫,流黑色臭膿的耳病,多由濕熱內蘊和肝火上擾所致。

歷史沿革

1、《外科證治準繩》:“耳疳生瘡臭穢,乃足少陰、手少陽二經風熱上壅而成。”解釋了耳疳的病因、病機。
2、《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卷五:“耳疳時出黑臭膿,青震白纏黃色聤,胃濕相兼肝經熱,紅風偏肝血熱成。”描述了耳疳的臨床特點。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上述耳疳的臨床特點,與西醫學所說的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基本相近。西醫學認為,本病多數是由急性中耳炎化膿性炎症病程超過6-8周時,病變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達骨質,造成不可逆損傷。常合併有慢性乳突炎。本病是耳科常見疾病之一,可引起嚴重的顱內、外併發症而危及生命。臨床上以耳內長期或間歇流膿、鼓膜穿孔及聽力下降為特點。罹患者多是青壯年,40歲以後很少發生。

病因

由胃經濕熱與肝經火毒相兼而成,亦可由腎陰虧損虛火上炎所致。

病機

1、風熱濕邪侵襲傳里,引動肝膽之火,或嗜食肥甘,內釀濕熱,濕熱壅滯肝膽,上蒸耳竅,蝕腐鼓膜,化腐為膿。
2、先天不足,或後天腎精虧耗,以致腎陰虛損,虛火上炎,熏灼耳竅,骨質失養,不堪邪毒腐蝕,久則骨腐,濃濁而臭,甚至邪毒內陷,導致耳疳。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耳中流膿,色黑。

二、病證鑑別

與震耳、纏耳、聘耳相鑑別。出黑色臭膿者,名耳疳;出青膿者,名震耳;出白膿者,如纏耳;出黃膿者,名聘耳。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本病主要分為虛實兩類,實證則為胃經濕熱與肝經火毒相兼,虛證則為腎陰虧損虛火上炎。

二、治療原則

胃經濕熱與肝經火毒相兼,宜清火利濕;腎陰虧損虛火上炎,宜滋陰降火。

三、證治分類

1.實證(胃經濕熱與肝經火毒相兼)
主證:耳中流膿色黑而腐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治法:清火利濕
代表方:龍膽瀉肝湯加減。
常用藥:龍膽草、車前子、木通、黃芩、山梔子、當歸、生地、澤瀉、柴胡、生甘
2.虛證(腎陰虧損虛火上炎)
主證:耳中出黑膿而臭,經年不愈,頭暈耳鳴, 舌質淡紅,苔薄白或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降火
代表方:知柏地黃湯加減
常用藥: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澤瀉、丹皮、茯苓、知母、黃柏

其他療法

外治法:核桃仁研爛,擰油去渣,得油一錢,兌冰片二分。每用少許,滴於耳內。

轉歸預後

若及時合理治療,則預後良好,否則遷延難愈。

預防調護

1、洗澡或游泳時耳朵內如果進水,可能容易滋生細菌,若已進水時,可以用棉棒清潔,但深度不要太深;
2、曾經發生過耳疳的人,容易再度復發,自己要避免感冒,一旦感染到感冒或耳疳,應找醫生治療;
3、家中如果有人抽菸,擦油漆或點香時,應該保持空氣流通,這樣可防止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腫脹。

文獻摘要

《瘍醫大全》卷十三:“耳生疳瘡,黃連、兒茶、輕粉、冰片、麝香共乳細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