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姓

耳姓

耳氏族人分布於今浙江省溫州市山西省臨汾洪洞縣辛村鎮登臨村,北京市的通州區昌平區河北省的邢台市、保定市,天津市的寶坻縣,雲南省的哀牢山地區等地。

基本介紹

姓氏淵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淵源四,淵源五,淵源六,遷徙分布,歷史名人,

姓氏淵源

耳(ěr)姓源出有: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道家學派創始人老陽子,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老陽子,亦稱聃季、李聃、老子、老聃、老君、老萊子、老彭、彭祖、太史儋等。老陽子,公元前630~前470年,字來,學稱陽子,爵稱伯陽,師稱老子(子學家),官稱老聃或老君,聃國彭地(今河南開封),後隨王子朝攜典籍奔楚國曲仁里時字稱老萊子。因封地在聃國彭地,後人又稱他老彭或彭祖。在傳說中,老陽子一生下來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來稱為“老子”。相傳,老陽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是著名的中國古代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始祖。他的學說後被莊周所發展。中國之國教的道教歷代傳人,皆尊老陽子為宗師,並將其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據史書記載,孔子曾求學於老子。老陽子曾任周景王姬貴執政時期的司空,是王族。在史籍《左傳·定公四年》中記載:“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為大宰,康叔為司寇,聃季為司空,五叔無官。”因此,老陽子家族世襲周王朝司空之職至春秋末期。在《史記·管蔡世家》中也記載:“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封季載於冉。”冉即聃,因此季載又君稱聃季,即聃國的君主,老陽子就是這一事實的繼承人,因此又官稱老君。“單氏取周”之後,老陽子離周去秦國問祖歸宗,死於秦國。
傳說老陽子長壽,到一百六十餘歲仙逝。其後鄰里皆來弔唁。老人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念老子順民之性、隨民之情、與世無爭、柔慈待人的大德大恩,皆悲不自勝。然而老陽子的至交好友秦佚來弔唁,來到老子靈旁,不跪不拜,拱手致意,哭號三聲即止。待秦佚欲轉身回去時,大家紛紛攔住問道:“你到底是不是老子的好友?”秦佚答道;“當然。”大家又問:“既為老子好友,你為何如此薄情少禮?”秦佚反問:“有何不可?”眾人聞言,皆憤怒而大聲責問道:“其理何在?”秦佚笑道:“吾友老聃有言,生亦不喜,死亦不悲。汝可聞乎?昔日老聃之生也,由無至有,聚氣而成,順時而來,合自然之理,有何喜哉?今日老聃之死也,由有歸無,散氣而滅,順時而去,合自然之理也。有何悲哉?生而喜者,是以為不當喜而喜也;死而悲者,是以為不當悲而悲也,放生時貴生,死時怕死,皆是以己之意願而強求生來、強求死去也,皆背自然之理而任己之情也。如安時而處順,則哀樂不能入也。而背自然、違天理,合於道乎?不合於道,可為老聃好友乎?老聃好友者,遵其言而動、順於道而行者也。吾既為老聃之友,故能以理化情,故不悲。”眾人聞之,似有所悟,又問:“那么你既不悲,何以哭號三聲?”秦佚笑道:“吾哭號三聲,非因悲也,是與老聃辭別也。一號,言其生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二號,言其死而應時,合自然之理也;三號,言其在世傳自然無為之道,合自然之理也。老聃舉足而應時,動止而合道,吾有何悲哉?”眾人聽到這裡,皆說:“這位秦佚乃是老聃的真友也!”故而推舉其為主葬之人。合土之時,秦佚頌悼文道:“老聃大聖,替天行道,游神大同,千古流芳。”後世稱此為老陽子的“蓋棺之論”。老陽子撰著有千古流傳的《老子》,即後世所稱的《道德經》。人們現在所見到的《道德經》,在戰國時期韓非子稱之為《周書》,在秦朝時期的呂不韋所著《呂氏春秋》中稱為《上至經》,在漢朝初期則直呼為《老子》。
漢景帝劉啟執政時期,以黃子、老子義禮改“子”為“經”,直到司馬遷撰著《史記》時,始稱“老子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因而後世稱《老子》為《道德經》。楊雄在《漢志·蜀王本紀》中說:“老子為關尹喜著《道德經》”,在史籍《邊讓老子銘》中記載:“見迫,遺言道德之經。”歷史上,對《老子》一書最早的稱謂,是韓非子的《周書》。周王朝時期,晉國師曠稱此舉為“修《義經》”,周太子晉說是“立義治律”。最近,在安徽渦陽縣鄭店村的考古中,發掘出老子在楚國時期的居地,有“關尹墓”、“聖母墓”及“聖人老子石像”,還有春秋時期陶製井壁及“敕撰”、“混元降誕”等殘片。《老子》即《道德經》的思想核心是“無為”,老陽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以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恆意義。在老陽子著作《老子》一書中,包含有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並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老陽子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深刻影響,哲理博大精深,主張辨而不辯、知無創有、公乃王,目的是完善社會精神和機遇建設,是古今少有的社會辨證邏輯大師。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世界哲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到漢武帝劉徹執政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大儒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同年,漢武帝採納了丞相衛綰之議,罷黜“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的賢良。其時,衛綰沒有直接指斥黃老之言,但是好黃老之道的漢武帝祖母竇太后仍然力加反對,藉故把鼓吹儒學的御史大夫趙綰和郎中令王臧系獄。儒家勢力雖然暫時受到打擊,但到了漢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漢武帝在設定五經博士時,儒家經學反而更加齊備。
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竇太后逝世,漢武帝立即起用好儒術的田蚡為丞相。田蚡上台後,在漢武帝的支持下,把不治儒家五經的太常、博士們一律罷黜,排斥黃老刑名、百家之言於官學之外,並且優禮延攬儒生數百人。這就是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獨尊儒術以後,漢王朝的官吏皆出自儒生,儒家迅速發展,成為此後二千餘年間統治人民的封建正統思想。這種情況對中國學術文化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在封建社會的條件下,澤十分有利於中央集權專制的加強和國家的統一。在“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過程中,漢武帝完全顛覆了前歷黃老的“無為之治”之道,為此,他將老陽子當世熱稱之“聃季”兩字各去一半,貶而反稱其為“李耳”。在漢武帝之前,史無“李耳”之稱。據稱:在李耳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耳氏。
本書按:
李耳為耳氏之祖一說,大悖姓氏源起之例。“李耳”之稱為漢武帝的貶斥之戲,有漢一朝當無人敢以其為氏。漢亡,亦或有人以之為氏,卻無詳實記載,因此,此源有待進一步考證。

淵源二

源於魏姓,出自戰國時期魏國如耳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苑》中記載:“耳姓,魏國如耳之後。”如耳。是戰國時期魏國的大夫,有名的賢士。
周郝王姬延十九年(魏哀王魏政八年,公元前296年),魏成陵君魏莊辛偕同大將翟章率魏軍征伐衛國,連克二城。衛國君主衛嗣君對此感到憂心忡忡,寢食難安,整天會同大臣考慮退敵之策。屬臣中有人建議請如耳為衛國說情。如耳是魏國的大夫,但他反對無限制的戰爭,因此欣然接受了衛嗣君的請求,並十分自信地對衛嗣君說:“大王不要擔心,我不僅可以讓魏軍撤走,並且還要罷免魏成陵君的職位。”衛嗣君聽了之後喜上眉梢,如釋負重,高興地對他說:“先生果真能夠做到的話,我願意世世代代用國家來侍奉您。”其後,如耳開始實施他的策略。他先是去會見成陵君,對他侃侃而談:“從前,魏國討伐趙國,切斷了羊腸扳道,攻占了瘀與,諸侯們約定割裂趙國。而趙國並沒有因此滅亡,這是由於魏國是諸侯的盟主,它存有寬善之心。現在,衛國遭受魏國打擊,瀕臨滅亡,將要向西請求臣屬於秦國,以此來挽救自己的危難。我看與其由秦國來寬釋衛國,不如由魏國來寬釋衛國。這樣的話,衛國一定會永遠感激魏國,您認為我說的有沒有道理啊?魏成陵君聽了之後仔細考慮了一番,認為如耳的話有理,便滿口答應下來。接著,如耳又會見魏哀王,對他說:“大王,在下曾經去朝見過衛君。衛君原本是周王室的分支,它雖然是個小國,但是國內有很多寶器,琳琅滿目,數不勝數。現在,衛國雖然迫於危難,但仍然不肯獻出那些寶器,因為他們心裡認為進攻衛國或者寬釋衛國,都不由您說了算。因此,它縱然獻出寶器,那也一定不會落到君王您的手裡。在下私下裡認為,那些首先向您建議寬釋衛君的人,必定是接受了衛國的賄賂。”魏哀王認為如耳之言十分有理,並警惕國內那些主張寬釋衛國的人。如耳離開後不久,魏成陵君回國,按照如耳的話來遊說魏王,讓他放棄攻打衛國。魏哀王聽完魏成陵君的話,便停止了對衛國的用兵,但同時也認為魏成陵君肯定是接受了衛國的賄賂,就罷免了魏成陵君的職務,並令魏成陵君終身不得覲見。衛國因此得到了保全。
在如耳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魏姓氏者,稱耳氏。

淵源三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末期楚國官吏耳目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耳目史,亦稱耳目官,是春秋末期楚國新設定的一個官位,實際上就是一種監察史官,即後世的監察御史。周敬王姬丐五年(公元前516年),楚平王熊棄疾病逝,其十歲的兒子羋壬(熊軫)即位,是為楚昭王。
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春季,吳王僚為爭奪中原霸主地位,開始發動伐楚的系列戰爭。當時,吳國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率吳國軍隊主力與楚國軍隊相持於潛邑(今安徽霍山),隨後吳國軍隊的退路被楚國軍隊切斷,進退兩難。隨即,遇吳國發生了宮廷政變,吳王僚被公子闔閭以魚腸劍刺殺,之後即位,二公子本與闔閭不合,因此公子掩余棄軍奔徐國,公子燭庸則奔鐘吾國(今江蘇宿遷)。
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要求徐國引渡公子掩余,要求仲吾國引渡公子燭庸。二公子無奈,便轉向楚國請求避難。楚昭王為了分化打擊吳國,當即令監馬尹大公迎接二公子,把他們安置在養邑(今河南沈丘),並為二公子築城,還割以城父和胡邑(皆今安徽亳州)之田來擴大兩個吳國公子的封邑。而吳王闔廬因徐國和鐘吾國縱令二公子奔楚國,大怒下一舉攻滅了這兩國。接著以伍子胥為行人,討問伐楚之術。伍子胥建議:“三分吳軍,輪流騷擾楚國。”不久,伍子胥就受命執政,位同上卿。之後吳王闔閭與伍子胥、孫武、伯嚭舉奇兵突襲養邑,俘虜了公子掩余和公子燭庸並殺之。當時,吳王闔閭問大家是否可以揮軍直搗楚國的郢都,軍師孫武認為:“吳國經幾次戰爭,民眾疲罷,不宜遠征,尚須假以時日方能深入楚國之境。”吳王闔閭聽從了孫武的主張,遂退兵。
周敬王九年(公元前511年),吳國按伍子胥的戰略,開始實施軍事上襲擾楚國邊境的策略,都是攻掠楚國邊境城邑,待楚國軍隊主力一到就撤退,這就是伍子胥的“彼出則歸,彼歸則出”的著名戰術。而這時的楚國並沒有意識到一場空前的危機正向他們逼近,當時慣於外線作戰、滅人之國、奪人之地的楚國君臣們,很難想到吳國會打進楚國的腹地甚至郢都來。而身為吳國執掌軍政的大夫伍子胥和孫武,急切地盼望從位於吳、楚之間的小國中找到盟友。因為吳國到楚國路途遙遠,吳國軍隊最大的困難在於後勤補給。吳國雖有良將勁卒,但兵員總數比楚國少得多,欲攻打楚國,非得採取突出奇兵、攻其不備的戰略。如果中途沒有盟國支援,糧草僅靠吳國自己輸送,勢必失敗。
周敬王十一年(公元前509年),貪婪的楚國令尹囊瓦因為得到了蔡昭侯姬申那華貴的裘袍和精巧的玉佩、以及唐成公姬如夢的兩匹駿馬,放走了在郢都被關押三年的蔡侯、唐侯回國。蔡、唐二侯離楚國後發誓:“天下諸侯,無論其為誰,如能伐楚,甘充前例。”並請求晉國伐楚國。
到了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春季,晉、齊、魯、宋、蔡、衛、陳、鄭、許、曹、苔、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共十八國在召陵會盟,商議伐楚。但由於晉國大夫苟演像囊瓦一樣貪婪,使得會盟毫無結果。於是,蔡昭侯認為只有吳國才真正具有伐楚之能,便派一位公子到吳國做人質,請求吳國討伐楚國,伍子胥和孫武因此大喜。於是,經蔡昭侯牽線,吳、蔡、唐三國組織了一個以吳國為主的反楚同盟,而吳國軍隊的補給,便由蔡國和唐國分擔。兵貴神速,吳國不宣而戰。吳國軍隊以當時所能動用的最大兵力和所能達到的最高速度,在楚國人渾渾噩噩之際,突然攻入了楚國的腹地,慌亂的楚國軍隊節節敗退。到農曆11月,兩軍決戰於柏舉(今湖北安陸),楚國軍隊主力大敗,退到雍澨(今湖北京山),被吳國軍隊追上,楚國軍隊隨即潰散。吳國軍隊進逼郢都。“柏舉決戰”後的第九天,楚昭王一家連同其妹攜隨從棄都城外逃避難。第十天,吳國軍隊攻破郢都。自吳王而下,按尊卑順序,分別住進楚昭王的宮室和令尹、司馬等官員的府第。而伍子胥則掘楚平王之墓“鞭屍三百”,報了滅家之仇。後來越王允常見吳軍主力久出不歸,乘隙襲擾吳國。秦國軍隊以及散而復聚的楚國軍隊聯合起來,敗吳國軍隊于軍祥(今湖北隨州)。秦軍縱橫於方城內外,楚軍出沒於漢水南北,楚國人則紛紛支援秦軍和楚軍而阻擾吳軍,吳軍窮於應付。是年秋,楚、秦合兵擊滅為虎作倀的唐國。吳王闔閭見前方大勢已去,後方大患日亟,當即命全軍撤回吳國。吳國軍隊退走之後,楚昭王回到郢都,時為農曆10月,歷時十月有餘的吳楚大戰終於結束了。在這場大戰中,受禍最慘的是郢都的楚國人,郢都經吳國軍隊的殘暴蹂躪,已經是殘破不堪。於是,楚昭王決定遷都,但仍稱之為郢,以示不忘其舊。從楚昭王十一年冬季起,作為新首都的郢,稱為“載郢”,其地與楚國第四任君主熊渠所封句稟王治所相近,早就有楚國人聚居,到戰國中晚期被稱為“江陵”,載郢的遺址在東漢晚期已被稱為“紀南城”。載郢成為楚國新都城以後,原來的郢都就改稱“鄢郢”了。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楚昭王病重,臨終之際要子西繼為王,子西堅辭不受;又要子期為王,子期的態度一如子西;沒辦法,楚昭王又要子閭(熊啟)繼為王,子閭也堅持不受,後楚昭王連說了五次,子閭便連辭了五次。子聞見事態如此,為了安慰楚昭王,假意受命,楚昭王遂放心而逝。其後,子閭與子西、子期等商議斷決,立即封鎖訊息,阻絕路口,秘密派精幹的使者回郢都,迎楚昭王之子熊章到城父即位,是為楚惠王,其母為越國女子。
周敬王三十二年(公元前488年),楚惠王即立。痛定思痛,楚惠王擯棄了以往歷代楚王即位後即窮兵黷武大力外擴的做法,收縮自保,楚國軍隊全部收縮國內,並竭力恢復和發展國內經濟,為此,楚惠王特“設耳目史,以督自王而士”的朝堂所有士大夫的行為,以子閭任之,並開始作嚴格的行為記錄(後子閭在“白公之亂”中拒絕當楚王而被太子建的兒子公子勝殺死)。從此,楚國逐漸從瀕於危亡的大難中復甦,國力開始漸充,威名益著,而且讓其他諸侯國沒有感覺像以往爭霸主的那種氣焰灼人之態,在國內使民眾得到了安寧,並在諸侯國面前樹立了一個並不招惹反感的形象。到了九年後的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楚國恢復了元氣,楚惠王霸氣初涌,乘吳國被越國打敗之機,親率楚軍攻吳。第二年的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霸氣再現,一舉滅了陳國。到了周貞定王姬介二十二年(公元前447年),楚國勢力再次達到鼎盛時期,楚惠王一舉滅了蔡國,兩年後再滅了杞國。接著,又命公輸般製造雲梯,如果不是為墨子所止,即會向宋國進攻了。從此,耳目史之官位為各諸侯國所看重,在整個戰國時期,成為國君的特權侍從史官。到秦朝時期,秦始皇將耳目史改稱“御史大夫”,並賦予超然的監察之責,“掌監諸郡”,因此又稱“監察御史”,成為天子的重要耳目,並且規定:“耳目官自當獨立,其行不受階級所限。”自秦朝開始,御史大夫不論品級,總是“立於朝堂正位之左末位”,即最東邊第一排第末列之首,隨時出告奉諭所察,甚至直言指責天子而無諱。由於御史大夫原是耳目史,職掌監察之職,又在上朝時站居文職站班的最東邊,因此又稱其為“耳東官”、“聞東史”等。
在耳目史、耳東官、聞東史、御史大夫、監察御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耳目氏、耳東氏、聞東氏等,後統稱耳東氏,亦有省文簡化位單姓耳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淵源四

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屬於避難改姓為氏。陳國,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一個重要的諸侯國,國君世為媯姓。建國君主陳胡公是舜帝後裔,本名媯滿,據胙土命氏的之慣,稱陳公滿、陳滿,字少湯。在史籍《史記·陳杞世家》中記載:“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於媯汭,其後因為氏姓,姓媯氏。舜已崩,傳禹天下,而舜子商均為封國。夏後之時,或失或續。至於周武王克殷紂,乃復求舜後,得媯滿,封之於陳,以奉帝舜祀,是為胡公。陳國建立後,建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國境轄地為今河南東部和安徽的一部分。
周敬王四十一年(楚惠王熊章十年,陳湣公媯越二十三年,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滅了陳國,殺陳湣公,其地設為楚國陳縣。由於陳地所處戰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從此成了楚國北方的軍事重鎮和經濟中心。到了周郝王姬延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楚頃襄王熊橫乾脆就徙都於陳城,史稱“陳郢”。
楚滅陳後,陳涽公的長子陳衍避居於陽武戶牖鄉(今河南蘭考),次子陳溫避禍於晉國,其他陳國公族子弟多紛逃外邦。為避楚人追殺,就有拆“陳”字改為複姓阜東氏、東阜氏者,後以字形近而稱耳東氏、東耳氏,亦有簡稱為耳氏、阜氏者。

淵源五

源於官位,出自漢末三國時期官吏珥筆,屬於以官職稱號為氏。珥筆,指插在帽冠一側以備記事之筆,後有人將其夾放在上耳輪。東漢末期至三國、魏、晉時期,人們將史官、諫官別稱為“珥筆”,是因為這一類侍從之臣通常將筆插於冠側。在史籍《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中就記載:“執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在《晉書·杜預傳》中也記載:“若珥筆丹墀,端方極言,必有諤諤匪躬之節。”
在史官、諫官等御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珥筆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珥氏、筆氏。後珥氏簡筆為耳氏。

淵源六

源於西南夷,出自漢朝時期南夷儋耳眞番,屬於以民族稱謂為氏。儋耳,是漢朝時期對南越國中古僬僥民族的稱謂,也是其居地名儋耳眞番郡之稱。國學大師郭沫若考證說:“儋耳之名初見《呂氏春秋》。”在史籍《前漢書·武帝紀》中記載:“罷儋耳眞番郡。師古曰:儋耳,本南越地,眞番,本朝鮮地,皆武帝所置也。”在史籍《後漢書·明帝紀》中也記載:“西南哀牢,儋耳,僬僥諸種,前後貢獻。”楊浮在《異物志》中記載:“儋耳,南方夷,生則鏤其頰皮,連耳匡分為數枝,狀如雞腸,累累下垂至肩。”實際上,“儋耳”是秦、漢時期對西南地區百越民族的一種稱謂,其時沒有行政建制,散落而居。郭沫若在《說儋耳》一文中說:“儋耳可省言為儋,則耳殆助語,有音無義,故儋耳並非垂大之耳。”在漢武帝派樓船將軍與伏波將軍路博德一舉擊滅了南越國之後,在其故地設定了儋耳郡,其地在今雲南省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哀牢山地區。
在百越民族歸化漢王朝後,其百越民族中有指本民族之漢稱或郡制之名為姓氏者,漢化稱儋耳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儋氏、耳氏,主要分布在今雲南少數民族彝族、瑤族中。

遷徙分布

今浙江省的溫州市,山西省的臨汾洪洞縣辛村鎮登臨村,北京市的通州區、昌平區,河北省的邢台市、保定市,天津市的寶坻縣,雲南省的哀牢山地區等地,均有耳氏族人分布。

歷史名人

耳元明:(生卒年待考),山東即墨人。著名明朝地方官吏。耳元明在明洪熙年間(公元1425~1426年)任撫州衛(今江西撫州)斷事官知事,官位從八品,相當於縣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