耱

用荊條等編成的一種農具,功用和耙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耱
  • 拼音:mò
  • 出處:《齊民要術
  • 性質:一種農具
基本字義,典故,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耱 mò
亦稱“耮
耱
耱,有些地方也稱作“耮”,有些地方也稱作“蓋”。用手指粗細的樹枝條編在長力一形木框上的一種農具,用來平整翻耕後的土地,使土粒更酥碎些,有時也用來保墒。使用時把耱平放在翻耕過的田地上,由牲畜拉著前進,操作者站立其上,或者用石塊放在上面,以增大對土面的壓力。

典故

齊民要術》中記載有“耕而不耮,不如做暴”的諺語。《王禎農書》更指出“凡己耕耙欲受種之地,非耮不可”。西漢的文獻中己提到耱,可見至少兩千年前黃河流域就己使用這種農具。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川篇》莫個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