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鋼

耐酸鋼的耐酸性主要決定於鋼的化學成分(Ni,Cr,Mo,Cu,Si等元素的含量)。一般耐酸鋼在氧化酸(硝酸、硫酸)中耐腐蝕性很好,而在還原酸(鹽酸等)中卻不耐蝕或不夠耐蝕,如在鹽酸中除很稀的溶液和在室溫下以外都是不耐蝕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耐酸鋼
  • 外文名:acid-proof steel
  • 簡稱:不鏽鋼
  • 性質:侵蝕性較強
  • 介質酸性
  • 化學成分:Ni,Cr,Mo,Cu,Si
簡介,分類,鉻鋼,成分的影晌,介質的影晌,加工工藝影響,

簡介

不銹耐酸鋼,簡稱“不鏽鋼”、“耐酸鋼”。在大氣、酸、鹼、鹽或其它腐蝕性介質中具有 良好的抗侵蝕能力的合金鋼。具有較高的化學穩定性和良好的機械性能。所謂 不銹是指不易生鏽或生鏽量很少、生鏽過程極慢,乃至根本不能察覺。
通常稱耐大氣、蒸汽和水等弱腐蝕性 介質腐蝕的鋼為 “不鏽鋼” ; 稱耐酸、鹼、鹽等化 學浸蝕性介質腐蝕的鋼為 “耐酸鋼” 。這種鋼具有 良好的耐蝕性,合適的力學性能以及良好的冷、熱 加工性能和焊接性等工藝性能。鉻是主要的合金元 素,此外常加入鎳、鉬、鈦、鈮、銅等。種類繁多, 性能各異,按組織可分為鐵素體不鏽鋼、奧氏體不 銹鋼、奧氏體-鐵素體雙相不鏽鋼、馬氏體不鏽鋼、 沉澱硬化不鏽鋼等。主要用來製造在各種腐蝕性介 質中工作的零部件。
常用的不銹耐酸鋼主要是鉻鋼。常用的鎳鉻不鏽鋼具有耐硫酸及硝酸的腐蝕,在常溫及低溫下有很高的塑性及韌性,沒有磁性。

分類

不銹耐酸鋼按其組織可分為三大類:
(1)奧氏體不鏽鋼,它的耐蝕性最好,有一定的強度和很好的 韌性;
(2)鐵素體不鏽鋼,它的耐蝕性稍差,但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3)馬氏體不鏽鋼,它的耐蝕性較差,但強度性能最好,可以製造機械性能要求較高、耐蝕 性較低的零部件。
按其用途可分為兩大組:
第一組為不鏽鋼,即在空氣中能抵 抗腐蝕的鋼,主要用於製造汽輪機葉片、測量工具、醫療器械、剪下刃具、餐具 等;
第二組為耐酸鋼,即在各種侵蝕性強烈的介質中能抵抗腐蝕作用的鋼,主 要用於製造制酸的設備、尿素設備、船舶控制設備、航海設備等。

鉻鋼

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性耐蝕性。為了不同的使用環境,常加入其他元素如、鎢、鈦、等元素。常用的套用領域和鋼種有12CrMo(高、中壓蒸氣導管),20CrMo(葉片),35CrMo(650℃以下長期使用的零件),1Cr5Mo(650℃以下再熱器、550℃以下浸蝕性強的石油化工設備),1Cr12Mo(450℃以下葉片)。
低碳鉻鋼可以用布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B標尺測量。退火、調質狀態的中碳鉻鋼可以用布氏硬度計、或洛氏硬度計B、C標尺測量。淬火狀態的中碳鉻鋼可以用洛氏硬度計C標尺測量。
高碳鉻鋼可以用洛氏硬度計C標尺測量。表面滲碳、滲氮處理的鉻鋼,應使用表面洛氏硬度計或維氏硬度計測量。
對於大件等工件,還可以採用肖氏硬度計、簡易錘擊布氏硬度計測量。
對於要求無損檢測的,可以使用超音波檢測和磁飽和檢測。
特殊的大批量工件,可以採用特製機械裝置檢測。比如滾動軸承鋼珠,檢測時從一定高度落下在高硬度的鋼板上,由於鋼板成一定角度,於是硬度高的跳的遠,硬度低的跳的近,硬度適中的跳的距離在中間。然後用各自的收集裝置收集,即實現硬度的測量,分揀。

成分的影晌

化學元素中,用於不鏽鋼的約有十餘種,它們是碳、鉻、鎳、錳、矽、鉬、鈦、鈮、氮、銅、鈷等。不鏽鋼的組織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鋼中的碳含量,碳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是穩定奧氏體的元素,並且作用很大,相當於鎳的30倍,另一方面由於碳與鉻的親和力很大,能和鉻形成一系列的複雜碳化物。其類型隨鋼中鉻、碳原子比值不同而異,鋼中碳含量越高,鋼的耐蝕性就越低。此外,不鏽鋼的強度則因碳含增加而提高。因此,碳在不鏽鋼中的作用是矛盾的。對於不鏽鋼來說,一般要求耐蝕性是主要的,所以不鏽鋼的碳含量一般都比較低,大多數不鏽鋼的碳含量是00.1~ 0.2%。最多不超過0.4% ,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如用於製造滾動軸承和刃具的不鏽鋼,由於要求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才將碳提高一些。作為鋼材,含碳量越高則強度越高,在一定的韌性配合下,鋼材的強度愈高,愈能減輕結構的重量,從而節約成本,並延長便用壽命。但是含碳量越高則耐蝕性越差,因此對於不同用途和種類的不鏽鋼來說,含碳量有一個合適的範圍。

介質的影晌

金屬的耐蝕性與介質的種類、濃度、溫度、壓力等條件都有密切的關係。而介質的氧化能力影響最大。對大氣、水蒸汽、水和其它弱腐蝕介質,只要鉻含量大於10~ 12%就可以保證不鏽鋼的耐蝕性。如水壓機閥門,蒸汽發電機透平葉片,水蒸汽管子零件等都可用Crl3型的不鏽鋼來製造,如1Crl3、2Crl3等馬氏體不鏽鋼。在氧化性酸中,如硝酸,由於有足夠的氧,可使鋼在短期內達到鈍化狀態。但是由於酸中含有去極化作用的H+ ,還不能保證有穩定的鈍化狀態,所以在沸騰的硝酸中,低碳的1Cr13鋼是不耐蝕的,隨著鋼中鉻含量的提高,耐蝕性提高。含高鉻的氧化膜在硝酸中具有很好的穩定性。在我國生產硝酸和硝酸胺工業中,硝酸的濃度為10~ 50% ,溫度約60℃左右,高含鉻量的1Crl7等鋼都能滿足耐蝕性的要求。
在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中,由於沒有氧化劑,而溶於介質中的氧含量較低,基本上沒有使鋼鈍化的能力,故一般的鉻不鏽鋼或鉻鎳不鏽鋼在稀硫酸中是不耐蝕的。為了提高不鏽鋼的耐蝕性,可以選擇添加鎳、鉬、銅等元素的不鏽鋼。如在硫酸、化肥、人造纖維等工業使用1Cr17Mn13Mo2CuN、Cr18Ni18Mo2Cu2Ti等不鏽鋼在不同程度上都能滿足生產對耐蝕性的要求。

加工工藝影響

不鏽鋼的冷加工性和鋼的組織有密切的關係。不鏽鋼經過冷軋後,強度大大增高。如18-8型奧氏體可達230Mpa,如果採用零下溫度軋製法,可以顯著提高奧氏體不鏽鋼的強度。一般在冷軋後採取低溫回火。回火溫度在425℃以下回火,彈性極限和抗拉強度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不鏽鋼主要熱加工是再結晶退火、固溶處理和焊接。再結晶退火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塑性,如果再結晶退火後晶粒不是特別粗大,就不會影響不鏽鋼的耐蝕性。為了消除1Cr18Ni9鋼的晶間腐蝕傾向,經常採用固溶處理,將鋼加熱到1050~ 1100℃ ,保溫足夠時間,使碳化物完全溶解於奧氏體,然後水冷。只要這種鋼不再經過焊接或其他加熱,就不會產生晶間腐蝕傾向。焊接是不鏽鋼最常見的熱加工工藝。焊接對不鏽鋼耐蝕性的影響主要是焊縫。單相奧氏體鋼焊縫的組織是粗大的柱狀晶,組織有方向性,低熔點液態夾雜物分布比較集中,並且容易在凝固收縮時引起熱裂。作為焊條用的不鏽鋼為防止焊縫熱裂,在成分上略有調整,儘量採用低的含碳量,有時加入少量釩、矽、欽等鐵素體形成元素,適當提高鉻含量也有同樣作用,它可使焊接後在焊縫中出現3~ 5%的δ鐵素體。這種焊縫除了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以防止熱裂外,還有減少焊縫晶間腐蝕傾向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