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其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所謂老鼠理論:通俗簡單地講是指你所生活的環境對你的人生成敗、生活質量等具有重大的決定作用。老鼠理論之哲學創始人是李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鼠理論
- 外文名:Mouse theory
所謂老鼠理論:通俗簡單地講是指你所生活的環境對你的人生成敗、生活質量等具有重大的決定作用。
“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其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
老鼠理論之哲學創始人是李斯。
李斯字通古,大約生於公元前280年,死於前208年。上蔡(今河南上蔡縣西南)人。上蔡在戰國屬於楚國管轄。《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的家庭不富裕,是個“閭巷布衣”之家。閭巷,是一般老百姓住的地方,即里巷。布衣,就是平民,普通百姓。李斯年輕時,曾在郡里當小吏,掌管文書,是個地位很低的職員。幹這種差事,李斯很不甘心,無時不刻想著離開這裡,得到升遷。對這種想法我認為無可非議。年青人誰不想獲得較好的職位和較高的社會地位?但是,看了下面這個故事就可以分析一下李斯思想深處究竟還存在什麼問題。
在李斯辦公處附近的廁所里,常有一些老鼠跑來跑去,這些老鼠又髒又臭,每天吃髒東西,見到有人或狗走來時,就受到驚嚇趕忙逃跑。後來李斯又走進糧倉,看到倉庫里的老鼠,吃得是囤積的糧食,住在大屋子裡,不怕風雨,每天悠哉游哉,根本不用擔心人或狗的驚擾,養得又肥又大。李斯見到同是老鼠,卻是兩種境遇,一種又臭又髒,很狼狽,一種又肥又大,很舒坦。李斯由老鼠想到了人,想到了自己,於是嘆息道:“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不肖:不才,沒本事,不正派。意思是:一個人有出息還是沒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境決定的。李斯對老鼠的感嘆,可稱“老鼠哲學”。
如何看待李斯的話呢?
首先,這話有反傳統的味道。中國古代有一種傳統思想,認為:“君子固窮”、“安貧守賤”。即滿足自己的處境,貌似清高,實則缺乏進取心、上進心。李斯認為,凡是有出息的人就要身居高位,享受舒適的生活。這種思想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使自己不滿足現狀,激勵自己努力奮鬥、不斷進取。從這個角度看,此話有一定道理。
戰國時期,宗法等級制鬆動,社會活化,各國對有才能之人都予以重用,這就給人們改變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提供了條件,只要有才能,是會得到社會承認的。當時許多社會地位較低的人通過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成為名人,改變了社會地位。但是,是不是只有往高位上爬才是人生的唯一選擇呢?並不盡然,體現人生價值有許多途徑,有許多工作,如果只把向上爬,做高官作為唯一的奮鬥目標,甚至不擇手段,就會造成道德層面的缺失,甚至走向危險的道路。
第二,一般說來,人們希望成龍,如望子成龍,成鳳,如望女成鳳,哪裡會有人想當老鼠?誰願意用老鼠比喻自己?但是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一開頭僅用了15個字介紹李斯:“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然後就寫下了李斯羨慕倉鼠的故事,這絕非偶然,司馬遷的用意是十分明顯,在司馬遷眼中,李斯的人品不高,別人立志救國救民,他則想當一隻坐食倉粟的大老鼠,足吃足喝。顯然,司馬遷是在全面考察了李斯之後,認為李斯的一生就是以“老鼠哲學”支配自己的行動,就像老鼠那樣善於鑽營,善於保存自己。李斯最後落得身敗名裂的悲慘下場,與他狹隘個人主義和極端自私自利思想有直接的關係。
在戲劇舞台上,一些重要角色出場都要先念幾句定場詩,告訴觀眾自己是什麼人物,有什麼性格,李斯的“倉鼠一嘆”就像定場詩一樣告訴了人們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李斯的倉鼠哲學將怎樣指配李斯的人生之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