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縣

老黃縣

黃縣,即龍口市,地處膠東半島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3′~120°44′,北緯37°27′~37°47′。東與蓬萊縣毗鄰,南與棲霞、招遠接壤,西面和北面瀕渤海,隔海與天津大連相望。總面積840平方公里,人口63萬。考古資料證明,這裡自古就是人傑地靈,文明富庶之鄉。原始人群時被稱為東夷部落,商代晚期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國家“萊國”,公元前567年為齊國所滅,併入齊國版圖。這裡還是戰國時能言善辯的淳于髡、秦代方士徐福、東吳大將太史慈、明代宰相范復粹、清代大學士賈楨的故鄉。

1914年,龍口港闢為商埠,1917年設有中日合辦龍口銀行,1922年進出口貿易總值為597.77萬關平兩。商業的發展,促進了飲食業、旅店業、理髮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龍口店鋪林立,客商雲集,時有“小上海”之稱。到1937年,黃縣計有商號2211家,縣城內僅西關一條街,就有商號157家,且規模、名氣較大。他們經營範圍甚廣,“上自綾、羅、綢、緞,下至蔥、韭、姜、蒜”一應俱全,時有“黃城商業一條街”的美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老黃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地理位置:山東半島的膠東地區
  • 人口:人數達到1400萬以上
地理位置,居民活動,大阪華僑故鄉,經商活動,經商成功者,經商特點,

地理位置

從地域上,歷史學界把地處山東半島的膠東地區劃分為三個經濟圈,黃縣(現龍口市)、蓬萊、掖縣(現萊州市)為商業經濟圈,棲霞、萊陽、萊西等內陸地區為農業經濟圈,威海、榮城、海陽、長島等沿海地區為漁業經濟圈。商業經濟圈內的黃縣人經商,有著悠久的歷史,筆者做了一番考證。清代光緒年間,黃縣城內有錢莊、雜貨店300餘家。
老黃縣
據清代《黃縣誌》記載,“境內人稠地狹,民多逐利四方”。黃縣又離京畿地區較近,擁有水陸交通便利等優越的地理條件,因此,在華東地區,尤其在中國東北三省,可謂是黃縣人經商的天下。黃縣人在海外經商,也遍布天涯海角,有的東渡日本,有的到東南亞各國,有的遠涉重洋,在美洲、非洲、歐洲、大洋洲等地,留下了經商的足跡。他們沉著老練,遇變不驚,穩打穩紮,處處為營,著實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旺盛達三江”。在經商上,他們又受傳統的齊魯文化影響,特別是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響,在“誠信經商”、“重利更重義”等口號下,走出了一代一代的商人巨賈,成為“魯商”的典型代表,歷史上,這裡被譽為全國著名商業之鄉。

居民活動

老黃縣人到東北三省經商,稱做“闖關東”。為什麼稱“闖關東”呢?清政府把中國東北稱做“龍興之地”,擔心山海關內漢族民眾的大量遷入,會損害他們旗人利益,破壞滿族的習俗和秩序,康熙七年(1668)推行封禁政策,此後措施越來越嚴厲,從局部封禁到全部封禁,從驗關封海,到驅逐流民。儘管禁令日見嚴厲,卻不能完全阻止關內民眾進入東北。迫於沉重的生活壓力,連年不斷的自然災害,越來越多的山東、河北兩省農民,或泛海偷渡,或私越長城,湧向沉睡的東北沃野,至清末,闖關東人數達到1400萬以上,僅黃縣每年就在3000人左右。1899年,日本學者小越平隆,在書中記載了中國當年真實的歷史畫面:由奉天入興京,道上見夫擁獨輪車者,婦女坐其上,有小兒哭者眠者,夫從後推,弟自前挽,老媼拄杖,少女相依,踉蹌道上,丈夫罵其少婦,老母喚其子女。隊隊總進通化、懷仁、海龍城、朝陽鎮,前後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寢者皆山東移民。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成千上萬的冒著危險,“闖”入東北。這些都是在清政府封禁政策下進行的,故稱為“闖關東”。
為什麼“闖關東”呢?老黃縣人闖關東做生意,從出發地看,實質上是謀求生存的需要。由於境內人稠地狹,加上天災人禍,不得不到東北謀生。從目的地看,東北的社會生產力比較落後,大部分土地尚未開墾,商業活動滯後,有著廣闊的賺錢之路。老黃縣人闖關東做生意由來已久,他們中間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也不乏發財致富在家鄉興建大宅院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黃縣人要到關外謀生賺錢。老黃縣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俗。所以舊時的黃縣,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有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友,蜂擁到關東去謀生。
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向東北地區大規模挺進,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和齊魯文化的平面移植,華北與東三省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道德、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人的流動打破了地域間的局限,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傳播、交流、融合和互補,有助於人口素質的提高,推動東北與關內社會經濟和文化更加協調、統一,雙方商品的交流,資源的互補,文化習俗的融合。因此,人口的流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大阪華僑故鄉

老黃縣的華僑,以東渡日本的數量較多,據龍口市華僑辦公室統計,1990年達到331人。其中,在大阪的華僑王汝鈞先生,最為著名。黃縣人在大阪的經商活動,非常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無論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是他們經商的基礎。他們主要從事餐飲業,經營中餐最為著名,特點是清、素、鮮、嫩,油而不膩,他們以質量取勝,特點是:選料精、製作細、質量高、服務態度好。為保全商業信譽,寧肯自己吃虧,能在大阪站住腳跟,靠的就是商業信譽。他們經營的魯菜,是中國四大菜系之一,魯菜的發源地是膠東的福山縣,久負盛名。因此,他們在大阪經營的飲食業,一直深受消費者歡迎。著名華僑王汝鈞(1903~1994)先生,是經營中餐起家的。他是黃縣桑島村人,13歲跟隨父親王作贏到大阪市泰贏樓學生意,27歲被股東推選為兩處餐館監理,1935年,掌管中華料理五色園等三處餐館,1945年,在心齋橋創辦萬樂天餐館,1946年,任大阪市南區南華會館會長,1955年,組建中華學校,1982年,組建山東同鄉會並任會長。企業在他的精心努力下,發展到擁有7處餐館和1處皮包店的規模。身在商海中王老先生,為中日友好事業做出重大貢獻。1994年8月,王汝鈞先生在大阪病逝。桑島—東瀛,一衣帶水,連理同根。他生前,一直把大阪視為自己的第二故鄉。至今,其後裔仍在大阪經營若松飯店。

經商活動

黃縣商業活動中 “坐商” 的生意經
老黃縣人的經商活動,自古就有“行商”和“坐商”之分。坐商,是以店鋪門面為固定經營場所,或在人多的地方選固定地點擺攤經營,簡言之等客上門。黃縣人經營坐商,首先由東家出資,開辦各種店鋪。然後雇用人員經營,店內設經理、掌柜一至三人,賬先生、夥計若干人,自設伙房就餐。老黃縣人有個習慣,在孩子咿咿呀呀學語時,長輩就教著背誦小九九,稍大一點則進私塾功讀四書五經,年齡一般在13至16歲時,就要出門學生意。首先要找擔保人,擔保人責任是對生病死亡者,對吃喝嫖賭偷等違法行為者必須負責。到了店家被稱為小夥計,稱謂前面冠以姓氏,如李夥計、張夥計等。站過櫃檯的生意人,被稱為扎過木頭圍裙的,因商家門面使用的櫃檯,恰好和人的腰部一樣高;精明強幹、能說會道的人,稱為從缸眼拔出來的。小夥計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要早起晚睡,早晨給掌柜的打洗臉水、倒痰桶,掃地、擦桌子,晚上要給掌柜的放行李、練習打算盤(見圖片3)。練算盤時,一般賬先生讀著一天發生的賬目數額,另一人在用算盤計算,小夥計必須手持算盤,站立一旁跟著練習打。自己練習時,用625或者16875的數字反覆相加。右手姆指、食指和中指撥動算盤珠,無名指和小指要握住一枚銅錢。有時候,為了早晨能夠搶到笤帚掃地,晚上都抱著笤帚睡覺。小夥計的報酬是吃住由店裡負責,每月報酬兩塊大洋,相當一袋麵粉;滿三年後,方能吃勞金,每月大洋8元左右;再過一至五年方能吃小份子,又稱花紅,即年底盈利後,一般按照東六西四(即東家六份、店鋪四份)分成,在店鋪分得的四份中,抽出百分之十做為小份子,餘下百分之九十為掌柜們所得。東六西四一年一小結,三年一大結。
做生意就要使用衡器,在老黃縣歷史上,商家都使用過一種叫“十六兩秤”的衡器(見圖片1)。這種秤與現代秤基本相同,由秤桿、秤鉤(盤)和秤砣三部分組成,種類為十斤、十五斤、三十五斤不等。因每斤由十六兩組成,故稱“十六兩秤”。十六兩秤的秤桿,系紫檀木製作,上面的每一兩處刻有一顆星,作為標記(見圖片2)。每斤十六兩,故一斤的距離平分刻有十六個星,它們是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福、祿、壽三星的象徵。南斗六星,即斗宿,為二十八宿之一,是玄武七宿的第一宿,共六顆星;北斗星,是北方天空排成斗(或杓)形的七顆星,名稱分別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南斗六星”加上“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合為十六星。這種富有深刻含意的十六兩秤,在生意場上使用時,也有講究。例如,對賣主而言,若賣出去的貨物,在重量上少付一兩,即寓意去掉了壽星,將導致短壽;若少付二兩,即去掉了壽星和祿星,寓意賣主不僅不能長壽,而且俸祿也必會減少;若少付三兩,即寓意為三星全被去掉,他一生不僅無福、無財,而且還短壽。反之,道理也相同,如果多付一兩,則增壽;多付二兩,則增祿、增壽;多付三兩,則福、祿、壽全增。因此,生意人在買賣中,何去何從,是福是禍,全憑自己的良心去做。“十六兩秤”是以誠信為基本要求,老黃縣人就用這種秤,在生意場上規範著自己的買賣行為。
因為一斤為十六兩,故賣貨時從一兩到十五兩的價錢,店內小夥計要背誦下來。如某種貨物一元錢一斤,那么,一兩為六分二厘五,二兩為一角二分五,形成口訣為:1兩625、2兩125、3兩1875、4兩25、5兩3125、6兩375、7兩4375、8兩5、9兩5625、10兩625、11兩6875、12兩75、13兩8125、14兩875、15兩9375,規律為625相加。一打為十二個,從一個到十一個的價錢,亦是如此,小夥計也要熟記。如果一元錢一打的貨物,形成口訣為:1個833、2個166、3個25、4個333、5個416、6個5、7個583、8個666、9個75、10個833、11個916,規律為833相加。
明碼實價,童叟無欺,是老黃縣商家打出的生意旗號,但是,各商家內部也有暗碼,是自家的商業秘密,暗碼是用文字代替的,如:元、亨、利、貞,天、地、玄、黃,表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如果寫有元貞二字,表示一元四角,也有用甲乙丙丁,子醜寅卯,或平安幸福,恭喜發財等,均以文字代表數字,相當於現在的密碼,傳送電報,進出貨物都用自家的商業暗碼。黃縣各商號比較常用的生意暗語概括為十個字,即:天、地、光、時、音、律、政、寶、畿、重。這十個字,分別代表數字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這十個字的含義也很有深意:天稱一,因為天最大;地次之,為二;光為三,指日、月、星;時為四,指春、夏、秋、冬;音為五,古時的音階有宮、商、角、徵、羽五個音階;律為六,指的是黃鐘、土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等六種定樂器;政代表七,指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星;寶代表八,指景天科、蠍子草等八種多年生的肉質草本;畿代表九,是指先秦時期的行政區劃,分侯、甸、量、采、衛、蠻、夷、鎮、藩等九畿;重代表十,是指重複之意,即一的重複數,九加一為十,完滿具足,是為一十也。
黃縣商業活動中的“行商”
行商,是以小本經營為主,肩挑車拉的流動攤販,簡言之送貨上門。他們活躍在廣大農村,被村民們俗稱為“拉鄉”。舊時的農村,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商品交換不很發達。坐商的店鋪、攤位及手工作坊,大都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和較大的集鎮。鄉間農村全靠做小本生意人來進行交換,這些商販採取走村串戶、送貨上門的流動經營方式。他們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販賣或收購貨物的,一類是憑手藝,替人修理或加工製作器物的匠人。舊時人們習慣稱其為“做小買賣的”和“耍手藝的”。他們經營門類繁多,幾乎涉及到農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常見的貨擔有:賣日用品的貨郎,賣各種油的賣油郎,賣食品的、收舊貨的等等。常見“耍手藝的”有:白鐵匠、錮漏匠、小爐匠、染匠、編匠、石匠、羅匠等等。這些商販和手藝人,對鄉下百姓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對他們充滿敬慕之情。行商的貨擔,終年奔波於鄉間村野,廣大鄉下人是其主要服務對象,他們同坐商相比,有以下不同之處。
(一)招攬生意方式獨具特色。坐商以店名字號、經營內容的招牌等有形廣告,作為招攬顧客的手段,而行商靠的是訴諸聽覺器官的有聲廣告。他們走村串街,用叫賣聲、器物聲吸引顧客,呈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現象,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二)買賣交易採取以物易物。舊時的農村,貨幣流通量極少,所以行商做生意時,大多採用既可用錢,亦可以物易物的交換方式。即用家中廢舊物品,換取所需物品或手工服務。
行商做生意,雖然是一種原始的交換形式,但在農村,不僅利商便民,而且也影響農村的文化生活。在文娛活動中,劇名《貨郎與村姑》、《鋦大缸》、《錮漏匠與王大娘》等,京劇《紅燈記》中,磨刀人“磨剪子來——搶菜刀”的形象,均取自行商人物。上世紀50年代,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變革,行商,這種農村常見的商貿形式,才逐漸從人們生活中消失,代之以現代行商。

經商成功者

黃縣人經商,第一大成功者是黃城丁氏家族。縱觀其六百年的發展史,繁盛時期跨越了整個清代。據中華民國《黃縣誌》記載,“丁氏,大致先世以勤儉起家,繼以經營商業,遂致富饒,然其家教則豐而不吝。故山東言富者,德望推丁氏焉。”筆者經過十餘年來的潛心研究發現,其根本原因是在誠信經商的思想指導下,將儒、官、商三者有機結合,並以此為依託謀發展。
丁氏是怎樣發跡的呢?據考證,1410年丁夫人黎氏逃荒來到黃縣城時,將年少的兒子放在一家雜貨店門口,自己出去沿街乞討。一日,其子在雜貨店門前玩耍,店主見他雖少言寡語,長得卻是相貌堂堂。店主存心試探,拿起一枚銅錢扔了過去,銅錢滾至其子腳下,他撿起來,不但沒留,反將銅錢送至櫃檯。店主以為嫌少,又抓起一把銅錢扔過去,黎氏兒子見眼前一地銅錢,又一枚一枚撿起,仍送至櫃檯。店主暗中敬佩,小小年紀如此清高。當日晚飯後,店主將黎氏娘倆喚至店中言道:“你們娘倆如此生活,令人憫憐。我這兩間店鋪雖不大,租一間給你,開個小吃部,賺了錢給我點房租,掙不著錢就先欠著。孩子就讓他在我店中當個小夥計,你看意下如何?”黎氏見店主一片誠心,又是好意,“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連聲道謝。從此,黎氏便開起了小吃部,賣小米稀飯、燒餅,兒子便在雜貨店中乾起了售貨員。這樣,娘倆因誠信,被好心的雜貨店主安置了下來。數年後,娘倆將店主養老送終,擴大門面,誠信經營。其後裔又以開當鋪為業,加之勤儉持家,理財有方,走上一條“儒、官、商”興家立業之路,逐漸昌盛。傳至清代乾隆年間十一世的丁元沂,家業發展成為山東首富,號稱丁百萬。
丁氏家族的主要經商活動是當鋪。當鋪在古代屬商業經營活動範疇,亦稱“典當”或“押店”。當鋪在明清時期尤為盛行,成為商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當鋪主要業務有五項:一是典當。當品為珠寶細軟,或衣服、皮貨等。店方收取月息。當價一般按當物實際價值的五成到七成計。當期最短1月,最長2年。到期不贖,即為“死當”,可拍賣。二是存錢,主要對象是貨棧、商行、鋪號和一些家族公賬等,三是匯兌。四是放錢、放糧。凡是供錢、借糧者都得找出保人,指地立契,按月行息,到期償還,五是換錢出票子。即以銀元換銅板,以銅板換銀元,從中賺取差價。典當的經營方式是物品的所有者因資金急需,將物品送到當鋪去質押兌換資金使用。質押物品成交後,付以收據,稱為“當票”,載明所當物品及抵押價款,交質押人收執。過期不贖,當鋪即沒收其質押品。這樣,過期質押品的50%價值就被當鋪占有。當鋪的另一個特點是出於雙方自願,不存在強買強賣性質。丁家正是利用當鋪的這些獨有特點,積累了大筆資金。據查丁家的當鋪不僅數量多,達幾百座,而且覆蓋面廣,遍布中國東部11個省市,在全國形成一個當鋪網路。據考察各地誌書、文史等均有記載。曾經當進象牙涼蓆(現存煙臺市博物館)、禹讞(現存日本泉屋博古館)、頌壺(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頌簋(現存山東省博物館)等數十件國家一級文物。當鋪字號下的各家堂號達近百個,丁家人進京城無需住旅店,一路上住自家買賣,就到了北京。其資產達到5400萬兩白銀,相當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
民國《黃縣誌》中記載的丁氏“大致先世以勤儉起家,繼以經營商業,遂致富饒,其興也盡由商業而至”,“以商起家者眾,以富力居社會之中堅,而故家數百年貽傳之”。這說明,商業是丁家的經濟命脈,據傳各地當鋪興盛時,每天有五輛馬車往回運銀兩,真可謂日進斗金,而且延續達數百年之久。丁家有棧房字號八個,號稱八大錢囊。分別為文來、泰來、信來、正誼、金城、東悅來、西悅來、天記等,其豪華建築覆蓋大半黃城,達3千餘間。現存房屋55棟243間,建築風格,具有濃厚的京城府第和膠東民居的神韻,堪稱民居建築藝術的精華。膠東有“黃縣房,棲霞糧,蓬萊淨出好姑娘”的歌謠,“黃縣房”即丁氏建築。丁家的當鋪由棧房統一管理,各地的當鋪也均由黃縣派出工匠建造,格局基本一致。膠南市的王台鎮,現在還有丁家當鋪的房屋一百餘間,保存較好。丁家經營其他行業也很廣泛,如黃城的登仁壽藥局、魚市街南側文來的剿絲廠,煙臺的“元豐祥”煤號,濟南四馬路經七路的“豐華”石油公司,北京眾多的糧行等,也是財源廣進的重要方面。不管作何種生意,在經營上丁家一直講究“誠信”二字,加上善於交際,數年之後,家道愈加殷實,為後代立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清代到民國,黃縣湧現出一批著名商人,如單文興和單文利、紀鳳台、李子初、紀木新等。

經商特點

老黃縣人的經商,歸納起來有以下特點:
(一)誠信經商是老黃縣人的主要經商特點,有句俗話:“人心是桿秤,全憑良心行,要想生意好,信譽是個寶。”向來以質量取勝,講求貨真價實,童叟無欺的商業道德與信譽。所以跟敦厚質樸的黃縣人打交道,你不必擔心會有欺詐,有人描述老黃縣人是:憨厚而寬容、樸實無華、真誠坦率、樸素爽直、善良寬厚。老黃縣人具有的這種性格,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實在”,這種民風現在依舊相沿成習。
(二)黃縣人多厚道,直朴單純,豪爽誠實。主張“商道即人道,人脈即財脈”,運用“拙樸式商法”,一來贏得人緣,二來很得他人信任。尤其講究“和為貴”,“和氣生財”。如往店內進貨,即便是送貨者的貨物質量不好,也採取婉言拒絕,讓其高興離店,以講究後情和回頭客,這是許多商人無法比擬的。
(三)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無論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是他們經商的手段。在討債上,一忌慈(心軟),二忌昏(對方胡說,信以為真)三忌懦(被對方嚇住了)。將《孫子兵法》套用於商界。
(四)奉行苦行主義,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為信條。能吃苦,以苦為本,以苦為榮,以苦為樂,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鬥。這種吃苦能力,既有自然環境的磨練,更有孔孟文化精神的教誨和榜樣的力量。
(五)重利更重義,做事夠朋友。講究誠實是根,一不能違背良心,二不能對不起朋友。俗話說:河北出響馬,關東出土匪,山東出好漢。老黃縣人秉承“山東出好漢”這一特點,重義氣,重鄉情,甘願為朋友“兩肋插刀”。義的基本含義:一是忠於朋友,同生死,共患難,一諾千金;二是行俠仗義,扶危救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正如《好漢歌》中唱道: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這與南方人貌似好客,實則重利、重錢,總要設法從別人身上揩取“油水”的人比較,是大相逕庭的。
(六)談生意必有酒,沒有酒,談話就索然無味。這與中國東北人有相似的地方,東北商人要有驚人的酒量,否則很難立足商界。
同時他們還重故土、戀家鄉,只要在外地掙了大錢,必在家鄉興土木,建宅院,以示飲水思源,不忘家鄉,光宗耀祖。如黃縣城內的丁氏故宅、海岱鎮的王氏故居等。另外,膠東地區農業經濟圈內的人,利用農閒季節,也到商業經濟圈內的東家,乾一些服務性的工作,掙東家的小錢,形成一種互補。總之,從經商史角度看,老黃縣人做生意,不亞於晉商和徽商,他們在廣闊的商海中,著實湧現了一批誠信經商、譽滿九州的生意人。
老黃縣人在經商上,與周邊的山西晉商、兩淮徽商相比,在經營方面,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在地域上:晉商的主要經營範圍是通過走西口,向晉北、內蒙及以北等地發展;徽商主要在兩淮、江浙和長江中下游地區,有時順運河或海路北上至京津地區;黃縣人則主要通過水路到東北三省,陸路到京津地區並向周圍發展。南部最遠至江浙,西部最遠達山西省。
二是在經營內容上:晉商以票號為主,兼營北方所需的糧、棉、鹽、茶葉等,以關公之“義”,在經營處建會館以結幫,如山東聊城的山陝會館就是山西、陝西兩省商人所建;徽商崇尚文化,亦儒亦商,培育“賈而好儒”的品格,主要以錢莊為主,經營鹽、茶、木,或以絲綢、糧食謀取大利,徽商所至,多建園林別墅和戲樓,以文會友;黃縣人則以經營絲房、當鋪為主,兼營錢莊、糧行、藥房及紡織、雜貨、煤、石油等,經營品種相對比較廣泛。
三是在經營理念上:晉商重錢不重官,“學而優則商”,從小就教育孩子怎樣賺錢;徽商重官不重錢,賺錢為做官,從小就教導孩子為官,把成功希望寄託於官場上;老黃縣人繼承中國傳統“學而優則仕”的儒家思想,從小就教育孩子讀書、經商、做官,講究君臣父子,忠孝節義,並吸納晉商和徽商的長處,既誠信經商賺錢,又以公益事業為手段,修城牆和文廟、建書院、賑災民、辦團練,贏得民心和朝廷的賞識。
四是在經營方法上:晉商以小勝大,往往是從小商小販作起,精打細算,資本逐步積累,穩定發展,且各成體系;徽商則以觀察入手,投機取巧,互相聯合,形成商幫。大的則走官府門子,盈大利走紅運,窮奢極欲夸富斗靡,驟起驟落曇花一現,儘管在商界很活躍,但往往是你方唱罷我登台,難以像老黃縣人那樣沉著老練,遇變不驚,穩打穩紮,處處為營。
五是晉商和徽商或多或少帶有“輕別離”的特點,經商一去三五年甚至二三十年不回,而黃縣人特別重故土、戀家鄉,很少有常年在外不歸者。晉商長期在外,婚姻多不幸;徽商燈紅酒綠,多納妻妾;黃縣人則家教極嚴。
第六,在中國不管是晉商、徽商,還是黃縣人經商,在傳統文化和商業文化上又有許多共同之處,如在重視文化教育和追求藝術品位上,在“重宗誼、修世好”的宗族觀念上,在“男尚勤勞、女尚貞節”和重視門第上,在敬業精神上,在商業道德觀念上等等,尤其是在正統的儒家思想上,如出一轍。
總之,老黃縣人經商史,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的歷史,至今的黃縣,仍然經濟發達,財政收入21億元人民幣,名列中國百強縣第11位。自古到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黃縣地氣好”,歡迎各位前去考證、做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