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表現
大多數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病變初期,眼部一般無自覺症狀,但隨著病變發展,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下降。若黃斑區受累,病人可有視野中央暗影、中心視力下降及視物變形等症狀。 當視網膜小血管破裂,少量出血進入玻璃體,患者可自覺眼前有黑影飄動。當新生血管大量出血到玻璃體腔,病人視力可重喪失,僅存光感。黃斑區以外的視網膜血管閉塞,或增殖性老年人視網膜病變可導致視網膜脫離,患者視野出現相應部位較大面積的缺損。
具體來講,老年人視網膜病變可出現如下症狀: 1.視力顯著減退、視物變形; 2.視野有中心暗點; 3.眼底表現:病變局限於黃斑部、1/4-1DD大小的灰白色或灰黃色圓形(或橢圓)滲出病源,邊緣不清,稍隆起,病源周圍多有環形或孤形出血,可合併盤狀視網膜淺脫離及硬性滲出; 4.眼底螢光血管造影:病變活動期在造影早期可見新生血管及斑點狀、網狀或條紋狀螢光滲漏,恢復期及瘢痕期可見造影早期高螢光及病源周圍的透風螢光及色素性螢光遮蔽等改變。
發病原因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人最嚴重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目前對GRP的確切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明了。相關的血液學異常在發病中的詳細作為有待闡明。已知膏高血糖症引起多種生化和生理改變,相繼造成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視網膜毛細血管的病理改變包括周細胞減少、基地膜增厚,毛細血管腔減小,毛細血管內皮屏障(血視網膜內屏障)失代償。
糖尿病性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是由於糖尿病引起,除全身症狀以多飲、多食、多尿及尿糖、血糖升高為特徵外,並有雙眼視網膜出現鮮紅色毛細血管瘤,火焰狀出血,後期有灰白色滲出,鮮紅色新生血管形成,易發生玻璃體紅色積血為主要特徵的眼底改變,對於診斷和估計預後有意義。年齡愈大,病程愈長,眼底發病率愈高。年輕人較老年人患者危險性更大,預後常不良。若糖尿病能得到及時控制,不僅發生機會少,同時對視網膜損害也較輕,否則老年人視網膜病變逐漸加重,發生反覆出血,導致視網膜增殖性改變,甚至視網膜脫離,或並發白內障。
糖尿病是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全身常見病,我國人群的發病率約為1%。糖尿病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達50%以上。
鑑別診斷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鑑別診斷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Bloch-Sülzberger綜合徵(色素失調症) 該綜合徵為出生時或出生後外胚葉系統組織病,有家族史。少數病例合併有晶體後纖萎縮,與老年人視網膜病變不同。
視網膜發育異常該病亦有晶體後纖維膜存在。但出生時已有雙側小眼球,虹膜後粘連,且有家族史及智力低下,軀體發育不良、腦水腫、心血管病、多指(趾)症等全身病,與本病相異。 先天性腦眼發育異常該病亦見於早產兒,亦有晶體後纖維膜及視網膜發育不全和脫離。但有腦水腫、瞼下垂、大腦小腦的發育異常等,可與本病鑑別。
原始玻璃體增殖殘存與纖維慢性假晶體。前者亦稱先天性晶體後纖維血管膜殘存。晶體血管膜在胎兒8個半月時應完全消失,在此過程中發生障礙而永久性殘留,則形成先天性晶體後血管膜殘存。雖然也有小眼球、繼發性青光眼等改變,但該病見於體重無明顯不足的足月產嬰兒,單眼性,有瞳孔及晶體偏位等與本病有許多不同點可資區別。
當晶體後血管膜過度殖晶體後嚇破裂,引起白內障,在皮質被吸收的同時,中胚葉組織侵入,形成結締組織性膜,稱為纖維性假晶體。
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該病變眼底所見,與本病相似。但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生足月順產新生兒,無吸氧史,不同於老年人視網膜病變。
疾病分期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的分期在臨床上共分為八個時期:
一期:正常和輕度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表現視網膜正常或僅有個別血管瘤。
二期: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表現有微血管瘤,硬性滲出,視網膜出血,一年內有16 %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轉化為增生期。
三期:無臨床意義黃斑水腫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表現有微血管瘤,硬性滲出,視網膜出血,袢狀或串珠狀靜脈, 23 %的患者在 4 年內將發展為有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 四期:有臨床意義的黃斑水腫( C SME )的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表現黃斑區及其附近有視網膜增厚,並有微血管瘤,軟性滲出,視網膜出血。可用雷射光凝療法,嚴格控制血糖、血壓,配合利尿劑、 ACE 抑制劑等醫療措施。
五期:增生前期視網膜病有一個區以上的視網膜內異常血管形成,余同四期,可作廣泛視網膜光凝治療,有 10 %一 50 %的患者將在一年內發展為增殖型視網膜病。
六期:非高危險期的增生性視網膜病,視乳頭外區有新生血管形成,其他區域內視網膜微血管形成的增殖型改變,當雙眼同時患病者,則難以進行正常治療,宜先對一眼行廣泛視網膜光凝治療。
七期:有 CSME 的非高危險期的增生性視網膜病,其表現同第四、第六期。 CSME 可行局部雷射光凝治療。
八期:高危險期的增生性視網膜病,視乳頭區有新生血管形成,玻璃體或視網膜前出血,可用整個視網膜區散點式的泛視網膜光凝療法,可降低嚴重視力下降的危險。
治療方法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原因複雜,在治療上各不相同,一般說來中醫苭對視網膜病變,具有促進眼底出血和滲出吸收、提高視力的療效。根據中醫辨證分型有以下幾種治療方法: 陰虛燥熱型:症見:口渴多飲、消谷善飢、舌紅苔黃。眼底檢查:視網膜出血、水腫、滲出。治宜滋陰清熱。
瘀血阻絡型: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日久,熱灼營血,血瘀目絡,眼底見視網膜出血、久不吸收,甚則玻璃體出血,舌紫暗或有瘀斑瘀點。治宜涼血活血。
腎陰虧虛型:症見:口乾乏力、腰膝酸軟、舌淡暗、苔白或少苔。眼底見視網膜出血、滲出、水腫或機化。治宜滋陰補腎。
中醫療法:“明目逍遙湯”系列方精選中醫多種純天然名貴中草苭,如玄及、茹草、三七、鹿角、山奇根等組成,具有滋補肝腎,補血養血,疏肝解郁,健脾昇陽,益氣明目,養陰退翳,清熱涼血,攻里導熱,利濕消腫,疏通經絡,溫散明目,調理脾胃,營養視神經、視乳頭、視網膜,擴大視野等功效,苭力強而持久,無毒副作用,是目前治療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最佳治療方法。本品苭力強而持久,無毒副作用,為廣大身負身心雙重負擔的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患者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光明”。
預防措施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預防措施包括以下幾點: 1、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差是視網膜病變發生和發展最危險的因素。據統計,在我國已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中,約有60%血糖控制很差。血糖控制越差,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就越高。糖尿病控制和併發症研究及英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都證實,嚴格地控制血糖可以預防或減少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2、控制血壓血脂。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成正相關,降壓、降脂治療可以明顯減少糖尿病視網膜併發症的危險性。
3、定期做眼底檢查。糖尿病患者一經確診應馬上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檢查,以後每年做一次眼部常規檢查。糖尿病病史在5年以上者應每半年檢查一次,已有視網膜病變者,每3個月要複查一次,在眼部出現異常表現時及時到醫院就診。
4、早期治療。對已經發現有老年人視網膜病變變者,可進行預防性治療,以延緩病情發展。
疾病護理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的的護理包括以下幾點:
1、節制飲食:慢性糖尿病節制的要害是飲食,對不同類型的病人飲食要求有所不同,如肥胖者減少熱量攝取,降低身體的重量,增加有機體對胰島素的敏銳性,使血糖降落;消瘦者及幼童,適當提高熱量攝取。每日進餐總量和三餐分配相對固定,應含糖量低、低脂肪、高卵白、高纖維素飲食,多吃粗糧,少食精大米、精白面和含糖高的生果,禁食富含單糖或者雙糖的飲食,如皮糖、糕點、冰淇淋、甜飲料等。 2、自我血糖監測:通過餐前尿糖的測定來調解口服降糖藥或者胰島素的用量。遵醫囑用藥,不克不及自行用藥。
3 、合併高血壓者踴躍降血壓:血壓一般節制在140/ 90mmHg以下。
4、嚴防低血糖反應:向病人解說低血糖反應的症狀及應採取的措施,特別是餐前和睡前和用藥後。
5 、注重用眼衛生:避免熬夜及永劫間的近間隔用眼。
6 、踴躍戒菸;抽菸會導致體內CO增加造成體內相對缺氧及血小板凝固,提速慢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生。
檢查診斷
基礎檢查
老年人視網膜病變患者要做一些基礎檢查和專科檢查,基礎檢查包括:
①血糖檢查 定期測定血糖水平監控糖尿病病情發展。②腎功能檢查 及時發現糖尿病腎病併發症。
③膽固醇血脂檢查 保持膽固醇、血脂正常水平。
眼科檢查
眼科檢查包括:
①眼底螢光血管造影 眼底螢光血管造影不僅可以了解視網膜微循環的早期改變,而且在糖尿病性視網膜性病變的進展中也有各種特殊表現,其陽性體徵發現率較眼底鏡檢查發現率高,是早期診斷,選擇治療方案,評價療效和判斷預後的可靠依據。如在眼底鏡下尚未發現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時,眼底螢光血管造影就可出現異常螢光形態。在眼底螢光血管造影下發現的微血管瘤比眼底鏡下所見要早,要多得多。其他如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無灌注區,動靜脈異常,滲出及出血,新生血管等,眼底螢光血管造影都有特殊表現。
②視網膜電圖振盪電位(OPs) OPs是視網膜電圖(ERG)的亞成分,它能客觀而敏感地反映視網膜內層血循環狀態。在眼底未見病變的眼中,它能反映出OPs的振幅異常,在有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中,它能進一步顯示病程的進展和好轉。
②其他檢查 如視覺對比敏感度檢查,可見早期患者的中、高空間頻率平均對比敏感度顯著降低套用彩色都卜勒血流成像技術可發現患者球後動脈血流動力學改變,表現為低流速、低流量,高阻力型改變血液黏稠度檢測可表現為黏度增多血清SOD活力檢測可表現為活力下降等。
螢光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在動脈早期或動脈期,相當於滲出灶處有顆粒狀、花邊狀等多種形態的新生血管網。出血區遮蔽螢光,出血上緣有透風螢光區。後期新生血管有螢光素滲漏形成強螢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