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遺產之旅.老城古鎮
- 又名:老城古鎮
- 作者:胡允桓
- ISBN:9787503223488
- 類別:簡裝本
- 頁數: 148
- 定價:38.00元
- 出版社:中國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4-7
內容概要,目錄,章節摘錄,媒體關注與評論,讀者感悟,
內容概要
時間似乎在這裡凝結了,幾百年來,一樣的石板小路,一樣的粉牆黛瓦。當全世界都在急急忙忙往前趕,這些老城古鎮依舊從容過著自己的日子。黃山腳下的徽州古村落,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法國卡爾卡松城堡,讓人不由想起中世紀的騎士英雄。走進如畫的薩爾茨堡,莫扎特的天籟處處可聞。這裡沒有熱鬧的車馬喧囂,沒有輝眼的五彩霓虹,有的只是歲月的刻痕、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深厚文化。10個極富魅力的古老城鎮,以最質樸、最真實的面貌,帶我們從尋常人家找到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
目錄
珍惜人類共同的遺產
文藝復興名城——錫耶納
熱血沸騰的無鞍賽馬節
古老的大學城——薩拉曼卡
銀匠武裝飾藝術
固若金湯的中世紀古堡——卡爾卡松
藝術之都——薩爾茨堡
專欄 音樂神童莫扎特
薩爾茨堡藝?踅?
蘇格蘭歷史的縮影——愛丁堡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印加帝國的黃金城——庫斯科
印加帝國興衰
桃花源里古村落——皖南西遞、宏
文藝復興名城——錫耶納
熱血沸騰的無鞍賽馬節
古老的大學城——薩拉曼卡
銀匠武裝飾藝術
固若金湯的中世紀古堡——卡爾卡松
藝術之都——薩爾茨堡
專欄 音樂神童莫扎特
薩爾茨堡藝?踅?
蘇格蘭歷史的縮影——愛丁堡
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印加帝國的黃金城——庫斯科
印加帝國興衰
桃花源里古村落——皖南西遞、宏
章節摘錄
麗江古城
雲南省西北有一座麗江古城,又鎱大研鎮,保存著古風遺俗的少數民族納西族世代聚居於此。秀麗的門然風光,神秘的茶馬古道,悠遠的納西文化,古色古香的高原水鄉,構成了一幅絕美的風景畫。
麗江在納西語稱做“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是市集,合起來即“糧倉及交易之地”。居住在這裡的納西族,歷史上稱“磨些蠻”、“麽些”或“摩梭”,他們既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又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精華。公元680年麗江被吐蕃征服後,納西族開始吸收藏族文化;794年成為南詔國的領土,從而受到中原漢文化的影響。然而當時的麗江大體上還是很封閉,真正的民族融合起自宋元時期。1253年忽必烈南征南詔,將麗江納入元帝國的版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設麗江宜慰司,始稱麗江;明代時納西土司賜姓“木”,並獲得自治權,從此才揭開了系統記載的納西歷史。1616年在大寶積宮完成的白沙壁畫,無論在題材和技巧上都融合了藏、漢和納西族的特色,標誌著麗江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已經形成。1723年,清雍正實行改:上歸流政策,由中央委派的流官取代木氏土司行使管轄權,納西人因而在宗教、觀念和生活方式,亡接受了更多漢族文化的浸淫。
麗江雖然地處高原,又偏居一隅,卻是塊能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西面的獅子山和北面的象山、金虹山,擋住了青藏高原的寒氣,接納來自東南的暖風;加之臨河就水,當地人充分利用水泉之利,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為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整座古城修建依水成街,傍橋為市。清澈的潺潺流水帶來了歡愉的生機,故向來有“高原姑蘇”之稱。
麗江自古就是馬幫由蜀人滇,再由滇進藏,或越出國界從緬甸轉印度的必經之路。由於茶葉是當年運輸的大宗,所以這條大路就稱為“茶馬古道”,又稱南方絲綢之路。當西北的絲綢之路受阻於地理、氣候和戰亂,且海上交通尚未開闢之時,茶馬古道愈顯不可取代的功能。麗江古城即因茶馬古道帶來熙來攘往的如織商旅,因而地處封閉卻物流通暢,清幽雅靜卻朝氣蓬勃。
山西銀行的始祖——日升昌
從19世紀到20世紀前20年,被西方人稱作“山西銀行”的票號曾在中國近代的金融界叱吒風雲,對經濟發展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平遙、祈縣、太谷的晉中一帶甚至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而首創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日升昌票號便在乎遙城內。
當年,西裕成顏料鋪的東家二少爺李大全偶然發現賭場的夥計雷履泰心算精準,口齒伶俐,便聘到西裕成,先後委任其為漢口分號執事和京城分號領班。到李大全繼承父業任號東時,即調雷履泰回總號任大掌柜。雷履泰在漢、京任職時已感到交易銀量大,舊有鏢局已無法應付,便開始了匯兌的嘗試,並建議創建票號。於是,日升昌票號就在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正式誕生,開啟了中國近代金融史嶄新的一頁。
日升昌舊址在平遙西大街路南,西側為李氏另一家票號“日新中”。整座院落除正門為厚重的木板門外,均為高大厚實的磚石牆體所封閉,其防範之嚴,大大超過一般民居。日升昌兼具晉中民居及商店的特色,建築藝術和使用功能皆備。沿中軸線的三進院落形狀不一,房屋對稱,用門庭、洞門、過廳和夾道等空間過渡方式,使有限的面積組合成多變的空間,形成幽靜的環境。房屋高低錯落,構成跌宕起伏的韻律,足以成為中國北方建築的代表。
正門鋪面闊15.45米,進深8米,門前有三級石階,門洞內是砂岩石坡道,便於銀車運行。後門在東郭家巷,為垂花拱券門,可直通南跨院,供馬車行駛。南跨院為封閉式狹長通道,正對馬廄,兩側牆高10,2米,無窗,便於防火防盜。從南跨院只能通過洞門或設有兩道板門的小夾道才能進入主院,可見設防之嚴。整座建築群厚重樸實,沒有奢華的裝飾,既體現了日升昌的經營理念,又符合票號的實用目的。
麗江在納西語稱做“鞏本知”,“鞏本”為倉廩,“知”是市集,合起來即“糧倉及交易之地”。居住在這裡的納西族,歷史上稱“磨些蠻”、“麽些”或“摩梭”,他們既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又善於吸收其他民族的精華。公元680年麗江被吐蕃征服後,納西族開始吸收藏族文化;794年成為南詔國的領土,從而受到中原漢文化的影響。然而當時的麗江大體上還是很封閉,真正的民族融合起自宋元時期。1253年忽必烈南征南詔,將麗江納入元帝國的版圖,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設麗江宜慰司,始稱麗江;明代時納西土司賜姓“木”,並獲得自治權,從此才揭開了系統記載的納西歷史。1616年在大寶積宮完成的白沙壁畫,無論在題材和技巧上都融合了藏、漢和納西族的特色,標誌著麗江獨樹一幟的地域文化已經形成。1723年,清雍正實行改:上歸流政策,由中央委派的流官取代木氏土司行使管轄權,納西人因而在宗教、觀念和生活方式,亡接受了更多漢族文化的浸淫。
麗江雖然地處高原,又偏居一隅,卻是塊能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西面的獅子山和北面的象山、金虹山,擋住了青藏高原的寒氣,接納來自東南的暖風;加之臨河就水,當地人充分利用水泉之利,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為三,三分為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整座古城修建依水成街,傍橋為市。清澈的潺潺流水帶來了歡愉的生機,故向來有“高原姑蘇”之稱。
麗江自古就是馬幫由蜀人滇,再由滇進藏,或越出國界從緬甸轉印度的必經之路。由於茶葉是當年運輸的大宗,所以這條大路就稱為“茶馬古道”,又稱南方絲綢之路。當西北的絲綢之路受阻於地理、氣候和戰亂,且海上交通尚未開闢之時,茶馬古道愈顯不可取代的功能。麗江古城即因茶馬古道帶來熙來攘往的如織商旅,因而地處封閉卻物流通暢,清幽雅靜卻朝氣蓬勃。
山西銀行的始祖——日升昌
從19世紀到20世紀前20年,被西方人稱作“山西銀行”的票號曾在中國近代的金融界叱吒風雲,對經濟發展起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平遙、祈縣、太谷的晉中一帶甚至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而首創匯兌和存放款業務的日升昌票號便在乎遙城內。
當年,西裕成顏料鋪的東家二少爺李大全偶然發現賭場的夥計雷履泰心算精準,口齒伶俐,便聘到西裕成,先後委任其為漢口分號執事和京城分號領班。到李大全繼承父業任號東時,即調雷履泰回總號任大掌柜。雷履泰在漢、京任職時已感到交易銀量大,舊有鏢局已無法應付,便開始了匯兌的嘗試,並建議創建票號。於是,日升昌票號就在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正式誕生,開啟了中國近代金融史嶄新的一頁。
日升昌舊址在平遙西大街路南,西側為李氏另一家票號“日新中”。整座院落除正門為厚重的木板門外,均為高大厚實的磚石牆體所封閉,其防範之嚴,大大超過一般民居。日升昌兼具晉中民居及商店的特色,建築藝術和使用功能皆備。沿中軸線的三進院落形狀不一,房屋對稱,用門庭、洞門、過廳和夾道等空間過渡方式,使有限的面積組合成多變的空間,形成幽靜的環境。房屋高低錯落,構成跌宕起伏的韻律,足以成為中國北方建築的代表。
正門鋪面闊15.45米,進深8米,門前有三級石階,門洞內是砂岩石坡道,便於銀車運行。後門在東郭家巷,為垂花拱券門,可直通南跨院,供馬車行駛。南跨院為封閉式狹長通道,正對馬廄,兩側牆高10,2米,無窗,便於防火防盜。從南跨院只能通過洞門或設有兩道板門的小夾道才能進入主院,可見設防之嚴。整座建築群厚重樸實,沒有奢華的裝飾,既體現了日升昌的經營理念,又符合票號的實用目的。
媒體關注與評論
2001年3月,阿富汗兩尊歷史悠久、藝術價值極高的巴米揚(Bamiyan)大佛在全世界的震驚中,被炸成了碎塊。相信很多人都不會忘記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無論是不是佛教徒,當看到千年石窟佛像頓時崩塌成廢墟時,無不同聲嘆息,心痛不已。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瘋狂的毀佛行動,不僅驚動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派員前往關切,更在國際社會中引起強烈的關注和譴責。因為這兩尊大佛具有普世的珍貴价值,是全人類共同的遺產,值得所有地球公民一齊來捍衛珍惜。
但類似的悲劇,不會只在遙遠的巴米揚小村發生。一觸即發的戰爭、對名勝的不當開發、經濟發展與古蹟保存的矛盾、財務困窘的主管當局對古蹟維護的力不從心等等,稍有差池就會對自然和文化遺產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基於珍視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普遍共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72年便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成立了「世界遺產委員會」(World Heritage Committee)和「世界遺產基金」(World Heritage Fund),藉助國際力量,共同保護這些世界珍貴的資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每年召開一次會議,旨在對各國提出的世界遺產申請項目進行嚴格的審核,審核的依據為相關專家事先在申請項目實地所做的考察報告。這些專家主要來自國際古蹟暨遺址委員會(ICOMOS)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凡經過專家考察認可,並獲得世界遺產委員會審核通過的項目,便能榮登「世界遺產名錄」(World Heritage List),受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所有締約國家的共同保護和維護援助。
能夠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包括文化遺產、自然遺產、自然文化雙遺產和文化景觀四種。被列入的文化遺產都具有歷史、藝術創造性、考古和科學上的獨特性,能代表人類創造天才的傑作,或某一文化傳統或文明的典型;而自然遺產除了出色的自然美景外,還必須具備生物、生態、地質上的獨特性,或在地球演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截至2003年7月為止,全世界128個國家中已有754項世界遺產,其中包括582項文化遺產、149項自然遺產和23項自然文化雙遺產。中國大陸共有包括長城、紫禁城、敦煌莫高窟、蘇州園林、泰山、黃山、九寨溝、雲南三江併流等29項入列。為了宣傳倡導世界遺產保護觀念,我們選出全世界最精采的遺產數十處,依類別編輯成冊。這其中有名城、古鎮,有宮殿、城堡,有教堂、寺廟,有古文明遺址,更有大自然奇景,分布範圍遍及世界各大洲。每一處均以深入的文字,精彩的圖片作詳盡介紹。內容涉及歷史、藝術、宗教、建築、民俗、考古、都市建設、地理、地質、生物、生態等等,可謂既豐富又有趣,使人觀之不盡。全書最後並附各處實用旅遊資訊及相關網站,方便讀者實地參觀。
無論吳哥窟、大峽谷,還是秦始皇兵馬俑或法國凡爾賽宮,都是人類文明的極致表現及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深深感動。讀者飽覽了這一處處精彩的世界遺產之後,在開闊視野、增長見聞之餘,如果能進一步尊重、欣賞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並對保護世界遺產有些基本認識,就更有意義了。這也是本系列叢書出版的最終目的。
讀者感悟
世界遺產之旅3-老城古鎮時間似乎在這裡凝結了,
幾百年來,一樣的石板小路,一樣的粉牆黛瓦。
當全世界都在急急忙忙往前趕,
這些老城古鎮依舊從容過著自己的日子。
黃山腳下的徽州古村落,宛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法國卡爾卡松城堡,讓人不由想起中世紀的騎士英雄。
走進如畫的薩爾斯堡,莫札特的天籟處處可聞。
這裡沒有熱鬧的車馬喧囂,沒有耀眼的五彩霓虹,
有的只是歲月的刻痕、幾百年累積下來的深厚文化。
10個極富魅力的古老城鎮,
以最質樸、最真實的面貌,
帶我們從尋常人家找到代代相傳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