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遊戲

老北京遊戲

老北京遊戲是一種統稱,其實有好多種。比如拽包、跳皮筋、抓羊拐、抽陀螺、撞拐、邀人過河、滾鐵環、選冠軍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北京遊戲
  • 人數:3至4人
  • 遊戲:拽包跳皮筋
  • 人群:兒童
拽包,跳皮筋,抓羊拐,抽陀螺,撞拐,邀人過河,滾鐵環,選冠軍,

拽包

玩法:此遊戲可3至4人參加。三人玩法是在兩條線外各站一人負責拿包砍,中間站一人面對手中拿包的人,遊戲開始後拿包的人把包拽向中間人的身上,又要不讓她接住,只要砍中三次,中間的人沒接住包,她就輸了,就要“下台”,換那個砍包的人上場,如果被砍的人接住砍過來的包,那么每接住一次就是得一分,可減去被砍中的一次。四人玩法是分成兩人一組,線中間站兩人,砍法規則相同,兩人都被砍下為輸,“下台”,由另一組人上場做被砍包人。
這個遊戲不僅使孩子健身,也是智力的角逐,因為負責砍包的人,要想方設法把包砍在中間人難以接到的部位,站在中間的人要想方設法靈活轉身躲包,隨時下蹲蹦跳,一方面以防砍中,一方面還想接包。此遊戲既在戶外鍛鍊了身體,又加深了小夥伴間的情感,並從中獲得極大的樂趣。

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猴皮筋。是女孩們最喜歡玩的遊戲之一,約流行在上世紀的50至70年代。此遊戲只需準備一副長皮筋即可,皮筋來源於膠皮或廢腳踏車內胎鉸成細長條,亦可用一些小皮筋圈(當時多取自牛奶瓶上束瓶口的皮筋)連線一起即成。
玩法: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跳法是皮筋高度從腳踝處開始到膝蓋,到腰到胸到肩頭,再到耳朵頭頂,然後舉高“小舉”、“大舉”,難度越來越大,跳者用腳(不許用手)去鉤皮筋邊舞邊唱著自編的歌謠。記得那時女孩們常唱的歌謠有:“江姐江姐好江姐,你為革命灑熱血,叛徒叛徒甫志高,你是一個大草包。”“學習李向陽,堅決不投降,敵人來抓我,我就跳高牆,高牆不頂用,我就鑽地洞,地洞射出槍子兒,炸死小日本兒。”“一朵紅花紅又紅,劉胡蘭姐姐是英雄,從小是個苦孩子,長大當了女英雄”等。
這個邊歌邊舞的跳皮筋遊戲,既在遊樂中增強了孩子們的體質,又通過自編自唱的歌,從中學習了英雄先烈們的崇高品質與革命思想,使孩子們在德智體中健康成長。

抓羊拐

抓羊拐也是女孩們非常愛玩的遊戲。所謂“拐”就是羊後腿踝骨的俗稱,是表面較光滑又不規則的六面體,其中四面是兩組凹凸不平且能立起,一般要準備四個,孩子們把它們洗淨並染上紅或綠的顏色。另外,還要縫製一個一寸多見方的布包,裡面裝入綠豆或小石子。
玩法:參賽人一般是2至4人,常在四合院屋檐下的台階上或小飯桌上進行。那時有多種玩法不同規則,平常的一種玩法是,先將四個羊拐抓在手裡,一轉手腕將拐撒在地上,並同時抓起布包,然後在每拋起一次布包時,要順序把拐扶正或按倒,並要接著布包不能落地,最後要一次把羊拐抓起,並接住布包即為贏,如果有一次沒接著布包或沒按規則順序扶好拐就為輸,就由另一人接著玩,輪流進行直到賽出結果和名次。
這個遊戲使孩子們用全身心投入,不僅錘鍊了頭腦的應變能力,也使孩子的手腕靈活多巧。抓羊拐曾風靡流行,讓女孩們無比歡樂,在陶冶情趣中成長。

抽陀螺

抽陀螺的遊戲歷史久遠,據《帝京景物略》一書記載,此遊戲從明代就已流行。陀螺是一種木質旋出的,像個漏斗上圓下尖樣的一個錐形體,在尖頭上安有一個小鋼珠。為了轉起來好看,亦可在陀螺上著幾圈環形色彩,轉起來就非常好看,另外還需製作一個鞭子,即用約二尺長的一小木棍,在棍的一頭繫上一根繩或細皮條、布條即可。
玩法:玩時先將鞭子的繩在陀螺上繞幾下,然後用勁把陀螺放在較平的場地上,讓鋼珠著地旋轉,玩者套用鞭子抽打,使其不停地旋轉。有些玩技好的孩子,可一人同時抽打2至3個陀螺,亦可2至3人同時各抽陀螺,比誰轉的時間最長者為勝利者。
抽陀螺遊戲是一項盛行於上世紀40年代的男孩遊戲,當時老北京的孩子把抽陀螺叫做“抽漢奸”,因那時日本人侵占了北京城,不少漢奸助紂為虐,他們跟日本鬼子一樣招人恨,老百姓就借抽陀螺時出氣兒,一邊抽一邊說:“抽漢奸,打漢奸,打敗日本,打漢奸。”“抽漢奸,打漢奸,棒子麵漲一千。”以解心頭之憤恨。
抽陀螺是一項很適合少兒們的室外遊戲,很值得推廣。

撞拐

撞拐是一項非常有趣的遊戲,男女少年均可參加“戰鬥”。只需選一塊平整的場地,並在地面上用粉筆劃出幾個一米左右的圓圈作為“陣地”即可。
玩法:此遊戲可用一對一或組對組的比賽法。一對一兩人玩法是在地上的兩個圈內各站一人,每人要一手抓住自己的一隻腳的腳腕,將這條腿盤起來,只留另一條腿著地跳躍行走。遊戲開始,由一人出圈“攻擊”,一人守“陣地”,出擊者蹦到對方圓圈邊,兩個人互用膝蓋撞擊對方,但不可用手去推拉,當被撞出圈(陣地)或另一條腿著地時,即為戰敗,如出擊者被守陣地者撞下另一條腿出擊者即為失敗。然後再輪流當“出擊”者或“守陣地者”。如果多人分兩組玩時,則以最後仍堅守陣地沒被撞出圈,而出擊者均被擊敗時即為勝者。
此遊戲雙方都要機智、敏捷、沉穩、勇敢,這是決勝的關鍵。這個撞拐遊戲可在一片歡笑中鍛鍊了孩子們的身體、信心和毅力。

邀人過河

至今我記憶猶新的還有個“邀人過河”遊戲。這個遊戲還配有動聽的曲調,邊唱邊玩,非常有情趣。
玩法:將參加遊戲的人均分成兩隊,每個隊以4至6人為宜,多些亦可。先用粉筆在平整的場地上劃兩條直線,兩線間留的一米寬作為界線亦稱“河”。遊戲開始兩隊的人都對臉站在兩條線後,先由任意一隊的人拉起手邊揮動手臂邊前後走動,同時齊唱道:“我們邀請一個人呀!我們邀請一個人呀!”另一隊的人拉著手邊舞手腳緊跟問道:“你們邀請什麼人呀?你們邀請什麼人呀?”(曲譜同)那一隊就唱道,“我們邀請×××(一對方隊員姓名)呀!我們邀請×××呀?”被邀的隊又唱道“什麼人來同她賽呀!什麼人來同她賽呀?”邀請的隊答唱“×××(本隊的一隊員名)來同她賽呀!×××來同她賽呀!”唱畢兩隊參賽的人出列各站在自己一方線後邊緣,腿腳不能過線,倆人友好握手後,相互用一隻手使勁拉,不許用兩隻手拉,其他兩隊隊員則高喊:“×××加油,加油”為自己的隊員鼓勵。倆人看誰能把對方拉出對方白線外過“河”,拉到自己隊線內時即為勝。然後另一隊為邀人方,按同樣規則邊歌邊舞,往返互邀直到一個隊把另一隊隊員全部拉過“河”時即為勝利者。
玩此遊戲的竅門是,邀人一方要選力氣大些,年歲大些,有技巧的“大腕”,選被邀的人則挑該隊中臂力小年歲小些體弱的。此遊戲很適合在中小學生中進行,既歡樂有趣又鍛鍊了孩子們的臂力、毅力和勇氣。

滾鐵環

滾鐵環是一項盛行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男孩們愛玩的遊戲。鐵環是個約一尺多周圓的鐵圈,其厚約一厘米,另有一個一尺多長的鐵鉤。
玩法:可選一平整的場地,玩者手握鐵鉤鉤住鐵環,從場地一頭邊跑邊推,讓鐵環不倒並不斷向前滾動,一直滾向場地的終點。滾鐵環亦可二三人一起進行比賽,誰中途不倒又快速到終點者為勝。
此遊戲推滾時是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掌握好力的平衡。玩此遊戲可使孩子們在跑動同時鍛鍊了毅力和手臂的力量,是一項很適合少兒們的健身運動

選冠軍

選冠軍遊戲老北京時又稱選“總統”、選“領袖”。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孩子們在胡同里或上體育課時愛玩的遊戲。玩具只要準備一個排球或大皮球即可,記得筆者少年時就有一個膠皮氣球,常同鄰居的小夥伴一起玩這個遊戲。
玩法:參加人數不限,先分成兩組,一個組的人在外面站成一個大圓圈,另一組的人散站在圈內。遊戲開始後由外圈的孩子輪流用球向內拋扔,每擊中一個內圈的人被擊中者即退出圈外,經往返多次最後沒被擊中的那個人即為“冠軍”。然後外圈與內圈兩組的人交換場地,重新再進行。
這個遊戲孩子們在跳動中鍛鍊了身體為躲閃擊來的球機智靈活了頭腦,是一項非常有益身心的室外遊戲。
很不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