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
曲折發展
1957年到
1965年,是學校的曲折發展時期。1957年反右
運動對學校造成很大衝擊,6名骨幹教師戴上右派帽子被遣出翼中。
1958年1月,縣委在全縣各行業抽調16名共產黨員擔任紅旗班主任。王雨清調任翼中任書記。1958年8月,學校招收2個高中班學生,遂成為一所完全中學,並正式定命為“山西省翼城中學校”。
李愚如正式任校長。期間,學校堅持走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全校師生參加故城水庫、孝義利民渠工程建設以及1958年大煉
鋼鐵運動。1958年至
1960年間,全校師生利用下午課餘時間,攔洪漫地300餘畝,辦起了學校農場,極大改善了師生一伙食,省教育廳曾召開現場會予以表彰,推廣經驗。1962年翼中高考、中考均在晉南地區名列前茅,翌年,翼中被定為晉南教育十桿紅旗之一。1965年7月,楊文鳳、馮英英、劉慶平、楊登印等4名北師大畢業生調入翼中,1968年又有蔣人鳳、王頌昌、鄭艷芬等3名北師大畢業生調入,加之1961年調入的李思順老師,翼中在六、七十年代先後有8名北師大畢業的高材生任教。
文革
1966年到1976年為文革時期,翼中的發展慘遭破壞。
撥亂反正
1977年到1984年為撥亂反正時期。1977年高考,全縣考取大學生45名,中專生138名,在全區名列第四名。1978年3月,縣委為
李愚如、裴迅藝等13名同志平反。1979年高考翼中文理科複習班考取大學生119名,轟動全區。1982年翼中領導班子作了較大調整,
李保田任書記,王其月任校長。學校在恢復中迅速發展:1983年高考,翼中高考升學率名列臨汾地區第一名,考入北大1人,清華3人,復旦1人,北航1人,
天津大學3人,其他重點大學多人;馮旺林老師被評為全國模範班主任,獲國家金質獎章一枚;學校受到中華總工會和教育部表彰,先進事跡曾被《
光明日報》報導。
穩步發展
1984年到1992年為學校穩步發展時期。1985年11月27日,一號教學大樓破土動工,標誌著翼中改善辦學條件攻堅戰拉開序幕。1986年到1987年大力進行“三風”整頓,效果顯著,1987年《
山西日報》對此作了長篇報導。1985年、1989年學校男子籃球隊代表臨汾地區參加了山西省中學生籃球運動會,分別奪得第4名和第2名,1989年在省“ 迎亞杯”籃球賽中奪得亞軍。
改革發展
1993年到1999年為學校改革發展時期。1989年即擔任校長的
王新民同志大刀闊斧地進行
學校管理改革。1997年學校德育經驗多次在《德育報》刊載,並獲
中國倫理學會和《德育報》社組織的“落實《規範》、《守則》”優勝獎。1993年高考達線率列地區同類校第一名,歷史科2人,外語科1人分別進入省單科前20名;1996年高考高177班學生
崔文娟獲全省政治單科第1名,兩個文科班123名學生政治科及格率達100%,生均93分;1998年高考
王曉華同學以數學149分、全省排隊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1999年10月,翼中被命名為“臨汾地區四化達標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