翹尾後丘蛛,Dipoenura oplustra,球蛛科後丘蛛屬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翹尾後丘蛛
- 拉丁學名:Dipoenura oplustra
- 二名法:Zhu et Zhang, 1997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螯肢亞門
- 綱:蛛形綱
- 亞綱:柄腹亞綱
- 目:蜘蛛目
- 亞目:新蛛亞目
- 科:球蛛科
- 屬:後丘蛛屬
- 種:翹尾後丘蛛
形態描述,雌蛛,雄蛛,分類討論,
形態描述
雌蛛
體長2.21。頭胸部長0.86,寬0.69;腹部長1.36,寬1.22,高1.25
。背甲及胸板骨化。背甲暗褐色,頸溝及放射溝黑色。中窩橫向,橢圓形。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後凹,後眼列稍長於前眼列。前中眼間距大於前中側眼間距(0.10:0.04),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05:0.08),兩側眼相接。中眼區長小於寬(0.20:0.23),前邊大於後邊(0.23:0.20)。前中眼<前側眼=後中眼=後側眼(0.06:0.08:0.08:0.08)。額高約為前中眼直徑的2.8倍。
螯肢褐色,螯牙短小,前齒堤有1齒,後齒堤無齒。顎葉、下唇及胸板均為暗褐色。胸板三角形,前緣平直。步足橙黃色,有不明顯的淺棕色環紋。步足測量:I 2.58(0.92+0.8;6+0.50+0.30),Ⅱ2.02(0.69+0.63+0.40+0.30),Ⅲ1.68(0.56+0.53+0.33+0.26),IV 2.51(0.83+0.79+0.59+0.30)。足式:1,4,2,3。
腹部在背面觀呈球形,長大於高,後端上方隆起,隆起的頂部有4個圓形丘突,其中前一對丘比後一對大;整個腹部散生黃色細毛,每根毛的基部均有一棕色小點。背面灰黃色,中央淺灰黑色,兩側各有2條淺灰黑色斜條斑;丘突之前,在前半部的兩側各有一白色斜條斑。後半部的兩側中央各有3對白色斑,其中前一對為小圓點,後兩對為短的斜條斑,背面後端的4個丘突的基部為深褐色,頂部呈灰黑色。腹部腹面灰黃色,紡器的周圍有一淺棕色骨質環。外雌器暗褐色,後半部的中央有一小圓形插入孔。
雄蛛
體長1.68。頭胸部長0.83,寬0.63;腹部長0.86,寬0.73。背甲比雌蛛的色淺。步足測量:I 2.70(1.02+0.79+0.59+0.30),Ⅱ2.17(0.79+0.66+0.46+0.26),Ⅲ1.78(0.59+0.53+0.40+0.26),IV 2.42(0.83+0.79+0.50+0.30)。足式:1,4,2,3。紡器的周圍無骨化環。其他特徵同雌蛛。
分類討論
本種的腹部背面後端隆起,頂部有4個丘突,與旋轉後丘蛛Dipoenura cyclosoides(Simon)(Levi 8L Levi,1962:49,figs.157—159)相似,但兩者的外雌器及觸肢器結構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