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雲峰(河南省洛陽市山脈)

翠雲峰(河南省洛陽市山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翠雲峰,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地處老城區邙山最高處,海拔250米。其上樹木森森,蒼翠如雲,故名翠雲峰。

道家始祖老子曾在翠雲峰上煉丹養生,道教開山祖師張道陵也曾在翠雲峰上修煉,翠雲峰因而成為道教發祥地,有“道源”、“祖庭”之稱。

翠雲峰建有上清宮下清宮等建築,被譽為“金台玉局”、“天下道宗之地”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翠雲峰
  • 所屬山系:邙山
  • 地理位置:河南省洛陽市
  • 海拔:150 m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主要建築,上清宮,下清宮,翠雲閣,軼事典故,青牛吼峪,白虎送符,

地理環境

翠雲峰位於邙山之巔,地勢高峻,是修道煉丹的理想之地。《重建上清宮古蹟碑記》中載,翠雲峰“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挾太行,跨函谷……山川絢麗,雲日宣明。”

歷史沿革

東周時期,老子李耳在翠雲峰上煉丹養生,創立了道家思想,被認為是道教的始祖。
東漢時期,張道陵辭官後北上洛陽,在翠雲峰住了下來,一心修煉,成為了中國道教的開山祖師。
隋朝時期,人們為紀念老子,在翠雲峰建“老子廟”(至唐改稱“上清宮”),又在老子拴牛處建“青牛觀”。
南宋時期,淳熙元年(1174年),譚處端回到洛陽,在翠雲峰擔任上清宮住持,並在此創立了養生與技擊相結合的新拳種,並以“南無”命名,即“南無拳”。

主要建築

上清宮

上清宮是道教名觀,位於河南洛陽城北邙山翠雲峰。相傳是太上老君煉丹的地方,為我國第一個以“上清宮”名字出現的道教名觀。
上清宮始建於唐高宗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當時的國家級建築。後至金元廢毀,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道士張玄募錢重建,改殿頂小瓦為琉璃瓦,今廟內尚存其鐵瓦數塊。嘉靖三十四年地震,殿宇震毀;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巡府閻興邦、1730年(雍正八年)知府張漢鼎等均重修。修後廟宇,殿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有戲樓、山門、一、二、三殿;以及配殿廊房等。抗戰時期為日寇飛機炸毀。現存有山門、窯洞(翠雲洞)和配房數間,翠雲洞上有玉皇閣三間。

下清宮

下清宮原名青牛觀,始建於唐代。據介紹,當年老子決心遠離政治、悟道翠雲峰時,就把青牛拴在這裡。唐朝時,為紀念老子,人們在翠雲峰巔建立一座道觀,稱上清宮,並在老子拴牛處建了一座道觀,稱為青牛觀。下清宮輝煌時有道士300多人,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駕臨下清宮。金元以後,下清宮逐漸荒廢。
新中國成立初期,下清宮仍有香火地400畝。如今,下清宮占地40餘畝,尚存有老子煉丹洞、孔子入周問禮台、經娘洞、高道磚塔和明刻石匾等。

翠雲閣

翠雲閣位於翠雲峰森林公園內,建築面積11600平方米,整體設計為唐代建築風格,建築高59.9米,一共9層。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基座二層主體結構澆築。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俯瞰洛陽城區的觀景台,展示洛陽文化的新地標,進一步展現區域特色韻味,彰顯古今輝映的城市形象。
翠雲峰
翠雲閣效果圖

軼事典故

青牛吼峪

老子拴了青牛,上翠雲峰煉丹,青牛就在此等他。後來老子決定西去傳道化胡,牽起正在吃草的青牛就走。那牛眼見要離開此地,對著西方吼了三聲,這就是“青牛吼峪”典故的由來。

白虎送符

傳說道教創始人張陵在翠雲峰修道3年後,突然跑來一隻白虎,口中叼一竹簡,放在他面前就走了。張陵不知其意,撿起竹簡,見上面寫著一道符,內容是“道”。張陵豁然開朗,從此悟道,領會了老子學說精髓,舉手投足,能與天地自然相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