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龍山石刻

翔龍山石刻

翔龍山摩崖造像及石刻在山西面的崖壁上,現存造像61龕,計有大小造像368尊,高者達8米,小者僅數厘米,保存摩崖題刻9處。翔龍山摩崖造像始鑿於唐代,盛於宋,延至明清;此山由明代進士、鹽運史王三錫書刻:“翔龍山”而得名,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翔龍山石刻
  • 地理位置:四川內江市中區翔龍路3號
  • :206米
  • :約9米
簡介,石刻詳細介紹,地圖信息,

簡介

宋代在山前傍崖接樓,興建資聖寺,至本世紀60年代被拆除。唐代造像中較著名的有阿彌陀佛為坐佛,高4米,其右手施說法印,赤足踏蓮,刀法簡練,衣紋線條流暢明快,刻技精湛。在造像左側崖壁刻有:“敬造……佛像一龕,弟子鄭仲發願,合家清健無病災……造上件功得,並沐以汽,廣明元年十月一日”。千手觀音造像高8米,造型端莊,氣勢恢宏,在造像右側崖壁上刻有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題記。

石刻詳細介紹

佛教故事圖:有大小造像150尊,像高5—30厘米不等,鑿造人物形態各異,造型精緻,栩栩如生,儼然一處世俗化的袖珍石刻畫廊。翔龍山造像體現出各個歷史時期雕刻造型藝術風格,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該處造像中如阿彌陀佛、天王等造像,上身與石壁分離,下體與壁相連近似圓雕的手法,是研究沱江中游唐宋石刻造型藝術的重要資料。
翔龍山現留存有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摩崖題刻9幅,其時代雖然不長,但集篆、隸、揩、草於一壁,字型多樣,風格迥異,書法、詩文俱佳,最為著名的是張大千先生早年重書的明代趙貞吉詩碑。
這塊詩碑高154厘米,寬82厘米,鑿於崖壁之上。書法風格沿於魏體,結構不求嚴整,而呈參差有數,筆勢穩健善變,書體飄逸瀟灑,是大千先生1921年從日本回故鄉,年僅23歲應資聖寺住持果真之請所書。是國內迄今為止發現的張大千先生最早的書法碑刻作品,與晚年作品照應,是研究張大千先生書法演變之珍品。
張大千先生同時還為原資聖寺大門外右側、翔龍山左腳下的一石坊大門柱書寫了一副對聯並勒石,現遺留下一根青石聯語殘柱《書聯柱》。
《書詩碑》“是全國唯一的一處張大千青年時期留下的墨跡,是研究張大千書法藝術成長、發展、演變的重要墨寶。”1920年時,張大千先生被二哥張善子“押”回內江與曾正蓉成親,至1921年底仍住內江。在這期間,他不時與內江名士相聚於資聖寺內,飲茶擺龍門陣。其中就有在資聖寺桃源書屋教授的內江名老塾師羅仲武先生。羅仲武先生學識淵博,教學有方,內江名人韓文畦、李仲權、堯文藻、雷禹三等都是他的學生。在辛酉年(即1921年)十月時,資聖寺主持釋果直請張大千先生書寫了趙貞吉詩,並勒石於摩崖石刻群處坐佛左邊的重建崖碑上。同時,還由羅仲武先生撰了“與奇石作兄弟,好鳥作朋友;以白云為藩籬,碧山為屏風”的對聯,請張大千先生書寫,並勒石于山腳下從左手面沿斜坡上石級丈許的石坊大門兩旁柱上。張大千先生因此在翔龍山留下了兩處書跡石刻。從《書聯柱》上的書法看,筆者以為其價值可以說大於《書詩碑》的書法,更值得研究。最主要的特點是《書聯柱》書法較《書詩碑》書法更率意飄宕,充分體現了張大千先生早期書法風貌及個性。
 《書聯柱》全長172厘米,寬34.5厘米,厚19厘米。其上文字為下聯,聯文是“云為藩籬 碧山為屏風 ”,奪“以”字;題款是“歲辛酉十月 羅仲武撰 大千居士爰書”。聯文文字長12至14厘米、寬11至14厘米間不等,書體幾同《書詩碑》,為《瘞鶴銘》、《鄭文公碑》風格和其師曾熙、李瑞清筆法。其中的“風”字作“■”,此字是《康熙字典》所無的,而是出自《魏皇甫驎墓誌》中。該墓誌北魏延昌四年(515年)四月刻,清鹹豐年間出土於陝西戶縣。其鐫刻頗精,採用單刀法,線條纖細秀麗,勁健峻拔,字型端正生動,俊逸典雅,內含隸書遺韻,為另一風格的魏碑墓誌。由於該墓誌出土比較晚,當時影響不大。張大千先生採用此字形,表現出一種新面目,也說明他對魏碑的博採。《書聯柱》真正奇特處卻在題款上,就整個署款文字書法而言,篆、隸、草、楷並用,還有合文,也是《書詩碑》中不見的特點。在這些似乎“雜體”中,表面看有些不合規矩,實則表現出張大千先生的豪爽和率真箇性,以及早期從篆隸和魏碑入手學習書法的情況,在個性中集諸法於一處而得到統一。張大千先生在翔龍山留下的《書聯柱》書法與同時書寫的《書詩碑》書法的嚴肅面目比較,也最能夠表現出藝術性所在,研究張大千先生早期書法當以《書聯柱》書法更具價值。還有,《書聯柱》石刻工藝優於《書詩碑》,《書聯柱》石刻工藝是平底,即刻出的聯文字底是平的,技術要求更高,而《書詩碑》不是。筆者分析以為《書詩碑》是直接在崖碑上刻的,字也更小,操作不易,工藝水平相比就不容易精到;《書聯柱》是在放平的石柱上刻字,可以達到更高的工藝水平。
翔龍山石刻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翔龍路3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