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習
- 外文名:custom
- 拼 音:xí
- 注 音:ㄒㄧˊ
- 部首:(乙部)
- 部外筆畫:2
- 總筆畫:3
- 五筆89:nud
- 鄭碼:yt
- 筆順編號:541
- 四角號碼:17120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4E60
- 繁體字:習
字形字義,例句詳釋,字典詳釋,習xí,動,名,副,甲骨文金文,中華字源,常用詞組,原始碼擴展名,古籍解釋,漢譯英,
字形字義
習xí
字形本義:日之所為,素位之行。
習,拆字會意,羽之日之所為,飛也;素位之行。
鄭註:白,素也。甲骨文金文「習」下為「日」,隸書楷書亦可。以「習」之合理性,可指造字者智之非凡。甲骨文有「飛」,不必造「習」為「飛」之用。
《說文》『數飛也。從羽從白。凡習之屬皆從習。似入切』
基本含義
㊀習慣;平常。
例:習俗、風習、習慣、固習、陳規陋習;習見、見習、習辭。
註:見習,見他人之習也,實地學之。習,非學。
㊁為以習慣/熟練。
註:為所學所承、效教者作者,以成習慣。行為之基因驅使、環境所迫等嘗試行為。
例:實習、練習、習作、預習。
註:預習,今人不明學習之別而造。強訓之:學,行為也,可為習慣。預習,受教之前之嘗試自學;屬使學為習慣之為。
㊂效法,習其所為。
效,萬物存在之理,眾生天性,屬於習慣。模仿效法,不遠本義;有無古用,有待考證。有此義,可釋一切不別學習之今造詞;可譯作「習學」,訓「習以學之」。
例:世代相習(世代效法)。
㊃中華姓氏之一。
例句詳釋
㊀習慣;平常。
清 昭連 《嘯亭雜錄·孫文定公》『心習於所是,則喜從而惡違。自是之根不拔,......』
註:所是,所以為對;A以為B真⇔B是A之所是。自是,以自以為是真,自以為是。
鄭譯:心固於所以為真,則喜尊從而惡違背,自以為是毛病不該,......
釋:固,四塞也。起筆⇔心封於所是⇔固執己見。
㊁為以習慣/熟練。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承且日傳者,無非孝也!
註:說《說文》『說釋也。從言兌。一曰談說。』。A亦B⇔A∩B非空;亦,嚴辭之用。
鄭譯:學而習之,亦是言傳。承且傳者,皆為效法。
釋:談說而釋,言傳也;文通。學師之所教,習師之所為;承之傳之即是學習;理通。說訓樂,謬也;失其哲理。
㊂效法。
《呂氏春秋·造父》『造父始習於大豆,蜂門始習於甘蠅;御大豆,射甘蠅;而不徙人以為性者也。』
釋:造父、蜂門、甘蠅,人名;大豆,查無出,應亦是。人以為性者,習慣,習性,所好。
譯:造父最初效法大豆,蜂門最初效法甘蠅,效法大豆習馭術,效法甘蠅習射術,不使己日常所為無意義。
註:除尾句外,參照古詩文網。
鄭譯:造父初習大豆之為,蜂門初習甘蠅之為;御,大豆所長,射,甘蠅所長;不虛所好。
御大豆,射甘蠅
鄭譯:造父初習大豆所習,蜂門初習甘蠅所習;御者大豆,射者甘蠅;以不虛終日所為。
註:御大豆⇔御者大豆,亦可;構同,物理王老師、傻子鄭崗。
意譯:造父初習御於大豆,蜂門初習射於甘蠅;以不虛度。
字典詳釋
以下斜體出自在《線新華字典》,示其誤訓增義,以促改之,並引起相關部門重視。增義,不利於語言發展,久之語言將難以用之。鄭崗之訓,凡有別字典,不可應試之用。
習xí
㊀學過後再溫熟反覆地學,使熟練:練習。學習。實習。
鄭註:學《說文》『覺悟也。從教從冂。......篆文斆省。』。小孩練習走路,無須教。
㊁學:習文。習武。
鄭註:可訓效法、學習、習學、模仿。習武之人,常指會武者而非學武者。
㊂對某事熟悉:習見。習聞。習以為常。
㊃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習慣。積習。陳規陋習。
㊄相因:世代相習。習習相因。
鄭註:相因,互為原因,必互為因果;與「習」無涉。因為而習慣,因習慣而為,此為相因。相習,未必互相;相有單相互相二義。
㊅姓。
動
(會意。從羽。從羽,與鳥飛有關。本義:小鳥反覆地試飛)
鄭註:本義無「試」義。本義習慣,故有「使習慣」義。如:尹,「正」義,故有「使正」義。此用例句無不可訓「習慣、使習慣、習本領」。
㊀同本義〖flyfrequently〗
習,數飛也。——《說文》
習,數飛也。——《說文》
註:許慎訓字常不取可用之意,而示其關鍵。如訓自為鼻;氣之所自,指己指鼻;含從、己二意。
鷹乃學習。——《禮記·月令》
鷹乃學習。——《禮記·月令》
鄭譯:鷹可能學著(老鷹)練習其本能。
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晉·左思《詠史》
鄭註:習習,可譯作行其本能。習習池中魚,擺尾游八方。籠中鳥,未必是學飛。
㊁反覆練習,鑽研〖review;practise;exercise〗
君子以朋友講習。——《易·象下傳》
是皆習民數者也。——《國語·周語》。注;“習,簡習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皇侃義疏:“習是修故之稱也。言人不學則已,既學必因仍而修習,日夜無替也。”
君子以朋友講習。——《易·象下傳》
是皆習民數者也。——《國語·周語》。注;“習,簡習也。”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皇侃義疏:“習是修故之稱也。言人不學則已,既學必因仍而修習,日夜無替也。”
又如:習容(練習舉止,整飭儀表);習肄(猶練習);習戰(練習作戰);習非勝是(對錯誤的事物相習既久,無法矯正,反以為是)
㊂通曉,熟悉〖becomefamiliarwith;beusedto〗
不習於誦。——《戰國策·秦策》
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戰國策》
皆通習之。——唐·韓愈《師說》
益習其聲。——唐·柳宗元《三戒》
不習水戰。——《資治通鑑》
習見習聞。——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習方俗
又如:習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戰的兵士);習士(熟悉法制的人);習事(熟諳事理);習知(熟知);習水(熟習水性)
㊃學習〖learn〗
始習於大豆。——《呂氏春秋·造父》。注:“學也。”
㊂通曉,熟悉〖becomefamiliarwith;beusedto〗
不習於誦。——《戰國策·秦策》
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於薛者乎?——《戰國策》
皆通習之。——唐·韓愈《師說》
益習其聲。——唐·柳宗元《三戒》
不習水戰。——《資治通鑑》
習見習聞。——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習方俗
又如:習流(熟悉水流。又指熟悉水戰的兵士);習士(熟悉法制的人);習事(熟諳事理);習知(熟知);習水(熟習水性)
㊃學習〖learn〗
始習於大豆。——《呂氏春秋·造父》。注:“學也。”
習其句讀。——唐·韓愈《師說》
自幼好武術,習無不精。——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自幼好武術,習無不精。——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鄭註:所練無不至精。不必訓「學」。
又如:習學(學習);習文練武;講習(講授與學習);習業(攻習學業,鑽研學問)
鄭註:習學,以習為學。習文練武,練文練武。講習,講且示範。習業,為其專業、實習某行。
㊄習慣;習慣於,習以為常〖getaccustomedto;beusedto〗
聖人者,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管子》
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商君法·戰法》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不習水土。——《資治通鑑》
家人習奢。
習於鐘鼓。——宋·蘇軾《教戰守》
又如:習熟(習慣熟悉);習閒(遊手好閒者);習聞;習安(習慣於安定)
聖人者,明於治亂之道,習於人事之終始者也。——《管子》
民習以力攻難,故輕死。——《商君法·戰法》
人習於苟且非一日。——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不習水土。——《資治通鑑》
家人習奢。
習於鐘鼓。——宋·蘇軾《教戰守》
又如:習熟(習慣熟悉);習閒(遊手好閒者);習聞;習安(習慣於安定)
㊅訓練〖train〗
不習,則民不可使也。——《大戴禮記》
又如:習教(猶訓練);習勒(嚴格訓練);習練(練習;訓練);習用(演習);習兵(操演軍事);習陣(演習戰陣之事)
㊆習染〖fallintoabadhabit〗
習善而為善,習惡而為惡也。——《論衡·本性》
習其家風。——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名
習性;習慣〖habit;custom;usualpractice〗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
政教習俗,相順而後行。——《荀子·大略》
又如:固習;陋習;惡習;習性;積習
親信〖trustedfollower〗
凡當塗者之於人主也,希不信愛也,又且習故。——《韓非子·孤憤》
又如:習故(親近故舊。又指熟悉故舊的人)
副
經常,常常〖often〗
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柳宗元《三戒》
車戶李旺行了多日,習見匣子沉重,曉得是銀子在內。——《二刻拍案驚奇》
又如:習洽(經常交往,關係密切);習聞;習用
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金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甲骨文獻的內容涉及當時天文、曆法、氣象、地理、方國、世系、家族、人物、職官、征伐、刑獄、 農業、 畜牧、田獵、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災禍等,是研究中國古代特別是商代社會歷史、文化、語言文字的極其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中華字源
“習”字在現代漢語中多用來表示“學習”、“練習”、“熟悉”、“經常”、“習慣”等義。
從上列甲骨文字形來看,它的上邊是個“羽”字,表示鳥的翅膀,下邊是個“日”字,表示太陽,合起來就是表示“鳥在陽光下練習飛翔”的意思。它是一個會意字。小篆的字形小有變化,它的上邊還是個“羽”字,但是下邊的“日”訛變成了“白”,由於“日”與“白”字的字形很相似,所以慢慢就將“日”誤變為“白”了。“習”是它的繁體,“習”是“習”的簡化字。
《說文解字》里說:“習,數(shù)飛也。”“數飛”就是“多次飛翔”的意思,這是“習”字的本義。這個意思在現代漢語裡雖然極為少用,但在古代漢語中卻可以找到很多。如《禮記1月令》中有句“鷹乃學習”的話,意思是小鷹就要練習飛翔了。這裡的“習”是指練習飛翔,這裡的“學習”含義卻與今天“學習”的含義完全不同。西晉詩人左思的《詠史》詩中有“習習籠中鳥,舉翮(gē)觸四隅”兩句,意謂“飛來飛去的籠中鳥,一動翅膀就碰到了(鳥籠的)每個角落”。這裡的“習習”就是“飛來飛去”的意思。
由於“鳥兒練習飛翔”也包含了“學習”的意思,因此由“習”的本義就引申出對文化知識、技能等的“學習”的意思,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學習”含義,如《呂氏春秋·聽言》里說“蠭門始習於甘繩”,這裡的“蠭門”、“甘繩”都是人名,意思是說蠭門一開始是從甘繩那裡學習的。由於“習”也有“反覆”、“多次”的意思,因此又引申出“複習”、“溫習”等意思。《論語》中“學而時習之”的“習”就是“溫習”,“複習”的意思。後由“多次接觸”又引申為“熟悉”,如《戰國策·齊策四》里說:“誰習會計,能為文收債於薛者乎?”意思是說有誰熟悉會計而且會寫字,能到薛地去收債的呢?後又引申為“習慣”,如《北史·儒林傳》里說“帝王之孫,習性驕逸”,這裡的“習”就是“習慣”的意思。有時“習”字也用作“經常”義,如《漢書·董仲舒傳》里說“習聞其號,未燭厥理”,這裡的“習”字就是“經常”的意思。
常用詞組
習兵xí bīng
練兵。
習而不察xí ér bù chá
習以為常了,就很難覺察到存在的問題。
【例如】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孟子》
習非成是xí fēi chéng shì
對某些錯誤的說法或做法習慣了,反而認為它是正確的。
【例如】習乎習,以習非之勝是,況習是之勝非乎?——漢·揚雄《法官·學行》
習慣xí guàn
積久養成的生活方式。
習慣xí guàn
通過實踐或經驗而適應。
【例如】習慣於做艱苦工作。
習見xí jiàn
常見。
習氣xí qì
不良的習慣或作風。
【例如】官僚習氣。
習染xí rǎn
學習並感染。
習尚xí shàng
習俗。
習俗xí sú
風俗習慣。
習題xí tí
練習用的題。
習性xí xìng
由於長期處於某種條件或狀態而形成的固有本性。
【例如】習性良好。
習慣了,就形成了風氣。
【例如】今聚天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又擇其不敢言之者在台諫,習以成風,如何做得事?——宋·朱熹《諫諍》
習以成性xí yǐ chéng xìng
同“習與性成”
習以為常xí yǐ wéi cháng
常做某事,逐漸成了習慣。
【例如】三十餘年,習以為常,朕待此花,可謂深仁厚澤。——清·李汝珍《鏡花緣》
習藝xí yì
學習手藝或技術。
習用xí yòng
常用;習慣這樣用。
習字xí zì
練習寫字。
習字帖(xízìtiè),習字簿(xízìbù)
書法範例的書寫本(供學習者模仿之用)。
習作xí zuò
進行寫作。
原始碼擴展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正韻》席入切,𠀤音襲。《說文》數飛也。《禮·月令》鷹乃學習。
又《易·坤卦》不習,無不利。《注》不假修為,而功自成。《論語》學而時習之。《何晏注》學者以時湧之。
又《易·坎卦》習坎。《注》習謂便習之。《釋文》習,重也。
又《書·大禹謨》士不習吉。《傳》習,因也。
又《詩·邶風》習習谷風。《傳》習習,和舒貌。
又姓。《廣韻》出襄陽。晉有習鑿齒。◎按說文習自為部。今從正字通併入。字從羽從白。俗作習,非。
漢譯英
習
be used to custom habit pract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