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仲是一件東漢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翁仲與剛卯一樣是漢代新出現的玉器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翁仲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漢
- 尺寸:寬1.1,高4.9 cm
文物特徵
重要展覽
文物名稱 | 館藏地點 | 文物尺寸 | 所屬年代 |
---|---|---|---|
翁仲 | 上海博物館 | 寬1.1,高4.9 cm | 東漢 |
翁仲是一件東漢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翁仲與剛卯一樣是漢代新出現的玉器品種。
文物名稱 | 館藏地點 | 文物尺寸 | 所屬年代 |
---|---|---|---|
翁仲 | 上海博物館 | 寬1.1,高4.9 cm | 東漢 |
翁仲 翁仲是一件東漢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翁仲與剛卯一樣是漢代新出現的玉器品種。文物特徵 翁仲與剛卯一樣是漢代新出現的玉器品種。傳說中秦始皇手下的大將阮翁仲端勇無比,鎮守邊關時,匈奴來犯,見到翁仲則避而逃之。漢人就將翁仲這個神話人物製成一個玉雕小像戴在身上,用來辟邪。重要展覽 ...
翁仲,原是秦始王時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原本指的是甸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瑕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除了人像外...
翁仲二神是道教俗神,為宮門外守護神,記錄於《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道教俗神。為宮門外守護神。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載,魏明帝鑄銅為二神人,號翁仲,置於司馬門外。翁仲守門始於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長狄之人十二見於臨洮,長五丈余。帝以為吉祥之兆,遂以之為模型鑄金人十二,置宮門之前,稱之...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中國。起初它被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後來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器物。漢代的翁仲在人們心目中有辟邪的作用,也作為陪葬品。“翁仲”一詞見於《晉書·五行志上》中載“景初元年,發銅鑄為...
白玉翁仲 此玉器白玉無瑕,玉質細膩油潤,雕工簡潔有力,線條 流暢,工藝精湛,打磨光滑。 圓雕翁仲人形,上身三角,足部呈圓錐形,寬衣大袖,“人”字型穿孔。玉器採用“漢 八刀”的雕刻方法,刀法簡樸,不刻五官,直立全身像。翁仲,秦代武將,漢代人們把他雕成玉飾用來驅鬼避邪 信息來源 《古玉器斷代與辨偽》
所謂的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玉翁仲乃是驅邪祛魔的佩飾。文物信息 名稱...
北魏石翁仲,是北魏皇陵前的石翁仲,高314 厘米,其來歷得從秦始皇時所鑄十二個銅人說起。北魏石翁仲 北魏皇陵前的石翁仲,高314 厘米。翁仲的來歷得從秦始皇時所鑄十二個銅人說起。《史記 秦始皇本紀》說秦始皇二十六年時“收天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正義》引《三輔...
元石翁仲 元石翁仲是一件元代石雕,現收藏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此件石翁仲屬文翁仲,頭戴五梁冠,身披官服常服,足蹬雲頭靴,衣襟右掩,雙手拱揖,長袖下垂,寬鼻闊口,儼然一副憨憨長者、達官貴人的模樣。1997年,出土於北京動物園施工工地。
《以久字韻賦翁仲》是宋代錢穎創作的詩。作品原文 武皇騎龍朝帝後,露濕銅仙古苔繡。景初命名翁與仲,無復衣冠仍漢舊。桓圭大劍高嵯峨,不動如山嚴鎮守。豈知屹立司馬門,九鼎暗移司馬手。變遷陵谷亦何易,洛陽塵埃一回首,因嗟寵辱非可常,世間何者為長久。君不見後來荊棘埋銅駝,坐想失身橫隴畝。
此展品為宋代文物。高152厘米,寬63厘米,厚33.5厘米。翁仲為墓前守墓人雕像的通稱,銅質為銅翁仲,石質為石翁仲。石翁仲又有文臣武將之分。該石翁仲出土時有六件,均位於榮昌壩宋墓墓前,其中2件較完整,4件殘缺。宋代石翁仲在貴州省內屬首次發現,且雕刻藝術甚佳,是研究宋代石刻藝術的珍貴資料。現收藏於...
戰國玉翁仲 戰國玉翁仲是戰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縱4.3,橫1.4,高0.7 外輪廓略呈拱手而立的人形,戴冠,陰刻線表現眼,嘴。冠頂部和腰部均有一個橫向小穿孔,腰部的孔略大於冠部的。
《滿江紅·草原上無主翁仲》是清代詩人楊玉銜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滿江紅·草原上無主翁仲 捐棄誰憐,斜陽下、無言獨立。人疑是、長安古道,臥駝荊陌。高冢夷為鳴屐路,豐碑借作支床石。怎翟公、羅雀已無門,猶留客。鐘鼓室,他人入。松楸地,靈狐宅。問邱山華屋,忍談今昔。野火更防身後劫,鬼雄難護耕...
木乎爾浩希庫夏喬魯石翁仲墓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溫泉縣查乾屯格鄉米爾其格村(昆得侖牧場木呼爾牧業隊),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基點,向東、西、南、北各延伸50米。2012年3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站發布《關於公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保護範圍建設控制地帶的通知》,木乎爾浩希庫...
霍城石翁仲 霍城石翁仲,發現於今新疆霍城縣小瑪扎東山昆帶山大石頭正北庫魯斯地方。石像簡介 原有2石。北石是女像,另一男像現存新疆博物館。高85厘米,寬40厘米,厚30厘米,兩手合捧一物置臍下,兩乳突出,面部眉眼口鼻清晰,無須,為東方人形貌,似女性。推斷為宋元間遺物。
《挽翁仲山常卿二首》是宋代詩人劉克莊創作的一組七言律詩。挽翁仲山常卿二首其一 進由孤士列華簪,曾對薰風和舜琴。資善禮行貂豎肅,議郎疏出馬群瘖。畿民猶說張京兆,宮媛皆知李翰林。麾去招來關氣數,浩穹於此本無心。挽翁仲山常卿二首其二 昔駕輶軒忝外台,愛文學掾有高才。曾留太白論文去,亦辱...
《得何亞農八兄翁仲詩感賦》是近現代景耀月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覽倪觀化任推移,芻狗芻靈事可知。芝谷謠歌人鄭重,竹林游衍道清奇。培風鵬背得千里,撲燈蛾黃又一時。太平有象吾能俟,頭白河清未是遲。作者簡介 景耀月(1881-1944),字太招,別署大招、帝召、瑞星、秋綠、秋陸。山西芮城人。18歲中...
“石翁仲”,指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人像,也有人叫“石像生”。“石翁仲”與“石像生”有一定區別,古代帝王或大臣墓前的石雕人物、禽獸等,統稱石像生,但只有石雕人物才能稱為“石翁仲”。石翁仲又有文臣(持簡者)、武將(持劍者)之分。發展歷史 帝王陵前神道上排列石像生儀仗隊的歷史,由來已很久了。
楊翁仲,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出自於漢王充《論衡·實知》。傳說起源 異人名。漢王充《論衡·實知》:“廣漢楊翁仲,聽鳥獸之音,乘蹇馬之野。田間有放眇馬,相去鳴聲相聞。翁仲謂其御曰:‘彼放馬知此馬而目眇。’其御曰:‘何以知之?’曰:‘罵此轅中馬蹇,此馬亦罵之眇。’其御不信,往視之,目...
翁仲,原本指的是匈奴的祭天神像,大約在秦漢時代就被漢人引入關內,當作宮殿的裝飾物。初為銅製,號曰“金人”、“銅人”、“金狄”、“長狄”、“遐狄”,但後來卻專指陵墓前面及神道兩側的文武官員石像,成為中國兩千年來上層社會墓葬及祭祀活動重要的代表物件。除了人像外,還包括動物及瑞獸造型的石像,置於...
銅人即銅鑄之人,亦稱“金人”。古多鑄以置於宮廟間,或銘文其上。舊題漢劉歆《西京雜記》三,謂鹹陽宮有銅人十二,坐皆高三尺。史料中有關銅人的稱謂很多,大概有以下幾種:鐘鐻、金人、鐘、翁仲、銅人等。將銅人稱作“鐘”,那是因為銅人是空心的,像鐘的樣子。簡介 銅鑄之人。亦稱“金人”。古多鑄以...
石人冠頂刻字為朱翼盦及家屬捐贈。藏品簡介 縱:9.8cm,橫:8.6cm。此為乾隆淡墨精拓本,半開,跋半開,黃易鑑藏,鈐“小松所得金石”。評價 石人位於河南登封嵩山南麓中嶽廟前兩座四角亭內。冠頂僅刻一隸書“馬”字。石人又名翁仲。此一對石人為東漢安帝元初年間(114~120年)雕刻,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
《鎮州與文舉百一飲》是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是詩人在與兩位老友痛飲之後抒發的,表露了知己相逢,酒酣耳熱,去國不遇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亡國之痛。全詩對仗排偶,質樸雋永。作品原文 鎮州與文舉百一飲 翁仲遺墟草棘秋,蒼龍雙闕記神州。只知終老歸唐土,忽漫相看...
漢代人們用來辟邪厭勝的流行飾品中,玉剛卯(嚴卯)、玉翁仲、玉司南,三者合稱為辟邪三寶。玉剛卯、嚴卯 一般為一對,形制相同,玉質長方體,中有孔,可穿繩佩掛,器面刻吉祥語句,用以驅邪,是古代的護身符。漢代流行,一般長約2厘米,寬約1厘米,後世有仿品。剛卯、嚴卯外壁四面各有陰刻兩行隸書銘,共三十...
往者不可言,古柏守翁仲。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吳宣義:作者的吳姓友人任宣義郎,生平未詳。宣義,宣義郎,宋文臣寄祿官名,元豐三年(1080)置,相當於舊寄祿官光祿、衛尉寺丞、將作監丞。三徑:西漢末,王莽專權,兗州刺史蔣詡告病辭官,隱居鄉里,於院中辟三徑,惟與求仲、羊仲來往。後常以三徑指...
明孝陵神道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明孝陵景區內,是世界文化遺產明清皇家陵寢—明孝陵的組成部分,主要路段是“石象路”與“翁仲路”,長約600米。明孝陵神道與前朝帝王陵墓神道有明顯的不同。明朝之前的神道短且直,而明孝陵神道蜿蜒曲折,環繞建有三國時代吳蔣陵的梅花山,形成一個彎曲的形狀,似北斗七星。神道的東段,路...
第二層有石羊1對,第三層有石虎1對,第四層有石馬1對,第五層有翁仲1對,身高2.6米,均手持笏板。墓前有墓碑,上刻隸書碑文“誥贈奉直大夫前山東昌邑縣知縣唐公繼配譚太夫人墓”,落款“嘉慶八年夏五月”。碑陰為墓志銘。 墓左前方300米處有“神道碑”1通,碑高3.7米,碑陽刻“皇清誥贈夫人唐母譚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