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葉枝子花

羽葉枝子花

羽葉枝子花(學名:Dracocephalum bipinnatum Rupr.)是唇形科青蘭屬植物。根莖斜,粗5-10毫米。莖多數,常在基部或中部具分枝,高15-30厘米,四棱形,疏被倒向小毛,上部稍密,在葉腋生有極短的小枝。下部莖生葉具長度超過葉片之半的長柄,中部莖生葉具短柄。輪傘花序生於莖頂部2-5對葉腋,約具4花。雄蕊無毛。花期8-9月。

分布於俄羅斯、克什米爾地區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新疆西部和西藏西部;生長於海拔2500-2600米得山溪石縫中,草原或半沙漠。

羽葉枝子花以其奇特葉形,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可用於花帶、花壇、花境栽培;還是藥用植物,全株入藥,具有清肝熱、愈瘡、止血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病。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根莖斜,粗5-10毫米。莖多數,常在基部或中部具分枝,高15-30厘米,四棱形,疏被倒向小毛,上部稍密,在葉腋生有極短的小枝。下部莖生葉具長度超過葉片之半的長柄,中部莖生葉具短柄,葉片乾時紙質,羽狀深裂幾達中脈,長1.5-2.5厘米,寬7-12毫米,輪廓卵形至披針形,基部楔形,深裂片3-4對,線形,斜升,長4-8毫米,頂端的長10-14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鈍,下面脈上疏被小毛,全緣,或有時具少數小裂片,葉因此為二回羽狀分裂。
輪傘花序生於莖頂部2-5對葉腋,約具4花;花具短梗;苞片長為萼的1/4-1/2,倒卵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基部楔形,被短柔毛及睫毛,邊緣的4-8個小齒具細刺,刺長1-2毫米。花萼長14-17毫米,被短毛及睫毛並具金黃色腺點,2裂達1/2,上唇3淺裂至本身長度1/4-1/3處,3齒闊卵形,幾等大,先端具刺,刺長約0.8毫米,下唇2深裂幾至基部,2齒寬披針形,先端具小刺。花冠藍紫色,長3-3.8厘米,外面被短柔毛,上唇稍短於下唇。雄蕊無毛。花期8-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俄羅斯、克什米爾地區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新疆(天山西部、塔爾巴哈台山、阿拉套山、薩烏爾山)和西藏西部;生長於海拔2500-2600米得山溪石縫中,草原或半沙漠。分布區年降雨量為387.24毫米。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山區氣候特徵明顯,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光能資源豐富。
羽葉枝子花羽葉枝子花

繁殖方法

播種:於9月中旬採種,晾乾,置陰涼處待播。11月初至中旬,土壤封凍之前播種。畦狀整地,畦長根據地塊而定,畦寬1米,利於撫育管理。細緻整地,保持播種地平整。行播,行距寬20厘米,播種行溝深5厘米。由於種粒較小,播種時種子與乾細沙拌勻下種,播後覆土2厘米,壓實。
營養袋:在溫室內,1月下旬至2月上均可。營養袋裝入配方土,澆透水消毒後第3日點播,每袋播2粒種子20-30天出齊苗。在小苗有三片真葉時可移入大田栽培。
扦插:在6月下旬苗高達20c厘米即可打插。在1年生或2年生苗採集插穗,採集頂梢長10厘米穗,捆把清水浸泡4-6小時。扦插在全光噴霧條件下進行,可提高扦插成活率。扦插基質為壤土與細爐渣,比例1:3拌勻消毒。扦插株行距為5厘米×10厘米,200株/平方米。扦插深度插入基質內5厘米,插後連續噴霧1小時,讓基質與插穗充分接觸。扦插後20-25天生根,35-40天可移植栽培。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翌年,除去行間雜草,出苗前不能澆水,待苗出齊後,小水澆透。如果春季乾早少雨,播種地乾裂,可噴灌。
移植:在播種苗高約10厘米時,在陰天移苗栽培,株行距50厘米×50厘米,移栽後澆透水,及時中耕除草。

主要價值

羽葉枝子花以其奇特葉形、美麗花姿、艷麗花色,具有很高觀賞價值,在園林綠化中可用於花帶、花壇、花境栽培;還是藥用植物,全株入藥,具有清肝熱、愈瘡、止血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肝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