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皇廟

羲皇廟

羲皇廟又稱伏羲廟、人祖廟、爺娘廟,位於郭里鎮鳧山山系主峰東鳧山西側,爺娘廟東村村東,是魯西南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築群。

1978年2月,被公布為鄒城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公布為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羲皇廟
  • 別稱伏羲廟
  • 地點:里鎮鳧山山系主峰東鳧山西側
  • 榮譽:魯西南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築群
廟宇概況,羲皇廟歷史,突出問題,

廟宇概況

鄒城郭里鎮是中華始祖伏羲女媧的風姓、龍姓部落活動地,有眾多極其珍貴的文化遺產,羲皇廟便是其中之一。
羲皇廟位於郭里鎮鳧山山系主峰東鳧山西側,爺娘廟東村村東,又稱伏羲廟、人祖廟、爺娘廟,是魯西南最大的祭祀伏羲的古建築群。
始建時間久遠,由於歷史原因,現僅存5根5米多高的八棱石柱、4座石碑和羲皇殿、玉皇殿的石牆地基。

羲皇廟歷史

為據考,唐末五代時已初具規模。整個建築依山而建,南北長約150米,東西寬約120米,為亭、榭、樓、閣的集合體,結構嚴謹,氣勢恢弘。廟前有山門,門內有金水橋,東西各有一門,俗稱東西華門。向北分東、中、西三路建築,依山勢呈上中下並列迭加分布,中路有禮門、東西廡、羲皇殿、媧皇殿,主體建築為羲皇殿,東路有玉皇殿,西路有泰山行宮、關帝廟。總共有大小42座廟宇,內供1300多尊神像。
然而如此規模宏大的廟宇,在經歷了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後,卻於1929年被馮玉祥部梁冠英手下所燒,變成一片廢墟。再加上後來人為破壞,現在原址只剩下5根5米多高的8棱石柱、5座龜馱石碑和玉皇殿的石牆地基。其中的玉上宮殿通宇碑陰面有草書詩一首,傳說是八仙之一呂洞賓的手跡。
2006年底,羲皇廟遺址由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鄒城市政府和郭里鎮政府立碑保護。郭里鎮政府通過多方搜尋資料,編撰完成了《郭里文物攬勝》,圖文並茂地介紹羲皇廟的歷史文化內含,對提高人們對羲皇廟遺址的認知和保護意識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在鄒城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郭里鎮政府對羲皇廟遺址進行了劃片保護,栽植了界樁,劃定了保護區,並在保護區邊沿栽植了檜柏等綠化樹木,並對羲皇廟遺址保護區內的農作物進行了全面清理,積極引導駐地農戶在保護區不再種植農作物
另一方面,郭里鎮政府積極制定羲皇廟遺址保護和整修規劃,對羲皇廟遺址進行系統科學的規劃保護,還將羲皇廟遺址所在的爺娘廟東村申請為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切實增強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還專門明確了一名文物協管員,由鎮政府每月給予一定數額的資金補助,切實對羲皇廟遺址進行全天候保護,避免人為損毀現存文物的現象出現。

突出問題

羲皇廟遺址的保護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由於受各方面原因的制約,特別是受鎮財力狀況的影響,對羲皇廟遺址的保護目前仍處在粗放、野外狀態。
二是羲皇廟遺址保護缺乏長遠規劃,沒有明確具體、詳盡可行的規劃措施。
三是文物保護投入不足,對碑柱、碑石等現存珍貴文物需建碑亭保護,防止文物繼續風化損毀。
四是一些文物存放分散。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碑身、碑柱被作為建材用料,用於修路架橋等,急需收集回歸。
五是對羲皇廟遺址僅進行保護,還是進行重修存在很大分歧
當地政府表示,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特別是相關專家學者,能對羲皇廟遺址保護問題積極建言獻策,以便更好地將這筆深厚的文化遺產更好地展示給今人,傳承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