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粉

羚羊角粉

羚羊角粉是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化學成份是磷酸鈣、角蛋白及不溶性無機鹽等,其中角蛋白含量最多。羚羊角的角蛋白含硫只有1.2%,是角蛋白中含硫最少者之一。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羚羊角
  • 主要適用症:驚癇抽搐,頭暈目眩,目赤頭痛,熱病神昏
  • 用法用量:磨汁或研粉內服;煎湯內服;入丸、散。
  • 功效: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藥理作用,中樞的作用,解熱作用,其他作用,藥物來源,毒性,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文獻,

藥理作用

中樞的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以50%醇作成100%流浸膏,實驗前蒸去乙醇)能降低小鼠朝向性運動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加速巴比妥及乙醚麻醉之開始速度,顯著降低對五甲烯四氮唑、士的寧、電休克的敏感性,卻不導致肌肉鬆弛;煎劑能降低咖啡因所致蟾蜍及小鼠的驚厥率,並增高恢復率,但對士的寧所致驚厥則無效,亦不能增強苯巴比妥鈉對蟾蜍及小鼠的毒性。

解熱作用

羚羊角煎劑對傷寒、副傷寒甲乙三聯菌苗引起發熱的家兔有解熱作用,灌胃後2小時體溫開始下降,6小時後逐漸恢復。

其他作用

羚羊角外皮浸出液,能增加動物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有鎮痛作用。

藥物來源

為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 的角。主產於新疆、青海等地。全年均可捕捉,但以秋季獵取最佳。捕捉後鋸取其角,曬乾。用時鎊成薄片或碎末或磨汁服用。

毒性

按每日2克/公斤給予小鼠7天,體重增長緩慢,而飲食、排便、自由活動等方面無明顯改變。毒性很低。

性味

鹹,寒。
①《本經》:味鹹,寒。
②《別錄》:苦,微寒,無毒。
③《藥性論》:味甘。

歸經

入肝、心經。
①《本草蒙筌):走肝經。
②《本草經疏》:入手太陰、少陰,足厥陰經。

功效

平肝熄風,清肝明目,清熱解毒。

主治

1、用於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羚羊角性寒,清熱力強,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熱,息肝風作用。所以宜於熱極生風,為治療肝風內動,驚癇抽搐之要藥。如用治溫熱病熱邪熾盛,熱極動風之高熱神昏、驚厥抽搐者,常與鉤藤、菊花、白芍等配伍,即羚角鉤藤湯。用治癲癇、驚悸,可與鉤藤、天竺黃、鬱金、硃砂等同用。
2、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本品亦有顯著的平肝陽作用,可與石決明、牡蠣、天麻等平肝潛陽藥物同用,共奏平肝陽,止眩暈之效。
3、用於肝火上炎,目赤頭痛。本品善於清瀉肝火,故宜治肝火上炎之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羞明流淚等症。常與龍膽草、決明子、黃芩等配伍,如羚羊角散。
4、用於溫熱病壯熱神昏,熱毒發斑。本品入心、肝二經,氣血兩清,有清熱瀉火解毒之效。用治熱病神昏,壯熱,躁狂,抽搐等症。常與石膏,寒水石等配伍,如紫雪丹;用治熱毒發斑,每以本品配入白虎湯中取效。
此外,羚羊角還可以用於肺熱咳喘,能清肺熱止咳,如羚羊角清肺散近年用羚羊角水解注射液治療小兒肺炎,流感發熱,麻疹等其他發熱病症,均有效。

用法用量

磨汁或研粉內服:每次0.3~0.6g。煎湯內服,每次1~3g,單煎2小時以上,取汁服用。或入丸、散。

文獻

①《本經》: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安心氣。
②《別錄》:療傷寒時氣寒熱,熱在肌膚,溫風注毒伏在骨間,除邪氣驚夢,狂越僻謬,及食噎不通。
③《藥性論》:能治一切熱毒風攻注,中惡毒風卒死,昏亂不識人;散產後血衝心煩悶,燒末酒服之;主小兒驚癇,治山瘴,能散惡血。
孟詵:主中風筋攣,附骨疼痛,生摩和水塗腫上及惡瘡;又卒熱悶,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熱毒痢及血痢。
⑤《食療本草》:傷寒熱毒下血,末服之。又療疝氣。
⑥《本草拾遺》:主溪毒及驚悸,煩悶,臥不安,心胸間惡氣毒,瘰癧
⑦《綱目》: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散血下氣,辟惡解毒,治子癇痙疾。
⑧《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盜汗,消水腫,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氣,止渴除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