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軍第一騎兵師)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美軍第一騎兵師一般指本詞條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簡稱美騎一師,第一次在一戰後的1921年成立,下屬的第二騎兵團組建在1855年。組建後參加過太平洋戰爭韓戰,戰後集體轉入預備役。1965年由第11空降師和第2步兵師重新組建,成為第一個空中機動師,參加越南戰爭,現編制3個重裝旅、一個工兵旅和一個航空旅共1.6萬人,隸屬美國陸軍第3軍,駐地為美國德克薩斯州胡德堡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
  • 外文名:1st Cavalry Division For USA
  • 綽號:第一隊
  • 組建時間:1921年
  • 所屬地區美國
  • 參與戰爭:太平洋戰爭和韓戰等
部隊簡介,裝備編制,作戰能力,作戰局限,參與戰役,韓戰,重回朝鮮半島,

部隊簡介

美軍第1騎兵師1st Cavalry DivisionFirst Team),簡稱美騎一師,是美國陸軍內相當著名的一個部隊。1921年建立,曾先後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現駐於德克薩斯州的胡德堡。
騎一師在越戰期間開始大量裝備直升機,因此又有空騎一師的稱號。
這個師最初來源在獨立戰爭期間華盛頓組建的第二騎兵團(後改稱為第五騎兵團)後與第七騎兵團第三騎兵團組建成第一騎兵師,歷經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被譽為“開國元勛師”。
現役的第1騎兵師在1965年7月1日成立,美軍自1950年代末期提出了地面作戰部隊的空中機動戰術,即用直升機完成營級部隊的部署、保障、撤離,並能得到攻擊機、炮兵、直升機外掛武器系統的火力支援以及空中協同指揮、戰術偵查等。美軍為此組建了第11空中突擊師來驗證作戰理論,把長期駐紮在韓國的原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改稱步兵第2師,而以第11空中突擊師為班底加上第2步兵師統編命名為新的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從而兩個師進行番號互換。因為是運用新的戰術直升機運送所以在越戰時又稱空中騎兵或空中機動部隊。1957年,加文中將擔任美國陸軍研究開發處處長的時候就提出了這個概念,美軍1963年初在本寧堡組建了實驗性質的11空中突擊師,由金納德準將擔任師長,本寧堡副司令諾頓罩著,一步一步開始了試驗和訓練,從單機的空中機動訓練到連排規模,後來又補充了兩個旅的兵力,炮兵和其他附屬部隊,開始了大規模訓練。由於二戰後美軍的主力是參照歐洲平原的戰鬥而準備的,都是重型裝甲和高度機械化部隊,在朝鮮複雜的地形中已經暴露出了一些問題,離開公路就寸步難行,韓戰以後美軍高層覺得自己的士兵在韓戰中是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徒步攻克,很顯然士兵在長途奔襲到目的地的時候已經疲憊不堪了;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再打仗了。所以在韓戰以後才決定用一種新型的進攻方式用直升機空降士兵到戰場;最後再乘坐直升飛機撤離,美軍對此研究出新軍種(空中機動部隊),這種方式被稱作“蛙跳式進攻”這樣方式的優點是進攻速度快士兵也不用翻山越嶺了從而節省了體力;也省下了寶貴的進攻時間,缺點是直升機容易被敵人的集中防空火力擊中(比如RPG火箭彈)。而韓戰的時候美軍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那時候直升機大多數被用來運送傷員而不是戰鬥任務,好像唯一的一次投送兵員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後方還沒什麼效果,而傳統的傘兵部隊在二戰中就顯示出了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在朝鮮和越南這種複雜地形里更是無能為力,而新型直升機的出現使得與之配套的新型部隊和戰術有機會得以實施。因在1965年6月至11月,新編的第1空中騎兵師(空中機動師)完全部署到南越的西原(即越南中央高地)安溪地區。即新的第1空中騎兵師是由第11空中突擊師與第2步兵師合力組建;而遠在韓國的原第1騎兵師則被改編為第2步兵師。當時新的第一空中騎兵師全師編制1.6萬人,擁有400餘架UH-1直升機。第1騎兵師作為美國本土戰略預備隊,自成立以來參加過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等軍事行動,是美國陸軍現役兩個重型主力師之一。
騎一師可遂行各種條件下的進攻作戰,尤其適合擔任突破、縱深攻擊和追擊任務。在進攻作戰中可一次殲敵一個裝甲或機步團;在防禦作戰中可抗擊敵一個集團軍的進攻;在撤退行動中適合擔任掩護部隊。它的局限性主要有:由於重型裝備數量多、體積大,無法進行大規模空運,無法實施整師的快速戰略機動,不適宜城市化地形作戰,同時防空能力薄弱。

裝備編制

在滿編情況下,第1騎兵師主要裝備M1A2主戰坦克348輛,M2步兵戰車144輛,M3騎兵戰車94輛,M113裝甲輸送車308輛,履帶式指揮所運載車167輛,AH-64武裝直升機36架,AH-1武裝直升機8架,UH-60通用直升機24架,OH-58基奧瓦偵察直升機44架,EH-60電子戰直升機3架,“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238部,“標槍”反坦克飛彈發射裝置108部,M109自行榴彈炮72門,M270多管火箭炮9門,90毫米無坐力炮24門,107毫米迫擊炮60門,“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36部和改進型火神高炮24門,各型無線電台5281部,各種夜視設備4657部,M203榴彈發射器1024具,M9裝甲戰鬥工程車8輛。
第1騎兵師編制總人數約1.6萬人,下轄師部及師部連,第1騎兵旅(轄第5騎兵團第2營、第8騎兵團第2營、第12騎兵團第1營),第2騎兵旅(轄第5騎兵團第1營、第8騎兵團第1營、第12騎兵團第2營),第3騎兵旅(轄第9騎兵團第1營、第8騎團第3營、第7騎兵團第2營),以上3個騎兵旅共編6個重型坦克營和3個機步營。該師還編有1個工兵旅(下轄3個工兵營),1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1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兵營、1個227毫米多管火箭炮兵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1個師航空旅(下轄2個攻擊直升營、1個航空指揮連、1個騎兵中隊),1個化學連,1個憲兵連以及1個師樂隊。

作戰能力

機動力
在戰略機動能力方面,第1騎兵師除師先頭部隊和師屬航空旅可通過軍事空運司令部的C-5運輸機和C-14或141B運輸機快速投送外(C-5A運輸機裝載6架AH-64攻擊直升機僅需7個人時,直升機旋翼不需拆卸,運抵戰區後可迅速投入作戰),師其餘重裝備(348輛重型坦克、238輛步兵和騎兵戰鬥車、308輛全履帶裝甲人員輸送車、72門155毫米自行榴彈炮、9門12管227毫米多管火箭等)必須通過海運或陸上運輸從前沿部署地區投送到危機地區。為儘快形成戰鬥力,通常將整個師人員全部空運至戰區,並啟用戰區預置和海上預置裝備。
火力
(1)壓制火力:騎一師編有3個M109A6型155毫米自行榴炮營(72門)和1個M270多管火箭炮連(9門),可在各種氣象和地形條件下為師提供核和非核炮兵火力支援。師屬3個榴彈炮營採用集中射擊方法,每分鐘可發射288發炮彈,有效壓制和摧毀縱深30公里內的敵軍步兵、裝甲目標和炮兵群。騎一師裝備了最先進的M270多管火箭炮(9門),每門12管火箭炮的壓制效力相當於1個野炮營24門155毫米的榴彈炮,毀傷距離達35公里,能夠為師提供大面積瞬時密集壓制火力。1門火箭炮一次齊射12枚火箭彈可壓制12萬平方米的地域,相當於96發155毫米榴彈炮彈的壓制效果。
(2)反坦克火力:第l騎兵師建制內的反坦克火力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空中反坦克火力。第1騎兵師建制內的AH-64武裝直升機36架,AH-1武裝直升機8架,機載“海爾法”反坦克飛彈命中精度為96%,可有效攻擊7公里距離內敵坦克。按照美軍“將帥屬航空旅的攻擊直升機集中使用”的觀點,攻擊直升機營採用集中攻擊方式,能有效地打擊100公里縱深的敵裝甲集團。如該營採取連續攻擊方式(1個連進行攻擊,第2個連在前方彈藥與油料站補充,第3個連前往攻擊途中,以保持攻擊的連續性),可一次攻擊384個裝甲目標,扣除戰損因素,按70%的摧毀機率,可一次毀傷268個裝甲目標。該師建制內的22架UH-60“黑鷹”多用途直升機,每架也均可掛載16枚“海爾法”反坦克飛彈,也具有較強的反坦克能力,情況需要時也可用於反坦克。二是地面反坦克火力。第1騎兵師的地面反坦克火力主要由機步營、坦克營和炮兵旅的反坦克火力組成。第1騎兵師的3個機械化步兵營裝備108具“標槍”反坦克飛彈發射架和238部476管“布雷德利”車載“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架,具有每分鐘發射1428枚反坦克飛彈的能力。扣除戰損因素,按60%的摧毀機率,具備一次摧毀856個裝甲目標的能力。
情報與電子戰能力
(1)情報偵察能力:第1騎兵師的主要情報與電子戰力量是建制內的軍事情報營(第312軍事情報營,下轄收集與干擾連、情報與監視連和電子戰連)以及第4航空旅的空中騎兵中隊(下轄2個空中騎兵隊)。主要情報與電子戰裝備是12架OH-58偵察直升機、3架EH—60專用電子戰直升機、12部地面偵察雷達、30餘部(套)電子戰設備。師屬AN/TSQ—114A型車載式甚高頻通信測向系統,每分鐘可對6部電台測向。
(2)電子戰能力:第1騎兵師編制專用電子戰飛機3架(EH-60),各型電子戰設備30餘部,能夠為師提供高頻和甚高頻通信攔截和干擾能力,可在師的整個作戰縱深實施攻擊干擾。3部直升機載AN/ALQ-151通信干擾系統可從空中截獲和識別敵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師的車載式電子干擾能力可達到:地面30公里、空中40公里,定期監視40~50個無線電網、15部雷達。1小時內測向定位60-80個短波電台坐標、24~30部地面雷達坐標,干擾壓制30個無線電網、10-15部雷達。有效壓制敵第一梯隊團的指揮通信網和電子發射發置。
通信指揮能力
編有師屬通信營(第13通信營,下轄指揮戰鬥連、前方通信連、通信支援戰鬥連),能夠為師提供多路戰術衛星通信終端服務、多路無線電通信系統和移動用戶設備網,能覆蓋全師和軍3.75萬平方公里的作戰地域。為8100個左右用戶(其中固定用戶6200個,移動用戶1900個)提供數據、圖像和語音的保密通信,保障師的指揮、控制、情報、火力支援和戰鬥勤務支援。
防空能力
第1騎兵師有較強的防空自衛能力,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師屬防空炮兵營裝備“復仇者”自行防空飛彈系統36部,可在行進間發射,具有全向攻擊和“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師屬防空營24門改進型“火神”高炮(每分鐘射速3000發,自動搜尋和識別目標時間不到2秒鐘),在師前方地域警戒雷達以及師騎兵中隊OH-58D偵察直升機的配合下,能有效地對師作戰地域內的低空(1.2~3.8公里)來襲敵機進行打擊,掩護師主要作戰隊形的空中安全。二是師航空旅的36架“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和24架“黑鷹”多用途直升機都可掛載4~8枚“毒刺”空對空飛彈,有一定的防空自衛能力。三是該師6個坦克營的348輛M2A1主戰坦克,共裝有696挺高射機槍,具備一定的對低空來襲敵機和直升機的防衛能力。
防化能力
師屬防化連(第68防化連)編有一個核生化分隊和4個消除沾染排、1個煙幕排,能夠完成本師的核生化偵察、洗消和發煙任務。全師的12個裝備洗消站能在1小時內洗消48部戰術車輛。
工程保障能力
師屬工兵旅編有旅部及旅部連,下轄第8、第20、第91工兵營。依靠師自身的工兵力量,可完成師戰鬥工程保障、機動與反機動任務。快速構築與維持師戰鬥地域內的主要作戰道路、攔阻陣地和波涉場的進出道路和主要橋樑。
夜戰能力
第1騎兵師裝備各種夜視系統4657部。師全部主戰坦克、自行火炮、戰鬥車輛和直升機均配備了夜間探測和瞄準系統。“阿帕奇”攻擊直升機PNNS夜視系統在夜間對坦克的探測距離達12公里,識別距離為7公里。該師裝甲旅6個坦克營的M1A1主戰坦克採用新型的全景熱成像觀察儀和熱成像瞄準鏡,大大提高了夜間機動和探測與攻擊目標的能力。
後勤支援能力
第1騎兵師的師級後勤支援由本師支援司令部提供。下轄第15、第115、第215三個前方支援營,第27保養支援營,第615運輸飛機保養營。
從綜合攻防能力
進攻作戰能力。第1騎兵師達到一級編制水平時,可遂行各種條件下的進攻作戰,尤其適合擔任突破、縱深攻擊和追擊任務。在軍的編成內擔任主要方向的進攻時,進攻正面可達25-30公里,擔任次要方向的助攻時,進攻正面可達40公里。對預有準備防禦之敵進攻時,師的突破地段寬度為6-8公里,對倉促防禦之敵進攻的突破地段可達10公里。進攻的縱深可達60公里以上,可一次殲滅敵一個裝甲或機步團。在海灣戰爭地面進攻中,該師攻擊縱深達到200公里以上,每晝夜的進攻速度達到80公里。
防禦作戰能力。防禦戰役中,第1騎兵師可在軍的編成內防守正面30-60公里、縱深50-70公里的防禦地帶,抗擊敵一個集團軍的進攻。通過扼守要地、機動防禦、使用空中機動特遣部隊以突襲和地面設伏方式遲滯和粉碎敵集團軍的進攻行動。第1騎兵師在防禦中還可作為軍的預備隊,利用其快速機動性和強大的裝甲突擊力,對楔入防禦之敵實施反突擊。在撤退行動中適合擔任掩護部隊。

作戰局限

1.該師的重型裝備數量多、體積大,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空運,因而不能形成整師的快速戰略機動能力。
2.該師的重型主戰坦克、戰鬥車輛在密集叢林、山嶽地帶和水網障礙地形上的作戰能力有限,更不適宜城市化地形作戰。M113裝甲輸送車只裝備一挺外置機槍,火力及防護力較弱,且速度較慢,實戰中難以與M1A2主戰坦克和M2/M3“布雷德利”戰車協同作戰。
3.師建制內的運力有限,難以保障巨大的戰鬥物資損耗。第1騎兵師全速突擊時,每日消耗燃料60萬加侖,至少需用120車次運輸保障,但師建制的運力只能保障在師的後勤地域與旅的後勤地域之間運送數類補給品,需要另外得到軍的運輸支援。在進攻時,後勤支援車輛往往難以跟上坦克、步戰車的機動速度,影響跟進保障和持續作戰能力。
4.師航空旅的運輸直升機有限,一次最多空中機動一個連,因而限制了該師戰術上立體用兵的靈活性,使獨立縱深機降行動的規模和持續時間有限,必須儘早得到地面重裝部隊的配合。
5.該師機步旅3個機步營的步兵戰鬥車輛均未配備高射武器,因此3個機步營的防空能力較弱。

參與戰役

印地安戰爭
卡曼其族(Comanches)
小大角(Little Big Horn)
內茲佩爾塞(NezPerces)
松樹山脈(Pine Ridge)
蒙大拿1873年(Montana 1873)
北達科塔1874年(North Dakota 1874)
遠征墨西哥
墨西哥1916-1917年(Mexico 1916-1917)
第二次世界大戰
紐幾內亞(New Guinea)
俾斯麥群島(包括箭頭)(Bismarck Archipelago)
勒伊特(包括箭頭)(Leyte)
呂宋島(Luzon)
韓戰
聯合國-防衛任務(UN Defensive)
聯合國-進攻任務(UN Offensive);中國人民志願軍介入(CCF Intervention)
聯合國-第一次反攻(First UN Counteroffensive)
中國人民志願軍-春季進攻(CCF Spring Offensive)
聯合國-夏秋季進攻(UN Summer-Fall Offensive)
第二次冬季戰役(Second Korean Winter)
第三次冬季戰役(Third Korean Winter)
越南戰爭
防衛任務(Defense)
聯合進攻任務(Counteroffensive)
聯合進攻任務-第二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II)
聯合進攻任務-第三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III)
春節攻勢(Tet Counteroffensive)
聯合進攻任務-第四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IV)
聯合進攻任務-第五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V)
聯合進攻任務-第六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VI)
聯合進攻任務-1969年春季(Tet69/Counteroffensive)
1969年夏秋季任務(Summer-Fall 1969)
1970年冬春季任務(Winter-Spring 1970)
教堂聯合進攻任務(Sanctuary Counteroffensive)
聯合進攻任務-第七階段(Counteroffensive,Phase VII)
鞏固任務-第一階段(Consolidation I)
鞏固任務-第二階段(Consolidation II)
停火(Cease-Fire)
海灣戰爭
沙烏地阿拉伯防衛任務(Defense of Saudi Arabia)
科威特解放及防衛任務(Liberation and Defense of Kuwait)
停火(Cease-Fire)

韓戰

入朝參戰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
6月27日,朝鮮人民軍攻占韓國首都漢城,美國決定派其在日本的駐軍援助韓國。遠東美軍司令部決定先調美國第24步兵師入朝參戰,並在6月30日從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抽調了很多技術骨幹和士官補充到美軍第24師。
7月初,原率屬於騎兵1師的第71重坦克營A連亦被調配給美軍第24師。這些原騎兵1師的部隊隨美軍第24師參加了大田戰役
7月6日,遠東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命令美軍第1騎兵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率領騎兵1師入朝參戰,登入地點選在仁川。收到調令時,騎兵1師已經抽調了約750名士官補充到美第24師和第25師,人員調整削弱了騎兵1師的戰力。騎兵1師出發前得到了1,450名補充士兵。
7月9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作為全師先遣隊登入韓國東海岸,任務是駐守距離浦項洞6英里的Yonil機場,因而成為第一支踏上朝鮮半島的第1騎兵師編制下的部隊。
7月12至14日,美軍第1騎兵師主力在日本橫濱登船,但當時朝鮮人民軍已經突破了漢江,原定登入地點仁川已經成了人民軍的後方,第1騎兵師只好把登入地點改為釜山東北60英里一個叫浦項洞的漁村,登入時間也改到7月18日。
7月18日至22日,美軍第1騎兵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少將率領第5騎兵團1營和2營、第7騎兵團2營、第8騎兵團1營和2營、4個炮兵營、1個戰鬥工兵營、特種作戰、後勤及行政等單位共1萬多人先後在浦項洞登入,一同上岸的還有2,000輛載具和3,000噸各種物資。
7月19日中午,蓋伊師長命令已經登入的第5騎兵團向大田進發,此時朝鮮人民軍距離浦項洞約25英里。
7月22日,美軍第1騎兵師奉命在大田-大邱走廊布置防線阻擊人民軍。同日,第8騎兵團奉命接替了美軍第24師第21步兵團在永同的防務。第8騎兵團1營被部署在大邱(彼時的韓國臨時首都)以北,2營部署到茂朱西北方向的公路。
永同—金泉戰鬥
7月23日,美軍第8騎兵團1營在永同防線正面用3.5英寸火箭彈發射器擊毀了人民軍3輛T-34坦克。在人民軍坦克接近第8騎兵團陣地的同時,第8騎兵團2營遭到了猛烈的炮擊,人民軍步兵接著炮火掩護衝進了美軍陣地。
人民軍第3師第7和第9團開始向永同發起進攻,並從永同西南方突入美軍陣線,隨後在美軍第8騎兵團2營背後一英里設立了路障。同時美軍第8騎兵團遭到了來自西北方向的猛烈進攻。
美軍第8騎兵團2營派出3輛輕型坦克試圖摧毀路障,可惜連續4次進攻都遭到失敗。美軍第5騎兵團1營和第16偵查連奉命增援被切斷退路的第8騎兵團2營。中午之前,人民軍還攻擊了為美軍第8騎兵團2營提供火力支援的美軍第61和第99野戰炮兵營,至此美軍防線已經被嚴重滲透。
在永同西北方的另一條路上,美軍第92防空炮營A連(配備37mm機關炮),以及美軍第77野戰炮兵營在幫助美軍第8騎兵團1營擊退了人民軍多次進攻。
7月25日上午,美軍第1騎兵師面對千瘡百孔的防線,不得不後撤。第8騎兵團1營奉命在重迫擊炮連和第77野戰炮兵營的兩個炮兵連的掩護下撤退。面對人民軍的攻勢,美軍迫擊炮炮兵不得不把炮扔了,然後像個步兵那樣殺出一條生路。
與此同時,永同西南方向公路的情況也在惡化。美軍的炮兵在火力支援的時候甚至射傷了第8騎兵團1營的4人。在美軍的猛攻下,人民軍的路障被擊破,第8騎兵團1營除了F連之外的大部得以逃到永同。第71坦克營A連1排和第16偵察連在突圍時負責殿後,被人民軍繞後阻擊。這部分美軍再次突破人民軍阻擊,原有的11輛輕型坦克當中有7輛被迫遺棄,其車組成員和F連共219人步行從山裡撤退。
美軍第1騎兵師部署第5騎兵團1營去填補防線出現的空隙。在永同附近,第5騎兵團2營奉命增援被切斷退路的第8騎兵團1營。2營F連在路上遭遇了大批人民軍步兵。最終只有26人僥倖逃回美軍陣線。美軍第5騎兵團在7月25日有275人傷亡。
同日,最早部署在浦項洞第8軍防線里的美軍第7騎兵團奉命與第1騎兵師主力部隊匯合。美軍第7騎兵團2營於7月25日午夜前趕到金泉以西。
7月26日凌晨,美軍第7騎兵團團部當晚聽說了美軍第27步兵團在報恩阻擊戰的敗報後,下令叫醒2營所有人,馬上撤退。由於未經戰陣,2營官兵在被緊急叫醒後過於驚慌,竟在撤退過程中作鳥獸散,導致當天傍晚時有119人下落不明。
美軍第7騎兵團2營慌忙從金泉以西撤退後,有幾輛美軍卡車開回原2營的陣地尋找遺棄的裝備,這些卡車司機找到了14挺機槍、9部電台、120支M1步槍、26支卡賓槍、7支白朗寧自動步槍和6門60mm迫擊炮。
接下來的幾天裡,美軍第7騎兵團在黃澗以東設防,美軍第5騎兵團接替了美軍第25步兵團的防務。
人民軍和美軍交戰時,為彌補缺少自己炮兵這一缺點,往往在進攻時把美軍的炮兵當做主要目標。美軍炮兵在執行火力支援任務時往往還要和前來襲擾的人民軍部隊近戰。在最初的幾周里,騎兵1師的炮兵在己方隆隆炮聲中還要拿著輕武器和前來襲擊美軍炮位的人民軍拼殺。
7月29日,為了阻止向南往知禮推進的人民軍進行迂迴側擊,美軍第1騎兵師在大邱西北30英里的金泉建立了一道新防線。第5騎兵團在金泉至知禮公路上設防。第8騎兵團在星州和金泉以北的公路設防。第7騎兵團仍然駐守黃澗,直到近鄰的美軍撤退,隨後第7騎兵團也一起撤到了金川西北6英里的永同公路。美國第8集團軍把美軍第21步兵團3營調給美軍第1騎兵師指揮,該營奉命在金泉西南10英里的下元里附近的知禮公路上建立路障。同日,該營到位設定好路障後不久,人民軍部隊就來到了距離其幾英里的地方。
同日上午,美軍第1騎兵師派出其先頭偵查部隊第16偵察連在知禮一帶巡邏。第16偵察連一個排在此期間遭到人民軍猛烈打擊,並遭到一部分繞到其身後的人民軍阻擊。第16偵察連連長查爾斯·V·H·哈維聞訊後率領一個排前往增援,兩個排美軍匯合後搭乘載具向後撤退。在路上第16偵察連試圖衝破人民軍的路障,結果僅有一輛吉普車得以通過。這時有幾百名人民軍開始包圍美軍第16偵察連,後者被迫後退至知禮城南部,連長哈維也在戰鬥中陣亡,臨死前他下令撤退。剩下的美軍棄車步行回到美軍陣線。第16偵察連當天出發的55人中有44人在崎嶇的山地行進了35英里後到達了安全地區。第16偵察連在當天的戰鬥中有2人陣亡,3人受傷,11人失蹤。
7月31日拂曉,人民軍一個班滲透到距離美軍第1騎兵師師部1,000碼的第8工兵營指揮部,並發起突襲。戰鬥中美軍有4人陣亡,5人受傷,傷者之一的主任參謀後來因傷重而死。美軍第7騎兵團在當天也遭到了人民軍襲擊。
美軍第1騎兵師在入朝作戰的頭10天裡損失了916人,其中78人陣亡,419人受傷,419人失蹤。
釜山防禦圈
8月1日,“聯合國軍”在朝鮮半島的控制範圍僅剩一個南北100英里長,東西50英里寬的釜山防禦圈。在防線西段,沿著洛東江大約有80英里長,西區與南區的分隔線就是洛東江和南江的匯流處。北段面臨著人民軍的強大壓力,釜山防禦圈的南側和東側臨海。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軍第一騎兵師)
釜山防禦圈戰鬥態勢圖(1950年8月1日~9月15日)
8月3日,美軍第1騎兵師開始從知禮—金泉一帶後撤至洛東江東岸的倭館,第5騎兵團一個營在後撤時與人民軍爆發了激烈戰鬥,戰鬥中該營幾乎被人民軍全殲。當日黃昏時,有大量南韓難民湧向倭館跨越洛東江的大橋,當時美軍第8騎兵團後衛部隊正在過橋。根據當時的規定,一旦騎兵1師全部過了橋,橋就要被炸毀。蓋伊師長試圖讓騎8團後衛退回西岸阻止難民,然後再過橋,但試了幾次,難民總是緊緊跟著美軍負責殿後的士兵。蓋伊師長無奈,在美軍全部過橋之後,下令炸毀了橋樑,當時橋上的幾百名難民不幸喪生。至當天夜,除了第8騎兵團1營在倭館橋西南執行阻擊任務外,第1騎兵師其他部隊都到達了洛東江東岸。
8月4日,“聯合國軍”全部到達了洛東江東岸,並炸毀了洛東江上所有的大橋。聯合國軍”下屬各師沿著洛東江布防(見右圖)。美軍第1騎兵師奉命在倭館以北3英里,沿洛東江35英里寬一段上的設防,該防區位於美軍第24步兵師防區以南。朝鮮半島崎嶇不平的山地,以及缺少現代化的道路交通系統和通訊網路等因素,使得第8工兵營面臨重大挑戰。美軍工兵最初的工作時摧毀橋樑和道路及配套設施以拖慢人民軍南進的速度。在釜山防禦圈的第1騎兵師防禦地段內,第8工兵營不止擔負著常規的建設防線的施工任務,還要面臨著人民軍時刻對美軍防線的威脅及滲透。
同日,在“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給美國陸軍部的報告裡提到,截止至1950年8月4日,在朝鮮作戰的“聯合國軍”共有美軍4個陸軍師和1個海軍陸戰隊旅,韓軍5個步兵師以及美國遠東海空軍部隊,總兵力為14,1808人,其中美軍第1騎兵師的兵力為1,0276人。而與“聯合國軍”在釜山對陣的朝鮮人民軍投入了11個師,1個機械化獨立團和1個獨立步兵團,至8月5日總兵力約為70,000人。
8月5日,第71重坦克營A連被重新劃入第1騎兵師建制下。在9月中旬之前,A連原有的24輛M24輕型坦克已經損失了20輛,因為M24的75mm坦克炮無法射穿人民軍T-34坦克的裝甲。在戰鬥中失去坦克後,倖存下來的坦克兵組成了一個機槍排並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作為步兵參加戰鬥。A連最終在10月16日因為損失慘重而解散,編號也被從美軍第1騎兵師的編制里撤銷了。
8月9日,人民軍以5個整師及位於大邱方向第6師一部的兵力開始猛攻“聯合國軍”的釜山環形防線。美軍第5騎兵團報告說,在當天天亮前45分鐘發現一個加強營約750人渡過洛東江到達286高地,人民軍還以一個團兵力冒著第5騎兵團的炮火渡江。人民軍取得了一些進展後,蓋伊第7騎兵團1營奉命馳援。第7騎兵團1營在第61野戰炮營的支援下向人民軍側翼發起進攻。當天中午之前,第7騎兵團奉命繼續進攻河邊的154高地。268高地被茂密的灌木叢覆蓋,有的灌木叢甚至高達8~10英尺,很多美軍在進攻時甚至熱到暈倒,美軍步炮協調也做的不好,因而攻勢人民軍被擊退。
8月10日,第7騎兵團1營在空軍掩護下將人民軍推過了河對岸。在奪取268高地的戰鬥中,美軍擊斃了人民軍400人。當天下午,蓋伊師長和副官來到286高地附近和第7騎兵團1營部分官兵交談時,一發人民軍的迫擊炮彈落到他們中間,除了蓋伊和副官以外,其他在場的人非死即傷。蓋伊命令5輛坦克從268高地背後發起進攻,切斷了人民軍的退路。美軍步兵在炮兵掩護下占領了268高地,戰鬥在下午4時結束。當天,美軍第61炮兵營用燃燒彈射擊了被認為藏有人民軍的村莊,後來美軍在那裡發現了200具人民軍的屍體。美軍第5騎兵團在286高地附近掃蕩了人民軍的殘部。隨後美軍第1騎兵師向後撤退,去填補防線的薄弱環節。根據美軍在8月13日打掃286高地戰場和審問戰俘的情況來看,人民軍在286高地戰鬥中傷亡為700人,大部分傷亡是美軍炮擊造成的,美軍第7騎兵團1營的傷亡為14人陣亡,48人受傷。
8月12日,從美國國內調來的第70重坦克營在抵達釜山5天后被編入美軍第1騎兵師。
同日,駐守龍浦以東高地的第7騎兵團2營遭到人民軍第10師的攻擊。在第77野戰炮營的強力支援下,人民軍被擊退回江對岸。
8月14日,美軍第7騎兵團2營的防區又遭到人民軍的猛攻,人民軍一度突入到距離大邱12英里的三宜洞。第1騎兵師適時地調集預備隊第8工兵營,第16偵察連以及炮兵部隊增援,人民軍的攻勢又被擊退,當天人民軍1,700人的攻擊部隊中有1,500人陣亡。
與此同時,人民軍也向美軍第1騎兵師和韓國第1師在倭館的防區交匯點進攻。303高地位於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右翼,當時由美軍第5騎兵團G連負責駐守,當時來自韓軍防區的輕武器甚至射到了303高地。
8月15日,美軍第5騎兵團F連後撤,使得該團G連和負責支援的H連一個排被人民軍包圍。B連和一個坦克排試圖突破包圍,支援G連,但被人民軍擊退。
8月16日,美軍再次試圖為G連解圍,又被人民軍擊退。當晚,H連偷偷躲過人民軍,離開了303高地。
同日,美軍派出5個轟炸機中隊向洛東江西岸的人民軍控制區投下了960噸500至1,000磅的炸彈,此後落在美軍第1騎兵師和韓國第1師頭上的人民軍炮彈減少了很多。
8月17日,美軍第5騎兵團在第70重坦克營A連的支援下,向303高地反攻。下午2時,在凝固汽油彈和炸彈轟擊下,美軍重新奪回了303高地。美軍重新登上高地後發現了悲慘的一幕:有26名被人民軍俘虜的H連官兵屍體被遺棄在高地上,他們都被反綁雙手,身上布滿彈洞,看來是被用機槍集體處決的。當天晚上,303高地附近也發生了殺俘事件,當時美軍第70重坦克營有2輛坦克被人民軍擊毀,次日美軍發現了6名被俘虜後處決的美軍坦克兵屍體。
8月22日晚上,在大邱以北作戰的美軍第23步兵團(欠第1營)被調配給美軍第1騎兵師使用,該團奉命清剿沿線公路上的制高點。該團2營於當晚擊退了幾次人民軍發動的夜襲。
8月23日,美軍第23步兵團3營開始沿公路發起進攻,經一整天的戰鬥,基本肅清了公路東3英里長高地上的人民軍,消除了美軍第27步兵團側翼和後部的威脅。
8月24日,美軍第23步兵團繼續執行掃蕩任務。
8月25日,美軍第5,第7和第8騎兵團的第3個營抵達釜山。
8月26日,美國第8集團軍下令將25日到達釜山美軍第5,第7和第8騎兵團的第3個營分配給第1騎兵師。
8月29日,美軍第1騎兵師被調到釜山環形防線的北部和西北部山地設防,該師奉命在大邱以北設定了一道8英靈長的防線。第5騎兵團部署在西側,第5騎兵團部署在防線中間,第8騎兵團部署在東側。第1騎兵師防區的關鍵部位是346高地,490高地,518高地,防線中段,位於倭館以北的188高地,302高地和303高地等由北至南的高地組成的“保齡球走廊”。“走廊”的地勢平坦,遍布灌溉渠和稻田。防線另一側是崎嶇的山地。為了減輕人民軍對倭館的壓力,美軍必須攻占距離大邱以北12英里的518和346高地。
同日,美軍第1騎兵師占領“保齡球走廊”。
在整個8月份,“聯合國軍”一面在釜山防禦圈抵禦人民軍的攻擊,一面從世界各地(包括韓國本土)徵調兵力增援釜山防禦圈。美軍第70重坦克營從美國本土被徵調來朝鮮後,其編制下的3個坦克連被分配到美軍第1騎兵師的3個騎兵團里。來自美國本土的美軍第3步兵師和第10山地師的3個營在經過14天的自動武器,地圖閱讀和體操訓練後被編為美軍第1騎兵師的3個騎兵團的第3個營。到8月底,美軍第5,7,8騎兵團編制下都有了3個營的兵力。新到步的希臘營被配屬給美軍第7騎兵團使用。
和其他釜山防禦圈作戰的美軍部隊一樣,美軍第1騎兵師也在韓國本土徵兵。從8月20日至8月底,第1騎兵師徵招到8,300名朝鮮新兵,這些新兵在釜山附近的龜浦里接受了5天的訓練以後就被分配到第1騎兵師作戰部隊里。第1騎兵師實行“夥伴制”,即一名美軍士兵負責一名朝鮮新兵的訓練和軍事素養。但因為語言障礙和文化信仰差異等原因,這些本就缺乏訓練的朝鮮新兵在美軍中表現不佳,因此美軍不放心讓他們參加戰鬥,一般只安排他們幹些扛東西和挖戰壕之類的體力活。為了保障後勤補給,美軍每個師還補充了500名負責搬運物資的朝鮮勞工。
經過8月份的補充,至9月1日在釜山防禦圈作戰的“聯合國軍”兵力達到180,000人,其中美軍第1騎兵師的兵力為14,703人。
圍攻釜山防禦圈的人民軍至9月1日時總兵力為98,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為在韓國強征的新兵,這部分人缺乏訓練,甚至連輕武器都沒有。經過7,8月份的戰鬥,人民軍部隊里高素質的官兵人數不斷減少,武器裝備消耗很大,加上美軍不斷的空襲,後勤補給僅能滿足前線需求的三分之一。儘管戰鬥力已經被嚴重削弱,但人民軍仍計畫向釜山防禦圈發起全面進攻,其參戰各部隊都領到了突破任務;其中人民軍第1,第3和第13師奉命突破美軍第1騎兵師和韓軍第1師的防區,隨後向大邱方向發展進攻。
9月1日,人民軍部隊攻入美軍第2師和第25師的防區,沃克命令美軍第1騎兵師向北或者西北方進攻,以牽制人民軍在南部的兵力。蓋伊師長接到命令後原計畫沿尚州公路向北進攻,但參謀人員力諫蓋伊應該進攻美軍第7騎兵團防區內的518高地,後者被說服了,遂派第7騎兵團主攻518高地,第8騎兵團3營2個連實施佯攻。
9月2日,在炮兵和空軍的掩護下,美軍第7騎兵團對518高地發起了進攻,第8騎兵團也向490高地的右翼發起了進攻。當天,第1騎兵師五分之四(40門)的火炮參加了戰鬥。第8騎兵團一部向其東北方的490高地推進。第7騎兵團在進攻時計畫不周,加上地形狹窄,導致最後竟然只有班縱隊能攻到人民軍的陣地前。518高地人民軍防守部隊用機槍和迫擊炮猛烈射擊美軍,駐守490高地的人民軍部隊也向518高地提供火力支援。當天下午,美軍對518高地的攻勢被擊退。當晚,人民軍一個團奪取了臨近的一個高地,並向755高地施壓。那是一連串高山和山石有著大量花崗岩來防止滑坡。在山的最高處是一處古代佛龕。那就是大邱防線的要害部位,在那裡可以俯瞰“走廊”通向大邱,那裡距離大邱就12英里。
同日,人民軍攻占了美軍第8騎兵團2營防守的448高地,該高地位於“保齡球道”以西,多富洞以北2英里處。448高地丟失後,在其右翼設防的第8騎兵團E連也被迫後撤。
9月3日,美軍第7騎兵團3營從南面進攻518高地,由於事先沒有偵查,美軍還是只能有班縱隊攻到人民軍陣地前,美軍再次敗陣。
同日,人民軍以2輛坦克配合步兵向在多富洞以北公路兩側設防的第8騎兵團I連發起進攻,I連在戰鬥中傷亡很大,但守住了陣地。
同日,在前日敗陣的美軍第8騎兵團2營通過該團3營在多富洞以南的防區後撤。
同日,人民軍占領了多富洞和大邱以北10英里的制高點902高地。
9月4日,美軍第5騎兵團2營攻占了303高地。
同日,人民軍第3師以全部兵力猛攻美軍第5,第7騎兵團防區,並派大量兵力滲透美軍陣線。人民軍一部滲透到美軍第7騎兵團2營和3營的陣地之間,突然向西攻占了倭館至塔布洞南段的464高地,該高地就在518高地對面。
同日,美軍第1騎兵師副師長弗蘭克· A ·艾倫少將在大邱的第1騎兵師指揮部組建了“艾倫特遣隊”,該部隊包括樂隊指揮、技術和其他部隊組成的2個臨時步兵營。美軍第8工程兵營被迫像步兵那樣作戰。D連奉命去攻打佳山755高地的人民軍部隊,該連經激戰拿下了755高地並擊退了人民軍從902高地發起的反攻。
在9月4日的戰鬥中,美軍第8工兵營D連出現了一個英勇事跡。當時該連一等兵梅爾文·L·布朗所屬排防守佳山755高地陣地。人民軍以重型自動武器和輕武器向美軍發起反攻。布朗以一堵50英尺高的牆為陣地,用白朗寧自動步槍向人民軍部隊猛烈射擊。布朗的彈藥很快耗盡,自己也受了傷,但仍堅守陣地,用手雷造成了人民軍不小的傷亡。當手雷也用完後,在附近散兵坑裡的隊友把自己的手雷拋給了布朗。布朗接過手雷後走出陣地,冒著彈雨把手雷扔向人民軍。隨著人民軍的持續進攻,布朗手裡一件武器都沒有了,他從背包里掏出了的戰壕鏟,躲在牆後,等人民軍士兵靠近牆壁窺視時,就一鏟子打到人民軍士兵的頭上。布朗在牆邊先後打倒了10至12個人民軍士兵,他的勇敢也激勵了隊友,最終美軍守住了陣地。因為布朗的英勇表現,他被授予榮譽勳章。
9月5日,人民軍向303高地發起反攻,美軍第5騎兵團2營經歷了艱苦的戰鬥。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後側的464高地上的人民軍甚至比該團面前的518高地上的還多,因此第7騎兵團被迫後撤。
同日,新到步的大英國協27旅接替了美軍第23步兵團第3營的防務,該營原本被部署在防線的西南角。
同日,人民軍對美軍第1騎兵師防區的壓力越來越大,蓋伊師長打算全師後撤以縮小防禦範圍以及獲得更好的陣地。當晚,美軍第1騎兵師開始後撤,先是駐守右路的第8騎兵團,然後是駐守518高地的第7騎兵團,最後是駐守倭館的第5騎兵團。位於第7騎兵團2營後方的464高地是撤退路上的關鍵地點,從那裡可以控制從倭館到塔布洞的公路。9月5日至6日大雨造成的道路泥濘拖慢了第1騎兵師輪式載具的行進速度。
同日,人民軍繼續向佳山755高地的美軍陣地進攻,駐守該高地的美軍第8工兵營D連於清晨擊退了人民軍的進攻。人民軍在當天用繳獲的美軍對空信號布板騙過了美軍的飛機, 美軍的C47運輸機隨後向人民軍陣地扔下了給養,兩架F-51戰鬥機則向755高地上的美軍發起了空襲,美軍及時曬出對空信號布板才幸免於難。蓋伊師長認為以目前的形式很難守住佳山,遂於13時50分命令棄守佳山。經過9月4日至5日在佳山的戰鬥,D連減員過半。
9月6日凌晨3點,美軍第7騎兵團2營和464高地的人民軍脫離接觸,邊打邊撤。該營於凌晨5時與人民軍脫離了接觸,但在途中因泥濘和機械故障丟棄了2輛坦克。美軍第7騎兵團2營隨後兵分兩路,一路的G連進攻464高地,其他連隊為另一路進攻464高地西南半英里的380高地。人民軍發現第7騎兵團2營撤退後實施了追擊,奧馬·T·希切納少校及其作訓參謀詹姆斯·T·米蘭上尉在戰鬥中陣亡。至當日凌晨,人民軍把第7騎兵團2營包圍在464高地和380高地一帶。上午8時,僅剩80人的G連開始進攻464高地,但打到下午都沒能得手。當晚G連奉命冒雨撤退,連長赫爾曼·L·韋斯特上尉在撤退時被美軍炮火誤擊,受了重傷。韋斯特上尉下令全連不要開槍,靜悄悄地撤退,G連得以躲過人民軍的阻攔,撤到了464高地南麓設防。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撤退順利。一些人民軍士兵在雨夜中分不清敵我,誤將正在撤退的第7騎兵團3營當成了友軍,並加入了後者的佇列,前者隨即被後者俘虜,並隨後者一起後撤。第7騎兵團3營在接近倭館的時候遭到了人民軍坦克和迫擊炮的襲擊,損失了18人。
同日,人民軍占領了“石牆城”西南2英里,可以俯瞰大邱公路的705高地,並在多富洞以南3英里處設定了路障。
9月7日拂曉,在464高地南麓的美軍第7騎兵團2營G連被美軍空中偵查機發現並報告了2營,聞報後2營隨即派了一支巡邏隊將G連引導到了位於380高地東麓的2營本隊。第7騎兵團2營在當天奉命後撤,在撤退途中碰上了身穿美軍軍服的人民軍士兵,這些人民軍試圖引誘2營進入埋伏圈,但後者沒有上當。
同日,人民軍襲擊了美軍第7騎兵團1營的救護站,戰鬥中美軍有4人陣亡,7人受傷。戰鬥結束後該營奉命調配給第5騎兵團指揮,第7騎兵團餘部撤退到大邱附近。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後撤到倭館以南,在漢城至大邱公路上設防。
同日,美軍第16偵察連在5輛坦克的支援下摧毀了人民軍在多富洞以南3英里的路障。人民軍炮兵射擊了美軍第9和第99炮兵營,後者被迫後撤。
9月8日,美軍第7騎兵團3營麾下三個連分別向人民軍防守的570高地三個陣地發起進攻。其中兩個連很快就奪取了陣地,但人民軍很快又把美軍占的第二個陣地搶了回來。美軍在攻擊第三個陣地時遭到了人民軍頑強抵抗,I連連長,L連參謀主任和幾名軍士在戰鬥中陣亡。由於人民軍在570高地南側及東側314高地,660高地的威脅,第7騎兵團3營停止了向570高地的進攻。
同日,北韓宣布攻占倭館。
9月10日,人民軍迫使美軍第5騎兵團1營從倭館以東3英里的345高地撤退,前者繼續向南進攻。隨後美軍第5騎兵團和人民軍在203高地和174高地一帶拉鋸。美軍第7騎兵團1營經過四次進攻拿下了174高地,隨後該營歸隊。
同日,人民軍第1師繞過美軍第1騎兵師防區的右翼,其麾下第2團(1200人)向韓國第1師的陣地發起進攻,韓軍將這次進攻打退。
同日,美軍第16偵察連出現了一個英勇事跡。在佳山附近阻擊人民軍大部隊前進的,率屬於第16偵察連的戈登·M·克雷格下士及其隊友遭到猛烈的手榴彈,迫擊炮和輕武器攻擊。克雷格下士和四個隊友前出消滅了人民軍一個可以阻礙第16偵察連全連前進的機槍火力點。當時,人民軍機槍手向前進的美軍猛扔手榴彈,克雷格下士為了保護隊友,毫不猶豫地撲向手榴彈,用身體擋住了爆炸的彈片,自己當即死亡。這四名美軍受到克雷格的鼓舞,一舉消滅了人民軍的機槍組,為全連推進掃清了障礙。克雷格下士因為表現英勇,被追授榮譽勳章。
此時,美軍第1騎兵師主力部署在大邱以北的右翼,布置如下:第7騎兵團3營(該營暫配屬給第8騎兵團使用)部署在第8騎兵團背後,多富洞公路兩側的181和182高地,此處位於大邱以北6英里;第7騎兵團2營部署在人民軍陣線與大邱機場(大邱東北3英里)之間的琴湖江河谷,該團1營和團部部署在一起。第5騎兵團部署在距離大邱西北8英里的倭館公路兩側高地上;第8工兵營部署在第5騎兵團右翼,負責守衛琴湖江與洛東江交匯的一座橋。
9月11日,美軍第7騎兵團3營的陣地遭到人民軍的猛攻,660高地和314高地附近的戰鬥也十分混亂且激烈。經連日激戰,美軍第1騎兵師下屬各步兵連傷亡慘重,例如第5騎兵團E連僅剩3名軍官和63名士兵,第7騎兵團C連僅剩50人。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向570高地發起進攻,但被人民軍擊退。人民軍又將駐守在距離570高地東南2英里314高地的美軍第16偵察連擊退,但美軍在314高地一帶得到了韓軍一個營的支援,因此人民軍未能完全控制該高地。
9月12日,美軍第5騎兵團費力很大功夫才在白天守住203高地。當日午夜至次日凌晨4時,人民軍先後攻占了第5騎兵團E連防守的203高地,L連防守的174高地,B連和F連防守的188高地。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3營奉命重奪314高地。戰鬥開始後人民軍用迫擊炮猛烈射擊,並向美軍攻擊部隊發起反衝擊,美軍在飛機支援下奮力進攻,戰鬥中美軍多名軍官傷亡,士兵則前赴後繼,最終經2小時激戰後攻取了人民軍陣地。蓋伊師長認為這次戰鬥3營打得不錯,有研究價值。此戰美軍有39人陣亡,166人受傷,人民軍方面至少有200人陣亡,500人受傷或者失蹤。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2營奪回了570高地。
9月13日,美軍第5騎兵團於下午重新奪回了188高地,但未能奪回203和174高地。
9月14日,美軍第5騎兵團I連向174高地發起進攻,在傷亡了82人後占領了一半的陣地,至此174高地已經七度易手,美軍又和人民軍在174高地互相扔了一個星期的手榴彈。美軍第5騎兵團在拉鋸戰中傷亡慘重,幾乎失去了戰鬥力。此時人民軍推進到距離大邱西北8英里。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2營向570高地發起進攻,奪取了人民軍的部分陣地。
9月15日,大邱以北的戰鬥依然非常激烈。
突破包圍圈
9月15日,“聯合國軍”7萬餘人在朝鮮半島的仁川登入,次日“聯合國軍”攻占仁川市。
經過9月上旬的血戰,圍攻釜山防禦圈的人民軍傷亡慘重,總人數下降到70,000人。富有戰鬥經驗的官兵僅剩下30%,後勤狀況較9月初更加糟糕,輕武器的補充已經停止,重武器僅剩原有的50%,官兵有時一天只能吃一、兩頓飯,士氣也到達低點。
與人民軍對陣的“聯合國軍”到9月中旬時兵力為140,000人,其中美軍第1騎兵師兵力為13,904人(另有2,338名南韓配屬人員)。從韓戰爆發至1950年9月15日,美軍在朝鮮半島有4,280人陣亡,12,377人受傷,傷員里有319人因傷重而死,401人被俘虜,2,107人失蹤。其中在9月1日至15日這15天中傷亡超過了韓戰之前和之後的任何15天,美軍很多步兵連的戰鬥人員下降到原有的50%,有的甚至低至25%。除了兵力占優,“聯合國軍”在重武器方面也對人民軍的占有六比一的絕對優勢,且彈藥相對充足,“聯合國軍”同時還掌握著制空權和制海權。
同日清晨,人民軍第16團向美軍第1騎兵師下屬美軍第23步兵團的防區發起進攻,但被美軍擊退。美軍23步兵團第3營亦於當天歸建,23步兵團團長弗里曼上校遂命令該營在團屬坦克連和第82防空炮營B連支援為全團下打頭陣,和右翼的美軍第38步兵團一起突破洛東江,美國空軍於當天下午加入了戰鬥。經一天激戰,人民軍第2師於晚間開始撤過洛東江。
9月16日,蓋伊師長制定了突破計畫:第5騎兵團發起攻擊,意在將人民軍牽制在倭館至大邱一帶,此亦可掩護美軍第5團級戰鬥隊的右翼;第8騎兵團保持對大邱北漆谷地區人民軍的壓力,準備向北面的多富洞推進;第7騎兵團將以營為單位從師右翼運動到左翼,對大邱至多富洞一帶的人民軍實施合圍。第7騎兵團2營當天就被調到第5騎兵團防區內的288高地,開始按上述計畫調動。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1營亦按計畫開始進攻,目標是倭館至大邱公路路北的203高地,174高地以及公路南的188高地,守軍是人民軍第8師第8團約1,000人。
9月17日,美軍第8騎兵團與對面的人民軍第13師形成膠著狀態,雙方均難以改變目前的戰線。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2營F連和G連向倭館至大邱公路西側的253高地發起攻擊,經激烈戰鬥,美軍被擊退,G連連長F·德帕林諾上尉也在戰鬥中陣亡。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1營和美軍第70坦克營A連向駐守203高地的人民軍發起攻擊,戰鬥中美軍有9輛戰鬥坦克和1輛推土坦克被人民軍擊毀。
9月18日,美軍第5騎兵團1營攻克203高地,並擊毀了2輛人民軍坦克。人民軍在附近的253高地繼續頑強抵抗,人民軍在戰鬥中巧妙地使用迫擊炮,使進攻該高地的美軍第7騎兵團2營3個連傷亡慘重,其中F連僅剩45人。
同日,美軍第23步兵團一支22人的巡邏隊試圖渡過洛東江時遭到西岸的人民軍打擊,當即3死1傷,外加江水過深,余者被迫後撤。
9月19日,美軍第1騎兵師下屬的第5團級戰鬥隊(該部隊於9月14日劃歸第1騎兵師指揮)開始向倭館東南的266高地發起進攻,美國空軍,第5和第7騎兵團也參加了戰鬥。當日在倭館的戰鬥非常激烈,第5團戰鬥隊於當晚攻占了目標,隨後該隊和美軍第6中型坦克營從新回到美軍第24步兵師指揮之下。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1營和第7騎兵團2營繼續對300高地和253高地發起進攻,人民軍防守部隊在“誓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下與美軍激戰,但最終美軍還是攻克了上述兩高地,戰鬥中美軍有28人陣亡,147人受傷,4人失蹤,配合美軍作戰的韓軍分隊有28人傷亡。戰鬥結束後美軍第5騎兵團1營僅剩30%的戰鬥力,但該營解除了人民軍對多富洞公路的威脅,間接配合了美軍第5團級戰鬥隊的行動。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和2營先後由師右翼運動到左翼。
同日晚,美軍第23步兵團攻克201高地,為美軍第2步兵師渡過洛東江打開了通路。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在得到第7騎兵團3營的加強後向多富洞發起進攻,在進攻時美軍遭到人民軍從佳山城區和城西351高地的交叉火力打擊,傷亡慘重,被迫退回美軍主陣線。
9月20日,美軍第23步兵團3營在黎明時分搭乘強擊艇悄悄渡過洛東江,俘虜了還在睡覺的一名人民軍中校及其參謀,繳獲了地圖,掌握了人民軍在新反里的設防情況。至當天中午,3營還攻占了洛東江西岸的關鍵地點227高地。當天下午,美軍第23步兵團1營開始渡江,於當晚占領了目標207高地。
同日上午,美軍第7騎兵團1營和第70坦克營一個連通過300高地,沿通往大邱的公路前進,路上遭遇人民軍的阻擊,進展緩慢。到晚間美軍抵達距離多富洞4英里的地方,1營的克萊諾斯上校在宿營時被炸雷所傷,隨即被送到了後方。第7騎兵團3營清晨在大邱以北上車,沿沿通往倭館的道路向西北行進時,因第7騎兵團團長擔心遭到人民軍炮擊,下令士兵下車步行,此舉使得官兵疲憊,還耽誤了行程。蓋伊師長對此十分生氣,撤銷了原第7騎兵團團長的職務,命令第77野戰炮兵營營長哈里斯上校繼任該團團長。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的777(下轄第7騎兵團、第70坦克營和第777野戰炮兵營)、林奇特遣隊(以第7騎兵團3營的詹姆斯·H·林奇上校命名)和威瑟斯彭特遣隊突破人民軍的釜山包圍圈。
9月21日,美軍第5騎兵團抵達倭館以北4英里的300高地,並接替了美軍第5團級戰鬥隊第3營在該高地的防務。
同日,人民軍一個連趁著夜裡的大雨接近了227高地,並在駐守該高地的美軍第23步兵團3營一個排吃早餐時發起突襲將美軍趕下了高地,戰鬥中美軍傷亡26人。美軍先後發起幾次反擊,戰至中午美軍重新奪回227高地。與此同時,美軍第23步兵團1營在第72坦克營一個坦克排支援下向新反里發起進攻,儘管遭到人民軍頑強抵抗,但美軍還是向前推進了2.5英里。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攻克多富洞,並沿大邱公路向南發展進攻,於傍晚時分與第8騎兵團1營匯合。第7騎兵團3營亦於當天抵達多富洞,並向北發展進攻。
同日早晨,人民軍第13師參謀長李學成大校獨自跑到美軍第8騎兵團陣地投降,他向美軍供述,駐守多富洞的人民軍13師目前還有1,500人,官兵無心戰鬥且大多在往尚州逃亡,重武器方面也損失殆盡。李學成大校是當時美軍俘獲的最高職銜的人民軍指揮官。
9月22日,人民軍於清晨發起反攻,將美軍第23步兵團1營2連逐出陣地,戰鬥中美軍傷亡很大,連長阿特·斯特爾上尉也在戰鬥中陣亡。白天時美軍的攻勢在新反里被遏制。當天美軍第23步兵團2營渡過洛東江,加入了1營在新反里的戰鬥。
同日上午8時,“林奇特遣隊”開始從多富洞以西出發,其下屬的美軍第7騎兵團3營在第8工兵營B連、第70重坦克營C連(裝備M-4謝爾曼坦克)及其偵查排,第77野戰炮營3排,重迫擊連以及戰術空襲的支援下,一路突破人民軍的阻擊,於次日凌晨4日成功抵達洛東江西岸並建立了一個渡口。林奇特遣隊在22小時的戰鬥中推進了36英里,繳獲坦克3輛,卡車50輛,機車6輛,炮20門,斃俘人民軍500人。
9月23日,美軍第23步兵團攻克新反里。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渡過洛東江,隨後往西北方的尚州推進了10英里,發現人民軍已經棄守該城。
同日,在“聯合國軍”連日的強大攻勢下,人民軍對釜山的包圍已經被擊破。人民軍部隊開始後撤,戰場形勢發生了逆轉。
9月24日,美軍第7騎兵團1營在尚州與林奇特遣隊匯合。美軍第7騎兵團奉命於當日在報恩集結。
同日,蓋伊師長派出一支戰鬥隊從尚州出發,沿金泉攻擊前進。
同日至次日,美軍第1騎兵師部署如下:其前鋒第7騎兵團在報恩一帶集結,師主力仍在尚州洛東里一帶。
9月26日,蓋伊師長下令全師於當天中午出發,日夜兼程地前往水原地區與第10軍匯合。第7騎兵團沿報恩、清州、天安、烏山一線推進;第8騎兵團經槐山向安城前進;第5騎兵團與韓軍第1師接替,擔任全師後衛,抵達烏致院、天安後停止前進,並在當地掃蕩人民軍殘餘力量。
同日11點30分,林奇特遣隊從報恩出發,林奇上校命令部隊在沒有遭到人民軍射擊時不許停下。當天特遣隊的先頭部隊連續推進,一路上未遇到人民軍強力抵抗,最終史無前例地突入人民軍控制區達106.4英里,於當日22時26分抵達美軍第31步兵團的防區內。林奇特遣隊的本隊和先頭部隊之間相差了約一小時車程,並在路上遇到了人民軍10輛T34坦克的阻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混戰,人民軍有7輛坦克被擊毀,其餘3輛撤退,林奇特遣隊有2人陣亡,28人受傷,2輛坦克和15輛車被擊毀。
9月27日清晨,林奇特遣隊消滅了人民軍一輛坦克和一個機槍火力點。8時26分,在烏山以北的一座小橋上。美軍第7騎兵團L連和美軍第7步兵師第31步兵團H連會師。在向烏山快速推進時,第1騎兵師切斷了在安城和平澤一帶的人民軍第105裝甲師和大邱附近其他人民軍部隊的退路。
9月28日,美軍第70重坦克營C連和第7騎兵團K連在戰鬥轟炸機的強力支援下,在平澤摧毀了人民軍至少7輛T-34坦克,其中5輛由空軍包辦。美軍第16偵察連一部在戰鬥中遭到人民軍坦克衝擊,險些全軍盡墨。
9月28日至10月3日,美軍第1騎兵師奉命執行掃蕩人民軍殘餘部隊的任務。
金川圍攻戰
根據美軍在9月26日至10月21日的統計調查表明:從韓戰開始至1950年9月底,人民軍在戰鬥中有239輛T34坦克和74輛76mm自行火炮被擊毀或者拋棄,其中有102輛為美國空軍包辦,26輛被“聯合國軍”坦克擊毀,13輛被“聯合國軍”步兵用火箭筒擊毀,有59輛被拋棄的坦克沒有受損跡象。人民軍在攻入韓國後使用的坦克已經損失殆盡,僅有極少數逃回三八線以北;美軍方面累計有136輛坦克被擊毀,其中70%毀於反坦克地雷。截止9月底,“聯合國軍”共俘獲人民軍官兵12,777人。從釜山逃回三八線以北的人民軍約有3,000人。
根據美軍的統計,1950年9月30日在朝鮮半島作戰的“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兵力為198,211人,空軍為36,677人,海軍為59,348人,地面勤務部隊為20,608人;其中美軍第1騎兵師兵力為13,589人,另有韓軍配屬部隊2,921人。
9月27日,美國參聯會召命令麥克阿瑟率軍攻入朝鮮境內,消滅人民軍的武裝力量,但提醒後者遇到中國或者蘇聯大規模參戰的情況時可以改變計畫,並且要求“聯合國軍”絕對不允許跨過中朝邊界,並且在中朝邊境地區使用韓軍部隊。麥克阿瑟收到命令後回復,如果朝鮮政府不接受他的投降通牒,他就率軍攻入朝鮮。次日,美國政府批准了這一要求。
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在建國一周年活動上講話時說道:”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並在10月3日通過印度駐華大使向美國轉達“如果美國軍隊企圖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中國不會坐視不管”。美國方面對中國政府的警告置之不理,繼續按計畫對朝鮮採取軍事行動。
10月1日,麥克阿瑟通電朝鮮武裝部隊總司令,令其投降,並要求朝鮮人民軍“放下武器,停止敵對行動,執行聯合國協定”,但朝鮮方面沒有理會。
10月5日,美軍第1騎兵師奉命向北推進至漢城以確保美國第1軍能在三八線附近集結。第5騎兵團I連向北從汶山里渡過臨津江。
10月7日,美軍第16偵察連進入開城,當晚美軍第8騎兵團1營也到達了開城。
10月8日黃昏,美軍第7和第8騎兵營奉命保衛美國第1軍在開城附近集結地的安全。一些攜帶輕武器的部隊到了三八線附近。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奉命在禮成江一帶搜尋渡河點,進行偵查和掃蕩任務。
10月9日,美軍第1騎兵師越過三八線,其計畫是:第8騎兵團沿開城至金川的公路實施正面進攻;第5騎兵團在部署在師右側,以迂迴側翼的方式包圍三八線以北15英里,金川以南的人民軍;第7騎兵團將在汗浦里設定一道防線,意在切斷金川人民軍的退路。美軍第8工兵營在其越過三八線的地點設立了一個木製的標記,作為記號。後來在1951年春的戰鬥都發生在這個標記附近。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越過三八線後因為公路被大量布雷而進展緩慢。
同日,美軍第8騎兵團E連出現了一個英勇事跡:當時E連在為全營打頭陣,遭到人民軍迫擊炮和自動武器的猛烈射擊,慘重傷亡。該連的一等兵羅伯特·H·楊的臉和肩膀受了傷,但他拒絕撤退,堅守在位置上繼續開火,並再次負傷。楊在連指揮部附近等待治療時,人民軍正對美軍陣地採取包抄動作。楊不等治療又返回戰線上一個暴露位置,在那裡射殺了5名人民軍。在戰鬥中楊又一次被擊中,他被擊倒在地,頭盔也被打爛了。過了一會,美軍坦克趕來增援,楊不顧傷勢指引坦克擊毀了人民軍三個火力點,E連也得以向前推進。楊隨後在幫助受傷隊友時又被人民軍迫擊炮炸傷,但他要求其他人先撤退。因在10月9日的戰鬥中表現勇敢出色,楊被授予榮譽勳章。
同日,麥克阿瑟“最後一次”敦促朝鮮政府馬上投降,當時朝鮮方面沒有回覆,但次日在平壤的廣播裡,金日成對此敦促予以拒絕。
同日下午,美軍第7騎兵團1營在炮火準備後強渡禮成江,在此過程中傷亡了78人。當晚人民軍向渡河的第7騎兵團2營發起反擊,戰鬥一直打到次日拂曉,人民軍被擊退。
10月10日,美軍第5騎兵團越過三八線向北推進時,在開城以東15英里的179、175和174高地遭到人民軍的阻擊,戰鬥一直持續到12日。
同日,美軍第89坦克營被配屬給第1騎兵師以加強該師在北進時的裝甲力量。在騎兵1師麾下的第89坦克營一路向北推進到平壤的西南側。
同日,美軍第7騎兵團2營攻占白川及其北側高地。
10月11日上午,美軍第7騎兵團3營渡過禮成江。至此,美軍第1騎兵師下屬的3個騎兵團已經全部越過了三八線。
10月12日上午,美軍第7騎兵團3營抵達金川北側汗浦里的一道公路鐵路兩用橋,以及道路交叉點,切斷了金川人民軍往西的退路。當晚,第7騎兵團3營伏擊了一支人民軍的運輸車隊,擊毀卡車4輛,繳獲6輛,擊斃和俘虜人民軍50人。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C連出現了一個英勇事跡,在174高地的戰鬥中,C連被人民軍用輕武器猛烈壓制,該連的塞繆爾·庫森中尉所在排距離人民軍相當近,該排一面還擊一面推進。在此過程中,該排的一人被人民軍擊傷後躲在一個偽裝炮位里。庫森中尉看到那人陷入困境,他不顧個人安危沖向傷者施以援手。隨後為了保護那名傷員,庫森中尉還和衝上來的人民軍近戰直到陣亡。受到庫森中尉個人勇敢的激勵,庫森手下的士兵攻破了人民軍的路障。戰鬥結束後,庫森中尉的屍體旁邊躺著7具人民軍士兵的屍體,而被他拚命保護的傷員則活了下來。庫森中尉因為他的英勇表現被追授榮譽勳章。
同日臨近午夜,人民軍一個連伏擊了從白川向北運動的美軍第7騎兵團1營,美軍增援部隊趕到了後以迫擊炮和輕武器擊退了人民軍,戰鬥中美軍有29人陣亡,30人受傷,4輛車被擊毀,14輛車被打壞,配屬的韓軍有8人陣亡,4人受傷,人民軍有36人被俘虜。人民軍在同一天晚上伏擊了第7騎兵團2營,俘虜了美軍1名軍需官和11名士兵,隨後該軍需官和5個士兵找機會逃脫了。
10月13日,美軍第1騎兵師推進到人民軍重兵把守的金川附近。人民軍在金川有一個重要的軍火庫,其防守部隊也裝備有坦克、自行火炮和防空炮等重武器。第1騎兵師對金川的圍攻之勢正在形成:第7騎兵團已經切斷了金川往北的通路,第5和第8騎兵團從南和東兩個方向向金川推進。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由市邊里向西往金川推進時,遭遇了大片連續的雷區和約300名拚死抵抗的人民軍士兵。在克服這些抵抗後,第5騎兵團於當晚繼續向金川推進.
同日晨,美軍第8騎兵團在由高速公路向北推進時遭到了人民軍的激烈抵抗。美軍炮兵用引信指導空軍襲擊了人民軍陣地。美軍人民軍出動坦克攻擊第8騎兵團和第70坦克營,戰鬥中美軍擊毀了8輛人民軍坦克,自己無一損失。人民軍的拚死抵抗成功阻止了第8騎兵團從南側進逼金川。
同日,1,000名人民軍乘坐卡車從金川往北駛向南川店,在汗浦里橋遇到了第7騎兵團的阻擊。第7騎兵團當天在空軍支援下擊斃人民軍500人,並俘虜了201人,人民軍殘部逃進了山里。
同日午夜,美軍第5騎兵團2營從東面進攻金川,在驅散了金川鎮附近的一部人民軍之後,該營占領了金川鎮的北部,第5騎兵團3營接著占領了金川南部。第5騎兵團2營繼續向西北推進,和第7騎兵團一部於汗浦里橋匯合。
10月14日中午,美軍第7騎兵團在汗浦里將攻擊路障的人民軍2,400人打跑到了山里。與此同時,第5騎兵團3營繼續在金川鎮南部掃蕩人民軍殘餘部隊。美軍第8騎兵團亦向該地區進攻,該團在戰鬥中還損失了2輛坦克。最終,第5騎兵團3營和第8騎兵團在金川以南4公里匯合。至此,雖然第1騎兵師占領了金川,但駐守金川的大部分人民軍還是成功逃出了美軍的包圍圈。
同日,美軍第1騎兵師攻占金川後,通往平壤的道路已經敞開,北韓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軍第一騎兵師)
1950年9月至11月“聯合國軍”向北推進示意圖
進軍平壤
10月15日7時,美軍第5騎兵團2營由汗浦里出發,在火炮和空軍的支援下向南川店發起進攻。戰至中午,美軍克服了人民軍的頑強抵抗之後進入南川店,此戰中美軍有10人陣亡,30人受傷。
10月16日,美軍第7騎兵團3營由南川店往西北方向出發,於中午時分攻占了17英里外的瑞興。
10月17日發生了一次誤傷事件,起因是駐守瑞興的美軍第7騎兵團的一名聯絡官沒有及時聯繫第5騎兵團,以致於第5騎兵團在當日3時推進到瑞興以南1英里時,碰上了並不知情的第7騎兵團的警戒部隊,結果雙方都把對方當成了敵人,隨即相互交戰。待誤會被糾正時,第5騎兵團已經有5人傷亡。
同日7時,美軍第7騎兵團以1營為先頭部隊,向沙里院發起突擊。在推進到距離沙里院4英里的一座小山時遭到了人民軍的射擊,美軍坦克和步兵隨後發起衝擊,很快就將人民軍擊潰,此戰美軍擊斃人民軍40人,並將沒有逃走的人民軍全部俘獲。至下午16時,蓋伊師長以飛機空投信件的方式命令第7騎兵團在抵達黃州後,以1個營向南朝主要公路進攻,與英軍匯合,並另派1個營扼守黃州。第7騎兵團團長克萊斯勒上校遂命令1營與英軍行動,2營去扼守黃州。1營在轉入沙里院至平壤的公路後不久就俘虜了人民軍一支騎兵分隊和37匹馬。隨後該營又遭到人民軍從附近山上的伏擊。戰鬥中該營的韓國翻譯設法接近了人民軍陣地,並對後者說,他們打的是俄國人,隨後這一個排的人民軍就被這個翻譯帶到了美軍陣線里。這些人民軍發現上當時已經晚了,他們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被繳了械。附近山上的人民軍看到這情況,紛紛走下山向美軍投降。當天第7騎兵團1營俘獲了1,700多名人民軍,其中包括13名女護士。
10月18日,蓋伊師長命令當時處於整個“聯合國軍”最北端的第7騎兵團向平壤發起進攻。前晚剛剛抵達黃州,疲憊不堪的第7騎兵團3營受領了任務。該營在通往平壤半路上的黑橋里遇到了人民軍的阻擊,戰鬥中人民軍擊落了一架F5戰鬥機。到了下午,3營仍未突破人民軍陣地,蓋伊師長對進展不滿意,他命令第7騎兵團再派兩個營攻擊黑橋里。戰至次日凌晨,美軍發現人民軍已經放棄陣地撤退了。
同日,美軍第5騎兵團奉命在次日越過第7騎兵團向平壤進軍,但此時該團仍在崎嶇的次要公路上緩慢推進。
10月19日5時,美軍第5騎兵團2營開始從黃州往北進發。該營到達黑橋里的第7騎兵團陣地時,遇到3輛人民軍坦克,該營的火箭筒小組找機會擊毀了人民軍坦克。2營的詹姆斯·貝文中尉奉命率領F連、一個工兵排、一個重機槍班和5輛坦克越過了第7騎兵團的防區,在空軍掩護下一路向前快速推進。當日11時,貝文中尉抵達平壤南面的戊辰川,在那裡遇到了架設在河堤上3門人民軍反坦克炮阻擊,在那裡耽擱了半小時。貝文中尉最後派人用迫擊炮將人民軍炮兵打跑了,得以順利進入平壤城南部。貝文中尉隨後奉命向西進攻,奪取了一些工廠,建立了大同江北岸的橋頭堡。韓軍第1師幾乎和第5騎兵團的先頭部隊同時進入平壤,並和人民軍進行激戰。
10月20日,韓軍第1師先後攻占了平壤市內的各政府機關,於10時宣布占領了平壤市。當天中午,美軍第5騎兵團3營和第7騎兵團3營渡過大同江,進入平壤。隨後美軍第2師一部亦進入平壤。蓋伊師長奉命在攻占平壤後負責該市的安全和秩序,並將師指揮部設在平壤以西10英里的北韓軍事學院內。
10月21日,最先攻入平壤的美軍第5騎兵團F連線受了麥克阿瑟的檢閱。96天前,該連有200人登入朝鮮半島,如今這些人中僅有5人(其中3人帶傷)活到了攻占平壤的日子,其餘全部都已陣亡了。
同日9時,美軍第8騎兵團1個營和美軍第70重坦克營一個連組成的特遣隊抵達順川,在那裡救出了5名被俘虜的美軍,有2名特遣隊成員在此期間被人民軍打死。第1騎兵師副師長艾倫在當天中午時分乘車抵達順川,他聽說了當地有殺俘事件後帶人展開調查,美軍經一番搜尋後尋獲了66具美軍戰俘屍體和倖存的21名美軍戰俘。這些人和屍體隨後被韓軍護送到了平壤,再由C47運輸機運往日本。
雲山戰鬥
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跨過鴨綠江,秘密進入朝鮮。
10月25日誌願軍第40軍在溫井地區殲滅韓軍第6師一個營,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志願軍在隨後幾天內殲滅韓軍第6師大部。此時“聯合國軍”對於中國出兵仍然估計不足,調動各部繼續向北推進,美國騎兵第1師奉命由平壤調至雲山、龍山洞地區。
10月31日,騎兵1師的先頭部隊騎8團進抵朝鮮北部的雲山,師主力則在雲山以南的龍山洞。
11月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39軍兵分三路對雲山發起猛攻。擔任主攻任務的116師由西北方向沿三灘川東西兩岸實施攻擊,突入雲山城;左翼117師由東北方向首先攻占三巨里,主力協同116師348團殲滅朝陽洞之敵後,向雲山進攻,另以351團直插上九洞斷敵退路;右翼115師345團向諸仁上洞、棲鳳洞方向進攻,從雲山南面斷敵退路,另以343團切斷雲山至龍山洞公路,阻擊北援雲山之敵。當日夜,343團1連以勇猛的動作楔入美軍陣線,僅用50分鐘即攻占龍頭洞,殲滅美騎1師第5團1個連100餘人,創造了志願軍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連的戰績。
11月2日,美騎兵第1師主力在美第1軍軍長米爾本和騎兵第1師師長蓋伊的親自指揮下,向龍頭洞的志願軍陣地發動連續猛攻,企圖打開通道,接應被包圍於諸仁橋頭的第8團餘部突圍。當日下午,美軍孤注一擲,在10餘架飛機的支援下,以重炮和坦克掩護步兵,以兩個多營的兵力對志願軍第343團陣地發動進攻。美軍的炮火和凝固汽油彈將志願軍陣地炸成火海,工事大部被毀,但志願軍官兵頑強堅守陣地,擊退了美軍的進攻。戰鬥中美軍傷亡達400餘人,第5團騎兵團指揮官詹森上校也負重傷,最終被迫放棄北援雲山的企圖。
11月3日18時,志願軍第345團向諸仁橋北被圍美軍發起最後進攻,美第8團指揮機構和第3營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向志願軍投降。至此,志願軍勝利攻占雲山城及其附近地區。此戰,志願軍共殲美騎1師第8團大部和南韓軍第1師第15團大部,斃傷俘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40餘人,擊落飛機3架、繳獲4架,擊毀和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6輛、各種炮119門及大批軍用物資,取得了志願軍首次與美軍作戰的勝利,極大地打擊了美軍的氣焰,堅定了志願軍戰勝強敵的信心。
中美軍隊在朝鮮戰場上的第一次較量以志願軍的勝利而告終。這是中美軍隊在朝鮮的首次交鋒。志願軍不僅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且使第1騎兵師這支號稱建軍160年來從未吃過敗仗的王牌部隊的第一次失敗,也是美軍第1騎兵師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一次失敗。
雲山戰鬥結束後,志願軍各軍繼續追殲逃敵的作戰。
11月5日,志願軍第40軍119師355團在龍淵洞遭遇從雲山敗退的美騎兵第1師第8騎兵團殘部,雙方激戰兩晝夜。第355團尖刀營教導員劉繼泰率領7連和9連偷襲了美軍榴彈炮陣地,戰鬥中摧毀美軍火炮7門,俘炮兵30多人,殲滅美軍300餘人。
清川江戰役
清川江戰役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西線,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3兵團於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期間沿著清川江河谷向美國第8集團軍發起了一系列突然襲擊。戰役開始時,美國第1騎兵師率屬於第八集團軍的美軍第1軍序列,作為預備隊駐守戰線後方的大同江。
11月27日韓國第2軍被志願軍擊潰後,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通過向美國第9軍調遣美軍第1騎兵師和大英國協第27步兵旅把防線東移。 美軍第1騎兵師負責在北倉里阻止志願軍繼續突破聯合國軍右翼。
11月28日,美國第5騎兵團奉命離開軍隅里並在順川東北與第1騎兵師師部會合。 美國第7騎兵團被部署在北倉里南部,韓軍第6師的後面。
11月28日上午7時,志願軍第38軍113師占領了位於軍隅里-順川公路東面的三所里鎮,以阻擋美軍第5騎兵團的前進。 一個半小時後,美軍第5騎兵團的前衛排被志願軍設伏殲滅。 由於去路受阻,美軍第5騎兵團試圖驅逐志願軍守軍,上午10時許志願軍113師第338團與南撤的美軍騎兵第1師第5騎兵團展開激戰。美軍為打開通路,在坦克掩護下,連續發起十餘次猛攻。志願軍第338團堅守陣地,志願軍第113師其他部隊也先後到達,協同志願軍第338團擊退美軍的進攻,炸毀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橋,擊退由南向北接援的美軍1個營,徹底切斷美軍南撤道路。
11月28日夜,志願軍第42軍向韓軍第6師發起攻擊並將其殲滅,隨後利用潰散的韓國逃兵和難民作為掩護,攻占了美國第7騎兵團的陣地。
11月29日上午,美國第1騎兵師師長霍巴特·蓋伊命令第7騎兵團向西南撤退到新昌里,志願軍也繼續向南推進。
11月29日, 志願軍第38軍主力先後在价川以東嘎日嶺、於口站地區擊破土耳其旅、美騎兵第1師各一部的阻擊,占領裴德站、瓦院地區。該軍第113師沿德川以南小路前進,以14小時前進70公里,於晨8時趕到三所里。當該師發現三所里以西還有一條通路時,又主動派部隊占領交通路上的要點龍源里。
11月29日夜,志願軍第42軍125師和美軍第7騎兵團爆發了激烈戰鬥,戰至30日上午志願軍第42軍仍未突破美軍的阻擊。
11月29日至12月1日,志願軍第38軍113師在三所里、龍源里地區同美軍第225師、騎兵第1師、英軍第29旅各一部激戰,志願軍第38軍在3天的戰鬥中斃傷俘“聯合國軍”8000餘人。
12月1日,美國騎兵第1師與志願軍部隊脫離了接觸。
12月2日,美國第八集團軍其餘部隊與志願軍脫離了接觸,清川江戰役結束。
12月3日,美國騎兵第1師和美國第八集團軍的各路敗軍一起奉命撤到了北緯三十八度線以南。
第三次漢城戰役
1950年12月31日17時,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發起第三次戰役。
1951年1月2日,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李奇微下令放棄漢城,開始全線南撤。
1月3日,第1騎兵師隨美國第8集團軍向南撤退。
1月4日,中朝軍隊攻占漢城。
1月8日,中朝軍隊已將“聯合國軍”驅逐至北緯37°線附近的平澤、安城、堤川、三陟一線。鑒於中朝軍隊在進攻中未能大量殲滅敵有生力量,而且敵後撤似有計畫進行,企圖誘使中朝人民軍隊深入後實施反擊,也為避免前進過遠而陷於不利地位,彭德懷果斷決定停止追擊,戰役遂告結束。
漢江南岸阻擊戰
抗美援朝戰爭第四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50、第38軍和朝鮮人民軍第1軍團於1951年1月25日至2月16日在朝鮮漢江以南地區對“聯合國軍”進行的帶有堅守性質的防禦作戰。
1月15日,“聯合國軍”開始進行試探性進攻。
1月22日,美國騎兵第1師派出第7和第8騎兵團分左右兩路沿17號公路去往原州方向進行試探性進攻。右路的第7騎兵團和希臘營向志願軍防守的381高地發起進攻,志願軍防守部隊進行了激烈抵抗並發曾發起大規模反擊,但因兵力火力不足,在美軍優勢火力打擊下傷亡較大,激戰到下午志願軍奉命撤離381高地。
1月25日,美國騎兵第1師和其他“聯合國軍”部隊一起以團和營為單位,在飛機、火炮和坦克掩護下從西起水原東至原州線,分多路向在該線警戒防守的志願軍和人民軍陣地發動猛烈攻擊,其中重點進攻重點沿水原、漢城方向。
1月28日,美國第1騎兵師左路的第8騎兵團的遭到志願軍的阻擊而進展緩慢,第5騎兵團奉命繞過第8騎兵團進攻草下里南山312高地。駐守312高地的是志願軍第38軍112師336團5連,5連在連長徐恆祿的指揮下先後打退美軍13次衝鋒,戰鬥中美軍曾發起白刃衝鋒,陣地一度失而復得。戰至29日晚,徐恆祿奉命帶領僅剩的10人放棄陣地後撤。30日,美國第5騎兵團占領了312高地。
2月5日,美國騎兵第1師開始向志願軍第38軍114師第342團1營駐守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發起進攻,1營在營長曹玉海的指揮下堅守陣地。
2月10日,美第9軍則集中美第24師、美騎兵第1師、英第27旅、希臘營和南韓第6師等部,在大量炮兵、坦克、航空兵的配合下,晝夜輪番猛攻志願軍第38軍陣地,企圖攻占漢江南岸橋頭陣地。志願軍第38軍防守部隊在缺乏堅固工事、火力支援和糧彈補給的異常艱苦條件下,進行了頑強抵抗,打退“聯合國軍”多次進攻,堅守在上樊川里、回德里、京安里、武甲山、長深里、南治峴、外杜陵里一線。
2月12日,美國騎兵第1師以一個團的兵力,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50門大炮的配合下猛攻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志願軍防守部隊342團1營3打退了美軍7次進攻。在戰鬥中3連幾乎全部傷亡,營長曹玉海也在向美軍反擊時中彈犧牲。戰至當日黃昏,3連陣地上僅剩的2人奉命將350.3高地防務移交給其他志願軍部隊。在2月5日至12日七天七夜的時間裡,志願軍114師342團1營在350.3高地防禦戰中殲滅美軍680餘人,創造了志願軍營級部隊在朝鮮戰場上殲滅美軍最多的記錄。
2月14日,美國第7騎兵團經過激戰,占領了志願軍頑強駐守的578高地。
2月15日,美國第5騎兵團奉命增援砥平里地區被志願軍圍攻的美軍第23團。美國第5騎兵團進至曲水裡時,在坦克30餘輛、飛機百餘架次掩護下,向志願軍第116師和第126師阻援部隊攻擊,志願軍將其步兵擊潰,殲敵100餘人,但其坦克20餘輛於黃昏突入砥平里與美第23團會合。彭德懷等志願軍首長認為以目前戰場態勢攻占砥平里可能性不大,遂於15日17時30分決定停止對砥平里之敵的進攻,志願軍攻擊部隊於16日拂曉前撤出戰鬥。
2月16日,按中朝聯合司令部統一部署,西線漢江南岸志願軍和人民軍部隊開始撤至漢江北岸,漢江南岸阻擊戰結束。
進與退
3月14日,美國第8騎兵團3營渡過洪川江,第1騎兵師和陸戰第1師攻占洪川鎮。
3月15日,美國第八集團軍一部攻占漢城。
4月3日,美國第1騎兵師第二次越過北緯三十八度線。
4月9日,美國第1騎兵師從華川水庫東側進抵“堪薩斯線(該線大致沿著三八線和蜿蜒的臨津江)”。
因有跡象顯示志願軍會開閘放水,將Pukhan River上的橋樑全部淹沒,這對美國第十軍來說將是場浩劫。大壩位於水庫西北側,那裡從南面極難到達。美國第7騎兵團奉命攻占大壩。美軍車輛難以在通往大壩的道路上行駛,美軍火炮也難以用於支援攻擊行動。第7騎兵團下屬的第4遊騎兵連乘船渡過水庫,從第7騎兵團2營東面發起攻擊。美軍發起的三次進攻都被志願軍擊退。戰至17日,韓國海軍陸戰隊渡過水庫時發現志願軍已經放棄陣地後撤了。
4月22日,志願軍和人民軍發起第五次戰役。美國第1騎兵師參與了漢城的防禦戰。
4月25日,美國第5騎兵團和第70重坦克營A連進至加平去增援第27大英國協旅。
4月28日,美國第1騎兵師推進至議政府-汶山里一線的高速公路。
5月24日,美國第1騎兵師第三次越過三八線。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軍第一騎兵師)
美軍第1騎兵師在三八線修築的紀念碑(攝於1956年)
鐵原阻擊戰
鐵原阻擊戰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五次戰役後期,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為了使志願軍主力得到半個月左右的轉移和重新部署時間,奉命於1951年5月27日至6月10日在朝鮮漣川、鐵原地區對進攻該地區的“聯合國軍“進行的阻擊戰。
1951年5月30日,美國騎兵第1師開始進攻“鐵三角”地區。
美國陸軍第1騎兵師(美軍第一騎兵師)
“鐵三角”地區地圖,鐵原位於黃色三角形的左下角
6月3日,美國騎兵第1師開始進攻志願軍63軍188師563團防守的漣川東側的高台山陣地。美軍在進攻時充分發揮其火力優勢,用飛機、坦克、火炮對志願軍陣地狂轟濫炸,隨後讓步兵和坦克在徐進彈幕下推進。志願軍在美軍火力準備時躲在掩體裡,隨後利用美軍不善近戰的弱點,等待美軍步兵推進到距己方僅有三十米距離時,突然發起反擊將其擊退。
6月4日至7日,志願軍第563團第8連在連長郭恩志的指揮下,在鐵原以南漣川東北的255.1高地抗擊美國騎兵第1師兩個營的進攻。志願軍先後打退美軍15次攻擊,堅守陣地4晝夜,斃傷美軍800餘人。戰後,第8連榮獲特功第8連稱號。連長郭恩志榮立特等功,獲一級戰鬥英雄稱號,並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美國騎兵第1師猛攻了三天,卻寸土未進,隨後美軍改變策略,派出一部分兵力迂迴占領了志願軍陣地兩側高地。居高臨下的美軍發現志願軍陣地上人數不多時,遂從各個方向對志願軍陣地發起猛攻,位於最前沿的563團8連在其東側布防的563團1連2排支援下成功突圍,但1連2排卻陷入美軍重圍。563團團長馬兆民試圖派部隊接應被圍困的1連2排突圍,卻因兵力和火力不足未能成功。孤軍奮戰的1連2排在副排長李炳群的指揮下又與美軍激戰了幾個小時,在打退了美軍兩次衝鋒後,1連2排僅剩八人且彈藥耗盡。八人為了不被美軍俘虜,毅然跳崖自盡,其中三人下落時被樹枝托住得以生還,最後這三人都成功帶傷返回志願軍後方陣地。這八名志願軍因為其英勇不屈的事跡被稱為“八勇士”。
高台山被美軍占領後,志願軍第63軍又在鐵原堅持了一天一夜。6月10日,志願軍主力已經完成了集結和轉移,新的防線已經完備,彭德懷遂以志願軍第40軍接替了第63軍的防務。美軍攻入鐵原城後發現志願軍主力已經在其北側又建立了完備防線,並隨時有可能發動反攻,李奇微見狀下令“聯合國軍”全線停止進攻並轉入防禦,鐵原阻擊戰結束。
1951年6下旬至11月的戰鬥
6月22日,美軍騎兵第1師以1個加強步兵連,在大量坦克、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向志願軍第140師420團第8連第5班防守的230.4高地發起進攻。美軍進攻被擊退後,增兵至兩個營並繼續向志願軍陣地攻擊多次,均被志願軍擊退。志願軍在22和23兩日的防禦戰中殲滅美軍170餘人。
6月24日,美軍騎兵第1師又出動2個營兵力,在37輛坦克和空中、地面火力支援下,向志願軍第419團防守內外石橋西側高地的第1營第3連陣地實施輪番攻擊。戰至13時,美軍在付出傷亡80餘人的代價後,主動撤退。
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在開城開始。此後,戰場形勢一度緩和,敵我雙方作戰行動多屬於小部隊進行的頻繁的前哨戰鬥,戰線比較穩定。時至8月下旬,朝鮮停戰談判已進行了一個多月。美國政府依靠其海空優勢,妄圖在談判桌上對我方進行政治訛詐,企圖不戰而攫取一萬二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遭到我方嚴詞駁斥和堅決拒絕,敵人發出了“讓炸彈、大炮和機關槍去辯論吧”的叫囂。
7至8月間,美國騎兵第1師駐守在“俄懷明線(大致是漣川、鐵原地區)”附近,並和對面的中朝軍隊相互襲擾。
8月7日8時30分,美軍騎兵第1師第7騎兵團以1個步兵營的兵力,在8輛坦克和強大炮火的掩護下,對志願軍第419團3營8連3班駐守的夜月山365.2高地陣地發起猛烈進攻。7日當天志願軍與美軍在陣地上反覆爭奪數次,戰至8日凌晨3時,志願軍第419團3營反擊部隊將失去的陣地全部奪回。此戰,志願軍共殲滅美軍213人,繳獲輕重機槍14挺,自動步槍和卡賓槍等40餘支。
8月8日, 彭德懷致電毛澤東,匯報“第六次戰役”企圖:19兵團3個軍、第47軍、第42軍共5個軍,以兩個軍牽制英國、加拿大、土耳其4個旅;以3個軍,附4個炮兵團,1個坦克團,1個卡秋莎團,爭取消滅漣川、鐵原線之美國騎兵第1師,並安排部隊牽制其他方向的“聯合國軍”部隊。
8月中旬,美國空軍乘朝鮮北部發生40餘年來罕見的洪水災害之機,為了配合其地面部隊進行夏季攻勢,開始出動大批飛機不分晝夜地反覆轟炸、封鎖朝鮮北部的鐵路交通線,意在癱瘓中朝軍隊後方,窒息中朝軍隊前方作戰力量。在此背景下,聯合國軍為向中朝方施加軍事壓力,乘中朝軍隊剛剛轉入陣地防禦,工事不堅,洪水成災,供應困難之際,集中美軍和韓軍共約3個師的兵力發動了夏季攻勢,進攻朝鮮人民軍北漢江至東海岸約80公里的陣地。美國第8騎兵團2營向272高地發起進攻,志願軍防守部隊擊退了美軍兩次進攻,272高地在美軍第三次進攻時失守。
8月18日,美軍騎兵第1師先後集中3個營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和20多輛坦克的配合下,向志願軍第419團7連和9連一部防守的天德山陣地發起猛攻。志願軍防守部隊進行頑強抵抗。戰至19日,天德山陣地仍在志願軍手中,美軍則停止了進攻,志願軍在2天的激戰中殲滅美軍360餘人。
8月19日,中央軍委經過研究致電彭德懷,大意為,以目前戰場態勢,結合志願軍糧彈儲備和補給情況,不適宜發動“第六次戰役”,因此志願軍也就暫時沒有發動“第六次戰役”。
9月5日,志願軍第64軍192師574團,向守備臨津江西岸約3公里處德寺里的美國騎兵第1師騎兵5團一部發動進攻。突破後,迅速殲滅美軍置於前進陣地的兩個加強連大部。擔任阻援任務的第192師575團,於6日拂曉在澄波里附近與美軍發生激戰,共打退20次衝擊,阻援成功。此戰共斃傷俘美軍660餘人。
9月6日,志願軍第47軍139師415團1營1連奉命攻打美國第1騎兵師第7騎兵團C連(加強連)駐守的338.1高地。當日19時,1連一面以大部兵力在炮火掩護下從正面進攻,一面派出尖刀班從高地背後的懸崖爬上。尖刀班剛爬上高地就被美軍發現,隨即遭到美軍猛烈射擊。尖刀班冒著彈雨成功摧毀美軍多個火力點,撕開了美軍防線,1連大部隊得以攻入美軍陣地。戰鬥在兩個小時內結束,1連在戰鬥中擊斃美軍C連連長以下120人,俘獲美軍11名,繳獲各種炮5門、重機槍2挺、輕機槍4挺、長短槍30支,還有其他一批戰利品。這次戰鬥創造了志願軍一個連殲滅美軍一個加強連的範例。
9月18日,美軍騎兵第1師1個步兵營配屬土耳其旅1個連的兵力,在飛機、火炮和59輛坦克的支援下,從當日5時50分起向駐守五里亭的志願軍419團1營發起進攻。志願軍防守部隊以反坦克地雷,炸藥包和爆破筒猛烈阻擊美軍坦克,在戰鬥中擊毀擊傷美軍坦克多輛。9時10分,美軍以步兵兩個連的兵力向志願軍419團1營1連和2連的陣地發起攻擊,1連和2連先後打退美軍8次進攻。戰至當日黃昏,陣地仍在志願軍手中,美軍則在煙霧掩護下撤退。此戰中志願軍殲滅美軍240餘人,俘虜3人,擊毀美軍坦克6輛,擊傷2輛。
9月21日至23日,志願軍向美國第7騎兵團2營和3營陣地發起多次進攻,雙方一度發生白刃戰,但志願軍未能攻占美軍陣地。
9月29日,“聯合國軍”開始發動秋季攻勢,美軍騎兵第1師8團及第3師15團、希臘營在約10個炮兵營、25輛坦克配合下,分兩路向防守天德山及418高地的志願軍第47軍422團2營發起進攻。第422團在18個炮兵連的支援下,以預先布置好的側射火力結合正面抗擊,擊破美軍兩面夾攻。
10月1日, 美國騎兵第1師第7、第8團及希臘營,在252門火炮、52門迫擊炮、127輛坦克自行火炮及航空兵支援下,向志願軍第47師第415團守備的朔寧東南地區的陣地發動進攻。志願軍第415團頑強抗擊,堅守陣地。
10月3日,“聯合國軍”集中美國騎兵第1師、美國第3步兵師和大英國協第1師等,在200餘輛坦克、300餘門火炮(105mm以上口徑)和大量航空兵支援下,又向志願軍第64軍、第47軍防守的防內洞、高旺山、高作洞、天德山至大馬里一線40公里正面發動了猛烈進攻。志願軍防守部隊在積極防禦、節節抗擊、反覆爭奪、殲滅敵人的指導原則下,有重點地部署兵力、火力,以堅決阻擊與連續反衝擊,同敵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每一陣地均經數次至十數次反覆爭奪。志願軍有的連隊戰至只剩10至30餘人,仍堅守陣地,戰況異常激烈。
在志願軍第47軍防禦正面,美軍以騎兵第1師等5個多團的兵力,重點向天德山及其以西418高地進攻。防守該陣地的志願軍第141師1個營抗擊美軍2個團的進攻,平均每天擊退10餘次衝擊。向313和418高地發起攻擊的美國第7騎兵團第2,3營和希臘營遭到志願軍猛烈阻擊後傷亡慘重,被迫後撤。
在志願軍第64軍防禦正面,遭到大英國協第1師和美國騎兵第1師第5團一部進攻,其進攻重點為高旺山、馬良山。
在左路進攻的“聯合國軍”麥克特遣隊攻勢被志願軍的大片雷區和炮火阻擊遲滯。美國第5騎兵團向志願軍防守的222高地,272高地,287高地和346高地發起進攻。志願軍防守部隊寸土不讓,並引導炮兵射擊攻擊高地的第5騎兵團3個營。美國第5騎兵團3營在第6次衝擊時才在272高地取得了一個立足點,但在當天晚些時候就被志願軍趕下了高地。經過一天的猛攻,美國第5騎兵團僅攻占了222高地,但其餘高地的志願軍防守部隊也在戰鬥中遭到了較大的傷亡,該部志願軍遂奉命放棄陣地向北轉移。
10月3日的戰鬥極為激烈,許多陣地都發生白刃戰,志願軍和美軍在一些陣地上反覆爭奪3,4次之多。美軍在10月3日的戰鬥中向志願軍陣地發射炮彈達15,000發,志願軍則派出炮兵第2師集中火力射擊美國騎兵第1師。志願軍炮兵大膽地使用單炮直瞄射擊並和騎兵1師的炮兵互射,美軍派出戰鬥機轟戰機空襲志願軍炮兵。
10月4日,美國騎兵第1師在各個方向上繼續猛攻,戰鬥激烈程度更勝3日,但毫無進展。美國第8騎兵團在右側加強第7騎兵團,繼續向418高地西側山脊攻擊。418高地誌願軍防守部隊進行了頑強抵抗,在陣地失守後不顧傷亡立即發起反攻奪回失地。志願軍以每連配備10至12挺機槍的火力猛烈射擊,並在近戰中大量使用手榴彈,造成美國騎兵第1師重大傷亡。
10月4日16時,志願軍第64軍防守部隊主動撤離高旺山及其以西227.0高地。
10月5日,“聯合國軍”開始將攻擊重點轉移至馬良山及其西南216.8高地,並改取集中兵力、火力逐點進行攻擊的戰術。志願軍馬良山陣地曾五次失而復得。志願軍防守216.8高地的一個連,依託坑道式掩蔽部(即貫通的馬蹄形防炮洞),曾在一天內連續擊退“聯合國軍”21次衝擊,斃傷“聯合國軍”700餘人,志願軍僅傷亡26人,初步顯示了坑道工事的優越性。
同日,防守朔寧東南地區的志願軍第47師第415團得到5個連兵力增援。
同日,志願軍第47軍天德山防守部隊最後只剩副團長帶10餘名輕傷員,仍頑強堅守陣地。最後在遭“聯合國軍”三面包圍的情況下,主動撤出陣地。美國第7騎兵團2營在沒有遭到抵抗的情況下占領了418高地和313高地。從9月29日至10月5日,志願軍在418高地和天德山一帶共斃傷美軍4500餘人。
10月6日,美軍開始每天以1個團以上的兵力,在大量火炮、坦克、飛機支援下,對334高地至高作洞地段實施逐點攻擊。第47軍防守部隊與其展開反覆爭奪,予以美軍大量殺傷。美國第8騎兵團2營向334高地發起攻擊,在兩次衝擊後占領了該高地。美國第7騎兵團1營在夜幕降臨前占領了位於334高地西287高地的部分陣地。
10月7日,美國第7騎兵團占領了287高地的全部陣地,並派出3營去進攻西南2英里外的347高地。美國第7騎兵團3營從南面進攻347高地,並於半夜前攻占該高地。347高地的失守意味著志願軍陣線的出現了一個缺口,但這對其餘陣地上的志願軍影響並不大。志願軍憑藉複雜的塹壕體系和交通網路巧妙抵禦美軍的野戰炮、迫擊炮、坦克炮,甚至是飛機投擲的凝固汽油彈和千磅炸彈。志願軍防守部隊往往戰至最後一人,剛剛占領志願軍陣地的美國騎兵第1師攻擊部隊往往會因為在進攻時傷亡慘重而無法抵擋志願軍隨後發起的反攻。
10月8日,志願軍第64軍防守部隊在給“聯合國軍”以大量殺傷後,主動撤至黃雞山、基谷里、白石洞、伍炭里一線繼續防禦。大英國協第1師由於傷亡過大被迫停止進攻。經過10月3日至8日5晝夜激戰,志願軍在高旺山、馬良山一帶斃傷“聯合國軍”2600餘人,“聯合國軍”僅前進3公里。經過從10月1日開始的多日激戰,志願軍在230高地,272高地和346高的防守部隊儘管遭到了很大的傷亡,但上述高地仍在志願軍手中。
10月10日,攻擊朔寧東南地區的美軍因連日激戰,傷亡慘重,退到222、218 .4兩高地及嚴峴東南無名高地,構築工事,暫轉防守。第415團在朔寧東南地區從10月1日至10日10天的堅守防禦中,依託野戰陣地,打退“聯合國軍”連續多次衝擊,守住了基本陣地,共斃傷美軍5100人。
10月12日晚,志願軍奉命放棄272高地,美國第8騎兵團進占該高地。
10月15日,美國第5騎兵團在得到美國第3步兵師下屬比利時營支援後準備進攻346高地。
10月16日凌晨3點,美國第5騎兵團開始進攻346高地,攻勢在遭到志願軍猛烈阻擊後停滯。第8騎兵團開始從346高地東北方向進攻,取得一些進展。美軍無法對志願軍陣地進行迂迴。在接下來的兩天裡,美國第5和第8騎兵團對346高地的進攻都徒勞無功。美軍的炮火不斷地落在346高地上,使得整個山頭的植被都掃平了,整個高地形似一個“老禿頭”。
10月18日,第47軍防守部隊主動放棄高作洞地段陣地。美國第5騎兵團1營攻占了346高地。當天晚些時候,第5騎兵團3營在230高地遇到了猛烈抵抗,第5騎兵團3營攻占了340高地。第8騎兵團推進到了287高地,控制了346高地以北地區。至此,“聯合國軍”在西線推進3至4千米,到達了“詹姆斯墩“線後停止了大規模進攻。志願軍估計“聯合國軍”秋季攻勢西線傷亡為2.2萬餘人。
根據美軍資料,美國第1軍在西線在10月3日至19日的進攻中傷亡為4,000人,其中美國第1騎兵師中傷亡為2,900人。
10月23日,“聯合國軍”發動石牆行動,目的是鞏固“詹姆斯敦”線並為其設定一道防線,以抵禦志願軍可能發起的反攻。行動開始後,美軍第1騎兵師繼續向駐守在約科河以南崎嶇山地的志願軍陣地發起進攻,其攻勢在志願軍防守部隊的頑強阻擊下舉步維艱。當日第5騎兵團經歷了有史以來最艱苦的戰鬥,其下屬部隊只有K連攻占了預定目標。
10月24日,第5騎兵團A連和C連攻占預定目標,當晚志願軍發動夜襲,將前者趕回了美軍主陣線。隨後的戰鬥模式變成:美軍向志願軍陣地發起攻擊,被擊退後就用猛烈火力攻擊,隨後再攻擊,重複這個過程直到占領志願軍的陣地,在此過程中,美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代價。
聯合國軍在夏秋兩季的攻勢均遭到挫敗,並受到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不得不以承認其飛機誤炸開城為轉機,表示願意恢復談判。
10月25日,在雙方商定的新會址板門店恢復了停戰談判。在談判中,美方雖然放棄了企圖不戰而攫取1.2萬平方公里的荒謬主張,但是仍在其軍事分界線方案中,企圖使我退出1500平方公里土地。同時美方還無理提出,如從其所占領軍事分界線以北我後方沿海島嶼撤退,需以我方割讓開城地區的相當土地來交換。面對敵人的無理要求,志司為了增加對敵人的壓力,打擊敵人的士氣,收復一些陣地和表示我之力量,以促進停戰談判,決定乘敵疲憊之際,以每軍殲滅敵人一個連至一個營為目標舉行小的局部反擊。
11月4日,志願軍第47軍以兩個步兵團11個連隊的兵力,在114門火炮,11輛坦克支援下,對美國第1騎兵師3個連防守的正洞西山發起進攻。經三小時戰鬥,志願軍全殲守敵。次日,美軍以兩個營反撲,志願軍大量殺傷美軍後主動放棄陣地。待美軍重新占領該陣地後,志願軍乘敵立足未穩,以三個多營的兵力再次反擊,又全殲美國第1騎兵師1個營另1個連大部,斃傷俘“聯合國軍”2520人,創造了陣地進攻戰打小殲滅戰的光輝範例。
11月21日, 駐守在石峴洞北山的美國第8騎兵團F連頂住了志願軍一個營的進攻。此後,美國騎兵第1師在朝鮮就再沒有進行過大規模作戰行動,該師奉命將其防務移交給其他美軍部隊,然後向南開拔至戰線後方進行休整。
後續
1951年12月7日,美國第1騎兵師奉命撤離朝鮮,輪調到日本北海道修整,同日第5騎兵團開始撤離朝鮮。
12月18日,第7騎兵團撤離朝鮮。
12月30日,第77野戰炮營在朝鮮射出最後一發炮彈後撤離了朝鮮,同日第8騎兵團亦撤離了朝鮮。至此,美國騎兵第1師結束了它在朝鮮的征程。美國騎兵第1師在朝鮮總計作戰549天,全師累計有3,175人陣亡,12,053人受傷,670人被俘虜,被俘者中有180人死亡,545人失蹤,失蹤者中有448人最終宣告死亡。
1956年,駐守韓國的第1騎兵師在第一次越過三八線的標記處設立了永久性的紀念碑。1999年,紀念碑被移入政府用地,因為原地址位於私人領地內。一名參加過韓戰的第1騎兵師老兵在故地重遊之後提議說希望能在原址重建紀念碑,因為原紀念碑已經年久失修,後來新的紀念碑被設立在朝韓非軍事區的韓國一側的3號高速公路旁,距離東豆川鎮幾英里的地方。

重回朝鮮半島

1957年10月15日,美國第1騎兵師奉命到朝韓非軍事區接替了美軍第24步兵師的防務。在駐守非軍事區期間,美國第1騎兵師於1962年換裝了M14步槍,M60機槍,M79榴彈發射器,闊劍地雷等步兵武器。1963年,美國第1騎兵師還列裝了H-19、H-21和H-37等型號的直升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