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鑑賞——中國傳統繪畫鑑賞

《美術鑑賞——中國傳統繪畫鑑賞》是華中農業大學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秦仁強、周欣、左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術鑑賞——中國傳統繪畫鑑賞
  • 提供院校:華中農業大學
  • 類別:慕課
  • 授課老師:秦仁強、周欣、左紅
課程大綱,參考教材,

課程大綱

01
緒論 中國傳統繪畫鑑賞
本章節為課程緒論,總結性的描述鑑賞中國傳統繪畫的基本知識結構,以對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繪畫的鑑賞方法和鑑賞層面有一個基本認識,為學習較為深入的傳統繪畫鑑賞知識起一個導引的作用。
課時
中國傳統繪畫鑑賞
02
第一章:中國繪畫的源與流
以敦煌壁畫為引導,以傳統繪畫畫卷形式為探討內容,以《女史箴圖》、《清明上河圖》為研究案例,講述中國傳統繪畫在畫卷形式上的發展狀況、多樣性極其蘊含的不同的文人思想與實際效用等。從畫卷形式上理解畫面內涵、形式語言,從而在傳統繪畫的畫幅形式、構圖、經營位置等方面對中國傳統繪畫有一個基本理解與判斷。
課時
壁畫·敦煌壁畫——唐代建築院落演進
畫卷形式
立軸與東方視野
長卷與東方視覺
女史箴圖
清明上河圖
中國繪畫的源與流測驗
03
第二章:中國繪畫的語言特徵
中國傳統繪畫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從魏晉到明清,一大批文人雅士將對生活的理解、現實社會以及美好的幻想都用藝術的手法表達出來,幾千年的文化,造就出具有時代性、社會性的獨特的中國傳統繪畫語言,本章節以繪畫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繪畫語言為線索,帶領大家領略傳統繪畫的藝術美、形式美、語言美,從而對不同歷史時期繪畫風格、繪畫技巧有一個基本認識,對繪畫的獨特形式與內涵具有基本的判斷。
課時
白描作品與審美
白描藝術的成熟與發展
中國傳統繪畫色彩審美與功能
丹青作品與審美
水墨畫的成熟與發展
水墨畫作品與審美
皴法技巧與審美的演進
中國繪畫的語言特徵測驗
04
第三章: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審美
中國傳統繪畫既有精微細緻、惟妙惟肖的工筆畫,又有酣暢淋漓、筆精墨妙的寫意繪畫。通過本章節的學習,學生可以初步掌握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繪畫技法表現樣式——工筆繪畫與寫意繪畫的圖式語言與經典作品,掌握如何從材料與技法上欣賞和品味傳統繪畫的目的。
課時
工筆畫的特徵語言審美
工筆畫的成熟與發展
工筆畫經典作品賞析——簪花仕女圖
寫意畫的特徵語言與審美
寫意經典作品賞析
中國傳統繪畫的技法審美測驗
05
第四章:中國繪畫的題材
中國傳統繪畫關注現實世界的方方面面,在漫長的繪畫活動中,在不同的題材上均有涉獵,逐漸形成了東方藝術獨特的一面。通過本章節學習學生將掌握從題材內容上理解東方傳統繪畫視野的完整性和普適性,如注重天人合一的山水繪畫;注重格物致知的花鳥畫;注重傳神達意的人物繪畫等。
課時
人物畫
花鳥畫
山水畫
中國傳統繪畫分科的成熟與發展
中國繪畫的題材測驗
06
第五章:中國繪畫的流派演變
中國傳統繪畫的源流變化是複雜的,在中國傳統繪畫中,文人繪畫與宮廷院體繪畫是兩個主流的繪畫觀念,注重的題材內容、筆墨技巧、格調品味等都不相同,既相互依存有涇渭分明,本章節學生會認識到鑑賞傳統繪畫的主要價值觀念的影響:傳統繪畫的畫家群體的不同;文人繪畫的審美取;院體繪畫的崇尚與價值等,切實提高對中國傳統繪畫的不同藝術觀念下產生的作品鑑賞。
課時
南北宗概念
南宗的成熟與發展
北宗的成熟與發展
文人畫的成熟與發展
文人畫的作品與審美
院體畫成熟與發展
院體畫語言審美
中國繪畫的流派演變測驗

參考教材

[1]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唐五代畫論》,何志明、潘運告編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2]黃休復:《益州名畫錄》,選自《宋人畫評》,雲告譯著,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3]沈括:《夢溪筆談論畫》,選自《中國畫論選讀》,俞劍華註譯,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
[4]熊志庭、劉城淮、金五德:《宋人畫論---《林泉高致》》,河南美術出版社,2000
[5]陸時化:《書畫說鈴》,見《中國古代山水畫類編·下篇》俞劍華,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6]宗白華:《中西畫法所表現的空間意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7]錢鐘書:《七綴集》,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8]薛永年:《捲軸畫史概說》. 新美術,1993 ,(3)
[9]陳傳席:《﹤畫山水序﹥點校註譯》,《陳傳席文集·卷一》,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
[10]陳傳席:《﹤敘畫﹥點校註譯》,《陳傳席文集·卷一》p184
[11]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12]徐瑞泰:《“首選視線”時人類視覺“黃金分割”的分割線》,自然雜誌,第 28 卷第 6 期
[13]丘挺:《宋代山水畫造境研究》,山東美術出版社,2006
[14]姜節泓:《中國捲軸繪畫的展觀文化芻議》,中國畫跨語境研討會,2004 年 9 月
[15]巫鴻:《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16]潘澤宏:《藝術文化學》,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
[17]楊辛:《藝術欣賞概要》,北京中央廣播大學出版社,1994
[18]王大根:《學校美術教育目的論》,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4
[19]丁亞平:《藝術文化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
[20]工新偉、傅愛國:《藝術鑑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22]費孝通:《學術自述與反思》,三聯書店出版社,1998
[23]張道一:《美術鑑賞》,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4]常銳倫:《美術學科教育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5]王大根:《美術教學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26]王向峰:《美的藝術顯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7]范夢:《美術概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28]張春新.敖依呂:《美術鑑賞》,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29]陳洛加:《美術鑑賞》,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30]楊琪:《藝術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俞劍華:《中國畫論類編》,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
[32]周積寅:《中國畫論輯要》,江蘇美術出版社,1985
[33]蔣玄怡:《中國繪畫材料史》,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
[34]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
[35]沈子丞:《歷代論畫名著彙編》,文物出版社,1982
[36]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37]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38]陳傳席:《六朝畫家史料》,文物出版社,1990
[39]盧輔聖:《黃賓虹文集》,上海書畫出版社
[40]潘運告:《漢魏六朝書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41]潘運告:《唐五代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42]潘運告.雲告譯註:《宋人畫評》,湖南美術出版社,1999
[43]潘運告:《宋人畫論》,湖南美術出版社,2000
[44]楊大年:《中國歷代畫論采英》河南美術出版社,1984
[45]盧輔聖:《中國畫歷代名家技法圖譜》上海書畫出版社,1990
[46]劉墨:《禪學與藝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7]牛克誠:《色彩的中國繪畫》湖南美術出版社2001
[48]劉璍.金淘:《中國人物畫全集》京華出版社,2001
[49]王克文:《山水畫技法述要》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6
[50]郎紹君:《現代中國畫論集》廣西美術出版社,1995
[51]王銀明.淺談《簪花仕女圖》的意匠美[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3
[52]徐丹.淺析《簪花仕女圖》中色彩的裝飾性[J]知識經濟.2009年09期
[53]網易新聞 《簪花仕女圖》——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20140615
[54]宋 蘇易簡《文房四譜》
[55]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物局資料室編《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12期
[56]郭熙 《林泉高致》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
[57]王世貞.《藝苑卮言》:鳳凰出版社, 2009
[58]盛文林編著.文物藝術鑑賞.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4.01:第124頁
[59]陸雲達編著.中國美術簡史: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02:第88頁
[60] 趙啟斌主編.中國歷代繪畫鑑賞: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3.11:第32-33頁
[61] 張丹.《女史箴圖》:從教化到審美的轉型[D].揚州大學:美術學.2009
[62] 周禕.《女史箴圖》略說[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63] 上海博物館集刊 .上海博物館[引用日期2017-07-23]
[64]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中國美術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09-01
[65] 筆墨 .中國美術館[引用日期2017-07-24]
[66] 王伯敏著.中國繪畫通史.北京:三聯書店 ,200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