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隼
- 拉丁學名:Falco sparverius (Linnaeus, 1758)
- 別稱:雀鷹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目:隼形目
- 科:隼科
- 屬:隼屬
- 種:美洲隼
- 分布區域:在南北美洲很普遍
- 英文名稱:American Kestrel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棲息環境,地理分布,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美洲隼是世界上除了塞席爾隼以外,體型最小的猛禽。其外形優雅,雌、雄鳥種體色上具有明顯的兩型性,雄鳥的頭頂、胸部、背部和尾羽為紅棕色,胸前具有細小黑斑,翅膀為灰藍色,尾羽末端有黑色寬橫斑,嘴喙為黑色,臘膜為橘黃色,臉頰灰白色,眼睛下方和後方有黑色縱斑,雌鳥體型較大,全身偏紅褐色,胸前有黑色縱斑,背部、翅膀和尾羽上有黑色橫紋,是隼科鳥類中羽色最顯眼的種類之一。
生活習性
美洲隼適應環境能力強,可以在公園、郊區、森林邊緣、高山,甚至沙漠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日行性猛禽。在夏天裡,美洲隼通常在晨昏捕食蝗蟲等大型昆蟲,而冬天裡,則整個白天都在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小型鳥類、蛇類、蜥蜴、蛙類和蠍子。飛行速度很快,翅膀快速向下扇動,常在空中盤旋並垂直撲向獵物,偶爾也會在棲木上等候,棲息時尾羽會不停地上下擺動。
生長繁殖
美洲隼為一夫一妻制,繁殖季節在3~7月份,每巢產卵4~6枚,孵化期28~32天,羽毛生長完全需要30~38天。雌鳥1歲性成熟,並且可以繁殖,美洲隼壽命10歲左右。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懸崖、山坡岩石縫隙、土洞、樹洞和喜鵲、烏鴉以及其它鳥類在樹上的舊巢中。巢較簡陋,由枯枝構成,裡面鋪墊有草莖、落葉和羽毛。每窩產卵通常4~5枚,偶爾有多至8枚和少至3枚的。如果巢卵被破壞,通常還要下補償性的一窩,但產卵的數量則明顯減少,通常為2~3枚。卵的顏色為白色或赭色,密被著紅褐色的斑點,但也有的僅在鈍端被有少許紅褐色斑。通常每隔1天或2天產1枚卵,產完第一枚卵後,雌鳥就不再離巢,時而臥伏於巢內,時而站立在巢口外突出的岩石上。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承擔護衛任務,每隔一段時間就飛回巢區附近的石壁上或樹冠上,偶爾也替換雌鳥孵卵,孵化期28~30天。雛鳥為晚成性,剛孵出時體重僅13~14克,全身被有稀疏的白色絨羽,頭大頸細,呈爬伏狀態,勉強能夠搖頭,10天后變為淡灰色絨羽。雛鳥由親鳥共同餵養大約30天左右離巢。
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在山區植物稀疏的混合林、開墾耕地及曠野灌叢草地,主要以昆蟲、兩棲類、小型爬行類 、小型鳥類和小型哺乳類為食。紅隼平常喜歡單獨活動,尤以傍晚時最為活躍。飛翔力強,喜逆風飛翔,可快速振翅停於空中。視力敏捷,取食迅速,見地面有食物時便迅速俯衝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鳥類和蜻蜓等。。
紅隼棲息于山地森林 、森林苔原 、低山丘陵 、草原 、曠野、森林平原、農田 耕地和村莊 附近等各類生境中,尤以林緣、林間空地、疏林和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曠野、河谷 和農田地區較為常見,但在茂密的大森林中少見。遷徙時常集成小群,特別是在秋季。每天拂曉開始活動,飛翔時兩翅快速地煽動,偶爾進行短暫的滑翔。棲息時多在空曠地區孤立的高大樹木的樹稍上或者電線桿上。叫聲單調而尖銳,很象一種響鈴的聲音。主要以蝗蟲、蚱蜢、吉丁蟲 、螽斯、蟋蟀等昆蟲為食,也吃鼠類、雀形目鳥類、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推動物。覓食活動在白天,主要在空中覓食,或在高空迎風展翅,或在地面低空飛行搜尋食物 ,有時煽動兩翅在空中作短暫停留觀察獵物,一但發現獵物,則折合雙翅,突然俯衝而下直撲獵物,抓獲以後就地吞食,然後再從地面上突然飛起,迅速升入高空。有時也採用站立在山丘岩石高處,或站在樹頂和電線桿上等候的方法,等獵物出現在面前時才突然出擊。
地理分布
美洲隼從阿拉斯加中部和加拿大南部起,通過美國和中美洲,到達南美洲大部(但不包括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加勒比海地區。
亞種分化
已有十七個被認同的亞種,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索諾拉州和錫那羅亞州、墨西哥、宏都拉斯和尼加拉瓜低地松稀樹草原、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西北部山區、玻利維亞高原、巴西、厄瓜多、智利和阿根廷火地島等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