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羚羊

美洲羚羊

美洲羚羊(學名:Antilocapra americana americana )是叉角羚指名亞種。起源介於牛科鹿科之間,角也介於二者之間,似牛角分為骨心和角鞘,雌雄均有角,角不脫落,但是角卻象鹿角那樣分叉,角鞘則每年脫落。體型中等,體長1-1.5米,體重36-60千克,雌體比雄體小;背面為紅褐色,頸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為白色,頰面部和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毛被下面為絨毛,上覆以粗糙、質脆的長毛,由於某些皮膚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於保暖或散熱。

生活在寬闊的草原和荒漠地帶,地形海拔在900-2400米為多。以草、灌木蘆葦等為食。分布於加拿大西南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草原和荒漠地區。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美洲羚羊角體型中等,體長1-1.5米,尾長7.5-10厘米,肩高81-104厘米,成體重47 - 70千克,雌體比雄體小;因其中部角鞘有向前伸的分枝,故名。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但雄性的角大而分叉,向後具勾,雌性相對較小。角為骨質,不具空腔,亦不分杈。角鞘每年更換。角直立、側扁,尖端向後彎曲。角長約25厘米。上體為紅褐色,頸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為白色,頰面部和頸部兩側有黑色塊斑;毛被下面為絨毛,上覆以粗糙、質脆的長毛,由於某些皮膚肌的作用,能使其毛被呈不同角度,以利於保暖或散熱。

棲息環境

棲息於寬闊的草原和荒漠地帶,地形海拔在900-2400米為多。以種類繁多的灌木葉子為主食,也吃蒿屬植物、仙人掌的植物和雜草類。

生活習性

美洲羚羊奔跑速度快,最高時速達80千米。一次跳躍可達3.5-6米。善游泳。夏季組成小群活動,冬季則集結成上百隻的大群。為尋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進行幾次遷移。性機警,視覺敏銳,能看到數千米外的物體。遇險時,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種特殊信號。以草、灌木、蘆葦等為食,能用前腳挖掘被雪所掩埋的植物。如能獲得足夠的青草,可以不飲水。但仍然長有適合吃草的高齒冠牙,偶爾食草。喜群居,夏天以50-100頭左右的群體聚集在一起,冬天可達1000頭。遇到敵害會用豎立臀部白色的長毛和打響鼻的方法向同伴報警。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西南部、美國西部和墨西哥北部的草原和荒漠地區。
美洲羚羊(分布圖)美洲羚羊(分布圖)
包括加拿大:位於薩斯喀徹溫省的南薩斯喀徹溫河、阿爾伯塔省馬鹿河在和曼尼托巴省西南部。美國:德克薩斯州南部、新墨西哥州中部、亞利桑那州中部、科羅拉多沙漠、加州南部、明尼蘇達州西部、愛荷華州西部、密蘇里州西北部、堪薩斯州、俄克拉荷馬州、蒙大拿州西部、愛達荷州南部、內華達州、西部山區、大盆地和草原、密蘇里河流域的平原和高地。

繁殖方式

夏季交配。妊娠期約8個月,第一胎通常產1仔,以後則每胎2仔。以尿液和蹄印標記領土。雌羊的性成熟期為16-17個月,孕期長達250天。 第一胎一仔,以後只要在食物充裕的條件下一般每胎兩仔。繁殖方式也頗為奇特。雌羊在排卵期會排出4-7個卵子。卵子受精後開始發育,變得細長。細長的受精卵在子宮裡絞在一起相互纏繞和推搡。最後多數卵子會因為細胞膜面積減小而死於營養不良,剩下兩個卵子最終發育成胚胎。這種子宮內受精卵之間的競爭迄今為止仍然是獨一無二的。

亞種分化

美洲羚羊是叉角羚的指名亞種。

種群現狀

叉角羚生活地區建有幾處大型和管理良好的保護區,包括美國黃石國家公園。美洲羚羊根據美國瀕危物種法案得到保護,這就要求實現恢複種群計畫,以及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公眾教育和保護,關鍵是棲息地恢復 。所有墨西哥亞種都被列入瀕危物種貿易公約和禁止國際貿易附錄Ⅰ。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