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簾蛤(Mercenaria)又稱美國硬殼蛤、小圓蛤或北方簾蛤,原產於美國東海岸,是美國大西洋沿岸淺海和灘涂主要的經濟雙殼貝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美洲簾蛤
- 界:動物界
- 門:軟體動物門
- 綱:雙殼綱
簡介,主要特點,引進歷史,生物學特性,分類與分布,棲息地,生長,活動,繁殖,溫度,鹽度,溶氧,pH值,養殖技術,準備工作,蛤苗放養,養殖管理,討論,
簡介
美洲簾蛤(Mercenaria)又稱美國硬殼蛤、小圓蛤或北方簾蛤,原產於美國東海岸,是美國大西洋沿岸淺海和灘涂主要的經濟雙殼貝類之一,屬廣溫、廣鹽性底棲貝類,對環境耐性強,不僅能在砂底質沿海生長,而且在泥底質中也能夠獲得較好的生長,特別適合泥砂質灘涂,比其他養殖貝類(如文蛤、青蛤)具更強的耐低溶解氧能力。我國的緯度與美洲簾蛤自然分布的地理緯度相同,自然條件能滿足其生長需要,故可在我國廣泛開展增養殖。近年來,浙江省玉環縣連續引進美洲簾蛤試養,積累了不少養殖經驗。
主要特點
屬於廣溫、廣鹽性底棲經濟貝類,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種底質的灘涂和淺海,都可以正常生長、發育,是一種生長快、適應能力強,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的大型雙殼貝類。其適溫範圍廣,0—29℃都能生存,生長最適水溫為16-28℃;對鹽度要求較廣,最適鹽度為20‰—28‰,生長速度較快,二年殼長可達商品規格50~60mm以上。
引進歷史
美洲簾蛤1997年引進我國,1998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培育出第一批苗種並試養成功。2000年,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承擔了這一新品種的引進及養殖技術研究,列為山東省農業良種產業化開發項目,從美國引進種貝286個
生物學特性
分類與分布
美洲簾蛤屬雙殼類,簾蛤科,個體較大,最大的可達200 g以上。主要分布於美洲東海岸,美國的西海岸也有少量人工移植形成的種群,在美洲分布的最北限是加拿大的聖勞倫斯灣,南至墨西哥灣,英國和法國的大西洋海岸,從潮間帶至水深15 m的沿岸均有少量分布。
棲息地
美洲簾蛤在含有貝殼的軟質底分布最多,在沙質窪地、沙泥窪地和泥地等底質灘涂也有分布。
生長
美洲簾蛤的生長速度因地理和季節因素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水溫與生長速度也有很大關係。
活動
由於美洲簾蛤只能靠伸縮足來運動,這使它的活動很有限。一般在未受干擾的情況下,它們營近似的固著生活。
繁殖
美洲簾蛤是雌雄同體,一般雄性生殖腺先成熟。98%的幼蛤一開始都是雄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規格的增大,其性別會發生變化,到第三年時近半數以上的雄性蛤會變成雌性蛤。夏季任何地理位置種群的硬殼蛤都可以產卵繁殖。
溫度
美洲簾蛤的生長水溫在20~30 ℃之間,最佳生長水溫是25~28 ℃,水溫高於31 ℃或低於6 ℃時,生長完全停止,在4 ℃時美洲簾蛤就會進入冬眠,但水溫降到0 ℃時也能存活。
鹽度
美洲簾蛤可耐受的鹽度範圍為15‰~48‰,由於大多數雙殼類在鹽度低時不能從不利的環境中遷出,所以雙殼類的分布受到鹽度變化的影響顯著。美洲簾蛤對鹽度的耐受力會隨其年齡的增長而增強。
溶氧
所需溶氧大於2.4 mg/L。
pH值
幼貝的pH值適應範圍是7~8.6,成年貝的pH適應值範圍則為更廣一些,在6.5~9.1之間均能存活。
養殖技術
準備工作
1.池塘條件 利用尖山蝦塘1個,總面積50畝,蝦池底質為泥砂質,灘面水深0.5m,環溝水深1.5m,池塘為長方形,東西向。
2.池塘清整 利用船耕機清整池塘可以殺死敵害,清除老塗,更新塗質。在蝦塘中蓄水0.6m~1.2m,耕作灘面或溝面,耕完後打開閘門,將汪泥隨塘水排出塘外,通常按一天兩個潮汛計算,一台船耕機可耕作4畝~5畝。放苗前1個月,閘門安裝30目的錐形網,經幾次進排水沖刷乾淨。放苗前半個月,每畝用100公斤生石灰清塘,灌水3天~5天后進排水幾次,就可準備播苗了。
3.培養基礎餌料 在蝦塘清整消毒後應及時施肥,由於本自然海區水質較為肥沃,海藻餌料較為豐富,故適當減少施肥量每畝施發酵雞糞100kg。
蛤苗放養
1.苗種來源 本次試驗美洲簾蛤苗種購自浙江省寧海縣,規格為500粒/kg,苗種新鮮無破損,規格整齊。
2.苗種運輸 2005年8月12日,將簾蛤苗種洗淨,用編織袋包裝,夜間運輸。運輸溫度越冷越好。運輸時間宜快,當天裝運後,第二天就種下。
3.苗種播養 均勻播放在中間灘面,避開閘門處,放養密度62粒/平方米,共投放500kg苗種。實養播苗面積6畝,與青蛤、對蝦混養。苗種播養宜在清晨進行,宜乾塗播養,播苗後10分鐘~20分鐘後立即進水為宜。
養殖管理
1.水質調控 蝦池底質整理後要及時進水,放進的海水需用30目的篩絹過濾,以防敵害生物入池。進水後施入肥料肥水,常用的肥料有雞糞、牛糞、人糞和無機肥。當水溫低於18℃時,用磷肥和過磷酸鈣各5斤/畝調節水質,每半個月調節一次。肥料要求潑在溝里,不能灑在灘面上。當水溫較高時,開始投餵蝦蟣飼餵混養的對蝦藉以肥水,並通過進排水適當調節水質,通常每15天排水一次,更新老化藻類。養殖水質透明度宜保持在30cm~40cm,水色呈黃綠色或黃褐色。冬春季灘面水深以50cm~70cm為宜,春秋季水深以30cm為宜。
2.乾露 每個月排2潮,每潮乾露灘面,保持環溝水深。乾露3小時/次左右,簾蛤鑽入泥中3cm,洞口硬實清晰。
3.分養 2006年2月,簾蛤規格達1200粒/kg,此時放養的簾蛤總重量達1650kg左右,將實養面積分養至10畝。
4.鹽度調節 養殖水體的鹽度會對美洲簾蛤生長及成活率產生影響,暴雨前要防止鹽度突變,颱風天大雨過後要及時排淡。
5.敵害防除 入池海水要經過網布過濾,灘面用1m高20目網布包圍,防止敵害生物進入,及時撈除或用青苔淨等藥物清除蝦塘內的青苔,防止過度蔓生。
6.監測 經常性測量蝦塘池水pH,讓pH值保持在7.5~8.5之間,海水測定池水水溫、鹽度,經常測量透明度、溶解氧、池水氨氮等。定期檢查、測量美洲簾蛤生長情況、死亡情況。
討論
由於淺海潮下帶不能幹露,敵害太多,汪泥覆蓋容易死亡,造成養殖成活率不高,因此美洲簾蛤不適合養殖在淺海潮下帶。苗種質量是養殖成敗的關鍵。購苗前應下塗觀察蛤洞洞眼是否明晰,養殖塗面上是否有無死殼,剝開簾蛤時看蛤殼閉合緊不緊,剝開後看肉色是否鮮艷。根據養殖經驗,購買簾蛤苗種宜買規格1cm苗種划算,先在灘涂上將苗種從16400粒/kg培育至2000粒/kg,再移入蝦塘養殖。利用船耕機清整池塘是生態養殖的方法。同時,由於船耕機清塗除去了塘底老塗,可基本防除青苔的繁生,而用其它藥物清塗,青苔孢子仍存活在貝類死殼等地方,當天氣轉涼時,青苔極易繁殖;船耕機清塗後塗質好,可以提高養殖密度,養殖的簾蛤蛤體強壯、生長快、病害少.試驗觀察發現美洲簾蛤的最佳生長溫度在20℃左右,適溫範圍在28℃~16℃,低於6℃時美洲簾蛤會停止生長,美洲簾蛤適宜在南方的氣候條件下養殖。由於存在水溫溫差等原因,播養的簾蛤苗種容易不潛泥,影響養殖成活率,因此美洲簾蛤苗種播養不適宜帶水播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