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MK46魚雷

MK46魚雷是美國於1965年開始生產的輕型魚雷,可以從水面艦艇、飛機和潛艇上發射。台灣所有的驅逐艦都裝有此型魚雷。其射程為11公里,速度40節,彈長2.59米,直徑324毫米,重258公斤,彈頭重44公斤,採用主、被動聲納制導,自導搜尋距離460米,可採用多種搜尋模式。使用MK32三聯裝發射裝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MK46魚雷
  • 研製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 類別:輕小型通用反潛魚雷
  • 組成:4個艙段
研發歷史,結構性能,主要特點,

研發歷史

該魚雷是美國在研製的第三代,是世界上第一種輕小型燃氣動力、聲自導反潛魚雷,可供水面艦艇、固定翼飛機、直升機使用,也可作為火箭助飛魚雷的有效載荷使用,作為機載空投魚雷可取代MK44反潛魚雷。同時,該魚雷也是世界上產量最多、庫存數目最大的魚雷,共生產20000條,提供20多個國家使用。1956年12月開始可行性研究,1958年開始研製MK46Mod0型,1960年10月美國海軍發布MK46作戰使用要求,1963年MK46Mod0型投入有限生產,1965年12月比預定交付日期提前1年向美國海軍交付MK46Mod0型。隨後在基本型基礎上不斷改進發展,形成包括MK44Mod0/1/2/3/4/5/6型號在內的完整的MK46系列,成為美國和其他各國海軍的固定翼飛機和武裝直升機以及水面艦艇長期、廣泛裝備的標準反潛魚雷。

結構性能

該魚雷採用模組化艙段結構,主要由組成:雷頂段、戰雷頭、控制艙和動力裝置艙。雷頂段內裝主/被動聲自導裝置,由發射機和接收機組成。戰雷頭型號為MK103Mod1/2,分別內裝43.6kgH-6炸藥(TNT當量為1.06)和44.5kgPBXN-103炸藥(TNT當量為1.02),與觸發引信和近距引信配用,前者稱之為爆發器,埋在炸藥中,當魚雷撞擊目標時,其慣性開關閉合,引爆炸藥;後者稱之為感應線圈,嵌在雷殼中,當魚雷與目標距離縮短到0.6m時,感應線圈產生1個電壓,經放大後輸入點火電路,引爆炸藥;爆發器還可由計算機按預定程式引爆炸藥。控制艙裝有計算機和自動駕駛儀,還裝有電源。  動力裝置艙採用燃氣發動機,由海水電池起動。尾部有4翼片穩定尾翼裝置,翼展為388mm,尾翼之後裝有一對螺旋槳。在雷尾排氣閥之後的尾端,裝有1個球頭,當魚雷用MK32型艦載發射管發射時,管中的制動器卡住該球頭,起制動作用;當魚雷從飛機和助飛火箭投射時,該球頭用來與降落傘相連;當魚雷用作MK60水雷的戰鬥部時,該球頭與水雷相連。
該魚雷潛航速度為40節,即40海里/小時(kn),追擊時可達45海里/小時(kn),航程5.5~11km,下潛深度為800m。魚雷入水2s後改平,再經2s後海水電池起動動力裝置,同時發出下潛指令,魚雷以45°下潛接敵,到達預定搜尋深度時,按蛇形(主動自導)或環形(被動自導)方式搜尋。捕獲目標後,用主動自導方式進入追擊。如丟失目標,則重新轉入蛇形或環形搜尋狀態,直到重新發現目標或發動機燃燒耗盡為止。聲自導作用距離1400~1500m。
該魚雷是世界上第1個熱動力型自導魚雷,也是最早採用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的自導魚雷。
基本戰術技術性能:直 徑 324mm  長 度 2590mm  重 量 230kg  戰 斗 部 重44kg  制導系統 主/被動聲自導  動力裝置 燃氣發動機  航 速 40kn  航 程 5500~11000m  下潛深度 800m

主要特點

1)採用模組化艙段結構,各部件易於維修和互換使用,提高可靠性和維修性。 2)採用先進電子器件、數字式計算機和自動駕駛儀,實現結構輕小型化,並提高對小型目標的探測能力、抗目標干擾能力、以及自身噪聲對聲自導的干擾能力。3)採用熱動力裝置,早期型號動力裝置採用過氯酸銨和硝酸銨固體燃料,生成的燃氣不僅提供魚雷推進功率,同時還用作魚雷制導系統的能源。改進型號動力裝置改用液體單組元燃料——“奧托”,性能進一步提高,並給燃料泵加上雙速控制機構,增大對小型目標的探測深度和攻擊能力。因此,該魚雷在性能水平上比MK44有很大提高,屬於第三代小型通用反潛魚雷。
該魚雷的主要缺陷:1)其爆破式戰雷頭在攻擊有雙層殼體的現代潛艇時效果不佳,需改用能穿入潛艇殼體內部後爆炸的空心裝藥和爆破複合戰雷頭。2)其動力裝置的工作深度仍顯不夠,因其為開式循環,受海水背壓影響,其航速與航程隨下潛深度增加而減小,難以對付具有很大潛深的現代潛艇,故於90年代初開始被更先進的第四代小型反潛魚雷MK50所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