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英文: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縮寫:USFWS或FWS)是一個隸屬於美國內政部的聯邦政府機構,主要管理魚類、野生動植物和自然棲息地。這個機構的職責是:“為美國人民的利益,和其他人或機構合作保存、保護和改善魚類、野生動物、植物和它們的棲息地。”
USFWS的領導人稱做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主管,2010年11月6日,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命馬里蘭州的丹尼爾·M·阿什(Daniel M. Ashe),至美國參議院任此職位。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下轄:
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系統(548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66個國家魚類保育地)
候鳥管理部
瀕危物種項目
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執法辦公室
克拉克·R.貝文國家魚類及野生動物法醫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
- 外文名:United State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 縮 寫:USFWS、FWS
- 簡 稱:美國漁獵管理局
- 成立時間:1940年6月30日
- 前身機構:生物調查局
- .:漁業局
- 總部所在地:華盛頓特區
- 雇員數:9000名 (2010)
- 志願者:42000名(2015年)
- 每年預算:為2.32億美元(2008財年)
- 主管:Daniel M. Ashe
- 上級機構:美國內政部能源辦公室
- 官方網站:www.fws.gov
歷史進程
- 1871年:美國魚類及漁業委員會成立。目的是研究並提出美國漁業產量顯著下滑的解決方案。委員會給予5000美元的初步撥款。斯賓塞·富勒頓·貝爾德(Spencer Fullerton Baird 1823-1887年)是第一任行政長官。
- 1872年:由美國國會授權給予食用魚類繁殖研究,首次撥款1.5萬美元。在加州北部貝爾德站,通過鐵路和船舶,用於收集東海岸的鮭魚卵。深海探索船於8月19日啟動調查信天翁近海捕魚及遠洋漁業,此站作為遠洋海洋生物學實驗室運作了39年。
- 1885年:美國農業部撥款5000美元創建了“經濟鳥類與哺乳動物學部”(Division of Economic Ornithology and Mammalogy),C.哈特韋氏(C. Hart Merriam 1855-1942)任主管。這一年美國對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地理分布概況調查。早期的工作中心是調查鳥類在控制農業害蟲中的作用。
- 1887年:29歲的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踏上了尋找大型野生動物的達科他州狩獵之旅。他對眼前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的受破壞的程度感到震驚。他深為關切他生活的國家的自然資源平衡,他多年的熱情無與倫比。作為總統,他負責創建了53個野生動物保護區,16個國家的古蹟保護區,5個新的國家公園,以及32個森林保護區。
- 1896年:成交了“鳥類和哺乳動物生物調查司”。它的早期工作集中在鳥類對於農業害蟲及動植物的地理分布的影響上。在1905年,改名為“生物調查局”(Division of Biological Survey)。
- 1900:雷斯法案通過。這是美國的一部資源保護法。該法案通過對各種不良行為設立民事或刑事懲罰來保護野生動植物。它禁止了野生動物、魚類和植物的非法獲取、運輸以及貿易。
- 1903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建立了全國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區,3月14日“鵜鶘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成立。該保護區歸“鳥類和哺乳動物生物調查司”管理。美國鳥類學家保羅·克羅蓋爾(Paul Kroegel)同意加盟。委員會將“魚類及漁業委員會”更名為漁業局,搬入商務部和勞工部的新部門。
- 1905年:農業部建立生物調查局,替換““鳥類和哺乳動物生物調查司””的老司局。新部門成為負責管理鳥類和哺乳動物的保留和“預留”領域的單位。
- 1913年:美國聯邦候鳥法律賦予聯邦政府授權保護候鳥,第一個候鳥狩獵法規獲得通過。
- 1933年:美國生態學家、林務官和環境保護主義者利奧波德(Aldo Leopold)出版《遊戲管理》(Game Management),說明野地應適度開放,將打獵是為一正當的休閒娛樂,認為此運動可促進野地平衡。
- 1934年,傑·諾伍德·達林(Jay Norwood Darling)任命為新成立的生物調查局局長,同年國會通過了魚類與野生動物協調法案,這是最古老的環境評論立法之一。在達林的領導下,該局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重要自然棲息地保護。
- 1940年,生物調查局和漁業局合併成為“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並由美國內政部統轄。
- 1942年: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辦公室轉移到芝加哥,時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 1946年:阿爾伯特日(Albert Day)任“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FWS)主管。
- 1953年:約翰·法利(John Farley)任FWS主管。
- 1957年:丹尼爾·簡森(Daniel Janzen)任FWS主管。
- 1964年:約翰·戈特沙爾克(John Gottschalk)任FWS主管。
- 1970年:斯潘塞·史密斯(Spencer Smith)任FWS主管。
- 1970年:4月22日第一個地球日慶祝。
- 1972年:在海洋哺乳動物保護法頒布,禁止狩、殺害、捕獲或騷擾海洋哺乳動物,並頒布關於進口、出口、銷售等海洋哺乳動物的器官和產品暫停。
- 1973年:林恩(Lynn Greenwalt)任FWS主管。
- 1975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七月一日正式生效,規範進口,出口和再出口品種。
- 1980年:魚類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法推出保護非寵物物種。
- 1981年:羅伯特·詹特倫(Robert Jantzen)任FWS主管。
- 1984年:美國國家“魚類和野生動物基金會”成立,法案創建了基金會,以幫助每一個聯邦特許的慈善,非營利性法人的服務保護工作。
- 1986年:弗蘭克·鄧克爾(Frank Dunkle)任FWS主管。
- 1986年:北美水禽管理計畫簽署。認識到水禽和濕地在北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國際合作,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制定了一項戰略,通過棲息地的保護,恢復和增強水禽種群。其在1994年更新,墨西哥也成為該計畫簽署者。
- 1988年:非洲大象保護法案成為法律,雷斯法案進行了修正,包括,除其他事項外,對商業導向侵犯重罪規定。
- 1989年:約翰·特納(John Turner)任FWS主管。
- 1989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北美濕地保護法案。該法規定了等額補助和開發的合作夥伴關係,開展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濕地保護項目,濕地相關的候鳥和其他野生動物的利益的組織和個人。
- 1989年:美國國家魚類和野生動物法醫實驗室開設,位於俄勒岡州阿什蘭,提供專業知識,以協助調查,從物種鑑定技術援助,如監視和攝影。
- 1993:莫利·貝蒂(Mollie Beattie)成為第一位女性FWS主管。
- 1997年:傑米·克拉克(Jamie Clark)任FWS主管。
- 2000:美國國會通過了新熱帶區候鳥保護法,以保護新熱帶候鳥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越冬地。
- 2002年:史蒂芬·威廉士(Steven Williams)任FWS主管。
- 2004年:北美神鷹17年後再現在野外首次發現。
- 2005年:H.戴爾·霍爾(H. Dale Hall)任FWS主管。
- 2006年:白鼻綜合徵首次在美國紐約一個山洞裡發現。真菌病蔓延到19個州和加拿大四個省,並殺害了超過570萬隻蝙蝠。
- 2006年: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 第一個國家海洋標誌性保護區 - 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之一。
- 2007年:由於DDT和歐空局保護和禁止狩獵的結果,禿鷹由於恢複種群而摘除瀕危牌。
- 2009年:薩姆·漢密爾頓(Sam Hamilton)任FWS主管。
- 2009年:在太平洋建立了另外三個的海洋國家保護區。這4個海洋保護區面積在214777000英畝,幾乎涵蓋了小島,環礁,珊瑚礁,淹沒土地和深藍色的海水生物和地質遺蹟。
- 2009年:由於DDT和歐空局保護和禁獵的成果,發現超過65萬隻的棕色鵜鶘在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海灣和太平洋海岸之間遷徙。因此,聯邦從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中將其名單刪除。
- 2010年4月20日,在深海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並沉沒在墨西哥灣,引發了最大的石油泄漏的歷史。美國墨西哥灣鑽井平台發生爆炸,使海面下1500米深處的管道破裂。至少有6000立方米的石油泄漏到大海,導致石油大面積地漂浮在海面上。在損害評估的反應和持續中,FWS員工努力搶救油污中的野生動物,巡邏海灘、濕地和河口,搬遷海龜,協助各國和當地地主,並評估溢油的生態影響。
- 2011:丹尼爾·M·阿什(Daniel M. Ashe)任FWS主管。
- 2013:11月14日,美國公開銷毀一批重達6噸的象牙及象牙製品。這些象牙是過去多年被美國沒收的,許多曾作為法庭證據。結案後,部分象牙被用於訓練執法官員。這些象牙將在丹佛市附近銷毀,這也是美國首次如此大批量地銷毀象牙。美國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說:“過去25年中,我們已經累積了大批象牙,現在決定將它們銷毀,以此證明美國打擊野生動物走私的決心。我們想要發出明確信息:美國絕不會容忍象牙走私犯罪。”
- 2014年:2月5日,FWS提出瀕危物種俄勒岡鰱魚(Oregonichthys crameri)退出瀕危物種的提案。如果最終確定,這將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ESA刪除的魚類名單。由於種群恢復造就的巨大的成功,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眾多合作夥伴一起工作,關心野生動物的健康。
主要職能
組織分部
管轄區域
- 位於華盛頓州的漢福德流域國家保護區
- 位於夏威夷群島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
- 美國太平洋偏遠島嶼海洋保護區(與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共同協管)
- 位於美屬薩摩亞群島的羅斯環礁海洋國家保護區
- 馬里亞納海溝國家海洋保護區(與NOAA和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協調管理)。
一區(亞太地區)
- 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全部受保護的海洋保護區。
- 夏威夷物種滅絕的威脅
- 水衝突與水權索賠,2014年才開始出現在非乾旱以及乾旱生境中。
- 檢測在美國潛在的禽流感疫情
二區(西南地區)
- 在美國南部與墨西哥的邊境,某些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資源的惡化,由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交通擁擠造成資源的惡化。
- 建立關係與能源產業,著眼於利用本地區的能力,進行替代能源的發展。
- 墨西哥灣沿岸的颶風
- 人口和墨西哥灣沿岸的資源開發壓力
- 非本地沿海物種的擴散
- 沿海用水
- 海平面上升
三區(中西部地區)
- 棲息地的喪失、破碎化和城市化,農業、濕地破壞,石油和天然氣管道的發展,替代能源的發展的結果。
- 非本地物種擴散以及由此產生的故土和水生物種間新的疾病蔓延。
- 氣候變化及其對野生動物的影響。
- 工業和農業污染物。
四區(東南地區)
- 水生生物保護和魚類棲息地的保護。
- 乾旱條件及其對魚類和貽貝種群以及當地的經濟影響。
- 氣候變化和海平面上升。
- 沼澤地,尤其是海平面上升的地貌狀態。
- 保護墨西哥灣沿岸的濱海濕地。濕地已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在經歷進一步的損失,因為深水地平線漏油事件的結果造成巨大危險。
五區(東北地區)
- 密集人群對發展魚類和野生動物資源的影響。
- 非本地物種的傳播。
- 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和土壤流失—— 所有與氣候變化有關——以及它們對沿海濕地棲息地的影響。
六區(山地草原地區)
- 能源發展對魚類,野生動物和它們的棲息地的影響。
- 從開發區的需求增加的要求,保護魚類的水資源管理。
七區(阿拉斯加地區)
- 部落“傳統規則”和“魚類及野生動物的影響。
- 在該地區的野生動物保護區發展的壓力。
八區(太平洋西北地區)
保護功能
相關機構
- 美國國家魚類及野生動物法醫實驗室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漁業執法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