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簡介 美國高明公司 (GARMIN)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導航型GPS專業生產廠家
執行長兼總裁Jaime Ellertso GARMIN公司(
NASDAQ : GRMN)總部坐落在美國的Kansas,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導航型GPS生產的專業廠家。GARMIN公司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非凡成就及所做的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GARMIN公司通過其遍及全球的
代理商 ,維修中心,銷售及技術支持人員等不斷反饋的
市場信息 ,憑藉自己的各項GPS專利技術,最先進的電子技術的套用,以及對各行業用戶使用特點的深刻認識,使GARMIN公司的產品在各方面性能指標上已遠遠領先於同行業夥伴。
GARMIN公司時時體會著這種感覺,並努力用其產品來保證您及您的飛機實現上述和更多的要求。由於技術上的實力和在航空
領域 的豐富經驗,因其產品的良好使用性能,高可靠性,而廣受使用者的青睞。無論是超輕型飛機、多用途飛機、直升機、大型客機,或者是各類軍用飛機,您都將驚喜的發現GARMIN有一種產品適合您的要求,並且正是您所需要的最佳方案。
業務範圍 GARMIN是專業GPS公司,航空GPS導航的先驅,全球每三架飛機中就有一架裝有GARMIN航空GPS。目前,大量國外飛機製造公司已經選用了 GARMIN的GPS和航電設備。在國內,由於GARMIN航空GPS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已經廣泛用於各輕小型飛機、直升機,如Y-5、Y-5B、初教 -6、小松鼠、羅賓遜、米-8、米-171等等,國內用戶遍及各通用航空公司、航空運動學校、航空俱樂部、飛行協會以及個人飛行愛好者。所涉及的行業包括護林防火、飛播造林、緊急救援、空中旅遊、航空攝影等各行各業。
GARMIN產品產品主要分為GPS產品和航電產品,而GPS產品又分為手持型GPS和機載型GPS,機載型GPS根據提供給飛行員一個按照其功能可以劃分為VFR(目視飛行規則)和IFR(儀表飛行規則)兩類。
正如GARMIN公司的負責人所講:我們取得現在的成績,不是僅靠兢兢業業的
敬業精神 ,快速優質的
售後服務 ,在今天的市場上,要想繼續保持這種優勢,更要全身心的傾注於產品技術,性能,功能的領先,並且要永遠領先一大步,永遠!
物流管理 Garmin公司採用全球化自主生產策略成功控制供應鏈
全球定位系統(GPS)設備製造商Garmin International公司在GPS領域取得巨大成功,很大程度源於它一直堅持採用自主生產的策略,而並沒有盲目跟隨目前在行業里大肆流行的
外包 策略。
與其它消費電子領域相似,GPS領域的廠商眾多,競爭激烈,且產品價格非常敏感。由於GPS接收器技術門檻較低,新的競爭者不斷湧入,老牌廠商的地位受到挑戰。因此,從傳統的角度來看,主要廠商應該把大部分
業務外包 出去,以儘可能地降低成本。但是在這一領域最大的製造商Garmin卻不這樣認為,相反,它認為利用自己的製造與工程資源從事製造業務是公司的一大
戰略優勢 。
當大多數競爭對手將產品交給契約製造商生產時,Garmin卻更加突出其垂直整合製造的特點,並沒有將製造業務外包給他人。“人們經常問Garmin何時會將業務外包出去,”Kansas City Capital的分析師John Braatz表示,“但到了最後,我們發現該公司庫存水平還沒有那些採用外包策略的公司高。”Garmin的
供應鏈 控制得非常成功,高
庫存周轉率 使其有能力向研發活動投入大量資金,開發出更多的創新產品。
覆蓋全球的製造工廠
在
垂直整合 製造策略,Garmin的目標是實現真正的全球化製造。比如,它在台灣地區擁有一個24.9萬平方英尺的工廠,生產車用儀錶板接收器和面向徒步旅行者的手持接收器,到2003年底,Garmin這家工廠的雇員達到975人。
Garmin公司用於私人飛機的航空電子設備則是在美國堪薩斯城一個24萬平方英尺的工廠內生產的,該廠有997名員工,目前正在增建50萬平方英尺以上的生產設施。Garmin的高層管理者表示,在美國製造的航空電子設備更容易通過聯邦航空局(FAA)的認證。
它在堪薩斯城還有一個2.5萬平方英尺的飛機修理庫,用於開發和測試航空電子產品。此外,Garmin還在美國俄勒岡州設有一個5.2萬平方英尺的工廠從事航空電子業務及飛機修理業務,並在英國建有一個2.8萬平方英尺的分銷倉庫。
Garmin公司的
執行長 Gary Burrell表示,在全球各地擁有自己的製造廠最大好處是它們只對Garmin負責,會把公司的最佳利益放在心上。
但是,由於工作分布在台灣和美國不同地區,給
物流 和業務規劃造成了一定的問題,特別是溝通方面的問題。不過,Burrell認為這一問題並不嚴重。“我們在台灣地區的工廠擁有優秀的工程師和採購專家,他們能夠與在美國的同事密切合作,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他表示。
內部生產的優勢
Garmin 的成功秘訣在於通過自主生產跟上技術發展步伐。該公司運營主管Brian Pokorny認為,儘管有時將產品交給契約製造商生產會更有效率,但是OEM公司如果不投資建廠和開發技術,那么最終將會在這個領域中落伍。他提醒說: “別忘了當你使用
EMS 公司的時候,你是在與另一家想賺錢的公司打交道。”
Garmin的顯示器業務可以很好地說明其自主生產的策略。最初,Garmin主要通過購買方式獲得顯示器模組,但在發現這一塊業務的重要性之後,Garmin決定將這項技術拿到公司內部。它通過收購獲得顯示器業務,然後對其加以改造,使其滿足各種產品的具體要求。從外購轉入內部生產,Garmin提高了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回響能力。“使用內部生產,改變生產計畫變得容易許多。但如果使用契約製造商,做出調整則困難許多。”Pokorny說。
採用模組設計降低生產成本是Garmin推行自主生產策略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Garmin經常在
產品生命周期 內對其進行
重新設計 ,以減少元器件數量,降低
採購成本 。“多數人不會注意到有什麼差異,但實際上我們有些產品已經重新設計了6~7次。”Pokorny說,“我們不斷地重新評估處理器等關鍵器件和其它器件,迅速地重新設計,以降低採購成本。”
由於製造與工程業務都在內部進行,因此對於Garmin來說,產品的重新設計和在生產方面的調整相當容易。“如果我們的某個車間遇到生產中的質量問題,我們的製造人員只需步行20英尺就可以與工程師進行討論,”Pokorny表示,“如果生產線出現問題,工程師能在幾分鐘之內趕到。但如果使用外部供應商,就不可能做這點。”
當Garmin推出新型的產品時,其美國堪薩斯州工廠的工程師一般會到台灣地區的工廠,花兩個星期檢查產品的試產情況。Garmin發現,這種工程與製造部門緊密互動對於縮短
產品設計 與生產部署之間的時間大有幫助。
此外,Garmin還在生產線上採取
連續流 方法,員工都受過交叉崗位的
培訓 ,能夠根據需要從事多種生產任務。內部製造策略使Garmin的生產非常靈活。“比如我們接到一筆訂購500個產品的訂單,如果是外包給EMS製造,它們通常只接受批量達到10,000個的訂單。”Pokorny說,“但我們就可以接受上述訂單,我們靈活的生產方式可以保證生產小批量的產品,並獲得利潤。”
為提高製造效率,Garmin還將其MRP系統從SSA的老產品向
甲骨文 的
電子商務 套件過渡。新系統於去年投入運行。“以前,我們在不同地區的工廠使用不同的系統,這些系統之間不能相互對話。”Pokorny表示,“但現在,我們構建了統一的信息平台。當美國的工廠發生改變時,台灣工廠的人員能很快看到相應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