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學選讀(第三冊)

美國文學選讀(第三冊)

《美國文學選讀(第三冊)》是1996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豈深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美國文學選讀(第三冊)
  • 作者:楊豈深等
  • ISBN:9787532716517
  • 頁數:1004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1
內容簡介,目錄,序言,文摘,

內容簡介

《美國文學選讀(第3冊)》主要內容:一、《美國文學選讀》由復旦大學外文系編注,共三冊:第一冊,美國獨立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占;第二冊,兩次大戰之間;第三冊,戰後到八十年代。二、《美國文學選讀(第3冊)》每篇大多由“作者簡介”、“題解”、“選文”和“注釋”四個部分組成。有少數“選文”因可獨立成章,有關評述已在“作者簡介”中提到,“題解”便從略;還有少數“選文”較為明白易展,個別需要解釋之處已在“題解”中作了說明,“注釋”便從略。三、作家與作品大體按出生年月、發表時間的先後排列。

目錄

Vladimir Nabokov(1899-1977)
Anais Nin(1903-1977)
Issac Bashevis Singer(1904-
1991)
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9)
Theodore Roethke(1908-1963)
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
John Cheever(1912-1982)
Irwin Shaw(1913-1984)
Ralph Ellison(1914-)
Bernard Malamud(1914-1986)
Randall Jarrel(1914-1965)
John Berryman(1914-1972)
Saul Bellow(1915-)
Arthur Miller(1915-)
Robert Lowell(1917-1977)
J.D.Salinger(1919-)
Betty Friedan(1921-)
Alex Haley (1921-1992)
Jack Kerouac(1922-1969)
Kurt Vonnegut(1922-)
Norman Mailer(1923-)
James Dickey (1923-)
Joseph Heller(1923-)
James Baldwin(1924-1987)
Flannery O'Connor(1925-1964)
……

序言

在不少同志的協助下,我與我的合作者孫銖同志、龍文佩同志總算先後編完了英、美兩國文學選讀各三冊,卸下了十餘年壓在身上的沉重包袱。在本冊付印前,覺得有許多想法,不妨和讀者談談知心話。自從當代文藝批評中的“讀者反應論”流行以來,讀者變成了“上帝”(套用時下流行的廣告用語)。我這篇序的主要用意,就是希望各方面的讀者對這六冊文選多提自己的看法,供我們日後修訂時參考。
英、美兩種文選編完之後,我回顧了一下,有一種現象令我有些迷惑不解。英國文學撇開盎格魯一撒克遜時期不談,已有長達七百年的歷史。在這七百年間,儘管發展不平衡,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莎士比亞是英國文學皇冠上的一顆金光燦爛的明珠,但眾星環拱,連他也不能獨領風騷。繼他之後就有了彌爾頓。以近三百年而言,有笛福與斯威夫特、狄更斯與喬治·艾略特等大家輩出,先後輝映。降至二十世紀,喬伊斯與伍爾夫更是推陳出新,光耀奪目。我個人感到遺憾的是在編選《英國文學選讀》第三冊時,曾擬選用塞繆爾·貝克特(Samuel Beckett)的《等待戈多》和約翰·羅伯特·福爾斯(John Robert Fowles)的《法國中尉的女人》,這兩部作品都有重要的代表性。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未能選人。不料前兩年連《查特萊夫人的情人》和《洛莉塔》也已翻譯出版,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變化如此之大,令人產生今昔之感。這也說明改革開放給文化方面帶來了巨大變化。

文摘

弗·納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899—1977)出生在俄國聖彼得堡一個名門貴族家庭。當時俄國上流社會崇尚法國,但他的家族有親英傳統,父親德·納博科夫在家裡始終保持著英國式的生活方式。俄國傳統背景、法國文化時尚和英國生活方式構成幼年納博科夫一種特殊的生活氛圍;他在六歲時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法國籍的女家庭教師又成了他與法國文化溝通的媒介,聖彼得堡貴族子弟學校吉板的教育卻切實培養了他對俄羅斯文化精細的鑑別和欣賞能力。十多歲就試著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儘管據他自己回憶,那些浪漫色彩很重的詩行得到的反響竟是他當時十分欽佩的一位老師兼詩人弗?希皮厄斯在課堂上盡情所作的揶揄和嘲笑。
1917年的革命,把納博科夫一家拋人流亡者的行列。納博科夫1919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後來又流寓柏林、巴黎,並用俄文寫作。1940年納粹入侵前夕,他移居美國,一面正式用英語寫作,一面輾轉在各大學任教,1955年長篇小說《洛莉塔》(Lolita)的出版給他帶來世界性的聲譽,被譽為“自喬伊斯以來最有風格、最有獨創性的作家”。他一生創作了十七部中、長篇小說、五十多個短篇小說、幾百首詩歌以及其他文體的作品。1959年辭去教職,移居瑞士蒙特勒,直到1977年逝世。
一個俄國的移民,用非母語的英語進行寫作,竟然闖過文體這一關,進入英語大家的行列,真是談何容易!在英語文學中,這種類型的作家,自波蘭裔英語作家康拉德以來,大概也就數納博科夫最引人注目,算得上是真正出色的文體學家了。他是個很極端的文學本體論者,他在康奈爾大學講授《歐洲小說大師》這門課程時,始終貫穿著一個相當偏頗的觀念:一部書的妙處全在風格與結構,偉大的思想無非是一堆空話”。對。文學性”不顧一切的執著,使他的文學課成了精細的藝術分析和欣賞,因為“研究一部虛構的作品以獲取關於一個國家、一個階級或一個作者的信息是十分幼稚的”,一部作品只是“編織出來的一個美麗的謎”,這個謎不只是要迷了讀者,也迷了作者自己。這種文學觀念,也使他創作的小說成為一種文體的典範,他調動著語言敘述的一切手段,要使文本本身就成為自在的直接的審美對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