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廣告批判研究(J)》是2017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曉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美國廣告批判研究(J)
- 作者:余曉莉
- ISBN:9787010160979
- 頁數:158頁
- 定價:39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4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美國廣告批判研究(J)》是2017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曉莉。
《美國廣告批判研究(J)》是2017年4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曉莉。內容簡介本書通過梳理、挖掘美國社會發展的重要思潮、剖析美國廣告發展的歷程與背景,試圖釐清美國廣告批判研究的基本路徑與學術脈絡,並為國內廣告批判...
《唯物史觀視域下的廣告批判研究》是一本2023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在波。內容簡介 廣告批判作為一種學術話語,在中西方的學術界都曾產生過且目前仍在產生重要的影響,但對這一學術話語的系統性的梳理研究,特別是從馬克思哲學思想視域出發對這一學術話語進行系統性的梳理研究,至今尚付闕如。本書...
《廣告文化研究:批判導論》是2018年7月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在波。 本書針對廣告這一當代社會中彰明較著的文化與社會景觀,梳理了自19世紀末以來的學科發展脈絡。內容簡介 著作針對廣告這一當代社會中彰明較著的文化與社會景觀,梳理了自19世紀末以來的學科發展脈絡,將廣告學近一個世紀以來的研究成果...
廣告創意關心的是,在充分表現廣告主題並符合消費者心理特徵的前提條件下,儘可能地新穎。這就要求廣告創意人員具有較高的創造能力。根據美國心理學者J.R.Hayes的研究,有三個重要特徵與創造力有關,即知識、智力和動機。知識 有些人認為,那些具有高創造力的天才人物,尤其是那些音樂家、作家,他們的工作成果無需...
《廣告傳播政治經濟學批判》是2018年9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張殿元。內容簡介 當今社會存在著兩種最普遍的社會生產,一種是物質商品的生產;另一種是文化符號的生產。這兩種生產都與廣告密切相關,在廣告這個龐大的文化產業運作下,物質與文化、商品與符號相互重疊、界線模糊、難辨彼此。而廣告以及與此相關...
《廣告賞析與批判》是2016年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毅蓮。內容簡介 “廣告批判與賞析”是暨南大學人文通識教育課之一,本課程對國內外廣告作品、廣告傳播現象進行批判解讀,並對經典的影視資料進行賞析,旨在提高學生審美和批判思維能力。鑒於當前國內教材中很少有涉及批判類的廣告教材,故在暨南大學教材科資助...
現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副研究員,主要從事廣告文化批判研究和報業體制創新研究。著有《中國報業傳媒體制創新》、《廣告學引論》(合編)、《廣告創意與案例分析》(合編),曾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現代傳播》、《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等學術...
指客群基於對本地文化、語言、風俗等的熟悉,較傾向於接受與該文化、語言、風俗接近的節目。英文:Cultural Proximity 亦稱文化接近性。此概念由J·斯特勞哈爾(Joseph Straubhaar)1991年在《大眾傳播批判研究》發表的學術論文《超越媒介帝國主義:不對稱的相互依賴與文化接近》(“Beyond media imperialism:Asymmetrical ...
非形式邏輯亦稱“批判性思維”。泛指能夠用於分析、評估和改進出現於人際交流、廣告、政治辯論、法庭辯論以及報紙、電視、網際網路等大眾媒體之中的非形式推理和論證的邏輯理論。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的北美,奠基人為拉爾夫·詹森和安東尼·布萊爾。他們於1977年合著的《邏輯的自我辯護》是較早強調非形式推理的具體例子的...
本書是較早引進中國的介紹傳播理論的經典性譯著,由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沃納.J.賽佛林(Werner J.Severin)博士與小詹姆土·W.卡德博士(James WTankard,Jr)合著,國內著名傳播學者郭鎮之主譯。有幾家出版社推出過該書的不同版本。我社此次推出的是該書的最新版第五版,與之前的版本改動較大。這也是兩位傳播學...
80年代,美國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致力於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要組成部分提供嚴密的微觀經濟基礎。因為工資和價格粘性往往被視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題,所以他們努力的目的在於更多表明這些粘性如何由工資和價格確定的個體經濟學而引起的。即是,他們試圖建立工資和價格粘性的微觀經濟基礎。80年代以來, 就形成新凱恩斯主義...
後現代主義源自現代主義但又反叛現代主義,是對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主體性和感覺豐富性、整體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維方式的批判與解構,也是對西方傳統哲學的本質主義、基礎主義、“在場形上學”等的批判與解構。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國的理察·羅蒂(1931–2007)、法國的雅克·德希達(1930–2004)和讓·弗朗索瓦·...
我們的課程設定大致為以下幾個主要方向:骨幹教師的一對一培養和同學間的集體批判;批判性思維課程,主要包括與當代藝術家相關的批判理論與哲學;論文寫作與研究;專業實踐。課程設定 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帕森斯兩項排名中均位列第一:(1)國際本科生比例最高(2)小班級(20名學生以下)數量最多。獲取帕森斯的...
80年代,美國一批中青年經濟學者致力於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主要組成部分提供嚴密的微觀經濟基礎。因為工資和價格粘性往往被視為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主題,所以他們努力的目的在於更多表明這些粘性如何由工資和價格確定的個體經濟學而引起的。即是,他們試圖建立工資和價格粘性的微觀經濟基礎。這樣,80年代以來,就形成新凱恩斯...
它們之間一致性是顯而易見的:這兩種文化理論都關注對於在統治結構中被邊緣化的“他者”的研究,自覺維護他們的利益;都以顛覆性別的、文化的、種族的等級秩序為己任,並利用後結構主義來否定男權主義與殖民主義的共同基礎──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斯皮瓦克 在當今的美國學術理論界和文化研究界,斯皮瓦克(Gayatri C. ...
美國蘭德公司在20世紀50年代與道格拉斯公司合作研究出有效、可靠地收集專家意見的方法,以“Delphi”命名,之後,該方法廣泛地套用於商業、軍事、教育、衛生保健等領域。德爾菲法在醫學中的套用,最早開始於對護理工作的研究,並且在使用過程中顯示了它的優越性和適用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青睞。基本特點 德爾菲法...
從《讓·鮑德里亞》論文集來看,人們對他的關注不僅包括社會理論、後現代主義、文化這些“老問題”,而且還囊括了鮑德里亞對戰爭、美國、誘惑、小說與藝術等相關的“新研究”。然而,必須看到,鮑德里亞在歐美學界始終是一位“劍走偏鋒”式的人物。雖然他的思想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但並不能說他對現代社會...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步入中年的麥克盧漢由文學領域轉向傳播學領域,並主要以美國現代大眾媒介、大眾社會作為自己的主要研究對象。麥克盧漢對於美國媒介社會的態度經歷了由批判到讚賞的獨特過程。在其媒介研究的早期階段,他以一位傳統文學批評家的身份介入這個新領域,《機械新娘》就是他首次嘗試對現代媒介和大眾文化作...
美國學者阿爾比恩·斯莫爾1895年發表以下觀點:“不僅僅是公共辦事處,私人企業也應該為公眾所信任”,提出企業組織應該承擔社會責任。1926年埃德加·黑爾曼斯出版了《商業倫理:當前標準的研究》,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及企業掀起一場學習和實踐企業倫理的熱潮。我國學者自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來,積極引進西方...
全校有超過8610名本科生,963名研究生與博士生在讀。全校國際學生僅70餘人,來自三十多個不同的國家。瑞德福大學成立之初是專門為維吉尼亞州公立教學系統輸送教師的師範類院校,一戰期間為了支持美國經濟發展,學校開設了與商科密切相關的專業。這也是瑞德福大學教育學、藝術、商科長久占據優勢的歷史原因。歷史上,瑞德福大學...
1987年,杜楚尼在獅牌啤酒(Löwenbräu)的一部廣告中現身。接著又在電視系列劇《雙峰鎮》(Twin Peaks)中扮演一名男扮女裝的美國緝毒局(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探員。 杜楚尼於1993年開始在科幻電視系列劇《X檔案》中演出,於片中扮演男主角FBI探員福克斯·穆德(Fox Mulder)。 大衛·杜楚尼 這個角色是...
美國學者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書中認為“娛樂”已贏取我們這個時代“元媒介”的地位,他說,“問題不在於電視為我們展示具有娛樂性的內容,而在於所有的內容都以娛樂的方式表現出來。”他甚至驚呼:“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
總之,科學研究始於問題,問題是科學發展的紐結,正如科學哲學家拉里·勞丹(Larry Laudan)所總結的那樣:“科學本質上是一種解題活動。” “科學的目的是獲得具有高度解決問題效力的理論。”三、問題學及公共管理問題 著名美國科學哲學家T.尼克勒斯(T.Nickles)曾在1978年主編的《科學發現:邏輯與理性》一書中指出...
”O美國某記者協會主席傑夫·科恩(J.cohen,1990)也承認:現在華盛頓的記者已把自己降為“白宮的傳聲筒”、“政府的速記員”,美國輿論與官方論調已日趨一致。“惟一不同的,是他們逐步背離人民大眾和中產階級,加入富豪行列,攀龍附風,以筆謀私。”可見,“敵對媒介”的羅曼蒂克表征,“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
因而,對這一種文化現象不能簡單的肯定和否定,要作非常具體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於美國這樣一個歷史不長但是內容豐富的國家,則更是需要以寬容的態度去面對。美國流行音樂與其它大眾媒介的差異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其重複性,美國流行音樂的內涵不斷的重複,在很多當代作品中也使人們強烈的感受到其對於某些社會...
傳播學誕生於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自形成之日起便具有典型的經驗主義的特點。早期的傳播學研究主要集中在傳播效果上。例如拉扎斯菲爾德的“二級傳播理論”,霍夫蘭的“勸服傳播”研究;研究對象也較為微觀,容易落地。研究者的最初動機主要是考察、檢驗和提高教育、宣傳、電信、廣告、公共關係等領域的傳播效果,研究活動...
第8章 廣告與公共關係 / 追蹤美國廣告歷史 / 224 廣告就在我們身邊 / 225 產品親和力:讓我們要它 / 225 窄播:連線消費者和產品 / 230 廣告植入:沒有廣告的廣告 / 231 打破常規:21世紀的廣告 / 232 商業廣告的影響 / 233 政治廣告:讓我們投它一票 / 235 公共關係:建立、管理形象 / 238 追溯美國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