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約旦外交政策研究(1946-1969)

冷戰前期的美國對約政策是美國以其中東安全戰略為基礎,圍繞中東局勢以及約旦國內政治局勢演變,所實行的中東政策之重要組成部分。約旦與英國的傳統同盟關係,以及英美在中東的合作機制,為美約特殊關係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約旦的穩定,對於中東能否保持穩定至關重要。美國不願看到埃及控制約旦,因為這將打破該地區的實力平衡,並會危及沙特等其它親西方國家的存在,損害西方的石油利益。更為重要的是一旦約旦親西方政權垮台,阿以很可能再次爆發衝突,美國也將因此陷入困境。為避免出現這種狀況,美國只得向約旦提供大量援助,扶持海珊政權繼續統治約旦,必要時甚至輔以武力威脅。海珊國王則巧妙地利用美蘇冷戰關係,督促美國不斷增加對約旦的扶持與援助,促使美國成為約旦的主要保護人,美約之間得以形成比較特殊的戰略夥伴關係。 本論文以現有美國與中東關係史學術專著與學術論文為起點,以《美國對外關係檔案集》、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資料庫《美國政府解密檔案參考系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檔案、美國中央情報局檔案為史料基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研究方法,並適當參考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研究探討冷戰前期的美國對約政策。 本論文分為緒言、正文和結論三個部分。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程皖著
導師
沐濤指導
學科專業
世界史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華東師範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美國對外政策 國際關係 約旦
館藏號
D871.2
館藏目錄
2010\D871.2\9

內容簡介

緒言部分回顧了冷戰前期美國與中東及約旦關係的學術研究狀況,由此出發確立本論文的選題意義及寫作思路。結論部分呼應緒言提出的研究目標,並對正文的論述內容加以概括總結。論文的主體部分正文則分為四章加以論述。 第一章首先概述了現代約旦王國的形成過程及其與巴勒斯坦的密切關係,隨後以此發端論述了杜魯門政府時期美國對約旦的外交政策。1920年代英國把約旦河東岸的外約旦地區從巴勒斯坦委任統治地劃出,扶持阿卜杜拉在此建立了由英國保護的外約旦酋長國,奠立了現代約旦王國的基礎。戰後外約旦宣布獨立,但仍繼續依靠英國的保護。外約旦與英國要求美國承認外約旦的獨立地位,美國則因外約旦與巴勒斯坦問題存在聯繫,遲遲不願給予承認,直到以色列與約旦在事實上分割巴勒斯坦之後才同意承認約旦。由於約旦緊鄰以色列,境內又有大量巴勒斯坦難民,約以衝突一旦發生將對美英控制中東、遏制蘇聯的戰略目標造成危害,美英試圖對約以關係進行協調,並向約旦提供經濟援助以緩解約旦的困難。 第二章是論文的重點章節,著重論述了艾森豪時期美國對約旦的政策變化過程。由於阿拉伯民族主義的興起,英國拉約旦拉入巴格達條約組織的企圖遭到失敗,英國在約旦的地位迅速降低。蘇伊士危機後英國雖被迫撤出約旦,卻督促美國接手約旦,以阻止約旦被與蘇聯關係密切的埃及或敘利亞控制。美國在艾森豪主義旗幟下,在1957年4月替代英國成為海珊親西方政權的主要支持者。其後美國要求其中東協友打擊親蘇聯的敘利亞政權,並鼓勵約旦與伊拉克組建阿拉伯聯邦,以抗衡埃及與敘利亞組成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並對約旦及伊拉克提供大量援助。1958年7月伊拉克發生革命,親西方政權被推翻,海珊政權也面臨嚴重危機。美國雖然迅速派軍到黎巴嫩卻不願與英國一起出兵約旦,但同意為英軍提供後勤保障、向約旦提供各種援助等方式扶持海珊政權。此後美國被迫調整了對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政策,在繼續扶持約旦、沙特等親西方政權的同時,美國暗中開始尋求與納賽爾和解,以阻止蘇聯在中東擴大影響。 第三章重點分析了甘迺迪時期美約兩國在地區事務上的主要分歧及其原因,剖析了甘迺迪的中東政策對約旦、沙特等親西方盟友造成的影響,以及該政策在美國國內造成的消極反應。甘迺迪延續並加強了與埃及的合作政策,因此在敘利亞從阿聯分離後,甘迺迪拒絕海珊要求美國迅速承認敘利亞新政府的要求。在葉門問題上,美國不但阻止約旦、沙特支持葉門保王派,還不顧兩國的強烈反對,在葉門共和派尚未取得勝利時就承認葉門共和國。1963年初伊拉克、敘利亞相繼爆發復興黨政變,並要求與埃及組建三國聯邦,海珊政權再度面臨危機,甘迺迪政府不願公開表態支持約旦的獨立與領土完整,遭到海珊指責。甘迺迪的中東政策還遭到國內親以集團、石油財團,乃至公眾的強烈反對而被迫調整。 第四章著重剖析了詹森政府時期的美國對約政策。論文以阿以衝突加劇為背景,以美國向約以軍售決策過程為主線,分析了美國的軍售政策轉變的原因及其影響。對約旦河水資源的爭奪使阿以關係面臨危機,由此觸發了阿以新一輪武器競賽。海珊以納賽爾要求其向蘇聯購買武器為由,迫使美國改變武器限售政策,同意向約旦出售少量重型坦克、噴氣式戰機等先進武器。美國為此不得不向以色列提供更多先進武器。美蘇對其盟友的巨額軍售,加劇了中東武器競賽,催化了1967年六五戰爭的爆發。海珊由於薩穆村事件不再信任美國及以色列,貿然捲入了戰爭,導致約旦河西岸被以色列乘機占領。戰後美國對約旦收復西岸,及恢復對約軍售持消極態度,戰後巴解法塔赫游擊隊的興起對海珊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美國只得恢復對約軍售,以幫助海珊政權遏制日益擴大的游擊隊勢力,美約關係得以延續的同時自此步入新的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