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歷史,機構設定,管理機構,實驗機構,研發機構,機構職責,研究領域,研究計畫,綜述,太空的士,載人登月項目計畫,Psyche金屬小行星探測任務,發射登月火箭,發射氣候觀測衛星,科研項目,歷任局長,僱傭人員,太空人,研究發現,發現行星,著陸火星,采火星石,發現火星液態水,納米布沙丘,冰火山,木衛二生命跡象,冥王星冰山,宇宙雪花群,圖像,火星隕石坑,火星地震,超級地球,月球洞穴,黑洞錄音,撞擊小行星,科研著作,獎項設定,重要事件,官方預測,漏水事件,全球性洪水,發射遇挫,發射被推遲,Capstone失聯,恢複合作,發射載人飛船,種植蔬菜,相關動態,
機構歷史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
美國聯邦政府 的一個政府機構,負責美國的
太空計畫 。1958年7月29日,
艾森豪 總統簽署了《美國公共法案85-568》(United States Public Law 85-568,即《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法案 》),創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局徽
1958年10月1日,NASA正式成立,取代其前身
美國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 (NACA)。NASA的領導項目包括
阿波羅 登月計畫、“天空實驗室(Skylab)空間站,以及後來的
太空梭 。
2022年7月15日,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宣布簽署一項協定,整合協調前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允許俄太空人乘坐美國製造的太空飛行器,以換取美太空人能夠乘坐俄聯盟號飛船。
NASA和歐洲空間局將在2026年向火星發射兩台太空飛行器,其中一台將於2028年在火星著陸。
NASA將於美東時間2022年11月14日凌晨0時7分發射“阿爾忒彌斯1”號,11月4日前將把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轉運至甘迺迪航天中心39B發射工位。
2022年10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組科學家和專家於當地時間10月24日開啟對“不明空中現象”(UAP)的新研究,該現象以前被稱為不明飛行物現象(UFO)。
2022年12月13日,美國宇航局首次公布"毅力"號火星車去年碰巧錄製的火星上旋風的聲音,當時,好幾股旋風正從火星車上空經過。
2023年4月1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歐羅巴快帆”將於2024年發射,預計將於2030年4月進入木星系,並飛越木衛二近50次,最終到其表面上方約25公里處。
2023年7月2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宣布了名為 NASA+ 的點播流媒體平台,將於2023年夏季晚些時候推出。
2024年1月5日,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私營企業達成的一項新合作協定,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火神半人馬座”火箭被運至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的一個發射台,準備在當地時間8日凌晨2時18分進行發射。
2024年1月25日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畫於2025年5月發射“星際測繪和加速探測器”,捕捉從星際空間流入太陽系的塵埃顆粒。
機構設定 管理機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華盛頓指揮部為最高管理機構。下設埃姆斯研究中心(NASA-ARC)、
德萊頓飛行研究中心 (NASA-DFRC)、
格倫研究中心 (NASA-GRC)、戈達德空間研究所(NASA-GISS)、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NASA-GSFC)、獨立認證與鑑定研究所(NASA-ⅣVF)、
噴氣推進實驗室 (NASA-JPL)、
甘迺迪航天中心 (NASA-KSC)、蘭利研究中心(NASA-LRC)、馬歇爾航空飛行中心(NASA-MSFC)、斯坦尼斯航天中心(NASA-SSC)、
沃羅普飛行研究所 (NASA-WFF)和白沙試驗研究所(NASA-WST F)。
太陽出現巨大黑子
NASA在行政上直屬總統領導,由局長總體負責。NASA是在兩個層次的基礎上實施管理,局總部管理和戰略事務部管理。局總部對全局負有領導責任,協調局內外工作,執行NASA的對外成本核算和聯絡,制定該局長遠規劃、年度計畫,實施預算集成,制定NASA的發展戰略、長期投資戰略、NASA政策和標準。監督各研究中心的技術管理工作;檢查各階段工作進展和完成情況;保證執行經國家批准的計畫。
NASA建立了六個戰略事務部,分管NASA的主要業務領域,以實現NASA的任務和更好地服務於客戶。它們分別是:航天飛行部(詹森航天中心、
甘迺迪航天中心 、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 );航空航天技術部(下屬艾姆斯研究中心、德萊登飛行研究中心、蘭利研究中心、戈蘭研究中心四個研究中心);地球科學部(下屬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空間科學部(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生物和物理研究部和安全與任務保障部。每個戰略事務部都有自己的一套戰略目標、目的和為滿足主要客戶需求的執行措施。戰略事務部負責確定客戶需求並確保所有客戶滿意。各事務部會同分管業務的副局長確定其工作方向,負責制定各事務部的長期投資戰略、預算、項目資源分配和性能評估、政策和標準,執行NASA的政策。
NASA
2016年1月初,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PDCO)。PDCO的職責是調用所有太空機構的能力來分類、監測、跟蹤存在於地球軌道內的小行星、彗星和其它天體,協調各機構和政府間的努力,以應對任何潛在影響的威脅 ,並由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提供支持。PDCO可以與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
FEMA )、國防部和其他美國、國際相關機構合作,提出應急計畫。該辦公室的負責人是Lindley Johnson,頭銜為行星防禦官(Planetary Defense Officer)。
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任務理事會。
實驗機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擁有46年的研究歷史,由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的四個主要實驗機構與其中80名成員改組而成,陸軍彈道飛彈署(Army Ballistic Missile Agency)和海軍研究中心(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的一部份也整合到NASA的組織里。
噴氣推進實驗室(JPL)
原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的3個實驗室:蘭利研究實驗室、劉易斯研究實驗室、艾姆斯研究實驗室編入NASA,更名為蘭利研究中心、劉易斯研究中心、艾姆斯研究中心。
愛德華空軍基地 的
飛行試驗 室改名為飛行研究中心,海軍研究實驗室有關先鋒計畫的部分劃歸NASA,在馬里蘭州組建了戈達德航天飛行研究中心。
研發機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總部下轄10個研究中心:
發現號太空梭準備發射
1、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位於馬里蘭州格林貝特
2、詹森航天中心(Lydon B. Johnson Space Center)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
3、甘迺迪航天中心(John F. Kennedy Space Center)位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4、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George C.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位於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
5、斯坦尼斯航天中心(John C. Stennls Space Center)位於密西西比州聖路易斯
6、艾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墨菲特聯邦
7、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Armstrong Flight Research Center)位於加利福尼亞州
愛德華茲空軍基地 8、蘭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位於維吉尼亞州漢普頓
9、格倫研究中心(Glenn Research Center)位於俄亥俄州克利夫蘭
10、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NASA太空梭
其中噴氣推進實驗室是NASA的契約運作單位。
NASA總部下轄進行航空科研工作的單位,主要有5個,現分別介紹如下。
1、艾姆斯研究中心
2、戈蘭研究中心,John H. Glenn Research Center at Lewis Field
3、蘭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 (LaRC)
4、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5、德萊登飛行研究中心,Dryden Flight Research Center
機構職責 國際空間站 ,監督發展的獵戶座多用途乘員商業,汽車和乘員的車輛。該機構還負責為發射服務計畫(LSP),它提供的發射活動的監督和無人NASA發射的倒計時管理。NASA科學的重點更好地了解地球上通過的
地球觀測系統 ,推進
太陽物理學 通過的科學使命首長的太陽物理研究計畫的努力,探索機構在整個的太陽能系統與先進的機器人任務,如新的地平線,和研究
天體物理學 的主題,如
大爆炸 ,通過大天文台和相關程式。
國際空間站組員合影
NASA與各種國家和國際組織交流,總部位於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如從溫室氣體觀測衛星的數據。
當時所有國防部之下非軍事火箭及太空計畫在總統行政命令下一起歸入NASA,包括正在進行的先鋒計畫和探險者計畫,以及美國全部科學衛星計畫。
研究領域 在航空技術方面,主要從事以下四方面的工作:①空氣動力:紊流學、翼型、超音速飛行等。② 推進技術:燃燒與燃料、噪聲及其傳播、
計算流體力學 、渦輪機械部件研究。③材料與結構:複合材料、
高溫材料 、動態載入與氣動彈性、結構分析等。④
航空電子學 和人素工程:制導/導航、
航空電子學 、飛行管理和模擬技術。
研究計畫 綜述 NASA贏得了登月競賽,但在某種意義上失去了方向,至少失去了國會的撥款和公眾的興趣。作為後續計畫,NASA將建立
宇宙空間站 和火星基地。
太空的士 2014年9月16日,NASA在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宣布,波音公司和美國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贏得價值68億美元的“太空的士”契約,將在未來幾年向國際空間站運送航天員。此舉標誌著NASA向著重啟載人航天飛行邁進了一大步。
2018年11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宣布計畫25年內載人登入火星。
載人登月項目計畫 當地時間2021年11月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比爾·尼爾森表示,該部門的載人登月項目將推遲到2025年以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定下於2024年重返月球的目標,然而該項目已經數次推遲。對此,尼爾森表示,該計畫在科學上不具可行性。
2022年3月10日訊息,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正在審核一項 2022 財年綜合支出提案,該提案將為美國宇航局(NASA)提供略高於 240 億美元的預算資金。其中,載人月球著陸器和商業空間站等計畫都獲得了全額資金支持。
2022年3月,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為阿爾忒彌斯登月計畫向第二家公司開放競標。
當地時間2022年4月20日,SpaceX 星鏈網路、亞馬遜旗下衛星項目柯伊伯 (Project Kuiper) 以及其他衛星公司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贏得演示太空通信的契約,總額2.785億美元。
2022年6月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正在組建一個獨立團隊,啟動一項對不明飛行物(UFO)的研究。研究將於2022年秋季開始,預計耗時9個月。
當地時間2024年1月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簡報會表示,將原定於2024年進行的“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飛行任務推遲至2025年9月,將原定於2025年進行的“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計畫推遲至2026年9月。“阿耳忒彌斯4號”將仍按計畫於2028年9月進行。該任務為第二次載人登月計畫,將由四名太空人進駐“門戶”月球軌道空間站,並適時開展月面著陸。
Psyche金屬小行星探測任務 2022年10月,在肯定錯過 2022 既定發射視窗(10 月 11 日)幾個月後,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其已將 Psyche 小行星探索任務重新安排到 2023 年 10 月。
發射登月火箭 2022年11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爾忒彌斯1號”登月火箭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一次繞月飛行測試,不載人,為阿爾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阿爾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做準備。NASA計畫通過“阿爾忒彌斯”任務將首位女性和首位有色人種送上月球表面,為長期駐留月球、通往火星鋪路。此次任務共發射11個太空飛行器,包含獵戶座-CM-002(Orion CM-002)飛船和10顆立方體衛星。
發射氣候觀測衛星 當地時間2024年2月8日凌晨1時30分左右,美國航空航天局通過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發射系統,成功發射了一顆新的氣候觀測衛星,用於收集有關地球大氣和海洋的信息。
科研項目 2015年3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4顆小衛星會被送入軌道,本次發射屬於磁場多尺度任務,簡稱MMS,發射任務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磁場多尺度任務的目的旨在對
磁重聯 現象進行研究,這是地球空間科學的一個神秘領域,磁重聯是磁力線發生斷開並重新連線的現象。
NASA的MMS計畫
太陽發生的磁重聯事件一般會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有時也被稱為“空間中的爆炸”,可對地球高層大氣形成干擾,並進一步威脅各種空間活動,因此調查磁重聯是非常必要的任務。磁場多尺度任務由4顆小衛星組成,分布在地球周圍的軌道上,衛星呈疊羅漢的方法豎立在
火箭整流罩 內,發射地點位於
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 41發射工位。
發射時間為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2015年3月13日凌晨2點44分,
美國東部時間 下午晚上10點44分。磁場多尺度任務耗資大約11億美元,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負責四顆衛星的製造和測試,此外還有多所機構和高校研發的科學儀器被安裝在MMS衛星上。本項任務將使我們進一步認識磁重聯現象。
2022年4月22日訊息,目前,NASA 正在用私企建造的系統取代現有衛星網路,並希望在太空通信和載人航天等領域引入更多商業活動。
2022年,據英國《自然》雜誌網站報導,美國行星科學家發布了一份報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任務是:在本世紀30年代初發射天王星探測器;在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向土衛二(土星的衛星之一)派遣探測器。
2022年5月4日訊息,當地時間周三波音公司代表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員表示,導致波音 CST-100 星際線飛船無人飛行測試中斷 8 個月之久的閥門故障已經修復,飛船將於 5 月 19 日升空前往國際空間站。
2022年5月9日訊息,虛擬現實技術在遊戲行業迎來快速發展,這也為其他行業帶來了大量的機遇。例如最近興起的“元宇宙”,甚至美國宇航局也承認這種潛力。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NASA 宣布將與 Epic Games 合作,為遊戲開發者提供“挑戰”。
美東時間2022年6月6日,NASA登月火箭SLS(太空發射系統)和獵戶座飛船再次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火箭裝配大樓出發,前往39B發射台測試,全程4英里(約6.4公里),將花費大約8-12個小時。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表示,SLS火箭下一次濕裝彩排測試時間最早6月19日。
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2022年6月28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當天在
紐西蘭 通過火箭實驗室的電子火箭向月球發射了一顆“CAPSTONE”衛星。
2022年7月31日訊息,NASA阿特米斯一號登月火箭繼續進行最後準備工作以便下個月發射。美國當地時間8月2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方推特發布訊息稱,阿爾忒彌斯’1號發射將不再於今天(美國當地時間8月29日)發射,因為團隊正在解決發動機故障問題,美方將繼續收集相關數據,隨後將發布下一次嘗試發射時間。
2022年11月14日,NASA 宣布CAPSTONE 微型探測器的歷史性登月之旅已結束。這顆25公斤重的小東西於美國美國東部標準時間周日晚上7:39進入繞月軌道,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到達地球鄰居的立方體衛星。
2022年11月21日訊息,美國“獵戶座”飛船從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後,於當地時間11月21日抵達月球,並繼續向繞月軌道前行。
歷任局長 任次
姓名
任期
克里斯托弗·斯科里斯(Christopher Scolese)
羅伯特·萊特富特(Robert Lightfoot)
參考資料來源
僱傭人員 NASA 1994年度雇員為24731人,到1999年減少到21000人。1994年度經費為145.5億美元,1995年度經費為143億美元。2001年經費為142.5億美元。2002年,NASA有雇員18800多人,其中總部有1200多人、
詹森航天中心 2900多人、
甘迺迪航天中心 1800多人、馬歇爾航天飛行中心2700多人、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 約300人,
艾姆斯研究中心 1500多人、德萊登研究中心約600人、蘭利研究中心2300多人、戈蘭研究中心1900多人,戈達德航天飛行中心3300多人。從業務領域來看,從事人類航空航天探索與開發的有6700多人,從事空間科學的有2453人,從事生物與物理研究的1200多人、從事地球科學的1800多人。
NASA的國際合作,國際空間站太空人
太空人 馬克·范德·海
2021年4月9日,馬克·范德·海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計畫停留至少五、六個月;NASA當年9月延長了其任務時間。
根據美國太空網站Space.com的訊息,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3月15日12時24分,55歲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人馬克·范德·海的單次太空飛行時長達到340天8小時42分鐘,刷新美國太空人單次太空飛行時間的最長紀錄。此前的紀錄由斯科特·凱利在2013年3月2日創造。
2022年3月30日,他將與兩名俄羅斯太空人乘坐俄羅斯“聯盟”號飛船從國際空間站如期返回地球。
研究發現 發現行星 據國外媒體報導,天文學家在可居住行星區域發現了一顆藍色可居住行星,且圍繞著一顆類似太陽的星球沿軌道旋轉。據了解,天文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 在2012年就以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速率發現了一個“新世界”。但這次發現的可居住“
超級地球 ”卻是迄今為止第一顆,因為它是天文學家發現的第一顆巨大的岩石行星,其地表溫度約為78度華氏溫度,與地球春季的氣溫相似。
太空梭計畫
由來自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威廉·博拉吉(William Borucki)所帶領的研究小組,通過使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測光數據,對15.5萬顆星球的亮度作了監視。其中發現,與地球同樣大小的行星,它們的軌道平面都是成一條直線的,因此它們就會周期性地經過它們所圍繞旋轉的
恆星 的前方,以至於其恆星的光線就會微微變暗,而這種變暗的幅度也只能有類似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這種專門的設備才會察覺出。該可居住
行星 也是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的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進行軌道旋轉的可居住行星。研究人員發現,這顆行星的恆星距離地球有600光年之遠,朝向
天琴座 和天鵝座星群。其為G5恆星,體積較大,其半徑僅比太陽小一點。但它所發出的光度要比太陽稍暗25%。
銀河系與仙女座星系徹底融合的夜空效果圖
而該行星圍繞G5恆星旋轉,其軌道周期為290天,距離恆星的距離要比地球距離太陽的距離近15%,這也是該行星上氣候比較溫和的原因。該行星在行星的可居住區域中心進行軌道運動,研究人員認為在這裡極有可能會有液體水資源的存在。眾所周知,液體水資源對於人類的生存十分重要,因此,綜合該行星的情況,它也許不僅是適宜人類居住,很可能上面早已有生命的存在。且該外系可居住行星是迄今為止在任何行星可居住區域中發現的最小半逕行星,其半徑僅比地球大2.4倍。研究人員已經 將其歸類為外系行星“超級地球”等級中了。研究人員表示,該發現足以說明我們人類居住在一個充滿了各種生命的大宇宙中,同時,克卜勒望遠鏡也讓我們在太陽系中,發現了更多真實的,可居住的
類地行星 。來自賓夕法尼亞州大學行星適居科學的專家吉姆—卡斯汀(Jim Kasting)表示,他希望這次發現的數據能夠幫助提高大家建立大型
太空望遠鏡 的興趣,這樣就能夠直接的觀察到更多外系行星,更容易尋找到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2012年5月31日,NASA公布了一副
銀河系 與
仙女座 相撞前的夜空景象效果圖。據報導,根據預測銀河系與仙女座將會在37.5億年後相遇並發生潮汐扭曲,大約40億年後開始碰撞,最終在60億年後融合成為一個星系。
國際空間站,美國NASA、歐洲ESA與日本JAXA的模組
美國宇航局(NASA)當地時間2014年2月26日宣布,其克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取得最新成果,在太陽系外發現了715顆行星。NASA表示,這是單次宣布發現數量最多的一次。
據報導,這些行星的大小大部分都介於地球和
海王星 之間。NASA指出,這項重大發現得益於一項新的識別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統計技術”。行星科學家裡斯奧爾(Jack Lissaueer)及其團隊完成了這次壯舉。
此次發現將在未來賦予科學家們單獨研究行星及其“行星小區”的能力。科學家將通過這樣的方式,找到行星形成的具體過程。
克卜勒望遠鏡 於2009年3月發射升空。此次NASA公布的觀測結果均為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在2009年至2011年觀測到的結果。從開始執行任務開始,已有961個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對象被證實為行星。
著陸火星 美國宇航局的
好奇號火星車 已於美國東部時間2012年8月6日1時31分(台北時間13時31分)成功登入
火星 。
“空中吊車”用於投放“好奇號”
該火星車是於2011年11月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的,用於探索火星是否存在適宜生命存在的環境。它與2004年登入火星的“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相比,以放射性鈽-238為動力的“好奇”號攜帶的探測設備更多、更先進,在火星表面的連續行駛能力也更強。“好奇”號的項目成本最初預計約為10億美元,但它最終卻花費了高達25億美元,是迄今最昂貴的火星探測項目。
由於“好奇”號火星車將使用數台高能耗的儀器,往往會有多台儀器同時開機運行,因此不能依靠太陽能發電作為火星車的能源。“好奇”號火星車使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熱發電機”(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縮寫為RTG)提供電能。其原理是,通過熱電偶裝置把
放射性同位素 鈽-238衰變產生的熱直接轉換為直流電來提供火星車的行駛和各項儀器設備使用。人造同位素鈽-238的半衰期僅為88年,這意味著它的放射性衰減之快可以讓它非常熾熱。鈽-238釋放的是
阿爾法射線 ,很容易被阻擋。因為RTG沒有活動的部件,所以很可靠,並且
放射性 材料能夠持續發熱很多年。
NASA“好奇號”火星車
由於其質量高達900千克,所以以前的辦法都不能保證“好奇”號安全著陸。工程師們設計了“空中吊車”這個向火星表面投放重型科學儀器的全新方式。
NASA,好奇號火星車
“好奇”號是美國第3代火星車,有6個輪子,體積與小汽車相當;質量將近900千克,是第2代火星車“機遇”號和“勇氣”號的5倍多;長度是第2代火星車的2倍多;搭載10套科學
探測儀器 ,桅桿上安裝高解析度相機和雷射器,能夠在最遠7米處探測目標物體;使用核能在火星表面漫遊和工作;可展開為期一個火星年(約687個地球日)的探測。
采火星石 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下一步
火星 探索戰略將把火星岩石帶回地球進行分析,以尋找這顆紅色星球上過去存在的生命。在2013年9月25日美國宇航局火星計畫規劃組(MPPG)公布的報告中規劃了一系列火星探索目標,科學家可以在地球上對控制火星著陸器採集岩石樣本。預計在2014年初將宣布火星岩石採集返回計畫的探索路線。
美國佛羅里達州:1998年10月31日
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副主任約翰·格倫斯菲爾德(John Grunsfeld)認為火星計畫規劃組可在火星計畫被削減後重組機器人探索項目,但需要考慮美國宇航局新的預算限制狀況以及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行星科學的十年調查結果,由火星岩石採集返回計畫積累的技術將用於2030年代中期把太空人送往火星。火星計畫規劃組將集中研究火星返回技術,該計畫作為火星探索的一個優先任務展開,採集火星岩石返回也可以促進美國宇航局火星載人探索計畫。
有科學家提出在火星岩石採集飛船接近地球時派遣獵戶座宇宙飛船搭載太空人登上攜帶岩石的火星返回探測器,確保火星岩石處於可靠的環境中,不受到地球微生物的影響,最後安全帶回地面。當探測器採集火星岩石樣本返回時需要確保這些火星岩石被完全包裹住,不僅需防止由於密封不嚴實造成地球微生物進入到岩石樣本中,也可能是來自火星上的某些物質會污染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正在考慮在2018年執行火星樣品採集返回任務,但也可能在2020年,其中一個複雜的原因是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這段時期僅有8億美元用於該計畫中。根據火星計畫規劃組主任奧蘭多菲格羅亞(Orlando Figueroa)介紹:“該計畫驅使火星計畫的科學家們計畫首先發射一個
火星軌道探測器 ,或者推遲到2020年時開始一項火星著陸計畫。關於火星樣品採集計畫的報告中還提供了多種收集火星岩石和返回技術的方案。”
比如,該計畫可以用一枚運載火箭完成發射,載荷艙中攜帶了採集火星土壤的著陸器、一個類似於“鷹號”登月艙上升級的返回模組以及一個用於對接返回模組的軌道飛行器。奧蘭多菲格羅亞認為我們可以通過兩次或者三次發射降低發射成本和風險。火星計畫規劃組的報告也討論了在2024年使用美國宇航局未來空間發射系統的火箭執行這項任務,該火箭系統將於2017年進行首次試飛,起飛重量可達到3000噸級,但攜帶太空人進行首次飛行需要等到2021年。
NASA的“蠕蟲”標誌
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火星“漫遊者”等探測器都以尋找水為目標,比如機遇號和勇氣號火星車,而價值25億美元的好奇號火星車將在蓋爾撞擊坑尋找火星遠古適合居住的證據。在火星岩石樣品採集任務之前,美國宇航局還有兩個火星探測計畫,一個是“洞察”號探測器和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前者使用了鳳凰號探測器的主體技術,於2016年發射升空。
發現火星液態水 2015年9月28日,美國航天局宣布,在火星表面發現了有液態水活動的“強有力”證據,而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火星表面
自2006年以來,
美國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 多次在火星山丘斜坡上發現手指狀陰影條紋。美國航天局將其稱為“
季節性斜坡紋線 ”,並認為這種奇特的季節性地貌由鹹水流造成,但一直沒有找到直接證據。
在新研究中,
喬治亞理工學院 的盧恩德拉·奧傑哈等人分析了
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 獲取的火星表面4處地點“季節性斜坡紋線”的光譜數據,發現該數據與水流沉澱形成的水合鹽礦物的光譜信號一致,而周圍地貌卻沒有鹽的光譜信號。
研究人員在發表於英國《自然·地學》雜誌的論文中寫道:“‘季節性斜坡紋線’是現今火星水活動的結果,我們的發現強有力支持這一假設。”
納米布沙丘 2016年1月4日,NASA公布
火星探測器 “好奇號”(Curiosity)傳回的360度“納米布沙丘”(Namib Dune)照。這也是好奇號自2012年8月登入火星以來,人類首度近距離目睹火星風采。
這些照片拍攝日期是2015年12月18日,透過Mastcam彩色相機拍攝到高解析度的火星圖像。納米布沙丘是位於“夏普山”(Mount Sharp)西北方的巴格諾沙丘群(Bagnold Dunes)中的沙丘之一,納米布沙丘位於夏普山底部,過去被科學家譽為“黑暗地區”,但透過高解析度圖像讓科學家得以了解火星上發生的情況,也成功對沙丘進行第一次近距離調查。
納米布沙丘
好奇號距離納米布沙丘底部大約7米遠,以仰角28度拍攝,納米布沙丘高度約5米,可以清楚看到沙粒從迎風面的頂端滑落後所形成的特殊紋理,也可以看出在火星風和小型山崩的影響下,這些沙丘波紋隨著時間發生改變。在地球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背風坡,因此NASA的科學家們判斷這些照片應該是位於納米布沙丘的背風側。
冰火山 NASA官網2016年1月15日發布訊息稱,在“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
冥王星 的兩處疑似
冰火山 後,科學家發布了其中一處的最高解析度、合成彩色圖像。
冥王星的兩處疑似冰火山
蜿蜒的地貌清晰可見,長150千米,高4千米,如果真的是冰火山,那么它將是
外太陽系 發現的最大冰火山。
美國宇航局(NASA)此前表示,他們在冥王星發現兩處疑似火山地形,認為其噴出了可形成半冷凍狀態的水、氮、氨、甲烷等物質,或為“冰火山”。
木衛二生命跡象 冥王星冰山 2016年2月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透過“
新視野號 ”太空船所傳回的照片和數據進行分析後,科學家們已證實冥王星上存在冰山,不僅橫跨距離達幾公里,還穿越了尚未正式命名的“Sputnik Planum”冰冷平原地區,整體面積占到人類熟悉的巨大“心形”陰影部分的一半左右。
冥王星冰山
宇宙雪花群 2019年12月,美國宇航局 (NASA)在太空中發現了由新生恆星組成的宇宙雪花群,它們閃爍著粉紅和紅色光芒,排列成類雪花的圖案,僅有10萬年左右歷史。此外,NASA還發現了一個跨越500光年的氣體和塵埃的巨大集合,它是“
英仙座分子雲 ”。
圖像 2022年2月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X射線成像偏振探測器(IXPE)完成調試後傳來第一批科學圖像。NASA日前表示,該太空天文台所有儀器運轉良好,正在探索研究宇宙中一些神秘和極端的天體。首批傳輸的是“仙后座A”的照片,這是一顆在17世紀爆炸的恆星的殘餘物。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席捲了周圍氣體,將其加熱到高溫,並加速宇宙射線粒子,形成了一團散發X射線的雲團。
仙后座A
當地時間2022年8月30日報導,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合作開發的哈勃望遠鏡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捕捉到了幻影星系的新圖像,該星系的正式名稱為M74,位於距離地球3200萬光年的雙魚座。
M74星系
火星隕石坑 2022年4月19日,“今日印度”網站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近日公布了火星隕石坑的圖片,這張圖片是NASA使用在火星偵察軌道器(MRO)上的高解析度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捕捉到的。
(NASA)近日公布了火星隕石坑的圖片
火星地震 當地時間2022年5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旗下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開始工作以來檢測到火星發生的最強震,達到芮氏5級。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2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人員表示,“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發來的數據顯示,火星探測器首次探測到沿火星表面傳播的“火星震”震波,而不是更深層的震波。
2022年6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其“苔絲”(TESS)任務發現兩個可能含有岩石礦物的“新世界”,它們圍繞著靠近我們的宇宙鄰居恆星——紅矮星HD 260655運行,距離地球只有33光年,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我們的多行星系統之一。
2022年8月,美國宇航局(NASA)資助的研究人員在月球上發現了一個“完美洞穴”,其內部溫度始終為17攝氏度左右,它可能成為未來太空人建立月球基地的理想地點。
2022年8月,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一段音頻片段,聲音是根據2億光年外的英仙座黑洞的壓力波而合成的。據報導,這段音波來自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
2022年9月13日,美國“太空”網站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即將舉行,旨在用一顆小型太空飛行器撞擊小行星,測試它對小行星軌跡的實際影響。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6日,執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宇宙飛船以高超音速穿越太陽系,撞擊了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以嘗試改變其運行軌道。這是人類首次嘗試改變小行星或任何天體的運動。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就其“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舉行新聞發布會。NASA指出,在9月26日的測試中,DART太空飛行器成功碰撞目標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並使其偏離原運行軌道,這也是世界上首次行星防禦測試。
2023年8月,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分析哈勃空間望遠鏡2022年12月拍攝的太空圖像時發現,有37塊寬約7米的巨石散落在太空,系2022年NASA“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太空飛行器撞向一顆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導致。科學家稱,這群巨石正以每小時兩萬多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移動,若撞向地球威力相當於核子彈爆炸。
1957年蘇聯第一顆
人造地球衛星 上天后,美國組建了國家航空航天局,對發展美國的航空航天事業起了重大作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課題內容廣泛,以航天為主。在航空方面的研究課題主要有超聲速技術、飛機節能技術等;在航天方面主要配合幾個大型工程,如
阿波羅工程 、
天空實驗室 、
太空梭 等開展研究。它通過科研課題、契約、計畫等形式與國防部、高等院校、工業企業的研究機構保持密切的關係。它下轄的研究中心和實驗室有十幾個,如
戈達德航天中心 、
甘迺迪航天中心 、
噴氣推進實驗室 等。但科研工作80%以上委託局外各單位進行處理。研究成果以NASA出版物形式發表。出版物有《技術報告》、《技術札記》、《契約戶報告》、《技術備忘錄》、《技術譯文》、《特殊出版物》等。
奧爾德林(阿波羅11號)在月球表面行走
在太空計畫之外,
美國太空總署 還進行長期的民用以及軍用航空宇宙研究。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被廣泛認為是世界範圍內太空機構的領頭羊。
《技術報告》(TR)、《技術札記》(TN)、《契約戶報告》(CR)、《技術備忘錄》(TM)、《技術譯文》(TT-F)、《特殊出版物》(SR)等。
獎項設定 NASA傑出公共服務獎章(NASA Distinguished Public Service Medal)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高獎章,用於授予圓滿完成工作任務並為NASA取得卓著貢獻,且這種貢獻是其它獎章不足以表明其功績的非政府雇員。
NASA優異服務獎章(NASA Exceptional Service Medal)僅授予政府雇員。授予積極主動表現忠於職守或者具有創造性的才幹並取得工程、航空、空間飛行、管理等方面進步,使NASA計畫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雇員。
NASA公平就業機會獎章(NASA 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Medal)授予政府和非政府雇員,獎勵取得突出成就和使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平就業計畫取得實質性貢獻的政府、社團和群體成員。
NASA優異管理成就獎章(NASA Exceptional Administrative Achievement Medal),僅授予政府雇員,用於授予聯邦政府雇員中取得具有重大意義成就、特殊的成就,主動做出不同尋常的貢獻,或者創造性地在管理上使NASA取得實質性進步的人員。
NASA優異成就獎章(NASA Exceptional Achievement Medal)僅授予政府雇員,用於授予具有重大意義,包括特殊成就、程式改進、效率、服務、金融儲蓄及技術進步等方面為NASA做出貢獻的人員。
NASA特殊勇敢獎章(NASA Exceptional Bravery Medal)授予政府和政府雇員.,用於獎勵做出模範性的,不顧個人危險勇敢地處理突發事件避免了生命及政府財產損失的個人。
NASA優異技術成就獎章(NASA Exceptional Technology Achievement Medal)授予政府和非政府雇員。,獎勵在NASA計畫早期技術發展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貢獻、模範性的合作努力、技術上的發展變化、航空航天技術轉化商業套用方面作出特殊貢獻者。
NASA空間飛行獎章(NASA Space Flight Medal)授予取得重大成就或服務於從事民間或軍事太空飛行的人員,包括太空人、飛行員、任務專家、載荷專家、或者其它參與空間飛行任務的人員。
NASA公共服務獎章(NASA Public Service Medal)授予非政府職員,獎勵完成任務的非政府雇員,承認其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做出的特殊貢獻。
NASA傑出領導獎章(NASA Outstanding Leadership Medal)僅授予政府職員,獎勵取得突出成績,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技術和行政上有著非凡影響的領導人員。
NASA傑出服務獎章(NASA 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僅授予政府雇員。NASA的最高榮譽稱號,授予聯邦政府雇員中提供了卓越服務,具有非凡才幹或精神,使NASA取得實質性進步其它獎章不足以表明其功績的人員。
NASA優異工程成就獎章(NASA Exceptional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Medal)授予在工程方面做出貢獻的政府或非政府職員。
NASA優異科學成就獎章(ESAM) (NASA Exceptional Scientific Achievement Medal)授予取得顯著重大的包括航空、空間探險等科學方面貢獻的人員。
重要事件 官方預測 版本一 :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證實,2012年12月21日下午將會出現“天空變得異常黑暗”的天文現象。從5點左右開始,直至8點左右達到頂峰,之後持續近10小時。期間如果沒有人工照明將會很難看清東西。
版本二 :美國航天局(NASA)的人太肯定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了,他們甚至比原計畫提前十天發布了一部名為《
世界為什麼沒在昨天終結 》的影片。天文學家和行星學家逐一列舉了圍繞
瑪雅日曆 終結日期的所謂“預言”,他們駁斥了一切宣稱
太陽風暴 將衝破地球大氣層或是一顆
流浪行星 將撞擊地球的說法。不過就算事實證明他們錯了,到那天也不會有人倖存下來嘲笑他們。話雖如此,但他們似乎相當自信———昨天就把原定於12月22日發布的影片公開了。
這部提前發布的影片一上來就說:“如果你正在觀看這部片子,那就說明了一件事……世界並沒有在昨天終結。”末日預言是建立在對古代瑪雅日曆的一種解讀上,這一解讀聲稱世界將在2012年12月21日滅亡。
隨著“大限”臨近,有關地球會如何迎來末日的各種理論應運而生———NASA的影片駁斥了所有這些理論。一種理論稱,由古代的
蘇美爾人 發現的一顆名為“
尼比魯 ”的流浪行星將在2012年12月21日撞擊地球,所有地球人都會死去。但是科學家說,根本就沒有這顆行星。
NASA的影片稱,所有末日理論都是建立在一個巨大誤解的基礎上。考古天文學中心主任約翰·卡爾森說,瑪雅日曆其實根本沒有在2012年12月21日完結。從35年前就開始研究2012年預言的他說:“瑪雅人從來沒有預言過世界末日。”
美國宇航局計畫在2020年再次發射一輛全新的火星車,對火星表面進行進一步考察,其目的就是發現火星生命,此前美國宇航局已經確定火星上存在遠古的濕潤環境,但還沒有發現任何生命形式。
2014年9月22日上午,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分演化探測器(MAVEN)於嘗試進入火星軌道。 NASA對這一事件進行了現場直播。
2014年9月22日上午9時54分許,點火開始。在火星北極上空大約380公里處,MAVEN啟動發動機減速,以便被火星引力場捕獲。點火將持續約33分鐘,幾乎消耗飛船上攜帶燃料的一半。一旦成功被火星引力捕獲,飛船將進入一個周期35小時的大軌道,之後將調整進入周期4.5小時的科學任務軌道。
2014年9月22日上午10時25分左右,點火順利結束,都卜勒信號顯示MAVEN飛船已經安全進入火星軌道。
漏水事件 2015年2月25日,美國航天員
特里·弗茨 (TerryVirts)在完成6個多小時的太空行走作業後發現頭盔漏水。報導稱,該事件引發人們了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太空服質量的質疑。
全球性洪水 2016年1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專家預測稱,60年後地球上將發生世界性洪水,倫敦、阿姆斯特丹、東京等城市將被淹沒。
2021年11月,美國宇航局計畫讓一艘以每小時24000公里的速度飛行的宇宙飛船撞上一顆小行星以進行“行星防禦”測試。
發射遇挫 2022年2月7日,據路透社洛杉磯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初創企業阿斯特拉空間技術公司周一以最後一秒出現的技術故障為由,取消了原計畫的首次運營衛星發射活動。
2022年4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布訊息稱,由於移動發射裝置出現燃料泄漏,第三次推遲對最新型“太空發射系統”(SLS)運載火箭的點火測試。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聯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社交媒體上稱:“在為即將執行的‘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預演期間,工程師注意到移動發射裝置底部出現泄漏。”該部門官員表示,他們正在評估下一步行動。
2022年6月初,NASA表示,團隊在之前的濕裝彩排中完成了確定的所有主要計畫目標。SLS再次抵達發射台後,工程師將把火箭和飛船與地面系統連線起來並檢查,為貯箱測試做準備。
發射被推遲 2022年6月7日電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布新聞稿,運送貨運飛船“貨運龍”(Cargo Dragon)的“獵鷹9”號運載火箭向
國際空間站 的發射因發動機故障而無限期推遲。
Capstone失聯 當地時間2022年7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國Capstone立方體衛星在脫離地球軌道向月球前進的過程中失聯。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2日,美國宇航局(NASA)將展示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拍攝的第一張全彩色照片。
恢複合作 2022年7月15日,NASA周五宣布,它將恢復與俄羅斯一起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計畫。
發射載人飛船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5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佛羅里達州向國際空間站成功發射了載人飛船,該飛船首次搭載了俄羅斯太空人。據悉,飛船上共搭載了4位太空人,包括此次任務的指揮官、首位前往太空的美洲原住民女性尼科爾·曼恩,美國太空人喬什·卡薩達,日本太空人若田浩一和俄羅斯太空人安娜·基吉納。
2023年7月6日訊息,NASA 公布
Crew-7 任務計畫,四名太空人將搭乘 SpaceX “耐力”號載人龍飛船及 Falcon 9 火箭於美東時間8月15日前往國際空間站。
種植蔬菜 2021年4月,美國宇航局(NASA)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ISS)收穫一株迷你小白菜,並用醬油進行了簡單料理。
相關動態 包括馬克·偉德(Mark Wade)在內的一些評論家指出,NASA在載人飛行的計畫中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況。美國政府花費數十億美元完成的阿波羅計畫以及土星計畫中使用的太空飛行器自1970年起就不再被使用。雖然阿波羅計畫結束之後NASA的財政預算被大幅縮減,但機構內的官僚作風卻沒有改變,導致嚴重的鋪張浪費,而且器械也沒有保持在最佳狀態。
太空總署SR-71“黑鳥”超音速高空偵察機
美國
佛羅里達州 :攝於NASA航天計畫(STS-95),NASA的載人航天計畫依靠的仍是太空梭。太空梭擔任的任務包括為在建的國際空間站運送主要的建築構件和材料。在1986年和2003年的兩次重大事故中,已有兩架太空梭被毀,導致14位航天員死亡。其中,1986年失事的挑戰者號是一架用替換零件拼湊的太空梭。而2003年的哥倫比亞號則造成美國國內對太空梭未來的信心大減。NASA不考慮建造新的替補太空梭,而是轉而研發新的奧賴恩計畫。
NASA計畫出現的問題導致了國際空間站計畫的停滯不前。按照原計畫,國際空間站在2005年應達到七名太空人的配置,但卻只有最基本的兩名,以致很多計畫中的研究項目被推遲。其他在國際空間站的項目上投了巨資(比如歐洲航天局)的國家因此擔心國際空間站會像太空實驗室一樣以失敗告終。同時,歐洲國家和日本對國際空間站的貢獻也已經落後於時間表。
2004年,美國政府提出了代替
宇宙飛船 的機組探測飛行器計畫,以允許航天局再次將太空人送至月球。此計畫後來演變為奧賴恩計畫。
2016年1月1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專家預測稱,60年後地球上將發生世界性洪水,倫敦、阿姆斯特丹、東京等城市將被淹沒。
“想在火星著陸,NASA需要的是全世界最強悍的‘降落傘’”——NASA測試的“火星登入減速系統”的核心技術部分在於一個名為“低密度超聲速減速器”的設備,該設備的外表如同一個“飛碟”,是專門為應對火星大氣密度低的特殊環境而設計。NASA方面希望通過該項設備的試驗成果為載人飛行器安全、平穩著陸火星表面奠定基礎。
2016年12月16日,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NASA特地開設一個太空人申請網站,到2017年2月18日以前,凡是合格的美國公民都可以申請,經過甄選後參加NASA為探測火星所舉辦的太空人訓練課程。
2017年3月21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相關法案,授權撥款多達195億美元(約1342億元人民幣)給NASA,來資助將航天員送上火星的計畫。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定於當地時間2018年4月16日晚18時32分(台北時間17日6時32分)發射“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尋找
太陽系外行星 ,期望發現可能孕育生命的“另一個地球”。這顆衛星名為“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按英文縮寫簡稱“苔絲”(TESS),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獵鷹9”號火箭搭載,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苔絲”高1.5米,太陽翼、即
太陽能帆板 收起時直徑大約1.3米,重363千克,比大多數太空探測衛星小巧。按照航空航天局的說法,它的尺寸介於一台冰櫃與一台“洗衣烘乾一體機”之間。
“苔絲”主要使命是在今後兩年內“掃描”超過20萬顆太陽系外離地球“最近、最亮”的恆星,確認是否有行星圍繞它們公轉。航空航天局預計,它會發現2萬顆系外行星,其中50顆以上“與地球一般大小”,至多500顆體積“低於地球兩倍大小”。
2018年5月8日,美國宇航局(NASA)於宣布,與美國優步公司(Uber Technologies, Inc。)簽署合作協定,探索城市空中交通(UAM)的相關概念和技術,從而在人口密集城市形成安全、有效的空中交通系統。
2019年8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調查一項“不尋常”的案件:一名美國太空人安妮·麥克萊恩(Anne McClain)被控在國際空間站居住期間,侵入其已分居伴侶薩默勒·沃登(Summer Worden)的銀行賬戶。美媒表示,這似乎是首例來自近地軌道的犯罪指控。起訴書指控麥克萊恩盜用他人身份,並非法獲取沃登的私人財務記錄。麥克萊恩隨後承認她在國際空間站工作時訪問過該賬號,但她否認有任何不當行為。她通過律師表示,這一舉動是為管理兩人複雜的財務狀況。
2019年10月6日,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專家們與Uber團隊展開合作,以此來對未來的空中旅行進行計算機模擬測試。
2020年3月20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暫時關閉兩個火箭生產基地,暫停“
太空發射系統 ”(SLS)和“獵戶座”飛船硬體(Orion)的生產和測試。此舉或將影響NASA的重返月球計畫。
2020年6月25日舉行的戈爾德施密特大會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太空探測器新一代智慧型系統的首批成果。它們能從岩石樣本中識別出生命地理化學特徵,並判斷哪些數據值得分析,哪些結果需要反饋給人類。
2020年8月22日,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一顆小行星將於2020年美國大選日的前一天,即2020年11月2日,沖向地球。報導稱,小行星衝撞地球的可能性不到1%,且它的體積極小,即使進入地球大氣層也會被焚毀,對地球不會造成威脅。
當地時間2020年10月26日中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
同溫層紅外天文觀測台 “索菲婭”(SOFIA)首次證實:月球的向陽面上存在水。這一發現表明水可能遍布月球表面,而不僅僅是以凍的形式存在於寒冷、陰暗的區域。
觀測任務中,索菲婭在月面的“
克拉維烏斯環形山 ”(Clavius Crater)上探測到了水分子(H2O)。克拉維烏斯環形山是月球上最大環形山之一,位於月球南半球,在地球上肉眼即可看到。觀測數據顯示,該環形山區域有濃度為0.001%~0.004%的水,大致相當於在每立方米的環形山表面土壤中,存有一瓶355毫升的瓶裝水。這一研究結果,被發表於最新一期的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2021年3月12日,據外媒報導,NASA想要把人類帶回月球,目標是在2021年晚些時候進行無人駕駛的Artemis I繞月任務,但它需要先讓月球火箭在地球上驗證其性能,該機構正在為其太空發射系統(SLS)的第二次關鍵熱火測試做準備。
當地時間2021年6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於宣布,計畫將在2028年至2030年間執行兩項探索金星的新任務,以研究金星的大氣和地質特徵,每項計畫將得到約5億美元的經費。
2021年12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向公眾介紹新選出的10名預備太空人,自2022年1月開始,將在休斯敦詹森航天中心開始為期兩年的培訓,其中的合格者將前往國際空間站或參與登月項目等深空探索項目。這是時隔4年招募的新一批預備太空人,包括6名男性、4名女性,年齡在32歲至45歲之間;半數是軍隊飛行員,其他人包括一名醫學物理學家、一名鑽探專家、一名海上機器人專家、一名從美國航天局轉行的航空醫生,以及一名曾在一些世界級和國家級腳踏車比賽中創造佳績的生物學家。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托馬斯·祖布欽在紐奧良舉行的2021年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秋季會議上宣布,在“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三年後,該探測器於2021年4月成功穿過太陽大氣的最外層(日冕),成為首個“接觸”太陽的太空飛行器。
當地時間2022年2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計畫在2030年底讓其國際空間站(ISS)退役。
2022年2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計畫在2031年摧毀
國際空間站 (ISS),殘骸將從太空墜入地球上最偏遠的地區、南太平洋的一個無人區。
2022年2月,NASA預計國際空間站的服役壽命將在2031年1月結束。但相關工作可能會提前一年或更早時間就開始進行,屆時國際空間站的運行軌道會向地球墜落。按照計畫,國際空間站最終將墜落到“南太平洋無人區”。
2022年2月,美國宇航局 (NASA) 對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旗下
SpaceX 為星鏈項目部署約 3 萬顆衛星的計畫表示擔憂,NASA 在給聯邦通信委員會 (FCC) 的信中寫道:“NASA 擔心 SpaceX 部署衛星引發的關聯事件頻率可能會大幅增加,並可能對 NASA 執行科學和載人太空任務產生影響。”
據多家美國媒體2022年2月10日報導,美國航天局對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第二代“星鏈”計畫表示擔憂。美航天局說,這個在近地軌道額外部署3萬顆衛星的計畫可能造成軌道“嚴重擁堵”,增加碰撞風險,影響美航天局的科研及載人航天任務。
2022年2月24日,美國宇航局(NASA)宣布其重返月球計畫的首次任務Artemis 1將被推遲到5月份發射。
2022年3月8日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最近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簽訂一份總額近 35 億美元的契約,讓 SpaceX 公司再提供三次將太空人送往國際空間站的載人航天任務。
2022年3月17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下一代登月火箭進行了一次備受期待的“慢動作之旅”:從組裝廠前往佛羅里達州的發射台。它將在未來幾周進行最後一輪測試,這將決定它能夠在多快時間內執行“阿爾忒彌斯1號”任務。
2022年3月21日CNN報導,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稱,目前太陽系外已被確認的行星有5000多顆。
當地時間2022年3月28日,NASA局長
比爾·納爾遜 在演講中表示,NASA計畫在2040年送人類上火星並實現火星行走。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舉動可能引發外星人攻擊”。據英國《每日電訊報》2022年4月17日報導,NASA正推進一項新計畫,嘗試向太空發出一系列有關地球的信息。
2022年4月18日,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在佛羅里達州發射場接受首次測試卻失敗,將返廠維修。
2022年5月,NASA公布了一段來自2.5億光年外的英仙座星系團中心黑洞的音頻,有網友評論其像“恐怖電影配樂”。
2022年6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公布了為國際空間站和阿爾忒彌斯(Artemis)未來發射任務設計的新一代太空衣。
2022年6月,美國宇航局(NASA)將於6月26日從澳大利亞北部地區的一個設施發射三枚探空火箭,這是該航天局50多年來首次使用美國以外的商業發射台。
2022年6月13日訊息,美國當地時間周日,火箭公司 Astra Space 為美國宇航局 (NASA) 發射的氣象衛星任務遭遇重大故障,導致後者丟失兩顆衛星。
2022年6月26日晚,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澳大利亞內陸地區成功發射火箭,這是NASA首次在美國以外的商業發射場發射火箭。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紐西蘭通過火箭實驗室的電子火箭向月球發射了一顆“CAPSTONE”衛星。
2022年8月,美國宇航局宣稱,太陽風任務和太空望遠鏡任務將於 2025 年 4 月“拼車”進入軌道。預計此次太空飛行搭載獵鷹 9 號火箭的將有 5 顆衛星,一顆用於天體物理學研究,另外四顆用於太陽科學研究。
當地時間2022年8月19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13個美國下一次載人登月的潛在著陸區域。
當地時間2022年8月29日,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 “太空發射系統” 重型火箭因燃料泄漏推遲發射。
當地時間2022年9月1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將9月27日定為下次嘗試發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的最早可能的日期。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他們再次檢測到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發生液氫泄漏,泄漏與此前影響9月3日發射計畫的情況具有“相同特徵”。受泄漏影響,NASA一度暫停向火箭加注液氫,進行故障排除。
當地時間9月22日發布訊息,全世界首次行星防禦試驗即將執行。
當地時間2022年9月24日,據cnn訊息,因擔心熱帶風暴襲擊佛羅里達州,“阿耳忒彌斯1號”登月任務的發射時間再次推遲。
美國東部時間2022年9月26日19點14分,NASA 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 (DART) 任務宇宙飛船成功撞擊了一顆小行星“孿小星(Dimorphos )”。
2022年9月,由於颶風“伊恩”逼近,美國太空總署(NASA)連夜將號稱“史上最強”的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運回儲藏庫存放。NASA表示,“阿耳忒彌斯”登月計畫將延期至11月中旬。10月24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向媒體公開載人探月車原型。10月,美國兩架太空飛行器捕捉到有記錄以來火星遭到的最強隕石撞擊。這次撞擊在火星留下直徑近150米的隕石坑,暴露出火星地表以下大塊水冰。11月5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登月火箭在因維修和天氣導致的三次延期後,終於又回到了發射台上,準備再次進行發射。NASA宣布將於美東時間11月14日凌晨0時7分打開69分鐘的發射視窗,若SLS火箭順利發射,“獵戶座”飛船將完成首次繞月飛行。
當地時間2022年11月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受熱帶風暴“妮科爾”影響,原定於11月14日的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發射計畫推遲至11月16日,以確保發射的最佳條件。
2022年11月13日訊息,本月10日上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一個巨型充氣裝置送入太空,然後使其從軌道上返回地球,墜落到
夏威夷 附近的海面上。11月14日訊息,NASA 宣布 CAPSTONE 微型探測器的歷史性登月之旅已結束。這顆 25 公斤重的小東西於美國美國東部標準時間周日晚上 7:39 進入繞月軌道,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到達地球鄰居的立方體衛星。
2022年11月25日,正在執行 Artemis I 任務的“獵戶座”(Orion)航天飛船在圍繞著月球進行“遙遠的逆行軌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操作時,和美國宇航局任務控制中心的通信中斷了 47 分鐘。
2023年1月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一顆38歲的退役NASA2450千克重的衛星將於1月8日晚上降落,大約需要17個小時,衛星將在重返大氣層時燃燒殆盡,但有些殘骸預計會落到地面。航天局認為掉落的碎片造成傷害的幾率約為9400分之一,威脅很小。
美國東部時間2023年1月8日星期日晚上 11:04 ,美國宇航局(NASA)的地球探測衛星(ERBS)在太空運行將近 40 年後,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NASA 表示,衛星的主體在穿越大氣層時會燃燒殆盡,但有些零碎部件會在再入大氣層後倖存下來,地球上任何人受到傷害的風險非常低 —— 大約是 9400 分之一。目前還沒有收到衛星墜落碎片造成人員受傷或建築損壞的報告。
2023年1月15日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拍攝到了一幅十分罕見的畫面 —— 3 億光年之外的一顆黑洞化身吞星者,將一顆路過的恆星碾碎並把它拉長,最終在宇宙中產生了一個和太陽系一般大小的氣體雲。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5日,NASA“阿爾特彌斯3號”月球表面任務的專屬太空衣原型首次亮相。2025年,當NASA派遣第一批太空人探索月球南極附近時,月球漫步者將穿著由美國初創商業航天企業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提供的現代太空衣。
2023年3月20日,據美國宇航局(NASA)官網訊息,名為 AIM(中層大氣高空冰探測器)的衛星因電池問題而停止運行,結束了 15 年多的科學發現之旅。AIM 衛星於 2007 年發射,主要任務是研究極地中層大氣雲(PMCs),也被稱為“夜光雲”或“夜輝雲”。這些雲由冰晶組成,是地球大氣層中最高的雲層,可以存在數百年。
NASA AIM 探測器結束運行
2023年5月3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次圍繞
不明飛行物 (UFO)舉行專家組公開會。會議通過NASA網路播客面向公眾直播。與會專家認為,高質量數據缺乏等障礙仍在阻撓解開UFO或所謂不明異常現象(UAP)等謎團。
2023年6月,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官網公布:2023 年度世界航天獎團隊獎由美國宇航局(NASA),歐空局(ESA),加拿大航天局(CSA)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團隊獲得。
2023年8月1日訊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負責將國際成員組(其中包括俄羅斯太空人
康斯坦丁·鮑里索夫 )送到國際空間站的“載人龍”(Crew Dragon)飛船載人飛行從8月17日推遲到8月21日進行。
2023年8月4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批准了新一批載人“龍”飛船機組名單,他們將於2024年初前往國際空間站。
據英國《金融時報》2023年9月14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個獨立小組當天公布了針對“不明飛行物”(UFO)目擊事件的調查報告。
2023年9月,美國宇航局計畫將進入地球軌道的“星艦”改造成為近地軌道空間站,星艦空間站預計在21世紀30年代投入運營。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
休斯敦 詹森航天中心 公布了小行星
“貝努” (Bennu)表面樣本的照片、視頻及初步研究成果。
當地時間2023年10月1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靈神星”號探測器在佛羅里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開啟對同名金屬小行星的探索之旅。
台北時間2024年3月14日晚上8點,SpaceX計畫進行星艦超級火箭的第三次試飛。這次發射將在SpaceX位於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發射場進行。目前NASA向該項目的投資已近4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