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齒天冬

羊齒天冬

羊齒天冬,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羊齒天門冬Asparagus filicinus Buch.-Ham.ex D.Don的塊根。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具有潤肺止咳,殺蟲止癢之功效。常用於陰虛肺燥,肺癆久咳,咯痰不爽,痰中帶血,疥癬瘙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羊齒天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天門冬屬 
  • :羊齒天門冬
  • 採收時間:春、秋兩季
  • 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附註,

別名

峽州百部、百部、千打錘、土百部、七姐妹、天門冬、假天冬、飛天蜈蚣、鐵松、岩雞、九斤子、山天冬、土寸冬、乾朵蓮、滇百部、小百部、滇天冬、月牙一枝蒿、兒多線苦、一窩雞、一窩羊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甘、苦,性平。

歸經

歸肺經。

功效

潤肺止咳,殺蟲止癢。

主治

陰虛肺燥,肺癆久咳,咯痰不爽,痰中帶血,疥癬瘙癢。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咳嗽:天門冬(羊齒天冬)、麥門冬、百部各9g,杏仁6g,沙參12g。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津少便秘:天門冬(羊齒天冬)、生首烏、火麻仁各12g。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調敷。

採集加工

春、秋兩季採挖,除去莖,洗淨,煮沸約30min,撈出,剝除外皮,曬乾。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50-70cm。根肉質,呈紡錘形,多條至數10條簇生,外皮黃褐色,肉質白色,多數形似麥冬而大,其長度不一,最長可達8cm,粗5-9mm,但形狀、大小、色澤常變化不一。根莖極短,其上生莖,近平滑,通常2分枝,無木質化硬刺。葉片極小,退化呈鱗片狀;形似葉的綠色部分為葉狀枝,常2-5成叢,扁平呈鐮刀狀,外觀似羊齒植物,大小變化甚大,長3-15mm,寬0.8-2mm,先端漸尖,具中脈。花單性;雌雄異株,淡綠色,有時略帶紫色,每1-2朵腋生;花梗纖細,長約20mm,中部有關節;雄花,花被片6;雄蕊短於花被;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漿果近球形,下垂,乾後變紫黑色,直徑約6mm;種子2-3顆。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間疏林、灌木叢下,山谷及溝底陰濕處。分布於山西、陝西、甘肅、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鑑別

塊根呈長紡錘形,長2.5-5cm,直徑5-10mm,有時成簇。表面棕黑色,有細密根毛,縱皺紋深淺不等。質堅韌,有粘性,斷面角質樣。中心中柱細,黃白色。有豆腥氣,味淡。

藥理作用

抗菌;抗癌;抗衰老作用。

現代套用

治療肺結核咳嗽,消化不良,感冒咳嗽和體質虛弱盜汗等。

相關論述

1、《滇南本草》:“潤肺,治肺熱咳嗽,消痰,定喘,止虛勞咳嗽,殺蟲。”
2、《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滋陰生津,潤肺止咳。”
3、《全國中草藥彙編》:“主治肺結核久咳,肺膿瘍,百日咳,咯痰帶血,支氣管哮喘。”

附註

塊根供藥用的同屬植物尚有密齒天門冬Asparagus meiocladosLévl.,又名小莖葉天門冬。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