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鰭馬面魨(羊魚)

黃鰭馬面魨

羊魚一般指本詞條

黃鰭馬面魨(Navodon tessellates Günther),隸革魨科(Aluteridae)馬面魨屬(Navodon),為暖水性近底層魚類,分布於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我國產於南海、東海,以南海北部的數量較大,為底拖網作業的大宗捕撈對象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鰭馬面魨
  • 拉丁學名:Thamnaconus hypargyreus (Cope,1871)
  • 別稱:羊魚、迪仔、沙猛、羊仔、剝皮牛、孜孜魚
  • 二名法:Navodon xanthopterus
  • :動物界
  • :Chordata:脊索動物門
  • :Osteichthyes:硬骨魚綱
  • :Tetraodontiformes:魨形目
  • :Monacanthidae:單角魨科
  • :馬面魨屬
  • 分布區域:中國、越南、朝鮮和日本
形態特徵,分布,

形態特徵

黃鰭馬面魨體長橢圓形,側扁,體長為第二背鰭起點至臀鰭起點間距離的2.6~3.0倍。尾柄短而側扁,尾柄長為尾柄高1.1~1.5倍。頭中大,側視三角形,背腹緣微凸或斜直。吻長而尖,雄魚背緣微凸。眼中大,側位而高,眼間隔圓突,眼間隔寬約等於或稍大於眼徑。鼻孔小,每側2個,位於眼前方附近。口小,前位。上下頜齒楔狀,上頜齒2行,外行每側3枚,最後1個寬大,內行每側2枚,窄小;下頜齒單行,每側3枚,較寬大,中央齒最大。唇較薄。鰓孔中側位,斜裂,鰓孔長約等於眼徑,鰓孔位於眼後半部下方,上端不超過眼後緣,前下端在眼中央下方,鰓孔約有2/3~4/5在口裂水平線之下。
黃鰭馬面魨
鱗細小。每一鱗的基板上長有少數鱗棘,一般僅3枚棘,少數為2或4枚,排成1或2行。頭部鱗棘有的排成2行;軀幹背部鱗較大,鱗棘多排成單行,少數為2行;軀幹腹部鱗棘少,棘數不穩定;尾部鱗棘單行排列。無側線。
背鰭2個,第一背鰭具2鰭棘,第一鰭棘長大,位於眼中央的上方或稍後方,鰭棘前緣及後側緣共具4行小的倒棘,前緣的2行棘每行約40枚,下端10枚左右極小,後 側緣的棘稍大,每行29~31枚左右,鰭棘上端棘不明顯,頭長約為第一鰭棘長1.0~1.4倍;第二鰭棘短小,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常隱於皮膜下。第二背鰭延長,起點在肛門上方,前部鰭條高起,以第八至第十鰭條最長,其長短於第一背鰭棘。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起點在第二背鰭第六至第八鰭條下方,前部鰭條也高起。胸鰭短圓形,側中位。腹鰭合為1鰭棘,由2對特化鱗組成,連於腰帶骨後端,不能活動。腹鰭棘後的鰭膜小,不超過腹鰭棘。尾鰭圓形,上下緣第一至第二鰭條略突出,致使上下端附近各有一淺凹。
體色雌雄魚有差異,新鮮雄魚標本淡灰色,頭體密布小形黃色圓點,體每側有4~5縱行不規則的雲狀暗褐色斑;腹部有時有波狀黃紋;頭側在吻部及眼下方約有5~7條波狀黃紋;各鰭淡黃色,尾鰭邊緣黑色,尾鰭中部有1暗色橫紋。雌魚頭體上黃色圓斑不及雄魚明顯,具暗色斑紋多行,尾鰭邊緣及中央的暗色斑紋色較淺。
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 9~11厘米,體重15~25克。背鰭二個,分離。第一背鰭的第1鰭棘很粗大,約為頭長的1.3~l.6倍。第2背鰭鰭棘很短小,藏於背部凹溝內。臀鰭與第二背鰭近似。胸鰭側位,小刀狀。左右腹鰭退化,只剩下一個短棘不能活動。尾柄細,尾鰭後緣截形。除吻前緣外,頭、體全部被小鱗,並有細短絨狀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橫紋狀。通體桔黃色。

分布

日本以及中國南海、東海等海域。我國南海產量較多。主要漁場在北部灣海南島以東的陸架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