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羊角紐、羊角藤、倒釣筆、羊角捩、羊角扭、羊角藕、斷腸草、羊角藤、大羊角扭蔃、羊角柳、華毒毛旋花子、菱角扭、黃葛扭、瀝口花、打破碗花、武靴藤、鯉魚橄欖、螺心魚、花拐藤、金龍角。
入藥部位
根或莖葉。
性味
味苦,性寒,大毒。
歸經
歸心、肝、脾經。
功效
祛風濕,通經絡,解瘡毒,殺蟲。
主治
風濕痹痛,小兒麻痹後遺症,跌打損傷,癰瘡,疥癬。
相關配伍
1、治乳癰初期:羊角拗鮮葉、紅糖同搗爛,烤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2、治骨折:羊角拗根、辣椒根、柳樹根各等量,研末,韭菜頭搗水拌勻,溫敷損傷或骨折處(要先復位,夾板固定)。(《福建藥物志》)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調敷。
使用注意
本品毒性較大,多作外用,一般不作內服。生品內服極易中毒,往往先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譫語,其後四肢冰冷出汗、臉色蒼白、脈搏不規則、瞳孔散大、對光反應不敏感,繼而出現痙攣、昏迷、心跳停止而死亡。
1.《本草求原》:“有毒,能殺人,不可入口。”
2.《嶺南採藥錄》:“有大毒,不入服劑。”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洗淨,切片曬乾;莖、葉,曬乾或鮮用。
二、炮製方法
揀除雜質,整理潔淨。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2米,全株無毛,上部枝條蔓延,小枝圓柱形,棕褐色或暗紫色,密被灰白色圓形的皮孔。葉薄紙質,橢圓狀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5厘米,頂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或有時略帶微波狀,葉面深綠色,葉背淺綠色,兩面無毛;中脈在葉面扁平或凹陷,在葉背略凸起,側脈通常每邊6條,斜曲上升,葉緣前網結;葉柄短,長5毫米。聚傘花序頂生,通常著花3朵,無毛;總花梗長0.5-1.5厘米;花梗長0.5-1厘米;苞片和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5-10毫米;花黃色;花萼筒長5毫米,萼片披針形,長8-9毫米,基部寬2毫米,頂端長漸尖,綠色或黃綠色,內面基部有腺體;花冠漏斗狀,花冠筒淡黃色,長1.2-1.5厘米,下部圓筒狀,上部漸擴大呈鐘狀,內面被疏短柔毛,花冠裂片黃色外彎,基部卵狀披針形,頂端延長成一長尾帶狀,長達10厘米,基部寬0.4-0.5厘米,裂片內面具由10枚舌狀鱗片組成的副花冠,高出花冠喉部,白黃色,鱗片每2枚基部合生,生於花冠裂片之間,頂部截形或微凹,長3毫米,寬1毫米;雄蕊內藏,著生在冠檐基部,花絲延長至花冠筒上呈肋狀凸起,被短柔毛,花葯箭頭形,基部具耳,藥隔頂部漸尖成一尾狀體,不伸出花冠喉部,各藥相連,腹部粘於柱頭上;子房半下位,由2枚離生心皮組成,無毛,花柱圓柱狀,柱頭棍棒狀,頂端淺裂,每心皮有胚珠多顆;無花盤。蓇葖廣叉開,木質,橢圓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膨大,長10-15厘米,直徑2-3.5厘米,外果皮綠色,乾時黑色,具縱條紋;種子紡錘形、扁平,長1.5-2厘米,寬3-5毫米,中部略寬,上部漸狹而延長成喙,喙長2厘米,輪生著白色絹質種毛;種毛具光澤,長2.5-3厘米。花期3-7月,果期6月-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或叢林中。分布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性狀鑑別
莖枝圓柱形,略彎曲,多截成3O-60cm的長段;表面棕褐色,有明顯的縱溝及縱皺紋,粗枝皮孔灰白色,橫向凸起,嫩枝密布灰白色小圓點皮孔;質硬脆,斷面黃綠色,木質,中央可見髓部。葉對生,皺縮,展平後呈橢圓狀長圓形,長3-8cm,寬2.5-3.5cm,全緣,中脈於下面突起。氣微,味苦。有大毒。
以莖枝幼嫩、葉多者為佳。
藥理作用
1、對心臟的作用:正性肌力作用;減慢心率;減慢傳導;對冠脈及心肌代謝的影響。
2、子宮興奮作用。
3、鎮靜作用。
4、利尿作用。
5、體內過程。
6、毒性:羊角拗葉、根及種子均有毒。
現代套用
心力衰竭。
相關論述
《嶺南採藥錄》:“羊角藤,蔓生。其葉似柳葉,結莢如羊角。”
附註
羊角拗藥外用治跌打損傷、疥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