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虎溝組(Yanghugou Fm),曾稱羊虎溝群。時代屬晚石炭世中期。經厘定,限用於相當西歐威斯特法階的地層,並改稱羊虎溝組,與華北本溪組大致相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虎溝組
- 外文名:Yanghugou Fm
- 別名:羊虎溝群
- 時代:晚石炭世中期
羊虎溝組(Yanghugou Fm),曾稱羊虎溝群。時代屬晚石炭世中期。經厘定,限用於相當西歐威斯特法階的地層,並改稱羊虎溝組,與華北本溪組大致相當。
羊虎溝組(Yanghugou Fm),曾稱羊虎溝群。時代屬晚石炭世中期。經厘定,限用於相當西歐威斯特法階的地層,並改稱羊虎溝組,與華北本溪組大致相當。分布於甘肅靖遠、景泰、武威一帶。命名地點在甘肅永昌羊虎溝附近。現根據靖...
羊虎溝是陝西省的地名,據民眾座談:唐天祐4年(公元907年)前,相傳李克用之義子李存孝在此打死一隻吃羊的老虎,故名羊虎溝。 中文名 羊虎溝 羅馬字母拼寫 Yánghǔgōu 所屬地區 陝西省 國家 中國 目錄 1 地名含義 2 歷史沿革 羊虎溝地名含義 編輯 播報 因歷史事件而得名。 羊虎溝歷史沿革 編輯 播...
墨溝組(系)墨溝組(系)是1925年袁復禮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袁復禮,1925年命名於甘肅臨澤縣以南的磨溝(袁復禮,1925,甘肅平涼奧陶紀筆石地層(英文),中國地質學會志,4(1):19-20),為羊虎溝組的一部分。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磨石溝組[3]磨石溝組是劉鴻允等於1962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劉鴻允等,1962年命名於甘肅省磨石溝,為羊虎溝組的一部分。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磨石溝組[2]磨石溝組[2]是劉鴻允等於1962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劉鴻允等,1962年命名於甘肅省磨石溝,為羊虎溝組的一部分 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泥岩組成的岩石組合。中文名稱 大黃溝組 時代 P2 命名 孫健初,1936年命名。特徵 含植物化石: Lepidodendron sp.,Sphenophyllum cf. thonii,Annularia sp.,Pecopteris cf. polymorpha,Alethopteris norinii,Taeniopteris cf. multinervis等。為河湖相沉積。整合於羊虎溝組之上、紅泉組之下。厚40-420米。
基部偏斜形,耳狀,頂端鈍 或微尖。中脈短,在小羽片中下部隱約可見;側脈細密,幾乎呈放射狀,分叉 3~6 次,直達 邊緣(《中國古生代植物》編寫小組,1974)。時代產地 山西河津縣崖下、鄉寧下善,本溪組;寧夏中衛,羊虎溝組,太原組;晚石 炭世中、晚期,內蒙古呼魯斯太,靖遠組上段;晚石炭世早期。
側脈自中脈分出的角度較大,規則地分叉 2~3 次, 弧形或曲折,邊緣附近最細密,靠近中脈兩邊最稀疏 有間小羽片(《中國古生代植物》編寫小組,1974)。時代產地 河北開平,唐山組;山西河曲,本溪 組;寧夏呼魯斯太、中寧,羊虎溝群甘肅靖遠、武威, 靖遠組下段、羊虎溝組;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中期。
略呈放射狀,通常分 叉 3~4 次(《中國古生代植物》編寫小組,1974)。時代產地 河北開平,唐山組;山西河曲,本溪組;河南,本溪組;寧夏中衛、中寧, 靖遠組中段,羊虎溝組;內蒙古呼魯斯太,靖遠組上段,青海德令哈,克魯克群下部;甘肅, 靖遠組和紅土窪組;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
中統羊虎溝組(C2y):以灰白色石英砂岩、黑色泥岩為主,夾灰岩及薄煤,一般不可采。僅呼魯斯太含可採煤層。厚0.2~6.30米。上統石炭系(C3t):為灰白色粗~粉砂岩及灰黑色細、粉砂岩、泥岩,夾灰岩及煤層。石炭井區含煤8~15層,可采3~7層,可采含煤係數4.3~15.1%,馬蓮灘區含煤12層,可采2層...
祿述組 祿述組是劉鴻允等於1963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劉鴻允等,1963年命名(劉鴻允等,1963,“全國地層會議學術報告彙編”,蘭州地層及煤礦地層現場會議。北京:科學出版社),為羊虎溝組的一部分,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紅山窯組 紅山窯組是袁復禮於1925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袁復禮,1925年命名於甘肅省永昌縣的紅山窯(袁復禮,1925,中國地質學會志,第4卷,第1期),相當羊虎溝組一部分。後人未引用,廢棄。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俄(鄂)博組 俄(鄂)博組是1936年孫健初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孫健初,1936年命名(孫健初,1936,中國地質學會志,15(1))。為羊虎溝組的同物異名,本名稱後人未引用,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北,青海省。
(1)中統靖遠組(C2j):岩性由灰、灰黑色頁岩、粉砂岩夾煤線及灰岩,灰白色中細粒石英砂岩,灰黃色含礫石英粗粒砂岩。厚49~93米,與下伏寒武系不整合接觸。(2)中統羊虎溝組(C2y):岩性以灰黑、黑色、微帶綠色泥岩、粉砂岩及白色石英砂岩為主,夾灰色石灰岩或泥灰岩,含數層薄煤層,但不可采。厚度為...
該區以西的寧夏、甘肅,與本溪組相當的地層為羊虎溝組,主要為海陸交替相砂岩、泥岩、泥灰岩沉積,夾薄煤層數層,全組厚度百至千餘米,不整合於上寒武統之上,產出植物Conchophyllum等化石。表1 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名稱一覽表 △含煤組。該組地質時代長期被定作晚石炭世維斯發期(Westphalian),但在本溪地區從其...
黨河南山組下部為藍灰色、白色石膏層、雜色泥岩及粉砂岩;上部為灰-深灰色泥灰岩、白雲岩及灰岩。由劉廣才、李向紅於1994年命名。中文名稱 黨河南山組 時代 C1 命名 劉廣才、李向紅,1994年命名。特徵 含腕足類、珊瑚、雙殼類、苔蘚蟲及海百合莖等。與下伏阿尼木克組整合;與上覆羊虎溝組、巴音河群或下環倉組...
直的或以小羽 片彎曲的同等弧度向頂端彎曲,兩側的葉脈與側緣以銳角相交,兩側和頂端邊緣的葉脈密度幾 乎相等,大約每厘米有葉脈 40~44 條(李星學等,1993)。時代產地 寧夏中衛,靖遠組中段;甘肅靖遠,靖遠組、紅土窪組和羊虎溝組;早石炭 世晚期至晚石炭世中期。
石炭二疊紀煤系 包括晚石炭世本溪組(羊虎溝組)、太原組,早二疊紀世山西組及下石盒子組四組含煤地層。煤層情況如表1所示。晚三疊紀世煤系 名瓦窯堡組,屬上三疊統延長群的頂部層位,由陸相砂岩、泥岩夾煤層及油頁岩組成,局部夾泥岩透鏡體,厚186-412M。可採煤層僅分布於子長縣及富縣牛武兩處煤產地。煤層...
南方石炭系的煤系主要產於早石炭世,在滇東、黔南有萬壽山組、祥擺組,廣西有寺門煤組,湘中、粵北有測水煤組,贛、粵、閩有梓山煤組,長江中下游有高驪山煤組和葉家塘煤組,其中滇、桂、湘、粵、贛分布尤為廣泛。在中國北方和西北地區,石炭紀煤層產在華北及祁連山區的有中石炭世的本溪組、羊虎溝組、臭...
陽露槽組 陽露槽組是袁復禮於1925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袁復禮,1925年命名於甘肅省永登縣紅山窯附近的陽露槽(袁復禮,1925,中國地質學會志,4(1)),相當羊虎溝組的一部分。分布範圍 西北,甘肅省。
南華山出露地層由老到新包括中元古界長城系南華山群(Chnh)、薊縣系園河群(Jxyh)、下古生界志留繫上統旱峽組(S3h)、上古生界泥盆系中統石峽溝組(D2s)和石炭系中統羊虎溝組(C2y)、中生界白堊系下統六盤山群(K1l)、新生界古近系始新統寺口子組(E2s)和漸新統清水營組(E2q)、新生界新近系中新...
(1)中統靖遠組(C2j):岩性由灰、灰黑色頁岩、粉砂岩夾煤線及灰岩,灰白色中細粒石英砂岩,灰黃色含礫石英粗粒砂岩。厚49~93米,與下伏寒武系不整合接觸。(2)中統羊虎溝組(C2y):岩性以灰黑、黑色、微帶綠色泥岩、粉砂岩及白色石英砂岩為主,夾灰色石灰岩或泥灰岩,含數層薄煤層,但不可采。厚度為...
伏嶺村,人口365戶,1460人,均為漢族。全村由兩道溝組成(小泉溝、蛇尾溝)。下轄10個村民小組,分別是:蛇尾溝由5個組,1組地名油房岈,2組地名上坪地,3組地名流石碥,4組地名唐房莊,5組地名嶺根、小泉溝,6組地名溝口,7組地名黃龍廟,8組地名碾道,9組地名上莊,10組地名羊虎溝。
該組底部含牙形石Declinognathodus noduliferous帶,中、上部含菊石Bilinguites superbilingue、B metabilinguis、Cancelloceras asianum等,在相當Goniatites的R2—G1帶,內含牙形石Idiognathodus sinuatus、I corrugatus及I sulcatus。與下伏靖遠組和上覆羊虎溝組均呈整合接觸,厚75米。寧夏中衛稱靖遠組上段(...
厚度大於212~295米。生物類群 生物群以植物為主,有Rhodea chinghaiense等及Rhodeopteridium chinghaiense Lepidodendron aolungpylukense植物組合,腕足類Choristites等。下亞組上段腕足類特別發育,幾乎含有甘肅靖遠羊虎溝組的全部屬種。上亞組生物以植物為主,腕足類、珊瑚群次之,頭足類及苔蘚蟲少量,
與下伏臭牛溝組可能呈整合接觸。含化石有雙槽真形菊石(近似種)、多形鏟羊齒(比較種)、芒狀自由木等。②中段,灰黑、黑色砂質頁岩,厚30米,含歐龍布魯克鱗木、楔羊齒、圓窩木(比較種)等。③上段灰黑至黑色砂質頁岩夾薄層灰岩,含可採煤層,厚70米,含羊虎溝分喙石燕、遠距馬丁貝、李斯特腹菊石。